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皮蛋愛吃魚

    為什麼讀史?英國科學家培根在《培根隨筆》“論讀書”裡給出的答案是,讀史使人明智。

    所謂歷史,傳統意義上,我們理解為,歷史就是過去某段特定時間發生的事件。

    對於閱讀歷史的人而言,我們需要清楚,百分百完全貼合事實的歷史是不存在,事實是無法閱讀的。我們能夠讀到的,是書寫記錄的“歷史”。

    無論記錄者是事件親歷者,還是歷史學家,在記錄歷史時,都會基於自己對事件的理解,來決定講述方式。所以,記錄下來的歷史,和史實是有偏差的。而且,這個偏差不可能消除。

    基於以上認識,我們閱讀歷史,尤其是普通人閱讀歷史,立足點不在於追尋事實真相,而是從人性的層面去理解——在那些重要的時間節點上,事情為什麼會發生?在最關鍵的一刻,是什麼原因促使他做了那樣的決定?

    所有的事件,都是因人發生的。讀史就是閱人,從過去人們的錯誤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當自己做決策的時候,最大限度避免“歷史重演”。

    這大約就是“明智”的含義,也是讀史對於大多數人的意義。

    莫提默·J·艾德勒與查爾斯·範多倫合著的《如何閱讀一本書》,關於閱讀歷史書,有更詳細的闡述,感興趣的閱讀相關章節。

  • 2 # 歷史知事

    讀史使人明志,這是培根的名言。不過,我還是高度同意毛主席的態度,精讀歷史就是總結一個民族的經驗和教訓。

    毛主席從湖南一師畢業時,很多同學都去了法國日本留學,同學們也勸他去。他不去,提出的理由有是——現在最迫切做的兩件事,都必須在中國完成!

    這兩件事,第一件事是廣做社會調查,瞭解中國國情;第二件事是深入研讀歷史,總結梳理歷代以來的經驗教訓。

    毛主席的一生,最擅長做的兩件事就是這兩件——做調查、讀史書。

    毛主席一生酷愛讀書,尤其是中國歷史書,古典文學、哲學等,無不一一廣博涉及。《二十四史》、《資治通鑑》又是他百讀不厭的著作。

    延安時,毛主席會議自己的青年時代,對斯諾說

    我訂了一個自修計劃,每天到湖南省立圖書館去看書。我非常認真地執行,持之以恆。我這樣度過半年時間,我認為對我極有價值。每天早晨圖書館一開門我就進去。中午,只停下來買兩塊米糕吃。這就是我每天的午飯。我天天在圖書館讀到關門才出來。

    這一時期,其實是毛主席進入從軍隊退伍到湖南一師之前的一年時間。天天泡在圖書館,對於一個18歲的青年來說,這需要多大的毅力。

    但是,半年後,這個自修不得不停止,因為父親不給錢了。毛主席只好選擇到湖南一師就讀,因為這個學校有更廉價的食宿條件,還承諾畢業分配工作。

    毛主席讀史書的心得,集中體現在一首充滿浪漫主義的詩詞中,這首詩就是《賀新郎讀史》:

    人猿相揖別。只幾個石頭磨過,小兒時節。銅鐵爐中翻火焰,為問何時猜得?不過幾千寒熱。人世難逢開口笑,上疆場彼此彎弓月。流遍了,郊原血。一篇讀罷頭飛雪,但記得斑斑點點,幾行陳跡。五帝三皇神聖事,騙了無涯過客。有多少風流人物?盜蹠莊屩流譽後,更陳王奮起揮黃鉞。歌未竟,東方白。

    從人類誕生一直寫到社會主義,縱貫幾百萬年的歷史,而著墨僅僅115個字,的確是氣象恢宏,古今罕見。

    毛主席的雄才大略領袖胸懷,毫無疑問和他對中國歷史的盡心研讀、對中國國情的深刻了解分不開的。

  • 3 # 閱讀時間博物館

    他從中學開始就討厭歷史,原因是記不住那些年代時間,也覺得以往史事與現在沒多大關係,也許這樣想的不止他一個呢。

    那為什麼還要學習歷史呢?

