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bnnjhg

    蹇叔:忠直耿介,見識深遠。在文中表現的十分充分。他是秦國的一位老臣,早在秦穆公即位的時候,他就擔任士大夫。他出謀劃策,一心一意為國效力,深受人們的尊重。因此秦穆公收到杞子從鄭國發出密報的時候,首先“訪諸蹇叔”,可見蹇叔受到國君的信賴。但他並不是一個隨風倒的人物,他不遷就國君的錯誤意見,而以國家的利益為重,直言勸諫,希望穆公打消遠征的意圖。“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這話說的很委婉,意思卻一點也不含混,不主張出兵顯而易見。這句話又說的很穩重,很符合他的元老身份。從中可看出他目光深遠,料事如神。“師勞力竭”分析的入情入理,被後來的事實證明完全正確。可見蹇叔是個經驗豐富的政治家。那一心想當霸主的秦穆公拒絕接受他的勸告,固執己見。當即“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師於東門之外”。蹇叔沒因國君拒諫,就對國家大事撒手不管。他先是哭送孟明等,說:“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師入也”。他意識到悲劇的不可避免。但他仍然希望以哭為誡,使穆公回心轉意。可以說是謀國慮長,情深意篤。當遭受穆公“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的責罵之後,他又用哭送自己兒子的舉動,表示對自己觀點的堅持,仍然不放棄勸阻出兵的最後一點希望。他對晉國地形瞭如指掌,對戰爭的結局預料如神,表明他富有地理、軍事方面的知識,是個智謀過人之士。從文章第二部分起,也就是秦國軍隊向東進發之後,蹇叔沒再出場。可交戰各方的情況和事態發展的描寫,都證明了他的預見。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說,如果文章開頭是從正面、從實處塑造蹇叔形象的話,那下面的文章就是從側面、從虛處繼續描寫他的深謀遠慮,使蹇叔形象更加豐滿,更加完美。 秦穆公:跟蹇叔關係很密切,也只在文章的首尾出現,著墨不算很多。這是個利令智昏、剛愎自用,失敗之後方知悔過、吸取教訓的,主觀武斷、勇於認錯的統治者形象。呼之欲出:你看,他早已打定主意襲擊鄭國,可是偏要徵求老臣的意見,做作樣子,想以此顯示自己的正確。沒料到蹇叔反對他的意見,因此他十分惱火,“公辭焉”,把他極端固執的神態用冷竣的筆墨描畫了出來。他對老臣的咒罵,暴露出統治者蠻橫霸道,薄義寡恩的嘴臉。當然作品並沒有用凝固不變的觀點、手法來刻畫人物,而是在事件的發展中,表示人物思想的多面性。文章末尾他“鄉師而哭”,不撤孟明的職,自己承擔了戰敗的責任,說:“孤之過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可見他還是有勇氣認錯的。不責怪臣下,當然也是為了讓他們更好的為自己賣命。他懂得要想用人,必得人心。 晉國先軫的形象。他是在晉文公得到國位之前,跟著流亡在外的一位忠心耿耿的賢士。在晉楚城濮之戰的爭霸中,他作為決策的人物,幫助晉文公下了作戰的決心,並率領晉軍英勇奮戰,奪取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晉文公死後,襄公即位,他作為一個元老重臣,對國家的和戰大計,頗有發言權。他認為秦穆公不聽賢者之言,勞師襲鄭,是天奉我的好時機,“奉不可失,敵不可縱”,“必伐秦師”,他和自己一樣忠心耿耿地為國效勞的欒枝激烈爭論。他倆是老同事了。在這場爭論中,先軫佔了上峰,從而促使晉國軍隊投入戰鬥,大敗秦軍於餚。先軫與欒枝的爭論,表現出他的善辯能斷,敢說敢為,敏銳的政治洞察力,對強秦的無理痛恨和關心國事的精神。晉軍活捉了秦國的孟明等三帥,卻被晉文公之妻、襄公之母文嬴用巧妙的言詞對兒子連哄帶騙的做了一番工作之後,放走了。文章寫到先軫的反映非常生動。“先軫朝,問秦囚。公曰:夫人請之,吾舍之矣。先軫怒曰:武伕力拘諸原,婦人暫而免諸國,隳軍實而長寇讎,亡無日矣。不顧而唾”。這實在是繪聲繪色的描寫,人物形象呼之欲出。在“釋囚”問題上,先軫與晉襄公看法不同,先軫竭力反對釋囚,寫他在君王面前有四敢:一敢問秦囚,二敢對君發怒,三敢罵暴君“隳軍實而長寇讎”,四敢“不顧而唾”。透過這一問、一怒、一罵、一唾四個細節,使先軫那耿直、暴烈的性格躍然紙上。我們看,新君襄公是唯命是聽和被先軫入朝時問的尷尬相,被作者刻畫的活靈活現,而先軫的凜然正氣和剛直倔犟的性格暴露無疑。是啊,戰士們在戰場上拼死拼活博鬥,才把秦軍的統帥抓到手,而婦人只需一句話把他們放走了,這不是毀自己的戰果,長敵人的志氣嗎?“亡無日矣”的長嘆,體現出先軫對國事的關心,對襄公把囚犯放走的極度不滿。一個充滿愛國主義精神的、赳赳武夫形象似乎就站立在我們的面前。“不顧而唾”的動作描寫,也很符合先軫這樣一個勞苦功高的元老的身份。雖是細節,但反映出他恨恨難消的情感和剛烈率直的性格。 鄭商人弦高的形象。作者刻畫的非常成功。弦高既不是謀士,也不是武將,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商人,但他有謀士之志,有武將之勇,更有一顆愛國之心。因而在文中所描寫的眾多人物中,他的形象更引人矚目。在到周都城做買賣的路上,他無意中碰到了來偷襲自己國家的秦國軍隊,怎麼辦?他急中生智,偷裝成鄭國的使者,把自己做買賣的牛、熟牛皮,獻給秦軍的統帥,作為犒師之資,然後來一番頗為動聽的、實際上含有警告之意的言辭,與秦軍統帥周旋,拖延時間。於此同時,他派人“遽告於鄭”,讓國內知道情況,及早做好防禦的準備工作。文中有關弦高犒師,緩敵報警的描寫,不過六十幾個字,卻生動地再現出一個聰明機智、隨機應變、膽大心細、長於言辭的愛國商人形象。“弦高犒師”(表機智)也成為人們歷來傳頌的佳話。 此外,王孫滿的年幼聰穎;杞子、逄孫、揚孫等的魯莽少謀;陽處父“釋左驂”,以誘敵上岸的機智,孟明的警惕和急於復仇的心理等,在文中雖著墨不多,但都刻畫的淋漓生色,給人留下十分難忘的印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現代可以燒出和古時候一模一樣的官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