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昆蟲是地球上第一批“Aviator”,它的飛行史已有3億多年。昆蟲是靠自身背部進化出的一對(或兩對)翅膀來進行飛翔的。此後約過2億年,第二批“Aviator”上了天,這就是鳥類。鳥是將前肢進化成一對翅膀,來進行飛翔的。
大約在35億年以前,地球上的昆蟲迅速發展。大家熟悉的蟑螂,是當時地球上最佔優勢的一類飛行動物。科學家從化石的遺骸中鑑別出500多種蟑螂。這些古代蟑螂,與我們今天見到的蟑螂差別不大,都有翅膀,並且會撲動翅膀作短距離飛行,可以說它們是有翅類昆蟲中最古老的成員。而古代有翅昆蟲中個頭最大的,要數石炭紀時期的巨大古代蜻蜓——現代蜻蜓的祖先了,它的翅膀展開了可達762釐米,常在原始時代的沼澤地區自由飛行。
那麼,昆蟲的翅膀是怎樣產生的呢。
法國著名博物學家拉馬克,在1809年出版的名作《動物學哲學》中寫道:“凡是沒有達到其發展限度的動物,它的任何一個器官經常利用的次數越多,就會促使這個器官逐漸地鞏固、發展並增大起來,而且其能力的進步與使用的時間成正比例。”這就是拉馬克著名的“用進廢退”學說。你看,剛剛從蝌蚪發育成成體的小青蛙,爬上岸時,四肢很小,尾巴很大,後來在陸地上由於經常用後腿跳躍,後腿就變得發達起來,而尾巴卻因用不上而退化消失了。“用進廢退”的現象,在我們周圍到處可見。
然而,科學家經研究認為,昆蟲翅膀與身體的長度應有一定的比例,也就是說昆蟲的翅膀必須達到足夠的長度時,才能飛行。昆蟲最初長出的那種又小又短的翅蕾對飛行是毫無用處的,根本談不上越用越發達。因此用拉馬克和達爾文的學說無法解釋昆蟲翅膀的由來。
1978年,美國堪薩斯大學的研究生道格拉斯,別出心裁地提出了一個假說。他認為昆蟲的翅膀當初並不是用來飛行的,而是用來吸收太陽的熱能,換句話說,是用來當暖氣片用的。冬天,昆蟲和其他冷血動物體內的生化反應變得極為緩慢,它們的行動自然也十分遲緩。這樣,早期的翅蕾被昆蟲用來吸收太陽能,以提高體溫和增強活動能力。為了吸取更多的太陽能,經過長時間的不斷演化,昆蟲的翅膀越長越長,越長越大,最後終於達到了可供飛行的長度。
後來,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科學家柯爾和布朗大學科學家金梭佛,試圖用實驗來驗證道格拉斯的假說。他們用不同大小的人造翅膀和蟲體,測量吸熱和傳熱的關係,並用風洞來檢查這些人造昆蟲的飛行能力。實驗結果大體肯定了道格拉斯的假說,同時也提出了一個問題:翅膀越大,固然吸收的熱量越多,但是,熱量傳導時消耗的能量也越多,也就是說翅膀大吸收的熱量多,消耗的熱量也多。進一步研究得知,翅膀長於1.25釐米時,吸放熱量達到平衡,這時傳入蟲體的熱量便不再增加。換句話說,如果僅僅為了吸熱,昆蟲翅膀不應該長於1.25釐米。然而根據空氣動力學原理,1.25釐米的長度,還不足以使蟲體飛翔。要使蟲體在空中飛翔,翅膀長度起碼要有2.5釐米。
20世紀90年代,美國海洋生物學家格拉漢姆指出,在3億年前的石炭紀時期,地球表面的空氣比較稠密,含氧量也較高。地球化學家波諾爾指出,那時空氣的含氧量為35%(現在為21%)。所以格拉漢姆認為,稠密的大氣,可以給昆蟲翅膀提供額外的升力。
英國劍橋大學的埃林頓等4名研究人員,用飛蛾在風洞中做飛行實驗,還製造了一個機械模型進行詳細的分析研究。他們發現,飛蛾向下拍動翅膀時,首先需要把翅膀舉至最高位置,然後再向下扇動翅膀。從翅膀根部產生的細小空氣渦流,會一直朝著翼端向外流動,這樣,翅膀上方的空氣壓力便會大大降低,從而產生了向上的託力,把飛蛾託舉在半空中。可見,昆蟲飛翔時,並不是按普通空氣動力學原理進行的。
真是越來越複雜了。昆蟲翅膀,當初到底是用來吸熱的,還是用來飛翔的;或是開始為吸熱,後來改用飛翔,仍是一個謎。如果能搞清楚這個謎,那麼對人類航天飛行器的發展將會有一個質的飛躍。
