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荔花571
-
2 # 好好好i
芝麻別當名著看,也別當年代劇看,就看個市井沉浮就好多了,悲情劇沒找對苦情演員演是劇裡看著比較擰巴的地方。看那個劇 渴望 裡,找些會哭的演員一煽情,男女主再憋屈也看著都正常了
-
3 # 菲菲講娛樂
更喜歡芝麻胡同,雖然不像那麼多搶眼的偶像劇裡面那麼多帥哥美女,但演技都線上,看著也有意思,能夠讓人有看下去的慾望,所以說比起顏值來講,演技更重要!支援老戲骨,支援實力派!
-
4 # 一指流沙156441491
《老中醫》,看了幾集,就沒再看。讓我不能理解的是,做為有著幾千年的中醫史的國家,拍出的作品,竟然對中醫知識點的呈現,,,還不如韓劇。這點讓我很心痛!!!一開始還很期待。看著看著,怎麼象神劇了。
-
5 # 阿豪情感B站
劇情有點犯癔症。
據悉,白孝文同志演的盧局長的戲份並不多,刪掉以後不影響劇情。看了十集,覺得倒是挺尊重中醫顧問的。凡編劇拿捏不準之處,都詳細問過了。但又明顯看出,編劇對中醫行當瞭解不深,劇情上就無法揮灑自如,摸不準的事,寫起來也沒什麼底氣。單從現有劇情來看,不合情理、不近人情之處太多。
首先,《老中醫》明顯是帶著任務在寫。開闢總綱時必然是羅列了幾大“需要體現的事”,編劇就照著這幾點往上編排,嚴重限制了劇情的發揮。
其二,體現問題的手法極其老套而單一。凡是要表示兇險,就是幾個黑衣人出來,先把老中醫囚禁起來不讓走,連續幾番,皆是如此。這是初級編劇常犯的錯誤,按說高滿堂老師是老編劇了,劇情不太可能創作的如此擰巴。可能是高老師當總攥風,把握整體方向;其他編劇當小攥風,負責具體劇情?
第三,劇中人物瞎掉書袋。倘使說《老中醫》是面向大眾的劇,那麼劇中頻繁、大幅出現的專業名詞就是在趕客。倘使說它是想寫給中醫人士來看,那些掉書袋的東西就又太聒噪——用得著那麼多廢話嗎?
第四,劇情連貫性不好,前後交代不清,有些地方突兀得很。翁泉海去寧波散心,下大雨了,突然冒出來一個人給他遮風擋雨,這人就是老沙,還上來就喊了他一聲“先生”。這人就是“突然出現”,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倆以前就認識。其餘的相識,要麼是幫忙排隊,要麼是幫忙唱方,要麼是聽課的時候大聲提問。後幾個,無一例外全都是緊趕著要當翁泉海的學徒。劇情上,這類相識,明明有更好的處理方式。《老中醫》裡學徒的引入方式,比起《闖關東》里人和人相識的方式,差太遠了。
第五,被迫刪減諸多劇情,導致許多橋段沒頭沒尾,承接不好。前幾集中刪掉的有葆秀的戲份,葆秀同志走正規渠道被踢皮球,一怒之下,跑到南京國民政府擎著個大旗,上書“冤枉”兩個大字,引起重視,政府官員答應她重視重視。這是典型的“鬧上訪”,是不能留的,就給刪掉了。小鈴醫裝神弄鬼騙人的把戲也刪掉了,只留下了他當商人的部分。小鈴醫騙人差點被打死,害得他娘也被人羞辱。他娘有頭風病,戴著帽子,被那人拿掉帽子羞辱。小鈴醫這才下決心要拜師,這段劇情給刪掉了。
第六,人物臉譜化。鈴醫高小樸這人物惹人嫌就不說了,開始這麼多集,一件好事沒辦過。趙閔堂就是個錢串子,吳雪初就是個官迷,設定本身沒問題,問題是好事全讓好人辦了,其他醫生都是壞人。
第七,邏輯很有問題。秦大娘怎麼能把藥方扔河裡,是要毀屍滅跡嗎?藥方是紙寫的,填爐子裡燒掉不好嗎?醫療糾紛案,公訴人都說“可能”了,案件結果肯定是證據不足予以釋放啊。怎麼從法院到下頭到底人,還都擺出一副“翁大夫要死了”的表情呢?
