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Emperors
-
2 # 數碼新評
你進步,人家也在進步。關於AI這一方面,全世界不可能只有華為才能做得到,況且手機處理器這一方面,高通是絕對的龍頭老大。所以說高通絕對不會放棄AI這一個領域的。但是不得不說,華為在這一方面做的確實好。華為率先將AI用在麒麟970上,引起廣大反響,不得不說有了AI的加持,麒麟970可以和驍龍845媲美。
然而有了第一代AI晶片的經驗,華為將會更好地把AI技術應用在麒麟980上。
但是你會相信高通這個老滑頭會坐視不管?麒麟970都欺負到驍龍845頭上了,我相信和麒麟980對齊的高通驍龍855除了會使用支援5G技術外,也會搭載AI技術!
總結總體來說,華為在AI方面更有經驗和技術,高通也只是剛剛起步,但還不至於麒麟980會完全吊打高通驍龍,你覺得呢?只是華為一直在強大,想趕上高通我估計,很快了!
-
3 # 看球人
並不是。
這裡的Al指的是Al晶片,它只是一個輔助工具,它並不能直接對晶片的效能產生實際的影響,影響體現在日常操作中,比方說拍照,翻譯和各種人性化的提示。Al晶片只是一個半精度浮點運算能力非常強的專業晶片,它幾乎無法影響到處理器的效能。
實際上,驍龍處理器也有Al,只不過它們實現的方式是透過CPU,GPU和ISP混合工作來實現的,這種方式的Al效能是不如專門的NPU的。但用在手機上是足夠的。
目前Al依然處於初始階段,而且相對來說手機處理器的效能太弱了,只能實現簡單的Al操作。
可以這麼說,目前的Al只是手機處理器的一個附加題,效能才是主題。
-
4 # 鴆鴆銪鷀
AI是一種“後端”的服務,並不是一個手機處理器能做到的!我自己把AI理解為雲計算的服務,因為沒有海量計算能力和資料處理能力的手機根本無法實現!
實際提供服務的是利用海量的大資料分析,透過計算機學習“人工智慧”衍生出來的產品!背後需要很強的計算能力和資料處理能力!手機CPU根本不能完成!手機在整個環節也就起到一個數據採集和與雲端服務端協同工作的作用。
Google最新I/O的釋出會上,Google的AI現在可以模仿你去跟別人通話,根據你設定的行程幫你預約某個服務比如或者預定!而且通話過程中對方完全聽不出來你是一個“電腦”。
我更願意相信國外的Google,微軟,亞馬遜或者是國內的百度,阿里,騰訊!在AI方面會有所發展!華為我還真不看好,硬體或許華為做的很好,但是軟體就…
商家這麼宣傳我想更多的是出於商業目的!其實我挺討厭這樣的,總是會誤導消費者!
-
5 # 百舌說
麒麟晶片的AI技術確實領先了高通。
華為麒麟晶片和寒武紀合作推出第一款麒麟970AI晶片,就是說華為的AI晶片是合作開發的,不能完全算華為技術。
寒武紀科技公司是中科院孵化出來的,創始人是陳天石 陳雲霽兄弟兩人。據訊息,華為2016年就購買了寒武紀的指令集和IP授權(價格一億人)高通在2016年釋出了神經處理引擎SKD包,支援主流的深度學習框架。在晶片上,高通已經開始設計製造執行神經網路的專用晶片了。在IP上是向華為一樣和別人合作還是自己開發,暫不可知。Ai晶片今年將成為高階旗艦手機的標配。華為麒麟980一定會在AI晶片創新上大力投入。華為是最早重視AI晶片的大廠。
AI晶片華為走的早經驗多些,體驗上會好。
-
6 # 嘟嘟聊數碼
麒麟970的亮點就是具備專屬AI功能的NPU,至少在獨立AI晶片的推出上,麒麟970快了高通一步,透過這顆AI專屬晶片,確實明顯提升了麒麟970在AI運算上的效率,未來的麒麟980在AI效能上肯定還會有大的飛躍。
但是華為想透過專屬AI晶片的解決方案超過高通仍然不是一件易事。現有的高通驍龍845儘管沒有專屬AI晶片,宣稱的“神經網路運算”概念味也很重,但是憑藉其效能更強的CPU、GPU和其他功能模組未來實現更強的AI也問題不大。
但是目前的人工智慧AI仍然處於一個炒概念的時期,現有的AI技術還處在一個很低階的層次,未來的潛力非常大。像高通這樣的巨頭完全有能力研發一款專屬AI晶片並配備到下一代驍龍處理器上,而且眼看著麒麟970在AI上搶驍龍的風頭,高通肯定還會不斷投入更多資金到AI研發上。
華為麒麟晶片一直以來還是沿用著ARM的公版架構,所以無論是CPU還是GPU的效能和功耗上都明顯落後於高通驍龍,未來的麒麟980如果想領先驍龍一個層面,勢必要加強自研架構的創新,提升晶片能效比,否則在最基本層面就贏不了,何談未來的AI?
