首頁>Club>
我觀察了一圈,周邊的朋友(包括我)基本上手機都一天一衝,為啥不能像以前那樣用一個星期才沒電?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這種情況?求大神科普下!
6
回覆列表
  • 1 # 芯智訊

    老實說,筆者很懷念那個可以更換電池的年代。一塊電池用沒電了?沒關係,拆開後蓋換一塊電池手機又滿血復活了。那會兒市面上充電寶還是個稀罕玩意兒,所以一般出差旅遊多帶一塊電池+一個萬能充就完事兒。 而現如今,手機勉強維持一天一充的普遍現象,使用稍微頻繁一點一天兩三充更是常態。續航差、不能更換電池,遇上出差還得隨身帶一個佔地礙事兒的充電寶。

    為什麼會造成這種情況?當前主流的手機為什麼續航普遍不行?筆者下面聊聊自己的觀點。

    追求一體化,更換電池成泡影

    事實上,直到2016年市面上仍有支援可更換電池的智慧手機——LG G5。但自從2007年喬布斯帶著iPhone 2G面世,開創了手機採用不可拆卸電池的先河。於是在接下來的手機發展程序中,一體化的浪潮下LG G5終究成為了異類。

    對於“機身一體化”,筆者比較認同的觀點是:這種設計讓手機更加緊湊,更利於廠商將手機做輕做薄,提升手機的外觀;同時,也避免了可拆卸式設計帶來的安全、穩定性等問題。但由此也關上了使用者自行更換電池、手機瞬間滿血的大門,帶來了續航問題。

    追求輕薄,犧牲電池容量

    前幾年筆者給老爸買了一款長虹的功能機,樣子醜陋但續航卻賊厲害(如圖所示)。這款手機續航牛叉的地方在於——電池容量高達5000mAh毫安,而這樣的容量對於功能機來說絕對是一個超高的規格。某天我興起問老爸“這手機你幾天充一次電”,老爸答曰“一星期”。

    儘管續航厲害歸厲害,但是帶來的問題也很明顯——由於電池體積過大導致手機厚度嚴重超標,高達2釐米。2釐米什麼概念?作為對比,現階段的智慧手機厚度普遍在8毫米左右。這也難怪我媽調侃我爸說“每天像拿著一塊轉頭”。

    舉這個發生在筆者身邊活生生的例子是想告訴大家,一般情況下電池容量與手機續航成正比、和手機厚度成反比。

    但回望過往幾年手機的發展歷程你會發現,手機廠商在想方設法做一體化機身、把手機做薄,儘管消費者得到的好處是——手機一體性更強,更好看了;以及手感、握持感更為出色。但與此同時,電池容量卻成為了犧牲者,被迫讓道。

    筆者挑了幾個比較典型的例子給大家參考下:

    魅族16,厚度7.3mm,電池容量3010mAh;蘋果iPhone 6,厚度6.9mm,電池容量1810mAh金立Elife S5.5,厚度5.55mm,電池容量2300mAh;OPPO R5,厚度4.85mm,電池容量2000mAh;

    老實說這幾款手機都非常輕薄,尤其是魅族16整體的握持感非常出色,備受使用者好評。但是由於普遍機身厚度偏低,所以電池容量都不大,導致續航都不盡如人意。

    當然也許你會問:小米MAX3、榮耀Note 10也很薄,為啥電池容量都在5000mAh上下?原因很簡單:這倆手機尺寸大,這意味著儘管機身薄但是內部面積更大,所以堆大容量電池比其他小尺寸手機更容易。

    軟硬體環境變化,不可同日而語

    除了電池本身的問題之外,我們的使用習慣、以及那些消耗電量的軟硬體也不可忽視,我們需要以發展和辯證的眼光來看待現階段手機續航的問題。

    功能機時代手機續航好,除了電池容量可觀、可更換電池等因素外,也跟手機只能用來打電話、收發簡訊等操作有關。而到了智慧機時代,手機已經不再單純的只是一個通訊工具,其集娛樂、辦公、影音和攝影等功能於一體的功能設計,已經成為我們日常工作生活的得力助手。也就是說,我們使用手機的習慣相比十年前已然發生了鉅變,普通大眾已基本離不開手機,這也是近年來“低頭族”一詞的由來。

    另外,智慧手機經過多年發展螢幕解析度越來越高、處理器越來越強、攝像頭越來越好...這些硬體升級的背後需要電池提供更多的能量來支撐。而與此同時,無論iOS還是Android系統生態也在發生變化,軟體/遊戲越來越大,拋開流氓應用後臺偷跑耗費電量不說,一些軟體遊戲排程處理器更積極。很簡單的一個例子,刺激戰場大家為了追求更好的體驗開啟了高畫質、高幀率,但同時遊戲也在後臺不斷壓榨處理器,進而導致電量消耗激增。

    所以,大家也不要老拿功能機時代的手機續航來要求現在的智慧手機。畢竟時代在發展,手機軟硬體發生鉅變,你我使用手機的習慣也在改變。

    以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燕窩的價格一般是多少,正宗燕窩多少錢一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