第八,陳寶國把脈排指過寬,應該是仔細觀察過別人切脈,但並沒有中醫現場指導他把脈的動作。寸口把脈排指應根據人的體型長短決定,陳寶國切脈,明顯指間距過大。還有人將陳寶國老師切脈留下的指甲痕跡當作他認真切脈的證據,高呼“這是真的切脈”。需知,醫生應勤修指甲,過長的話,一則影響運指,二則易留指痕切跡,這是很不好的。作為《老中醫》男一號,本不應出現這麼明顯的錯誤。
所以建議,往後要拍中醫題材的劇,還是要找中醫跟組的,不然肯定會出明顯錯誤。而作為顧問,僅能從具體病證上指導一把,別的也很難說怎麼樣。譬如有個歷史劇,請了文物研究所幾個大牛當顧問,顧問到最後,再拿著劇本去問人家,人家擺擺手說“你們愛怎麼寫就怎麼寫吧”。就是說一些劇的大方向已經令研究所的專業人員無語了,多那麼幾個小狗血並不影響大局,不怕往烏鴉身上添黑。
《老中醫》裡好的地方其他回答多有涉及,相較於其他劇中涉及到中醫的部分,這部劇已經算比較用功了。單從考究上講,以8分為很好,9分為極好來論,《老中醫》可以達到7.0分以上。但若加上劇情來整體權衡,頭四分之一,是6.5分的水平。要不是孫少安說的那句“哏啊”,打6.0分也不冤枉。
關於《芝麻胡同》嘛,《芝麻胡同》這樣一個樸素的名字,要比那些大氣磅礴的名字更吸引我。衚衕自然滿是老北京的味道,而一滴水中可見波瀾壯闊,一粒芝麻裡,也有生滅榮枯。
我最喜歡的,是以小見大,我最熱愛的,就是真實。
以目前公佈的劇照而言,何冰老師毫無疑問第一時間抓住了我的目光。如果你也還記得《大宋提刑官》,你當然會期待演員何冰。
何冰在劇中的身份是醬菜鋪老闆,這張劇照裡男人穿著長衫、女人穿著花布衣,古舊的建築甚至牆邊靠著的柴火、木梯,都充分反映了那個時代的風貌。所謂的“京味”就體現在這些細節中。
而何冰穿著綢緞、騎著二八大槓,所謂三轉一響四大件,顯然比周邊人富裕多了。
路人各行其是,腳步從容,腰桿挺直,說明環境並不緊張。但何冰的眉宇間又有一些鬱結,顯然是在憂慮著什麼。也許是生活,也許是生意。所以他略有些弓肩,車頭也把得不太平穩。不得不說,老演員渾身是戲。你看他一眼,就被他帶進那個時代中,帶進故事裡。
在這張劇照裡,何冰兩邊的人眉頭都擰成川字,年長的師父表情更明顯一些。這代表緊張和憤怒。除何冰外所有人都拿著工具當武器,也都是工人打扮,不難看出他們在對抗什麼。這一幕也預示著劇情不會太平靜。值得一提的是,牆上掛著的標語寫的是“恪守祖規,嚴格制醬。”,它反映了老一輩生意人的操守。那時候做生意,講究的是誠信為本、童叟無欺。
在這張劇照裡,歲月顯然又往前走了許久。服裝的變化反應了時代的變幻,搪瓷缸、小馬紮,都有很鮮明的時代特色,何冰飾演的嚴振聲也有了白髮。院裡的人磕著瓜子聊著天,生活在平淡之中咂摸著幸福。
一家人在漫長歲月裡前行,有一種無聲卻強大的力量。
