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貝殼影像

    題主你好,就“畫素”來說,這個是可以無限的,但跟膠捲沒關係。

    畫素是在取樣時引入的,它是一個數字概念,畫素的高低,取決於取樣的數字裝置,而非膠捲的膠片。判評清晰度好壞與否,這個指標是解析度,這是光學概念,與使用的事數字訊號還是模擬訊號並無關聯,自膠捲攝影到數碼攝影,都一直存在。畫素是保證解析度的前提條件,但不是唯一條件,兩者互相匹配,分為低畫素低解析度,高畫素低解析度,高畫素高解析度三種組合情況。

    所以儘管膠捲提升到數字化時,可以說是無限畫素,但目前市面上的掃描器也只是把135畫幅掃描成1000多萬畫素的檔案,僅此而已,更別說是無限了,全畫幅數碼相機都比它的畫素要高,掃描高畫素不是技術難點,瓶頸是在膠捲本身解析度的上。現階段接能近無限畫素的,我知道的是空間望遠鏡拍攝的太空成像照片。

  • 2 # 看風景的蝸牛君

    要解釋這個問題,就得了解一下膠捲到底是什麼。膠捲就是一般我們所說的底片,以前也有人叫“菲林”,這個奇怪的名字其實是膠捲對應的英文單詞“film”的音譯。膠捲一般是鹵化銀塗抹於聚乙酸酯基底上,製成的一種軟性的薄片,大多數情況下捲成卷,邊緣有定位孔,方便使用。

    因此膠捲上最核心的化學物質就是鹵化銀,鹵化銀有一種奇特的性質,那就是見光分解。以相對簡單的黑白底片為例,當光照射到鹵化銀顆粒時,鹵化銀會轉變為銀顆粒,呈黑色,從而將影象記錄下來。當然了,鹵化銀無法直接塗在基底上,需要搭配照相明膠混合形成感光乳劑。黑白底片一般用一層感光乳劑就行了。若是彩色底片,製作過程就會更復雜一些。鹵化銀並不是一種化合物,而是一類化合物。因此選擇不同成分配方的鹵化銀製成的感光乳劑對不同波長的光的響應度不同。透過將感光乳劑分成三層(或更多層),分別對應不同的感光波段,從而能夠製成彩色底片。

    從這個角度分析,就可以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了。膠捲的畫素自然不是無限小的,最小的畫素點取決於銀顆粒的大小。因此膠捲有幾個重要指標都是與此相關的,一個引數是膠捲的解像力,意思是指膠捲對攝像物體細節的分辨能力,一般用單位面積分辨的線的數量來表徵。還有一個引數是顆粒度,是指膠捲曝光後形成的銀顆粒的大小。

  • 3 # 世事洞明皆學問問問問

    肯定 不是啦!

    膠捲的解析度 怎麼高也高不過膠捲上顯影顆粒的限制。顯影顆粒不可能無限,所以,它的解析度就不可能無限。

  • 4 # 大川聊科技

    只要經過了掃描器或電腦螢幕的膠片,解析度再高也受制於此;如果不經過這些裝置,眼睛看沖洗的照片又會受制於眼睛的解析度。因此,即使膠捲的解析度即使是無限大的,對於顯示或視覺感知的意義卻是有限的!

  • 5 # 旺德福不服

    理論上膠片的分辯率是分子級的,每個分子就是一個象素,但是生產工藝和照相技術達不到那麼精確,感光材料的化學反應也不可能控制得那麼精確。具體來看數碼相機照片放大後是馬賽克,膠片放大後是變得模糊。所以現在普遍數碼相機的照片比一般的膠片照片效果要好上許多。如果不計成本,用最精密的器械打造,實現分子級的感光應該是能做到的。多年以前,雙縫干涉實驗用特殊的感光材料就已經能夠探測到單個光子的感光。

  • 6 # 光線攝影世界

    畫素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最小單位,用放大鏡或者顯微鏡,是可以看到真正的畫素的。當然,最簡單的做法,就是在photoshop裡面用放大鏡對一張數碼照片進行不斷的放大,直到不能再放大為止,你會發現畫素的最小單位。

    膠片在高倍電子顯微鏡下面所能看到的結構,大小不一的不規則的顆粒,這個和顯示屏是兩碼事了

    以上是各種不同的液晶顯示屏的畫素,非常的整齊劃一

    我們的液晶顯示屏,我們的LED顯示屏,都可以輕易用放大鏡觀察到最小的基本單位,這就是畫素。

    我們的印表機,也有一個最小的基本單位,當然,印表機的情況稍微有點特別,可能需要幾十個基本單位組成一個畫素。

    我們的數碼相機,其影像感測器,也是存在一個最小的基本單位的,這個通俗來說,就是畫素了。

    因此,對於數碼裝置來說,無論是拍照裝置,顯示裝置,列印裝置,影象檔案,都是以畫素作為最小的基本構成。

    但是,對於膠捲膠片來說呢?

