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852944140293

    劉鶚在他的《老殘遊記》裡寫老殘來到濟南大明湖的明湖居聽王小玉說書,就是典型的以視覺來寫聲音的,把無形的難以形容的聲音給視覺化了。是十分精彩的例子,引文如下:

    王小玉便啟朱唇,發皓齒,唱了幾句書兒。聲音初不甚大,只覺入耳有說不出來的妙境:五臟六腑裡,像熨斗熨過,無一處不伏貼;三萬六千個毛孔,像吃了人參果,無一個毛孔不暢快。唱了十數句之後,漸漸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個尖兒,像一線鋼絲拋入天際,不禁暗暗叫絕。那知他於那極高的地方,尚能迴環轉折。幾囀之後,又高一層,接連有三四疊,節節高起。恍如由傲來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來峰削壁幹仞,以為上與大通;及至翻到做來峰頂,才見扇子崖更在做來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見南天門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險,愈險愈奇。那王小玉唱到極高的三四疊後,陡然一落,又極力騁其千回百析的精神,如一條飛蛇在黃山三十六峰半中腰裡盤旋穿插。頃刻之間,周匝數遍。從此以後,愈唱愈低,愈低愈細,那聲音漸漸的就聽不見了。滿園子的人都屏氣凝神,不敢少動。約有兩三分鐘之久,彷彿有一點聲音從地底下發出。這一出之後,忽又揚起,像放那東洋菸火,一個彈子上天,隨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縱橫散亂。

    又比如白居易的《琵琶行》裡寫琵琶聲音的美妙的句子: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這其中既有以聲音比喻聲音,但同時也把聲音給視覺化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麥適合什麼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