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懂營養會食療的豌豆媽
-
2 # 嘿呦喂哦
是不是我們在不經意間,會聽到或見到這樣的場景。一兩歲的孩子的爸爸媽媽抱怨到:孩子嗓子眼細,吃點有渣的食物就嗆著,孩子不愛嚼東西,食物的塊稍微大一點便會吐出來,或含在嘴裡下嚥等等。
其實,造成寶寶的這種行為是有原因的。要知道,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到某個月齡或年齡,孩子就具備了培養某種能力的條件和基礎。而這個時間常被稱為培養某種能力的關鍵期或敏感期。
一般情況下,孩子到4個月之後就具備了把食物由舌尖送到咽部的能力,如果此時仍然給他喂流食,這種能力便得不到訓練,會錯過培養孩子這種能力的敏感期。7~9個月的時候,是培養孩子咀嚼能力的關鍵期。如果在這段時間,家長們未注意訓練孩子的咀嚼能力,就有可能出現上述的困難。咀嚼能力強,不僅利於孩子攝入食物及對食物的消化吸收,還有利於牙齒、大腦的發育,同時還可以預防肥胖。
在7~9個月時,鍛鍊孩子的咀嚼能力需要注意:
1、需要及時新增輔食。一般在4個月開始新增輔食。最遲不要超過6個月。
2、孩子的食物是液體--糊狀--固體發展趨勢。在孩子7~9個月時,除了稀飯、軟麵條等較軟的食物外,還可以給他饅頭片、麵包片、磨牙餅乾等有一定硬度的食物。這樣,既能鍛鍊孩子的咀嚼能力,又能刺激牙床,促進乳牙的萌出。1歲左右的時,父母可以將蔬菜、肉類等食物切成小碎塊餵養,或者讓孩子拿著某些食品自己嚼著吃。用吃豬肝舉例來說,最初5個月時需給孩子喂肝泥;8、9個月時,可以將煮熟的肝剔除筋後,剁成碎末,餵給孩子;待孩子接近1歲時,可將豬肝切成小碎塊或者將豬肝切成很薄的肝片,讓孩子用手拿著吃。這個過程需要循序漸進。
3、培養孩子咀嚼能力時,需要注意餵飯食不要太快,等孩子把食物都嚼碎、吞嚥後再喂第二勺食物。
未來寶寶的漢字學習不要忽視哦~分享一個幼兒識字APP“貓小帥識字”。很多小寶寶都會對電子產品感興趣,我們剛好可以利用這個來教他識字。這個軟體的課程豐富,還有生動形象的圖畫和聲音,更能激起寶寶對學習漢字的興趣。
回覆列表
你好,非常高興為你答疑解惑,寶貝學吃飯,很多家庭都不當一回事,覺得隨著寶貝的成長慢慢都會了,還有些家庭總覺得寶寶小,乳牙沒長齊,嚼不動粗一點的食物,輔食製作精細了又精細,到最後,寶寶都兩三歲了還不會咀嚼食物,自己吃飯都成了問題。所以,注意幫助寶寶鍛鍊咀嚼能力非常重要。
寶寶咀嚼能力訓練的關鍵期
其實寶寶的各項發育都有一個時間表,儘管說每個寶寶的時間表不同,會有提前也會有延後一點的,但找到寶寶發育的關鍵期,及時做好訓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那麼,寶寶的咀嚼能力發育的關鍵期在什麼時候呢?寶寶8到10個月,這個階段的寶寶已經之前的兩三個月時間裡,學會了除喝奶以外的輔食吞嚥能力,接下來就是要開始練習咀嚼能力的時候。
如何訓練寶寶的咀嚼能力?
對於八九個月的寶Bora說,訓練咀嚼能力,還得先從輔食製作開始,從之前的泥糊狀輔食,逐漸過渡到細碎末狀輔食,讓寶寶透過吃輔食來感受不同程度的輔食,而且這個月齡的寶寶也進入乳牙萌出階段,乳牙的萌出會出現牙齦癢癢,碎末狀輔食有助於牙齦研磨,另外還可以給寶寶準備一些磨牙棒,可以購買,也可以自己做,磨牙棒能很好的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
錯過了咀嚼能力訓練關鍵期怎麼辦?
對於有些寶寶,沒有在寶貝咀嚼能力訓練關鍵期,就要進行加強訓練,如果寶寶才一歲多,輔食安排一些可以手拿著的食物,比如煮熟的菜花,豆角,胡蘿蔔,黃瓜等,讓寶寶看著大人樣,如何將食物拿起來放進嘴裡,再大口誇張的咀嚼,每一口都要咀嚼10到15次,然後再吞嚥下去,而且大人要在咀嚼訓練的時候動作誇張一點,並記得說真好吃,再誇誇寶寶,有個三五次,寶寶慢慢就會了,以後的日子時不時督促一下或陪著寶寶一起咀嚼就好。
養寶寶,不僅僅只是給安排好一日三餐,還應從小教會寶寶生存技能,比如吃飯的能力,比如玩耍的能力,比如走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