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汜水之陽

    因為劉邦不是亂殺人 他殺的都是對江山社稷有威脅的人 他也很仁厚 你不負他 他就不會負你 來看看吧 對漢室威脅最大的韓信 他沒有謀反的時候 劉邦也只是解除了他的兵權 降為淮陰侯 軟禁了起來 但是韓信還是不老實 接受不了 挑動陳希謀反 自己在京城去宮廷作亂 然後才被呂雉殺 了 那些異姓王也全是謀反被殺 而安分守己的長沙王吳苪一點事也沒有

    而張良呢 因為求道而退隱了 不擔任官職 沒有權力 只當了太子的師父

    劉邦所封的一百五十多個有實地的列侯 沒有一個被誅殺 實地列侯啊 漢朝唯一 以後的朝代 普遍都是虛位 唯一一個被罷免的列侯還是因為侵地(侵吞老百姓的土地)

  • 2 # 葉飄刀

    張良和韓信雖然都有謀略,但他們的實際地位是不同的。

    漢初三傑,張良,韓信,蕭何,獨韓信被殺,不是沒有原因的。

    張良有謀略,他是劉邦的謀士,但僅此而已,如果放在三國中,他的地位更接近於郭嘉,是純粹為劉邦出謀劃策的,按今天的說法,就是一個參謀。他實際掌控的權力有限,對於劉邦並不構成直接的威脅。

    換句話說,張良的權力來自於劉邦的信任,離開了劉邦他自己並不能發揮太大的作用。利用劉邦的信任,張良賺點小便宜可以,但要威脅劉邦的統治是做不到的。所以劉邦根本沒有殺他的必要。

    而韓信則不同,韓信的地位類似於軍區司令,放在三國大概等於周瑜這類,可以獨領大軍,在外征伐的大將軍。他可以自己為自己的決斷負責,可以自己指揮軍隊信使命令。這點是韓信和張良最大的區別。

    比如張良獻上一個計策,這個要劉邦點頭,這個計策才能得以實行,劉邦不點頭,張良的計策是無法推行的,張良自己也號令不動軍隊。

    而韓信不同,韓信自己手握重兵,他自己有什麼想法,那麼可以自己指揮軍隊按照自己的想法執行,並不是必須要劉邦點頭才可以。

    這兩者的區別就造成了,韓信手中的實際權力遠遠大於張良。

    而韓信自己又不懂得收斂,或者說可能因為漢代初立,離開戰國不遠,上一個霸主項羽又搞的分封,所以覺得獨掌一方是理所當然的,這就構成了對劉邦的威脅。劉邦不會忘了,自己是如何從一個小小的漢王,取代了項羽成為了天下之主,自己能做到,韓信自然也有可能,所以韓信必須死。

    其實不只是韓信,所有異姓王幾乎被劉邦誅絕了。

    所以韓信死而張良活的根本原因,在於韓信有能力威脅到漢的統治,而張良沒有這個能力。

  • 3 # 東野洛

    這是個很有趣,很值得思考的話題。漢高祖劉邦歷史上以知人善任著稱,其中張良和韓信是輔佐劉邦成就帝業的“漢初三傑”中的兩位,另一位是漢高祖劉邦的同鄉蕭何。

    張良是南韓貴族之後。注意哦,這個南韓不是北韓半島那個大韓民國哦!秦始皇採取了遠郊近攻的謀略,滅六國第一個滅的就是最靠近秦國的南韓。張良的貴族公子哥生活最早沒有了著落。所以身為張良早就對秦國和秦始皇恨的牙咯咯直響。秦始皇東巡途中,在博浪沙第一次遭遇了不測。幸好張良大大錘只是傷到了始皇帝的附車,沒有傷及秦始皇本人。於是朝廷在全國大肆搜捕張良。而張良則躲到了泗水郡一個叫下邳的地方,也就是今天睢寧縣古邳鎮附近。

    在下邳,張良一邊躲藏一邊學習。《史記》記載了張良在“圯橋拾履”,從黃石公那裡學習到了兵法。從此張良更加穩重,更有謀慮了,不再是那個博浪沙意氣用事的張良了。

    張良最早在留地(今天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與沛縣交界處微山湖畔)見到了過來投靠秦嘉的劉邦部隊,那時候劉邦勢力很弱,還需要跟別人混。不久後,張良跟隨了劉邦的隊伍。張良對劉邦的貢獻多是謀慮策劃上的。劉邦多次說“夫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子房之功也!”

