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TeaC

    據說努爾哈赤的確這麼想過。——哪裡讀到的文字,此時我記不起來了,下面憑印象說幾句,不一定準確。

    因為多爾袞的媽媽,阿巴亥(但願我沒記錯了這個名字),是個品性非常好的女人,努爾哈赤娶她時,她很小,大概只有十三歲,而此時努爾哈赤已經四十多歲了。阿巴亥一連生了???(這個老大的名字我一時想不起來了,好像是三個字的,是不是阿齊各?不能確定)、多爾袞、多鐸三個兒子,努爾哈赤感覺阿巴亥母子,相比他所娶的其他女人及所生的子女,更正派善良,所以他的心逐漸地有點偏向於阿巴亥母子。

    其他母親和子女們,不可能完全察覺不到努爾哈赤的這種細微心理變化,所以很難說他們沒有很早就在心裡暗暗地作過打算,其中自然包括心思縝密細膩的皇太極。

  • 2 # 蔽之84791796

    關於努爾哈赤想傳位多爾袞的傳言很多,有的甚至說努爾哈赤臨終曾有遺言,但終不可信。

    最初,努爾哈赤立長子褚英為儲,並讓他協助自己打理軍政事務,但褚英專橫跋扈,受到五大臣和諸兄弟彈劾,被黜,直至被處死。後來代善成為繼承人,但由於虐待兒子及與努爾哈赤妃子產生的一些傳聞,遭努爾哈赤嚴斥被廢。自此,努爾哈赤便不再提立儲之事。

    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繼位應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在努爾哈赤親生的諸貝勒中,皇太極雖未被明確繼位,但他是資歷最深的和碩貝勒之一,正值壯年,代善失勢後,便協助努爾哈赤打理軍政事務,這也就成了他最大的政治優勢。莽古爾泰性情魯莽,不是那塊料,多爾袞三兄弟年紀尚幼,既沒有表現出令人欽佩的政治智慧,又無寸功可侍,所以是很難進入幾大貝勒法眼的,再加上母親“陪葬”,只顧悲痛了,哪兒還有心思爭位?

    不過多爾袞生前被稱“皇父攝政王”,死後還諡以帝王號,若不是順治清算,他在清史中算哪一號呢?

  • 3 # 曉史才能明事

    歷史上努爾哈赤本來就是想把汗位傳給多爾袞的,從他臨死前把對後金的兵力分配就可以看出來,多爾袞、多鐸分別在那個時候只有14歲 ,12歲就分別當上了鑲白旗、正黃旗的旗主貝勒,而阿濟格雖然已經21歲,卻也是寸功為立,也當上了鑲黃旗的旗主貝勒,兄弟三人加起來就達到了80個牛錄,(牛錄是清朝的軍事單位,一牛錄大約是300人)比其他任何人的實力都要大,我想除了父親對他們兄弟三人的偏愛,也找不到其他的解釋了吧!而這兄弟三人是以多爾袞為核心的,所以說努爾哈赤屬意的繼承人是多爾袞。反過來看皇太極的兵力不過是25個牛錄,與這兄弟三人自然無法相匹配,更何況努爾哈赤在臨終時把多爾袞兄弟託付給了二子代善,讓代善好生輔佐多爾袞上位,加上代善和代善的兒子嶽託的兵力,就足足有131個牛錄,佔了總兵力的62.4,要不是後面代善被兒子嶽託和薩哈林阻止自己的父親幫助多爾袞(因為多爾袞的母親請代善吃了兩頓飯,被人舉報,鬧了“緋聞”,讓代善失去了汗位繼承權),汗位就和皇太極無緣了。

  • 4 # 史海悠遊閭春暉

    我的看法是絕無可能,努爾哈赤曾立過繼承人,那就是長子儲英,但最終由於儲英試圖發展自覺勢力,與父親分庭抗禮,並與諸弟及一些重臣關係緊張,最終被廢絀、處死。那其後,努爾哈赤有沒有選立其他子嗣為繼承人的打算呢? 下面我們可以將主要的潛在候選人一一分析:

    首先,從當時建州女真繼承家業的風俗來看,努爾哈赤的繼承人只能是他的兒子,因此,作為其侄子(被幽禁至死的舒爾哈齊之子)的阿敏、濟爾哈朗;其已成年的孫子(代善之子)嶽託、薩哈廉、(儲英之子)杜度等,雖已展現能力,並掌握一定兵權,但明顯是被排除在繼承人考慮之列的。

    大貝勒代善,因戰功彪炳,在儲英被廢絀後,曾一度被努爾哈赤委以重任,但其御下無方,部屬、兒子們中與其關係緊張者大有人在,更被傳言與努爾哈赤晚年的大妃阿巴亥關係親密,風言風語甚至傳到了努爾哈赤那裡,至此,代善繼位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三貝勒莽古爾泰,兇悍、殘忍之輩,曾為討好父親努爾哈赤,竟然手刃與人有染的親身母親,被其父怒斥為禽獸,這樣的人,是絕不會成為汗位繼承人的。

    四貝勒皇太極,足智多謀、同樣戰功累累,其母孟古格格曾是努爾哈赤非常寵愛的妃子,但在對自己的母舅葉赫金臺石貝勒等的攻伐中,皇太極過於玩弄權謀,被其父斥責,並此後對皇太極個人勢力的發展採取了遏制的態度。

    另外曾獨立領軍立有戰功的,還有阿巴泰和德格類等,但前者心胸狹隘,後者懦弱膽怯,均不被其父看好。

    對於阿巴亥所生的阿濟格、多爾袞、多鐸三個幼子,努爾哈赤確實非常喜歡,其中尤其喜歡聰明、膽大的多鐸,曾當眾說:如果多鐸成年,就讓他繼承汗位。但這句話的真正意思,也擺明了這三位小貝勒,因年齡尚幼,是不會被考慮成為繼承人的。

    綜合上述,可以看出,努爾哈赤晚年時,多爾袞還遠未成年,且並無被父親看好的特質,根本不可能成為汗位繼承人。而包括代善、皇太極在內的諸子,其實都沒有最終被他們的汗父看中,因此努爾哈赤去世前的遺詔,是委任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四大貝勒共議國政。

  • 5 # 茹叔敬

    是,否,選擇是否。(正史篇)褚英死後,戰功卓著,年齡居長且為人比效寬厚的大貝勒代善受到父親另眼相看,成為新的太子人選,代善與當年褚英一樣協助管理國政。時間不長努爾哈赤得到密告:自己的大妃阿巴亥向代善討好,與其關係暖味(野史說有姦情),使他十分氣憤,但為免家醜外揚,只是對阿巴亥稍加懲戒,而代善也因此失去了繼位者的資格。經歷了這兩次選擇繼承人的挫折後,努爾哈赤晚年並沒有再指定其他人為他死後的繼位者,而是多次強調過應建立《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即(國君)由八旗旗主協商推選,而決定國事時也要經八旗旗主共同討論。努爾哈赤死前一個月,他還給諸子寫了一份訓詞,說自己不指定誰做汗(君王)的繼承人。提出他已年老,不願再參與日益浩繁的政事,但他有權監督和觀察諸子的行為。不料,過了一個月,努爾哈赤去世了。因為他已說明,臨終不言及誰儲位繼承人。努爾哈赤的死,在整個皇官,東北遼東地區,掀起了滔天巨浪。某一種平靜的氛圍奇異地被打破,黑暗中,彷彿有數種不知名的勢力蠢蠢欲動!毫無預警的,像突然降臨的風暴般,降臨在愛新覺羅氏的皇族中,因此,這次汗位易人,充滿了激烈複雜鬥爭。直的一題的是:努爾哈赤嚥下最後一口氣,阿巴亥便向諸位皇子傳達老汗王的遺囑:多爾袞嗣位,代善輔政。話音剛落,便遭到了四大貝勒的斷然否定,因為努爾哈赤生前多次強調過《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此話說出讓多爾袞繼位,的遺言是不可能的。除了大妃自己,其他貝勒也不支援年幼的多爾袞繼位。