    首先,它是升學考試的一道檻,只有考過才能拿到畢業證或順利升入心儀的高中或大學。

    其次,歷史裡面有很多掌故與故事,可以作為談資呀,能滿足你的小小“虛榮心”。當然這樣說不是說學歷史為了炫耀,而是可以增加個人內涵!比如一些小說和影視劇,很多都是根據歷史背景創作滴,如果沒有一點歷史基礎,那看小說或拍攝的電視劇將會很無趣,缺少了代入感呢!

    再次,歷史是一面鏡子,古代有云:"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這就是說的唐太宗和大臣魏徵之間的故事。經常看新聞的朋友知道,以史為鑑這個詞出現在新聞上的頻率超多。

    說完了為什麼要學習歷史,咱們再來看看,如何閱讀歷史呢?

    小編認為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如果把歷史作為興趣愛好,那麼就不用看一些原始材料,比如《二十四史》等,可以選擇科普性高的讀物,比如《明朝那些事兒》、《蘇東坡傳》等,這些閱讀起來不需要刻意去記憶,保持愉悅心情就好。這裡推薦旅行式閱讀,把閱讀歷史當做一次時空旅行,盡情體驗即可。

    當然,如果是把歷史作為科學研究,這就需要嚴謹了,需要閱讀大量的原始文獻,有時候還要反覆核對。這樣的話,推薦認真閱讀,有主有次。這裡呢,給大家推薦一本書,嚴耕望《治史三書》(如下圖),裡面有更加詳細的治史和閱讀經驗,感興趣者可以去閱讀喲!

  • 4 # 小鎮青年的慢生活

    史書的最大特點就是把一個人的一生全部展現在讀者面前,就好比展開的一幅畫卷,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哪些點睛之筆,哪些是敗筆,知道這些後,作為自己的參考,就可以在前人失誤的地方留個心眼,防止掉進同樣的陷阱,同時在自己迷茫或者混沌的時候,看看古人是如何處理相同或相似情形,可以作為一個參考。這些就是史書最大的人生意義。

    我讀史書不像其他電視宣傳或者名人談歷史節目那樣,喜歡抓住歷史的細枝末節去辨別真偽,而是把史書當成人生導師,向它學習經驗,不懂的地方要把自己代入到書中,看看書裡面的人物是如何著手處理的。就好比我讀《三國演義》,我就把自己當成歷史的英雄人物去走進書裡,遇到一件棘手的戰況,先在腦海中思考自己如果遇到這種情況該如何去分析、解決,然後再看裡面的謀士是如何巧妙化解的。至於別人喜歡拿《三國志》或者其他野史來指出《三國演義》裡面事件的真偽,不在我考慮範圍之內。那個是歷史學家做的工作,我的目的就是為了學到書裡體現出來的英雄氣概,忠君報國,甘灑熱血,無懼無畏,家國情懷以及辯證的思考方式,這些東西比起所謂的歷史真相更有價值。

  • 5 # 疾速大肥魚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其實我也一直在思考,該如何去讀史,作為一個非專業的普通的公民該怎樣去讀史?本人將自己的淺薄經驗分享一下,一起研究學習,不正之處,望海涵。

    讀史,我們首先得明確史指的是哪些,我發現如今很多老百姓容易將各種演義,各種傳記裡描述的內容當成了史實,最典型的就是《三國演義》和《水滸傳》,其實這些就相當於我們現代所說的小說,而非史實,如果混淆了,當真是貽笑大方,因此,讀史切記先讀正史,讀真正的歷史。

    其次,我們在讀史的時候,要先了解這個區域的主導文明是什麼,這就好比是我們要分析一棟建築的構造,必然先看他的主體結構一樣,瞭解主體後,再從這個文明的起源發展的各階段過程逐步透化,至於你對哪個階段更感興趣,你就可以更加深入的去學習了。

    再次,好多人學習歷史總喜歡說“以史明鑑,以正衣冠”,我不能說你錯,我只能說,這都是站在金字塔頂端的人為了社稷來提醒自己的。so…兄dei,你有沒有這樣的高度?所以,一般人還是以興趣愛好來讀史,開心就好,那怎麼讀?你得先放棄你的主觀善惡的想法,客觀的去讀,也就是說你必須保持一箇中立的心去讀歷史,這樣你就會看到真實的歷史,因為歷史只有向前,沒有善惡,再英明的統治者也有兇殘的一面,再殘暴的君主也有進步的舉止。