    張良在功高卓著的時候,不求高封,只願意封在留地(徐州銅山與沛縣交界的微山湖畔附近)為留侯。而張良事實上根本沒有就封,後來他的兒子過去的。張良本人在劉邦成就帝業後,沒有權利慾望,一心從赤松子雲遊四方,過著仙風道骨的世外生活。只是到了劉邦晚年曾經想廢掉太子劉盈,扶持戚夫人之子趙王如意的時候,呂后請張良出山幫忙。張良這次就是把商山四皓請了出來,幫助呂后穩住了劉盈的太子之位。從此張良也未出來。

    而韓信的故事則是另外一個版本。據《史記 淮陰侯列傳》,韓信楚國淮陰人,是個從小苦逼,一直奮發求進的勵志青年形象。早年有漂母贈食,胯下之辱的精彩故事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韓信早年跟項羽,一直沒有得到升遷的機會。可能項羽貴族出身,本身能力超強大,根本看不上韓信一個普通人的能力吧!劉邦被封漢王在漢中的時候,韓信被人介紹到了劉邦的營中。而一開始劉邦也沒有太把韓信當回事,就安排了韓信一個普通職務。當然無論古今,這種情況都是正常的思路,畢竟能力不是寫在人臉上的,誰能知道韓信將來有多大本事呢?韓信不久又感覺自己受憋屈,又出走,我不幹了!這時候同為漢初三傑之一的蕭何知道了,來不及跟劉邦請示,就自己去追出走的韓信。上演了“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這次出走的結果,蕭何建議直接讓劉邦登壇拜將,授予韓信高階將領大權,這次劉邦採納了。從此韓信正式登上歷史舞臺,大顯自己的過人身手。

    韓信在劉邦營中屢立奇功,很快為劉邦奪取了很多戰爭勝利。但是韓信也因此心高氣傲起來。第一次讓劉邦惱怒是劉邦在齊地求封齊王,當時跟項羽在滎陽對陣的劉邦本身焦頭爛額,只能違心答應了韓信。這次作為員工的韓信第一次跟老闆先談條件再幹活,而且是老闆很困難的情況下。第二次韓信惹惱劉邦的是圍困項羽垓下之戰之前。這次韓信也是先講條件,達不到條件不出兵。這時候楚漢相爭進入膠著狀態的時候,韓信一方加入劉邦圍攻對戰爭起著決定性影響。這次老闆劉邦也答應了員工韓信的要求。垓下之圍項羽徹底失敗,劉邦勝利了。

    漢高祖六年,劉邦登極後首先就是分封,韓信是第一批名單裡的,而且是最大一個。凡操楚語者都封為楚國。韓信楚國定都下邳(今江蘇徐州睢寧縣古邳鎮附近),地跨魯南皖北,蘇北等廣大楚國故地。韓信在楚國沒有就封一年就發生被告謀反的事件,事後劉邦只是收回楚國,改封韓信為淮陰侯。而最終韓信被殺是後來在蕭何的計策之下,呂后執行的。當然呂后很可能就是執行了劉邦的意思罷了。具體韓信謀反案的是是非非,虛虛實實我們不去深究,也不評價。

    以上分析的是張良很韓信二個人的大致履歷,可以對比一下。兩人性格完全不同。在取得巨大成功之後採取的態度如何決定了二人完全不同的命運。漢初三傑中蕭何功勞最大,但是隻求一個封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是劉邦對張良的具大肯定,但張良只求封留侯,還未就封,從赤松子遊四方。可見晚年張良嚮往的是道家的無為無慾的生活,對權力毫不興趣。或許這正是張良沒有被劉邦清理的原因。而韓信軍功無論如何都是無法否認的,他甚至隨時可以倒戈。韓信的倒戈在戰場上能起到決定性作用。這是劉邦當時在韓信一再對自己提條件情況之下一再隱忍不發,都答應韓信的條件的主要原因。區別於張良和蕭何的分封,韓信封的楚國面積人口都不是一個數量級的。這一點韓信完全不自量力,畢竟自己姓韓不是劉家人。人家怎麼能給你這麼大地盤?即使給了那是因為過去你在戰爭時期提的條件(楚國是齊國轉移)。說明韓信的權力慾望太強,太不瞭解老闆的心態。以此分析,韓信的結果很大程度上是自己種下的。