我最喜歡這張劇照的光影,黃昏的光清楚卻溫和。錯落的盆栽顯著女主人的心思,太陽正西沉,雞歸了籠。腳踏車靠在院子裡,男人應該結束了一天的工作。窗戶上暈著橘色的光,女人大概已經做好了飯。一家人在屋裡吃著晚飯,閒談著一天的見聞,絮叨著生活,也溫暖著人生。我多愛這種平凡而溫暖的圖景。
當我仔細查閱了這部劇的資訊,愈發被它吸引。
想必記得《鐵齒銅牙紀曉嵐》的觀眾,都會期待導演劉家成。更難得的是,這部劇裡沒有一個流量,全是演技派陣容。無論劉蓓還是王鷗,之前都有不俗的表現。而何冰老師就更不用我多說。
其實他最讓我拜服的並不是《大宋提刑官》又或《白鹿原》,而是一部電影——《十二公民》。這部改編自美國《十二怒漢》的電影,故事全程發生在一個小倉庫裡,全靠演技撐,真正詮釋了什麼叫‘戲骨的巔峰對決’。我甚至覺得它超越了任何一個十二怒漢的改編版本,也因此成了何冰老師的忠實觀眾。
回到《芝麻胡同》這部劇,這是一部京味滿滿的年代劇。同類型的劇可類比《金婚》《父母愛情》等。《芝麻胡同》的劇本是劉雁老師,他與導演劉家成一樣都是京味劇的高手。為了寫好這部劇,他深入醬菜廠瞭解整套製作工藝,走訪身邊的老北京人,為劇本打下堅實地基。而美術組的王紹林老師是國家話劇院的舞美設計師,大到整個衚衕,小到屋裡的一桌一椅,都真實還原了時代場景,
我翻看了官博上的很多素材,天橋雜技耍中幡、硬氣功、吞寶劍……四九城早點滷煮火燒、油條豆腐腦,豆汁焦圈、稀飯大醬菜……將人帶回一個原汁原味的老北京。用導演劉家成的話來說就是,“為還原老北京下足了工夫。”
我很願意看到這種工夫。
從網上搜到的劇情是:
“醬菜鋪老闆嚴振聲從小過繼給舅舅,要在妻子林翠卿之外,為親生父親俞老爺子再娶一房媳婦,為俞家傳宗接代。於是就有了另一個妻子,為父親求醫的牧春花。三個人的家庭感情深厚,但新婚姻法頒佈,使得他只能有一個合法妻子。故事講的就是這樣一個家庭的風雨同舟。”
從劇情簡介裡可以看到,歷史的衝擊、社會的變革、新舊觀念的衝突,都將發生在這個家庭裡。時代與生活帶來的抉擇無所不在,這樣的家庭如何風雨共濟,一同走過幾十年的漫長歲月。
這部劇描寫的是醬菜鋪老闆一家人的故事,描寫的也是醬菜鋪和芝麻胡同裡的一群普通人。
在浩浩蕩蕩的時代浪潮裡,大部分人都只是一粒毫不起眼的水珠。四九城裡某一條不起眼的衚衕,也只如浩渺田野上的一粒芝麻。
可這芝麻大小的衚衕,於那些同樣芝麻一般的平凡人而言,卻是他們波瀾壯闊的一生。
我喜歡平凡人的波瀾壯闊,我喜歡誠懇、喜歡真實,喜歡踏踏實實的故事。
於我而言,《芝麻胡同》的殺青只好用四個字形容——瓜熟蒂落。優秀的導演和演員、紮實的劇本、誠懇的製作,它在一個各方面都相當完滿的狀態下成型,理所當然是成熟的、完整的、令人期待的。
回覆列表
更喜歡後者。人家定位就是芝麻穀子平凡人生,加點傳奇也就是看個熱鬧。老中醫這部劇儘管也說了些人間俗事,但這劇名太大,劇情不配,則看著心裡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