  • 6 # 自己的國王3

    讀史使人明智,對升斗小民而言,讀史除了個人愛好和興趣所致外,能夠眼光放遠,心胸開闊;相對客觀和理智的對待和分析身邊的人和事,有較獨立的看法和思想,在眾說紛紜萬人景從的事情上總有世人皆醉我獨醒的風骨,知道這世界上的事不過是人類歷史的一次次迴圈,而創造歷史的人和改變歷史的大事件又可以從正史和野史多個角度去解讀,能得出屬於自己的結論,不是人云亦云的跟風者,能夠流傳下來獲得認可的史書大又大多是傑出的文學作品,結構嚴謹、詞藻華美,敘事簡潔流暢,讓人在通讀之餘常常沉浸於想像不能自己,會發出“當時如果這樣幹了會怎麼樣”的慨嘆,這就是我讀史的體會。

  • 7 # 紅嘴鷗

    中國“封建社會”與“奴隸社會”一說值得商榷  在今日看來,史學已成為當代思想的一個關鍵方面。中國能否更智慧、更清明,頗待乎一個全民讀史的浪潮,因為眼下我們不急於理想,甚至也不急於情感,所急者首先是事實——基本事實都不甚清楚,卻憧憬理想、抒發情感,又如何靠得住?讀史,就是尋找並確定事實的過程,但幾十年來,史學在方方面面形成了許多定式,令人們以為自己在接觸歷史,實際不過是接受從理念到理念,從空想到空想的“義理”。這遠非僅在當代史中如此,現代史、古代史甚至史前史都如此。

      舉個例子,歷史教科書一直把到1840年為止的中國定義為“封建社會”,把相應的歷史稱為“封建史”。其實,自嬴政這位“始皇帝”起,中國就廢止了封建制。漢代初年略有反覆,不久也徹底取消了實封,以後歷代封王建國僅為虛封,即受封之王有爵號有封地,但並非政治經濟上的獨立王國。1973年8月5日,毛澤東有《七律?讀〈封建論〉呈郭老》雲:“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讀唐人封建論,莫從子厚返文王。”(《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十三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版)說得很清楚,秦以後中國已沒有封建制,“百代”所行,都是嬴政始創的中央集權或大一統君權專制。那麼,為什麼教科書會無視這一點?原因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建立了一個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五大階段的社會發展史模型。本來,這一番總結,所依據的主要是歐洲史:在歐洲,直到近代資本主義之前,確實處於完整的封建形態。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不曾系統研究過中國歷史,並不瞭解帝制中國的集權形態,他們的理論無從考慮和吸收中國的歷史經驗。這本無礙,問題是上述社會發展史模型被奉為“放之四海而皆準”,只能遵守,不能旁生枝節。因此,便讓中國歷史削足適履,將明明不屬於封建形態的“中國帝制史”硬套為“封建社會”。

      其實,以中國歷史之實際,不單“封建社會”之說穿鑿附會,連“奴隸社會”的存在,也並不能從史料上落實。顧名思義,“奴隸社會”應以奴隸制為社會基本關係,但至今不論文字上還是器物上,我們都不能完全證明,中國曾經有一個奴隸制階段。否則,它始於何時、崩於何時,歷史上會有確切的標誌和概念,可並無任何歷史學家對我們能以此相告。郭沫若曾將一些論文編在一起,取名《奴隸制時代》,但裡面的論述多不能令人信服。我們見到的常常是一些字形字義的詮釋,某字像是奴隸情形的表現,某字有受人奴役的含義等。唯一肯定的結論是:“殷代是奴隸制。”(《奴隸制時代》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但即使在殷代,連郭自己都說:“‘當作牲畜來買賣’的例子雖然還找不到,但‘當作牲畜來屠殺’的例子是多到不可勝數了。”我們知道,奴隸是奴隸主的財富,是奴隸主的生產工具,奴隸主擁有奴隸絕不是為了用來殺掉的,如果連買賣奴隸的跡象都找不到,卻以“當作牲畜來屠殺”為奴隸制存在的證據,那麼,中國及世界上的奴隸制不知要延續到何年何月了——希特勒集中營裡的猶太人不也是“當作牲畜來屠殺”的嗎?其實在很長時間裡,確切地講,整個世界進入“現代”階段以前,奴隸或奴僕的社會身份都不曾消除,但這與整個“奴隸制”或“奴隸社會”畢竟是兩碼事。難道我們可以因為直至明清仍存留太監這種奴隸式現象,而稱那時的中國為“奴隸社會”麼?或者,把林肯以前的美國稱為“奴隸社會”?總之,過去教科書所劃分的中國史,除了原始社會,都未必合於實際。像奴隸社會的問題,本身史料不足,尚可存疑,以俟進一步的文獻發現或考古發現;但“封建社會”之子虛烏有,卻是確確實實、一目瞭然的。

