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夢圓之禪意人生
-
2 # 奇石致遠
宇宙之大,就是大得無止境。一個圓360度,無論從任何一點出發,Ta的線向外伸沿無窮盡!向上伸沿同樣無窮盡!
宇宙之大,大於人的思維,大於人的夢幻。
這個無法窮盡的空間,人類連想都想不到邊際的樣子是那般。何況用眼睛呢!用最為先進的儀器,現在或是將來,人類同樣看不到宇宙的邊際。一一一一因為本就不存在邊際。
-
3 # 合競共贏
人類永遠看不到宇宙的邊際,是因為人類的認知能力是有限的。宇宙可能是有邊際的,也可能是沒有邊際的。但是作為宇宙中個體,就像一個胎兒在宇宙母體中,其認知能力是宇宙給的,是有限的,自然不可能認識整個宇宙,看清它的邊際。
實際上,我們不僅在認識宏觀宇宙邊際的問題上能力有限,而且我們在認識微觀世界邊際的問題上同樣能力有限。到目前為止,我們既不知道宏觀宇宙是怎樣形成的?也不知道構成微觀物質的最小單位是什麼?更不知道人類、動物是如何誕生在宏微世界,並與它們發生什麼關係?正如“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整個宇宙太複雜了,對具有有限生命時間的人類來講,我們可能永遠不能回答上述三個問題。
我們正在努力,不斷提高自己的認知能力,嚮往有一天我們看清了宇宙的邊際,知道了微觀世界的最小單位,理清我們人類自身的來歷以及與整個宇宙的關係。
-
4 # 星槎星際聯盟
為什麼人類永遠看不到宇宙的邊際——
在人們對天地說大說小時終究無大無小、
在人們琢磨宇宙的邊際時終究無邊無際、
在人們預測人事物時終究不可預測、
在人們知識之外求索終究不可知識、
在人們歎為觀止、在宇宙質量永恆!在人們存在疑問、在宇宙徹底澄清!在人們苦苦追尋、在宇宙息息相隨!在人們晝夜三思、在宇宙天長地久!在人們欣喜絕望、在宇宙湛然寧靜!在人們生老病死、在宇宙亙古不滅!在人們一無所有、在宇宙星光璀璨……
大道玄遠、宇宙無限!太極未判、黑白無間!人生有崖岸、心智有窄寬、放胸懷於四海飽學未足於初心、遊神思於蒼穹敏悟未滿於睿智!向上一著誰來指教?!超越最後誰來引領?!人類歷史在歲月時空既如白駒過隙又為何駐形留影又怎樣久視長生?!惟命是我、惟身是命、身與道俱、命與天存、我心雀躍、天地籟鳴、我心寂寥、天地鹹通、大小多少、咫尺方寸……論及此處星槎記得恩師曾詳指細說修真丹道中的一句“寂然不動、感而遂通”
-
5 # 第六維度dimension
宇宙是有邊緣的,也是在不斷膨脹的,膨脹的速度比光速還要快。因為宇宙是膨脹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宇宙變得越來越大,把時間逆推,宇宙的最初就是一個點,也就是奇點。大爆炸後,宇宙開始不斷膨脹。
我們雖然看不到宇宙的邊際,但是可以看到在邊際到達地球的光,最遠的光超過137億光年。
這個光是在137億年前發出來的,我們看到的宇宙的邊緣也不過是137億年前的宇宙的樣子,而現在已經是137億年後,現在宇宙的邊緣是什麼樣子,沒有人知道。
光的速度是目前人類發現在空間中移動最快的速度,每秒約30萬公里,而光需要跑137億年才能到達邊緣,可想而知,宇宙的大小難以想象,人類以目前的科技飛出太陽系都是難題,到達宇宙的邊緣,更是不可能了。
-
6 # 島民小云的時空物畫
因為宇宙可能根本不存在什麼“邊際”之說。
島民小云一直堅持的科學觀是,不要用人類的思維去理解和探索宇宙。
一,宇宙本身不需要用“邊際”來界定。《三體》的宇宙觀把宇宙想象成“黑暗森林”,但其實遠遠不止。宇宙對於人來說太大了,大到超過空間、時間甚至緯度的認知,人類探索宇宙,就像一隻螞蟻想要走出太陽系一樣,或者像二維世界的生物想要去理解三維世界,三維世界的生物想去探索四維世界,一個道理,不是認知有問題,而是根本不在一個層面。
打個比方,在二維世界,我們在平面畫一個圈,就能把二維世界的生物困住,因為在它們的思維裡這個圈就是它們世界的邊際。但這個邊際在我們三維世界的人來說根本就是個“笑話”。
二,人類的意識有界限。我們人類習慣性把一個事限定成有頭有尾或者有形狀,一個東西非要標註出它的體積或大小,任何事物都要存在一個“因和果”的關係,甚至連宇宙,我們也在認證裡硬生生幫它扣上了一個“邊際”的概念,但其實這種思維和固化概念可能並不適合宇宙層面。
而宇宙可能是多維空間的混合體,我們人類是三維生物,只能三維世界的思維去理解,誤以為宇宙也是三維的,大小一定非得有個度。所以,身為人類,恰恰限制了我們只能站在“人”的角度去看待宇宙,這本身就是上帝給人類的一個“意識”界限,無法完全擺脫。
人類想要到達宇宙的邊際,就像二維世界的生物想突破二維邊際進入三維世界,或者三維世界的人想要突破三維的邊際進入四維世界一樣,根本沒法實現。