  • 4 # 太上老君他乾爹

    這個問題再簡單不過,首先劉邦並未殺韓信,韓信是死於呂雉之手,再者韓信雖是功臣但非忠臣,固陵之戰失約不至將劉邦置於險地、酈食其遊說齊國成功,韓信依然伐齊導至酈食其被烹、要挾劉邦封其為王,最後甚至與陳豨密謀造反這些不論那朝那代都是該死之罪,就是現在按軍法論處也是死罪。而張良雖有大功,但並未居功自傲,更未有不臣之志,劉邦為何會殺他?說劉邦殺功臣那是一些無知者在放屁。劉邦手下功臣數以百計而被殺的僅僅是幾個有異志的叛臣而已。叛臣若不殺天下勢必再次分裂,黎民百姓再度陷入水深火熱之中,這難道是勞動人民的希望嗎?

  • 5 # 香茗史館

    首先,韓信是劉邦囚禁的,但並不是他殺的,韓信在獨居於長安後劉邦已經沒有了殺韓信的任何理由,況且他當時正在率軍平定陳豨的叛亂。韓信和彭越的死完全出自於呂后之手,我嚴重懷疑這與易儲風波有關。再說說為何劉邦對待韓信和張良的態度完全不同,主要是由於兩人不同的行事作風,以及對劉邦的威脅程度不同而導致的。

    韓信和張良的行事作風極為不同

    韓信和張良雖然都很有智謀,但在行事作風上兩人完全不同,這主要體現在兩點。

    1、兩人考慮事情出發點不同。身為謀士,張良出謀劃策更多是站在劉邦的角度考慮問題,而身為統率的韓信則更多是站在戰略全域性考慮問題的。這主要體現在滎陽對峙期間,漢三年(公元前204年)七月,劉邦再次被項羽打敗,極為狼狽的才逃出生天,而此時駐紮在修武的韓信和張耳卻按兵不動,於是劉邦“北渡河,馳宿修武。自稱使者,晨馳入張耳、韓信壁,而奪之軍”(《史記·高祖本紀》)。這是劉邦第一次奪取韓信的兵權,而這也是劉邦一直對韓信有防範之心的原因。

    2、兩人對待名利的態度不同。從韓信的行事作風來看,他無疑更加註重名利一些,這主要體現在他拿下齊國之後要求劉邦封其為齊王,這令劉邦極為惱怒,在張良勸說下這才答應了韓信的要求。而在之後反攻項羽時,劉邦令韓信從齊國出兵圍攻項羽,韓信卻來了個拒不奉令,直到劉邦承諾戰敗項羽後封給其土地,這才出戰。而反觀張良,無疑更加淡泊名利一些,不僅對於官職、賞賜沒有要求,即使在漢朝建立之後,不僅對於劉邦的封賞婉言拒絕,而且開始逐步歸隱,從“帝者師”退居“帝者賓”,此後極少參與謀劃,遵循著可有可無、時進時止的處事原則。

    正是由於兩人這種幾乎完全相反的行事作風,劉邦無疑更加信任張良一些,而對於韓信的防範之心更多一些。

    兩人對於劉邦的威脅程度完全不同

    韓信和張良雖然並稱“漢初三傑”,但在整個楚漢爭霸時期,張良更多扮演的是謀士的角色,而韓信卻是手握兵權的一方統率。

    身為謀士,張良的權力主要來源於劉邦,只有他提出的建議被劉邦採納,才能體現出他的價值和權勢,一旦被劉邦疏遠,張良的權力瞬間就會消失殆盡,對劉邦自然談不上威脅。而在漢朝建立之後,張良又採取了急流勇退之策,自行遠離朝政,自覺的將自己的威脅降到了最低。

    而韓信則不同,韓信畢竟手中有兵有將,而且在軍事方面的才能顯然要超出劉邦一大截,因此韓信對於劉邦的威脅無疑更大。這也是劉邦為何先後兩次奪取韓信兵權,且在封其為楚王之後不久,便將其降為淮陰侯,囚禁在長安的原因。正是因為劉邦的嚴密防範,使得韓信雖然帶兵多年,卻根本沒能形成忠於自己的勢力。

    最後,還是要說明一點,韓信根本不是被劉邦所殺,他的死是呂后一手導致的。而且韓信死的時間點極為微妙,恰恰在易儲風波爆發之時,而在易儲風波中,蕭何顯然倒向了呂后集團,張良也傾向於呂后,只有韓信的態度史料方面並無記載。所以我不得不懷疑韓信的死與易儲風波有關,而且極有可能還與當時劉氏集團和呂氏集團的爭權有關。