  • 6 # 有得觀史

    多爾袞是努爾哈赤的第十四子,是阿巴亥的第二子,聰明睿智,被封為睿親王。努爾哈赤駕崩時,多爾袞15歲,因為年齡小沒有戰功。

    多爾袞的母親阿巴亥是努爾哈赤的第四任大妃,年輕漂亮。老夫少妻,深得努爾哈赤寵愛。愛屋及烏,努爾哈赤對阿巴亥的兒子也很好,他曾經說,多鐸太小了,要是大點可以讓他接班。這雖是哄阿巴亥歡心的話,但它卻引起阿巴亥的高度關注,她希望自己的兒子真的能夠接班當上汗王。

    阿巴亥清楚,自己三個兒子阿濟格、多爾袞、多鐸,天賦最高的是二兒子多爾袞。阿巴亥為多爾袞繼位吹枕邊風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阿巴亥的枕邊風有效果嗎?或者說努爾哈赤答應阿巴亥的請求了嗎?沒有。

    努爾哈赤臨終召見了阿巴亥,努爾哈赤駕崩時只有阿巴亥在場,這時的阿巴亥一定會提出讓多爾袞繼位的要求。可是,當她對四大輔政貝勒說,努爾哈赤有遺言,讓多爾袞繼位,大貝勒代善輔政時,沒人信,而她拿不出任何證據讓人相信。

    努爾哈赤要是真心讓多爾袞繼位,他可以寫下遺書,做些佈置,實現汗位順利交接。讓一個沒有任何權利的女子負責汗位交接,你信嗎?

    四大輔政貝勒,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四貝勒皇太極,各個功勳卓著,冒著生命危險在戰場上打拼,讓多爾袞這個寸功未建的小孩子繼承汗位,他們一定不服。沒有妥善安排,努爾哈赤根本不可能讓多爾袞繼位。

    努爾哈赤死時,多爾袞才15歲,沒有經過歷練,他當汗王,要控制四大輔政貝勒相當困難,作為多爾袞的生母,阿巴亥必然干預國政。女人干政,主少國疑,這是努爾哈赤不願見到的。

    努爾哈赤根本沒有讓多爾袞繼位的意思,那只是阿巴亥的想法。

    互關互動,互利共贏!

  • 7 # 曉評三國

    有說法努爾哈赤想傳位給多爾袞。但是多爾袞在其父去世的時候才十五歲,當時比他大的兒子多了去,很多人能力也槓槓的,毫無疑問,多爾袞壓不住場子。由於史書上沒有記載,或者記載了卻被篡改了,畢竟後世的皇帝都是皇太極的後代,如果把努爾哈赤想傳位給多爾袞的說法寫進史書,那麼他們家就顯得不正統。

    既然史書沒有記載,只能猜測。努爾哈赤曾經立過兩次繼承人,分別是褚英和代善,但是都因為各種原因捨棄了。正因為這樣,清朝從初期開始就沒有立太子的習慣,更不會像漢族一樣立什麼嫡子長子。而努爾哈赤死前並沒有對繼承人問題做任何安排,所以,如果說努爾哈赤想立多爾袞為繼承人也是有可能的,但是他肯定還是怕他服不了眾,下不了決心,以至於死前都沒有定下來。

    還有一種可能是想過,但沒有想過真正這麼做,因為努爾哈赤是個理性的政治人物,他的出發點是滿清的整體利益,而不是個人的好惡,立多爾袞的想法就算在發自內心,但是這麼做容易引起滿清的分裂,這不是他願意想見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誰是當今聯盟運球最好的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