你知道嗎。昆蟲是地球上第一批“Aviator”,它的飛行史已有3億多年。昆蟲是靠自身背部進化出的一對(或兩對)翅膀來進行飛翔的。此後約過2億年,第二批“Aviator”上了天,這就是鳥類。鳥是將前肢進化成一對翅膀,來進行飛翔的。
大約在35億年以前,地球上的昆蟲迅速發展。大家熟悉的蟑螂,是當時地球上最佔優勢的一類飛行動物。科學家從化石的遺骸中鑑別出500多種蟑螂。這些古代蟑螂,與我們今天見到的蟑螂差別不大,都有翅膀,並且會撲動翅膀作短距離飛行,可以說它們是有翅類昆蟲中最古老的成員。而古代有翅昆蟲中個頭最大的,要數石炭紀時期的巨大古代蜻蜓——現代蜻蜓的祖先了,它的翅膀展開了可達762釐米,常在原始時代的沼澤地區自由飛行。
那麼,昆蟲的翅膀是怎樣產生的呢。
法國著名博物學家拉馬克,在1809年出版的名作《動物學哲學》中寫道:“凡是沒有達到其發展限度的動物,它的任何一個器官經常利用的次數越多,就會促使這個器官逐漸地鞏固、發展並增大起來,而且其能力的進步與使用的時間成正比例。”這就是拉馬克著名的“用進廢退”學說。你看,剛剛從蝌蚪發育成成體的小青蛙,爬上岸時,四肢很小,尾巴很大,後來在陸地上由於經常用後腿跳躍,後腿就變得發達起來,而尾巴卻因用不上而退化消失了。“用進廢退”的現象,在我們周圍到處可見。
然而,科學家經研究認為,昆蟲翅膀與身體的長度應有一定的比例,也就是說昆蟲的翅膀必須達到足夠的長度時,才能飛行。昆蟲最初長出的那種又小又短的翅蕾對飛行是毫無用處的,根本談不上越用越發達。因此用拉馬克和達爾文的學說無法解釋昆蟲翅膀的由來。
1978年,美國堪薩斯大學的研究生道格拉斯,別出心裁地提出了一個假說。他認為昆蟲的翅膀當初並不是用來飛行的,而是用來吸收太陽的熱能,換句話說,是用來當暖氣片用的。冬天,昆蟲和其他冷血動物體內的生化反應變得極為緩慢,它們的行動自然也十分遲緩。這樣,早期的翅蕾被昆蟲用來吸收太陽能,以提高體溫和增強活動能力。為了吸取更多的太陽能,經過長時間的不斷演化,昆蟲的翅膀越長越長,越長越大,最後終於達到了可供飛行的長度。
後來,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科學家柯爾和布朗大學科學家金梭佛,試圖用實驗來驗證道格拉斯的假說。他們用不同大小的人造翅膀和蟲體,測量吸熱和傳熱的關係,並用風洞來檢查這些人造昆蟲的飛行能力。實驗結果大體肯定了道格拉斯的假說,同時也提出了一個問題:翅膀越大,固然吸收的熱量越多,但是,熱量傳導時消耗的能量也越多,也就是說翅膀大吸收的熱量多,消耗的熱量也多。進一步研究得知,翅膀長於1.25釐米時,吸放熱量達到平衡,這時傳入蟲體的熱量便不再增加。換句話說,如果僅僅為了吸熱,昆蟲翅膀不應該長於1.25釐米。然而根據空氣動力學原理,1.25釐米的長度,還不足以使蟲體飛翔。要使蟲體在空中飛翔,翅膀長度起碼要有2.5釐米。
20世紀90年代,美國海洋生物學家格拉漢姆指出,在3億年前的石炭紀時期,地球表面的空氣比較稠密,含氧量也較高。地球化學家波諾爾指出,那時空氣的含氧量為35%(現在為21%)。所以格拉漢姆認為,稠密的大氣,可以給昆蟲翅膀提供額外的升力。
英國劍橋大學的埃林頓等4名研究人員,用飛蛾在風洞中做飛行實驗,還製造了一個機械模型進行詳細的分析研究。他們發現,飛蛾向下拍動翅膀時,首先需要把翅膀舉至最高位置,然後再向下扇動翅膀。從翅膀根部產生的細小空氣渦流,會一直朝著翼端向外流動,這樣,翅膀上方的空氣壓力便會大大降低,從而產生了向上的託力,把飛蛾託舉在半空中。可見,昆蟲飛翔時,並不是按普通空氣動力學原理進行的。
真是越來越複雜了。昆蟲翅膀,當初到底是用來吸熱的,還是用來飛翔的;或是開始為吸熱,後來改用飛翔,仍是一個謎。如果能搞清楚這個謎,那麼對人類航天飛行器的發展將會有一個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