麒麟980可能會在今夏釋出,和它對位的肯定就是年底的驍龍855,兩款晶片之間預計會產生更強烈的競爭態勢,按現在的趨勢來講,我認為麒麟的NPU解決方案更好,麒麟980應該還是繼續沿用寒武紀NPU方案,新一代NPU不出意外一定是更加智慧,功耗更低;至於高通,估計也在權衡未來的AI解決方案,也很有可能和麒麟的方案靠攏。
總之,華為麒麟的基帶技術不弱,短板還是在於晶片整體能效與驍龍的差距,這就是兩家在研發實力上的差距,不過麒麟980還是有希望透過AI完成對驍龍的彎道超車,與此同時,透過自研架構不斷縮小與驍龍的效能差距,從而完成對高通的逆襲。
-
7 # 霎那間我是一陣風
手機處理器其實就是一個整合,它是由多方面組成,包括CPU,GPU、匯流排、顯示加速器、ISP、影片編解碼器、音訊處理器、Memory控制器、感測器處理單元,以及DDR、Flash、顯示介面、Camera介面、射頻RF、USB等對外介面。這麼多單元組成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手機處理器,如何把這些單元調動起來,形成處理能力,就要靠計算了,傳統的方法靠建立程式化進行計算,機械性地調動各資源進行總執行,由於缺少靈活性和可預見性,這樣難免會造成功耗忽高忽低,不能有效地把控,同時,各單元的效率不能盡情地釋放,而人工智慧的出現就是要透過類似於人腦的思維靈活、機動、高效、統一地調配各資源使其最大效能化。
麒麟980就是這麼一款人工智慧處理器,它是將NPU(神經網路單元)獨立內置於手機晶片之中進行Al計算的平臺;而驍龍處理器在845上也採用了所謂人工智慧,但是它靠CPU、GPU、DSP三者演算法合成的,這種合成其實還是傳統的程式化的計算,只不過在此基礎上優化了而已,是一種換湯不換藥的舉措,所以也不叫真正的Al,只有獨立的NPU安裝在處理器裡,將一切單元歸於Al計算平臺,透過最佳調配,使各單元之間高效、協調、有序、統一地執行,釋放出最佳效能,這樣,整個處理器執行起來就會更加流暢。
統上所述,透過Al計算能使固有的效能再提高,能使處理器內各單元之間執行更高效、配合更精準,它將顛覆傳統的演算法計算,將人腦思維模型建立在手機晶片之中,讓便捷成為永恆。從這方面講,麒麟晶片綜合性能無疑全方位地碾壓驍龍晶片,傳統的手機晶片將被淘汰,只有內建獨立的NPU才是手機晶片未來發展的大方向。
-
8 # 使用者92984272443
只能說是區域性優勢,但對中國來說也是好事。支援華為。一說支援華為,就有噴子出來說,華為給你多少錢。那些跪習慣了的,現在想站都站不起來了。就不要去理會他們。要全面超越高通還需要很多長的路要走。能並駕齊驅就是完美的成功了。希望中國科技企業再接再厲。
-
9 # 汽車行業評論
即使華為麒麟980晶片創新的加入了AI,也不能完全說是領先了高通驍龍,只能說是各有優勢吧
先說一下華為麒麟980去年發行的華為麒麟970在CPU晶片運算效能上,勉強達到了跟驍龍845同一檔次,但是在GPU晶片運算效能上,也就是圖形處理器運算方面,麒麟970輸的很慘。而即將上市的麒麟980採用臺積電的7nm技術,4個A77核心+4個A55核心的新架構,成為華為第一款5G晶片,效能比麒麟970高出一截,與此同時,它能對驍龍845造成徹底壓制。在響應速度、華為會繼續在基帶,晶片效能,AI人工智慧方面保持領先優勢。
高通在AI技術也沒有落後高通驍龍845是旗下第三代AI平臺。GPU部分,驍龍845升級到了Adreno 630,相比上代產品來說效能提升了30%,能耗比提升30%,影片處理效率提升了2.5倍。高通自家的DSP則是AI運算的主角,在驍龍845平臺上,高通透過軟體打通了所有介面,透過一個API即可實現所有和AI相關的功能。
華為在基帶和ai技術方面是有絕對優勢的,但高通CPU和gpu研發能力也是相對領先的。雙方都有各自的優勢,中國華為海思麒麟處理器潛力巨大,未來發展前景一片光明,按照目前速度發展,遲早會超越高通驍龍。
前不久華為曝光出自己的麒麟980晶片,該晶片將會採用臺積電的7nm工藝設計,如今世界上最好的高通845晶片才使用臺積電的10nm工藝,而第一個使用上7nm的手機是蘋果A12,如今華為的麒麟980也將會採用7nm的工藝設計,並且這次可能比高通先下手一步,第一款安卓7nm晶片的安卓手機可能就是華為
該處理器不但擁有7nm工藝,還帶有寒武紀的AI核心,成為新一代的“人工智慧處理器”,該晶片可能會在下半年華為的Mate 20旗艦手機中使用,如今麒麟980已經開始量產了
回覆列表
不可能……以高通的研發實力不可能讓自己落後華為一個層面的!其實,也就是實用不實用而已!華為創新加入AI,只是在不斷的嘗試!高通在觀望而已!如果華為嘗試成功!很快高通會加上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