  • 6 # 找一下123

    首先地位不同,張良只是謀士,也只封侯而已,韓信可是齊王,後改為楚王,一度軍事上與漢,楚鼎立,有獨立的實力。從樊噲見到韓信直接下跪,口稱大王,可以看出其地位。二是,才能不通。張良智謀雖強,但韓信勝在治軍和指揮上,韓信獨自帥軍擊敗過魏王,齊國,背水一戰等經典戰役都是他創造的。三是感情不通,張良曾救過劉邦,二人感情不錯,封為留侯就是因為在留,二人初次見面,韓信投奔過楚,後才不得已被漢王重用,中間劉邦也屢次懷疑過韓信,且偷偷調走過韓信的軍隊,二人互有嫌隙。四是,劉邦稱帝后,張良一直裝孫子,當隱士,也只有在幫助呂后時高調了一次,維護了當時太子的地位,因推薦了商山四皓,和呂后搞好了關係。。至於韓信被殺很大程度是就因為呂后,王朝建立後,也沒見他有多低調。。總結一下就是張良跟劉邦關係近,跟他媳婦和兒子關係也近,更低調,威脅也更小,實力也小。

  • 7 # 歷史沉澱中的新奇

    張良、韓信、蕭何被後人稱為漢初三傑。也被高祖劉邦大佳讚賞。為大漢帝國的建立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回到問題:張良、韓信的最後的結局與他們的身世、處事有著很大的關係。

    身世:

    韓信在家鄉的時候一直過著顛沛流離、食不果腹的生活。混跡在市井江湖中。曾受胯下之辱而隱忍不發為的是知恥而後勇。韓信的謀略是在軍事指揮上的,這方面他是當之無愧永遠不敗的戰將。

    張良的祖父、父親都曾擔任過南韓的丞相,家境富裕,出身名門,有著良好的修養。他目睹了家國的破滅和秦的殘暴,他忠君愛國,為了刺殺秦始皇不惜散盡家財,連自己弟弟去世都秘不發喪,為報仇而隱忍不發。張良的謀略在於對形勢大局的把控,從而形成對自己有利的決斷。

    處事:

    韓信在攻取魏、趙,降服燕國,又佔領齊國後自恃功高,他當時的決定直接關係著楚漢之爭的最終走向,在不聽取蒯徹的建議後,向劉邦索要王位。在固陵之戰時又挾功自傲,不予支援。因為這些在被降為淮陰侯後,不思悔改,還說不屑與樊噲等人為伍。在劉邦平定陳豨反叛時稱病不往,反而與陳密謀要謀取後宮。這些事都是他自取滅亡的原因。劉邦因其功德並沒有殺他,只是降職而已,他是被呂后騙進宮裡處死的。

    反觀張良在功成名就後能激流勇退,當劉邦要封他為萬戶侯時,謙恭退讓。這使他堪比范蠡。他總是在最關鍵的時候為劉邦出謀劃策,比如當驪食其向劉邦提出要封諸侯以對抗項羽時,張良以“八不可”加以否定;總是站在為鞏固大漢政權的立場上考慮問題,比如當許多諸侯為了封賞而感到不公經常在一起議論時,張良陪著劉邦散步時正好讓他看到,這樣真憑實據的效果要比空說要好的多,為了消除諸侯門的顧慮和因封分不公即將引發的叛亂,張良建議劉邦對他最厭惡的人雍齒進行了賞賜,從而消除了潛在的隱患;總是能指出劉邦的過失並加以引導,比如劉邦攻入咸陽時,只顧貪圖享樂而忘記了自己危險的處境,是張良陳之以利害,才使得轉危為安。

    所以有功不驕、有利不貪、謙虛謹慎才是安身之道。

  • 8 # 歷史風暴

    兩人雖然都有謀略,但有很大區別。

    韓信的謀略是提百萬之兵攻城略地,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幫助了劉邦打敗項羽,奪得天下。張良的謀略是居於大帳之內為主將出謀劃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不同的兩種謀略,造就了兩人不同的命運。

    韓信的所作所為已經給自己被殺埋下了伏筆!