    如果我們放大鏡來看一張傳統膠捲膠片底片所製作而成的傳統照片,你會發現傳統照片上的顆粒,其實是大小不一的,不像顯示屏的畫素都是整齊劃一的。

    如果我們用顯微鏡來看一張傳統的膠捲膠片,你會發現,我們一般的顯微鏡,根本就無法看到最小的顆粒,因為,只要你不斷放大,就可以看到更小的顆粒,這些顆粒的大小不一,排列的方向和順序也是雜亂無章的,這個不像顯示屏的顆粒是那麼的有序了。

    因此,膠片膠捲其實是不適用畫素這個說法的了。

    不過,雖然膠片膠捲並不能直接用畫素這個名詞來套用,但是,也是可以進行換算和基本等同的,只要我們測試出一款膠片膠捲的解析度,那麼,就可以套用畫素的概念了。

    那麼,膠片膠捲的解析度究竟如何呢?對於印刷製版用的膠片,其解析度可以達到4000dpi甚至6000dpi,也就是25mm裡面可以分辨出4000個點或者線條;對於一般攝影用的膠片,大概可以在每1mm裡面分辨出100-200個點或者線條,因此,理論上,可以進行一個等效的換算。

    以上是一款膠片掃描器,最高解析度為6400dpi,不過,實際使用的時候,基本上最高只用到4000dpi

    不過,雖然膠片本身的解析度很高,可是,其實很少有鏡頭可以餵飽膠片的了。在使用傳統工藝放大照片的時候,其實解析度也不是很高。而且,在對膠片進行數字化掃描的時候,掃描的解析度,雖然說可以用10000dpi掃描,但是,其實沒有人會這麼幹,就是老師傅,也不會這麼幹,基本上,用到4000dpi就是頂天了。

    好吧,對於一張24x36mm的35mm膠捲底片來說,以4000dpi進行掃描,大概可以獲得2000多萬畫素吧。

    實際上,對於35mm膠捲相機來說,其實拍的照片,就算掃描成2000多萬畫素,其實,其解析度和細節,也還是明顯不能和現在2000多萬畫素的數碼相機相比的了。這是事實,如果你不相信,你可以親自去試一試嘛。

  • 7 # 油膩四指膘

    並不是。膠片是感光乳劑形成乳劑團,然後感光時,乳劑團聚合在一起形成大團顆粒結構。這個大顆粒才是畫素。

    膠片用RMS密度和毫米線對解析度來描述顆粒大小。

    實際上從個人掃描經驗,普通135底片最大畫素不會超過2000萬畫素,再高的細節無意義。 測試方法是用尼康高解析力EL放大機鏡頭拍攝,V700掃描。

    另有4*5底片掃1億畫素,發現超過7000萬,細節就不會增加。

    如果用電分掃描,可能畫素會再提高一個級別。

    最簡單的看到膠片顆粒的方法,用50mm放大機鏡頭,放大到810規格,用百佳對焦放大鏡觀察底片,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到膠片的單個畫素!!

  • 8 # 蘭闍藝文

    膠捲不存在畫素。首先膠捲的成像是靠化學影像記錄在底片上,和今天的數碼相機用畫素表述是兩回事。

    在感光後的膠捲需要衝洗底片,而底片是用來放大照片的。當投影在紙質的感光材料上的是每一個顆粒點,只要滿足正常的曝光,每一個點都是組成完整照片的部份。

    同樣數碼攝影檔案是在單位面積上的感光點數的量值,以畫素來表述。當它在檔案在放大時,會出現馬賽克影象,我們在一定的距離觀看時,又消失了。它的每一點都是格格組成。

    如今膠片都是要經過數字化處理,才能作為設計、印刷的產物。所以就有了掃描底片,至於掃多大的檔案,取決於你的需求,並不是越大越好的。原則上不丟掉細節,肉眼看得過就行了,因為人眼看到馬賽克了,感覺照片不實,有虛的錯覺。

  • 9 # Sunny136699081

    膠片是精細化工,放大到極限時,顆粒狀就顯現出來,與現在的數碼差不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些傢俱需要打蠟,適合打什麼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