      這些為遷就義理而強扭事實的例子,至今仍在延續。和筆者當年一樣,一代代學生仍從課堂接受對一種並不存在的歷史的認識。如非後來在教科書外多讀多想,我亦無從知道所學知識裡包含如此嚴重的不實,一旦意識到,我即自誡日後凡涉及中國帝制以來歷史,堅決不用“封建”一詞。(順便指出,所謂五四運動提出過“反帝反封建”口號,也屬“錯案”。學者李新宇有文《五四“反帝反封建”辨析》,以詳備的考據說明當時不曾有這口號,尤其是“反封建”一語,更是“五四已經過去幾年”,亦即馬克思學說開始在中國傳播後方才出現。見《齊魯學刊》2009年第3期。)從中筆者還反思,它不光給了我們錯誤的知識,更阻隔或關閉了對中國歷史真境況和真問題的探究。大家都去談論並不存在的“中國封建社會”,而置兩千多年的集權專制、大一統君權這一真正的“中國實際”於不論。我們身處中國,卻跟在歐洲歷史後頭研究“封建社會”,本身讓人啼笑皆非;更不幸的是,我們因而不去認識自己的歷史,不清楚它究竟是怎樣的形態、存在什麼問題。至今,我們的歷史批判所以不深不透,恐怕與此有很大關係。

      農民起義:舊有政權的抄襲者

      農民起義和民族衝突這兩個問題,在當下歷史語境及國家意識形態中舉足輕重,有很嚴格的界限。絕大多數當代史家囿於其中,小心翼翼,瞻前顧後。筆者曾將建國後明清史研究與孟森那時加以比較,發現史家敢於創見的精神流散甚大。孟森先生的《明清史講義》、《心史叢刊》一二三集、《清朝前紀》、《明元清系通紀》諸著,只要考之有據、言有所本,所論無不明快,一則一,二則二,不諱、不隱、不忌,學術自由心態立然。反觀建國後,20世紀50年代中期起到“文革”結束的那段時間,不用說盡屬以“理”入史、以“理”入學問,即便後來,束縛之痕仍歷歷可見,思想窒礙難行。