    楚漢相爭的時候,韓信擁兵自重,讓劉邦對韓信不放心

    其實,早在楚漢相爭的時候,韓信逐漸打下了大片領土,手下率領的軍隊多達數十萬,一點不比劉邦少,只要韓信擁兵自立,劉邦是一點辦法都沒有的。所以,劉邦對韓信總是恩寵有加。但是,在楚漢相爭的最後階段,韓信一開始卻並沒有響應劉邦的命令,坐視項羽攻打劉邦。

    不得已劉邦只能封韓信為齊王,韓信這才迅速率軍南下,與劉邦一起在垓下圍殲了項羽的主力軍團!所以,劉邦是不能不防備韓信的。等天下統一後,就解除了韓信的兵權,即便匈奴人南下,也沒有啟用韓信,而是親自率軍出征!

    呂后為了能夠掌控天下,必須殺掉韓信

    但是,對劉邦來說,韓信只要沒有兵權就對自己的天下沒有威脅。所以,當韓信被解除兵權後,劉邦並沒有趕盡殺絕。可是,劉邦畢竟年事已高,而韓信正值壯年,所以呂后對韓信很不放心。再加上呂后心狠手辣,喜歡殺人,那麼韓信這麼一個年輕力壯又遊離於呂氏集團之外的精英,一定不會善終的!

    張良的所作所為,讓他能夠善終

    張良善於謀劃,但不善於帶兵

    張良雖然在年輕的時候也熟讀兵書戰策,但顯然並不能作為領兵打仗的將領,而是一個善於謀劃的戰略家。所以,他在楚漢之爭時,一直作為劉邦的智囊存在。同時,由於沒有軍事指揮生涯和治理地方的履歷,他既沒有韓信在軍中的威信,更沒有蕭何在民間的威望。他這種情況不可能造反,就算是造反也很難得到軍隊和老百姓的響應。所以,劉邦對張良還是很放心的!

    張良是呂后集團一份子

    張良算是呂后集團非常重要的成員。漢高祖想要更換太子,將太子由劉盈換上劉如意的時候,張良告訴呂后只要將“商山四皓”請來劉邦就不會動了。呂后請來“商山四皓”後,果然劉邦打消了換太子的想法。沒有造反能力,還能幫上忙,呂后是不會殺這樣人的!

    所以,張良不僅受寵於劉邦,還受寵於呂后,他的生命安全是有保障的!

  • 9 #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謝謝@桅子花香 邀請回答,張良和韓信雖然都以謀略著稱,但倆人的才能是完全不一樣的,張良是個謀士,特長在於運籌帷幄,幫主公或大將出主意,但他自己,其實並沒有統兵作戰的能力和閱歷,或者說是有但沒有體現出來。縱觀整個秦末農民戰爭,張良沒有帶兵打過一場勝仗。

    陳勝吳廣起義之後,張良也聚眾起兵,但他的“眾”,只有100多人,而劉邦在沛縣起兵,很快義軍就擴充到三千人,相比之下,當然是劉邦的人多,張良的人少,為什麼會這樣?當然有很多原因,但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劉邦有人氣,有號召力,而張良則人氣不足——為什麼會這樣?不是說劉邦比張良聰明,比張良厚道,比張良有譜,而是很簡單的一條道理:這個世界上,智多者往往被大眾認可,德高者也未必被大眾信賴,大眾更認可的,是有手腕能厚黑的人。為啥呢?因為很多人都把德高等同於傻,沒有人會跟隨一個傻子造反;把智多等同於詐,太聰明瞭普通人都會遠離他,因為害怕你會算計他。

    而劉邦呢?德不高,基本算是個厚臉皮的傢伙,智商其實也就中上,算是個能算計的人。大夥跟著他,感覺他厚臉皮算計,自己也能多少得點好處。

    所以像張良這個型別,跟隨他的人不會太多,可能素質會比較高,但數量肯定不多。而要爭奪天下,沒幾十萬人跟你,那基本就是歇菜。

    劉邦明白這個理,所以他從來不會讓張良統兵打仗,不是因為不放心,而是因為確實張良沒這個統御力。而既然沒有統御力,造反可能性也就基本沒有了——但是不排除他會跟隨別人造反。

    韓信就不一樣了,他能忍辱負重,臉皮不能說不厚。智商更是遠遠超過劉邦,他其實是有號召力的,很可能超過劉邦。唯一的缺點,就是厚而不黑,老掛念著劉邦的知遇之恩,認為自己不能忘恩負義。

    劉邦懂不懂韓信,當然懂啦!但就算是懂,他也得防備韓信萬一發飆,突破了這個底限。所以他必然要掐滅任何一個可能讓韓信有機會厚黑的機會。

    譬如說前204年,韓信和張耳帶兵屯駐在修武那一次,劉邦一大早就跑進他們的臥室,二話不說先拿起印信兵符,重新調整兵力部署 ,這是為什麼?很簡單,劉邦要把兵力拿在自己手裡,那才是最放心的。為什麼不派人叫韓信起床召集兵馬?也很簡單,劉邦手裡沒兵了,萬一你一咬牙一跺腳,把劉邦宰了自個當王咋整?