所以,建議以後的科學研究者們探索宇宙時,忘記自己是“人類”,也不要老掛念著什麼宇宙“邊際”在哪裡,要把自己想象為別的物種或者超越自我的狀態,只有這樣,我們才有可能突破物種界限,到達宇宙的另一個層面。
-
7 # 時空通訊簡單回答:首先,人類現在的目光所及還在宇宙一個很小的範圍。
人類肉眼能夠看到最遠的恆星是船底座η,中國稱為海山二,距離我們約7500光年。之所以能夠看到這麼遠這顆恆星,是因為海山二是一個大質量恆星,質量是太陽的120倍~200倍,而且已經到了恆星演化後期,星體膨脹的很大,亮度是太陽的500萬倍。
人類肉眼看到的恆星質量都比太陽質量大,但出了像海山二這樣巨大的恆星,一般也只能看到3、4百光年的恆星。
人眼能夠看到最遠的星系是仙女座星系,距離我們約254萬光年。這個星系是靠我們銀河系最近的大星系,其質量約銀河系的2倍以上,因此能夠被人類的視力所及。
這個星系正在以每秒鐘30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銀河系靠近,預計在30億年後的某個時候,會與銀河系相撞融合,最後會兩個星系合併成為一個橢圓星系。
其次,現在人類用太空望遠鏡或者射電望遠鏡巡視太空,也還只能看到一部分宇宙天區。天文界最有名的是哈勃太空望遠鏡,它已經觀測到了90億光年遠的一顆恆星,但這顆恆星是透過巨大天體引力透鏡放大效應後看到的;哈勃太空望遠鏡看到最遠的星系距我們有130多億光年。但對於這些遠方的恆星和星系只能看到一些光點,根本無法看清細節。
事實上,我們人類用最先進的設施也還沒有看清楚銀河系裡的各種天體,就連銀河系到底有多少恆星也還是一個估計數。
我們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中等的行星,是一顆類地行星,質量只是太陽的33萬分之一,是太陽系最大行星木星質量的318分之一;太陽是銀河系裡一顆普通的恆星,以每秒250公里的線速度,帶者全系的子子孫孫圍繞著銀心公轉,約2.5億年轉一圈;銀河系有2000億~4000億顆恆星,直徑約20萬光年。
我們宇宙可觀測直徑約930億光年,有星系數萬億個。
人類的肉眼目光所及看到恆星等單個天體只在銀河系以內一片小小的天區;望遠鏡觀測所及也只有宇宙一小部分天區,如果觀察得細一些範圍就更小了。
再次,宇宙是有一個無限小的奇點在138億年前爆炸膨脹出來的,這個奇點具有無限的曲率,事實上這個無限曲率即使膨脹再大,在其邊界處還是無限的曲率。什麼是無限曲率?就是無限的引力,這種引力可以扭曲時空,使時空變成彎曲的,把時空全部鎖在奇點變成的這個宇宙泡中,任何的宇宙之中事物只能在這個彎曲的時空中運動,就連最快的光速也不例外。
所以我們的宇宙雖然有大小,並不是無限的,但又是有界無邊的。這樣我們人類的目光就永遠看不到宇宙的邊緣,因為光線只能沿著彎曲的時空前進,看起來是走直線,實際上會被宇宙邊緣無限曲率彎曲,轉一圈會回到原點。
另外宇宙有兩個看不見的視界:一個是大爆炸初始30萬年內,光子都無法從極端濃密的粒子湯中脫出,因此是黑暗的“過去視界”,人類無法看到。現在發現了引力波,科學家們正在試圖尋找大爆炸那一刻的引力波來了解宇宙初始的狀態,但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有所突破;還有一個就是現在的宇宙依然以超光速3倍多在膨脹,這樣遙遠宇宙邊際的星系之光就可能永遠也傳不到人類的視野,所以有一個“未來視界”。
這兩個視界組成了不可觀測宇宙,這部分宇宙有多大誰也不知道。可觀測宇宙與不可觀測宇宙加起來,才是我們整個宇宙。我們連可觀測宇宙都無法真正的“觀測”到,怎麼能夠看到宇宙的邊際呢?
所以,人類是永遠都無法看到宇宙邊際的,更別說走出宇宙了。
-
8 # 踏浪而來UFO
原創思想,如果人類是可以看得到宇宙的邊際的,那麼我們人類的這雙眼睛,就是量子性的了,而不是電子性的物質性結構出來的了。由於物質性是電子性結構的,而宇宙同樣是以電子性磁場性的形式而分佈出來的,而電子性是有著磁場性的波粒二象性而運動而擴散的,這樣才能有著可視性的電子性的宇宙邊緣了。而對於電子性投影出來的邊緣,對於我們來說,就是永遠都是有著這個可望而不可及的宇宙邊緣了,而就更談不上可以看得到宇宙的邊際了,因為這是電子磁場性設定出來的一種原子核與原子空間運動性的一種關係了,而就無法使到原子核而跳躍出原子外的空間了,所以就無法觀察得出宇宙的邊際了。但不知是不是這樣的認為,而下面就交給磚家們繼續的討論吧!
回覆列表
宇宙根本就無有邊,這在佛經上已經說的很清楚。就象人的心無有邊一樣,你能找到你心識的邊嗎?一定找不到,因為根本就無有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