      關於農民起義,自秦末陳勝吳廣起,在中國帝制史上,幾乎所有王朝,要麼為農民起義所推翻,要麼由蠻族入侵而瓦解。換言之,農民起義是帝制以來中國歷史變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農民起義爆發,是王朝政治、經濟現實極度黑暗所致,此毋庸置疑。但它究竟起到怎樣的作用,需要實事求是地看。起義,作為人民之反抗和暴政之暴露,也毋庸置疑。歷來,農民起義被視為推動中國歷史進步的力量與表現。但這種論斷,衡以階級鬥爭學說很好理解,衡以歷史實際,卻未必能落到實處。以我們的觀察,經過農民起義推翻舊有統治,雖然促成王朝更迭,但中國歷史和社會不要說大的積極變化,甚至毫無變化,所謂一元復始不過是週期迴圈、同義反復。如果有什麼變化,恐怕也是社會益壞、積弊愈重。農民的生存狀態,兩千年來的趨勢每況愈下,而非變得更好。賦稅負擔不降反升,一朝甚於一朝。“漢初十五而稅一”(《明夷待訪錄》,《黃宗羲全集》第一冊,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稅負不到7%,而晚明“一畝之賦,自三鬥起科至於七鬥……一歲之獲,不過一石”(《黃宗羲全集》第一冊),高至30%到70%。在政治方面,幾次成功的農民起義,最終都導致皇權體系的延續、鞏固和加強。尤其朱明王朝,可謂完全由農民起義立國,而其制度的醜陋較前有過之無不及。所以如此,首先在於社會現實和歷史結構本身都還沒有發生新格局,一切只能週而復始;其次,農民起義作為反抗黑暗的現象,固然起於“正義”無疑,但受制於文化和精神能力低下,他們對自己行為的“正義”在思想上得不到認識,更談不上反思。實際上,這種“正義”既是盲目的,也僅限於特殊階段,一旦邁過“反抗”期,從“造反者”變成“當權者”,農民起義的領袖就不可避免地以當初的反抗物件為師,成為舊權力的抄襲者——這一規律,似乎從來沒有例外。   以明末為例,最成功的兩支農民起義軍李自成和張獻忠,後者精神上過於簡陋,暴露了太多的黯昧本能,即放於農民起義史範圍內亦不足論;李自成軍則好很多,其文化上的努力和自我約束,已接近農民起義在這方面的最高境界。李自成大力吸收知識分子進入農民軍,從中借取政治策略,對農民軍面貌和理想加以修正,剋制子女玉帛、打家劫舍的原始衝動,著力塑造正義之師形象。正因有這些調整和提升,李軍所向披靡,終至奪取明都。李自成險些成功,如歷來所論,他“被勝利衝昏頭腦”,功虧一簣。很多人因這一點,為他扼腕。其實更需要詢問的是這樣的問題:即便李自成未“被勝利衝昏頭腦”,又將如何?李自成能夠為中國開闢新的歷史,還是僅能複製一下朱元璋的成功?這是關鍵,也是關於明末這段歷史真正應該考察的方面。就算李自成取得與朱元璋比肩的成就,對歷史又有什麼新意可言?我們不僅沒從他那裡看見創造歷史的跡象,甚至也沒有發現這種能力。

      我們不會吝惜對農民起義的同情支援,但要將這種態度與對歷史正確方向的判斷區分開來。大順政權以其實踐表明,在最好的情形下,它對歷史的貢獻將僅僅是王朝的週期性更迭。那是一個老套的故事,以對奴役者的反抗始,以更換新的奴役者終。這樣的結局,感傷者目為悲劇,而理性地看,當歷史仍處於舊格局、按照老的軌跡執行時,完全是意料之中、萬變不離其宗的事情。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興與亡,不過是同質權力的易手、交割。只要權力終點仍是“龍床”,坐於其上的姓朱姓李、姓王姓張,於歷史又有什麼分別?就此而言,李自成“成”也好“敗”也罷,我們都不宜自作多情,輕易為之欣悅或喟嘆,除非我們確實從歷史整體明瞭其成敗的意義。

  • 8 # 秋日寒水

    我們之所以讀史書,不僅是學習古人的智慧,更是讓自己在讀書的過程中慢慢的沉浸下來,慢慢學會去思考,讓自己進步,做更好的自己,讓自己的內心得到充實。

    怎樣讀史書:

    1.我覺得可以分階段的讀,要是直接讀先秦的作品的話肯定有難度,但是如果我們從明清的入手,慢慢的往前面推移,我想效果很不錯的,自己也是這樣做的。

    2.讀書不像工作上班,做了一件就結束了,讀書需要反反覆覆的讀,歷史的長河怎能一下都記住背完,多讀經典,原著應該比囫圇吞棗的讀書要好。

    3.只讀史書,有些時候難免枯燥。光是二十四史就夠得你讀了,如果自己又有工作的話,要想讀完一本書都難,有些時候可以藉助影視作品,或者相關的書籍,能夠加強我們的理解,比如在讀明朝的有關歷史,我們去讀很火的明朝那些事兒,是大有裨益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麥最低收購價下調,農民如何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