    韓信聰明是聰明,可在心理戰術上卻很稚嫩,這不是說他笨,而是他太仁,他信賴自己的主公劉邦,甚至被劉邦搞了好幾次,還在劉邦面前大大咧咧地說:“你將兵只能將十萬,我則多多益善。”劉邦質問之後,他才敷衍說,皇帝你擅長將將,我擅長將兵,如此而已——言下之意你劉邦的軍事能力就是不如俺韓信。

    所以劉邦不可能對韓信完全放心,韓信卻自以為很讓人放心,結果便出事了:策略能力完全不如他的劉邦夫婦,很巧妙地配合玩了一出誘虎下山,韓信完全上當,最終只能斷送了自家性命。

  • 10 # 巴山夜雨涮鍋

    謝邀。樓主問歷史上張良和韓信一樣很有謀略,為何劉邦殺韓信卻放過張良?這個問題很簡單。張良和韓信的謀略是不一樣的,張良既能謀國,也能謀身,而韓信則只能謀軍之勢。張良對劉邦有用而無害,韓信則是一把雙刃劍,難免引劉邦猜忌,故而兩人的結局迥異。

    下面我們從劉邦的角度,看看張良和韓信,為啥一個當殺,一個不當殺?

    首先,從功勞來說。張良和韓信,都是對劉邦立下大功的三傑之一,張良謀略無雙,韓信統兵無敵,可以說,他們兩人中少了任何一個,劉邦都難成大事。

    然後說到兩人的才能,張良是一個謀士,長處在於出謀劃策。當張良遇到劉邦之前,他獨立擔任南韓丞相,沒能取得什麼戰績。換句話說,張良不是一個能獨立成事的人,也擔不起首領的重擔。即使張良有異心,對劉邦也不能構成太大威脅。而韓信則是善於統兵,帶兵多多益善,連楚霸王項羽最後都被韓信殲滅,自刎烏江。一旦韓信帶兵造反,完全可能威脅到劉邦。所以劉邦對其更加忌憚。

    再說兩人的地位。張良雖然曾擔任南韓的丞相,他的南韓其實全靠項梁和劉邦扶持才得以維持。在劉邦手下,張良雖然立功不少,並沒有什麼威望。劉邦稱帝后給張良三萬戶的封侯,還引起部將不滿,要劉邦親自出面解釋。可見,張良作為謀士,威信是有限的。而韓信在劉邦稱帝前已然位居齊王寶座,基本上是天下除了劉邦外勢力最大的諸侯。他這個齊王地域廣,兵力多,儼然有和劉邦分庭抗禮的實力。韓信的威望也很高,李左車、季布、蒯通這些能人都紛紛投到麾下。甚至韓信被降級為淮陰侯後,劉邦的連襟樊噲都是跪著迎接韓信,對韓信稱臣。這樣一個有實力,有威望的人物,劉邦從削藩的角度,也是必須除掉的。

    最後說兩人的性格。張良比較知進退,在劉邦稱帝后主動辭封賞,退隱修道,這就把劉邦最後一點點顧忌全部打消,留下的只有懷戀。而韓信呢,雖然有婦人之仁,感激劉邦的知遇之恩,關鍵時刻不忍心背叛劉邦,但他同時又很有權力慾望,也充滿性情。所以在垓下決戰前,逼迫劉邦封他為齊王,這已經是類似逼宮的做法了。一般人做到這一步,下一步要麼公開決裂,要麼逼宮架空,而韓信居然過一把齊王癮後又去幫劉邦打項羽,此人政治上之幼稚可見一斑。而在劉邦稱帝大局已定後,韓信屢次發洩不滿,如對劉邦說出“陛下將兵不過十萬”的諷刺之話,如對畢恭畢敬迎接他的樊噲說出“我居然淪落到何此人為伍”的侮辱,最後更勾結陳郗企圖反叛。這些作死舉動,放在後世多數朝代都不會被放過,更何況遇上心狠手辣的老流氓劉邦呢?

    所以,張良和韓信不同的結局,既源於他們不同的地位、能力,也和他們的個性有很大關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聽說現在小區的充電樁電價比家裡高,沒充滿就自動被斷電了,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