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爺觀影

    幾百年過去了,王陽明的心學不但沒有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反而更加熠熠生輝,在今天依然被無數人追捧和研究。

    提起王陽明的“心學”,人們都能說出知行合一。可是,到底什麼是知行合一?知和行又是什麼呢?卻很少有人能說得清楚。很多人希望透過一本《傳習錄》來找到答案,但其實《傳習錄》都是知行合一的實際案例,事例表達的道理才是王陽明想告訴大家的。

    知行合一,也就是說“知”和“行”是同一件事的兩個方面,是一體的,不可分割的。知是行的起始,行是知的完成,這是有頭有尾的一件事。一件事情,你只知道其中的道理並不是真正的知道,只有付諸行動後,才算真正地明白。舉個例子,你知道梨子是甜的,但是光知道甜是不夠的的,只有親自去吃一口,你才有“甜”的這種感覺和感受,這種感受和甜本身一起才算是你對“梨子是甜的”這件事的完整認知。在這件事上,你才算做到了知行合一。

  • 2 # 夢露居士

    很多人對王陽明說的“知行合一”都有誤解。

    比如當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中是這麼解釋“知行合一”的:

    懂得道理是重要的,但實際運用也是重要的!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是:要想實現崇高偉大的志向,必須有符合實際、腳踏實地的方法。

    看上去很有道理,可惜的是這並非王陽明“知行合一”的真正涵義。

    因為“知行合一”中的“知”,並不是指“知識”,也不是指“知道道理”,而是特指心學中的“良知”。

    那麼良知是什麼呢?王陽明認為,每個人都天然的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這就是良知。比如上個月崑山反殺事件一傳出來,所有的網民都說電動車哥反殺是正當防衛,這就是良知,儘管大部分人都不懂法律。

    良知並不僅僅是簡單的知道善惡,同時更是對善惡的好惡,即喜好善而厭惡惡,被稱為“好善惡惡”。王陽明認為,對善惡的好惡本身就是一種“行”,“一念發動處即是行”,所以良知中本就包含行,這就是“知行合一”。

    王陽明打了個比方:如果你知道餓,你肯定是想吃東西,知道餓是“知”,想吃東西是“行”,知道餓和想吃東西是同時發生的,因此知行合一。

    同時,既然知善知惡同時也是好善惡惡,那麼這種好惡肯定會表現在行動上,就是為善去惡。如果你嘴上說著知善知惡,卻並不為善去惡,說明你並不是真的知善知惡。

    就像你知道餓,肯定會去找東西吃,如果你嘴上喊餓卻不吃東西,說明你並不餓。

    因此,真知一定會表現為行,如果沒有行,說明你不是真的知。這就是“知行合一”的另一層意思。

  • 3 # 渠成健康進修站

    人們的生活已進入21世紀,社會各方面都有了巨大發展,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重新認識、理解王陽明的思想呢?

    人們每天都在從事各種各樣的工作、活動。我們稱之為“實踐″。它是人類特有的活動,與動物消極的適應活動有本質區別。在實踐基礎上,人區別於物的最大特點是:人具有自覺能動性,也叫主觀能動性。就是說人能夠有意識地自覺地想問題、辦事情。透過此特性人們獲得了感性認識,進而透過思考獲得理性認識,再次回到指導實踐中去。

    王陽明在當時的時代,對人們從事的各種活動已經有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非常有價值的思想,如“知行合一”,其中“知"即人們對事物認識的相近概念;“行″即人們實踐活動的相近概念。而“知行合一”表明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和實踐是對立統一的。也正因為王陽明這些偉大的探索,從而不斷獲得了人們的尊敬與推崇。

  • 4 # 我是一個小書蟲

    “知行合一”是王陽明思想的重要之一。

    王陽明思想最主要的就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其中“心即理”是王陽明思想的支柱,也是邏輯起點。

    王陽明把“理”認為在“心”中,所以對“理”的知的過程,就要澄清我們的心,在心上下功夫,把我們的心“擦亮”,理自然就有了,而不是朱熹說的那樣,理在外,去外面尋找。

    所以說,“心即理”,這是知行合一的邏輯前提,王陽明說,希望大家做到心理合一,言行合一,按照本心去做事,不自欺。

    王陽明提出知行合一有當時社會背景和現實意義。

    宋朝的程頤強調知先於行的傾向,朱熹提出了先知後行,行重知輕,知行相須的觀點,他們本是強調知行的密切關係,但是後世的知識分子都在“知”上下功夫,強調格物窮理,可是理是窮不盡的,他們忽略了“行”,忽視了道德實踐,社會中出現了知而不行,滿嘴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王陽明針對知行分離,知而不行的社會現象,為了補偏救弊提出了“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後世人對他的解讀,專家學者的理解大致相同,也略有差異,總結起來應該有三點。

    1 理論和實踐。

    王陽明說,古人把知行分開說,有著古人的良苦用心,對哪些懵懵懂懂地去做事,不加思考的人,古人說個“知”字,對於那些茫茫蕩蕩地去思考,不去行動做事的人,古人說個“行”字,這是古人單獨說“知行”的原因,在王陽明看來,知行本就合一。

    王陽明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而不行,不是真知,行而不知,只是冥行”,“知之真切篤實處就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就是知”。

    王陽明舉例說“見好色屬知,好好色屬行”“惡惡臭”,在王陽明看來‘知’好色,和‘行’好色。當你看到美色時,你馬上喜歡她,當你聞到“臭”時,馬上厭惡,這中間沒有停頓,這個知行應該是同時進行,同一連貫過程,說明知行合一。

    2 把“知”解釋成“良知”。

    王陽明對於“格物致知”中的“知”解釋成“良知”,那麼“知行合一”就被包含在“致良知”裡。

    “致良知”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對內”致良知,也就是清除物慾,清除私慾,還我們的心之本來面目,另一方面就是“對外”致良知,實際就是在生活實踐,道德實踐中推廣良知。

    我們可以看到“致良知”既是“致知”,又是“力行”,所以說是“知行合一”。

    3 “一念發動處便是行”(意識流動也是行)。

    王陽明說“我今個說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即便是行了。王陽明”認為,一念發動,如果不加以剋制,就會留下心魔,就會種下病根。就像私慾,像灰塵落在你的心上,你不擦去,灰塵會一層一層堆積起來,以至於積重難返,良知被遮蔽。

    實際上無論是王陽明還是程朱對道德要求都很高,王陽明“一念發動處就是行”,也有其道理,但是也有學者認為,這對人的道德要求太高,容易產生“假聖人”“偽君子”。

    “淫字論事不論心,論心千古沒完人,孝字論心不論事,論事萬年無孝子”,這也是一種看法,這種看法就沒有宋明理學(包括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對道德要求的苛刻,更接近人性。

    知行合一四個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的缺點,可是很難改掉自己的缺點,如果按王陽明的說法就是“知而不行,不是真知”。陶行知特別欣賞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思想,他把自己的名字改成陶行知。

  • 5 # 合肥發文

    瞭解知行合一要從三個層面去講。

    從術的層面來講比較簡單,就是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知行迴圈,實踐出真知,真知需實踐,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行而不知,亦是假知。

    從法的層面來講,透過禪宗頓悟法門直入本心見性(靈魂與真我),達到心定極靜的境界,事事物物上不亂其心,猶如一塊巨石投入水中,撲通一聲,不見波浪,不見水花,水面仍平靜的像一面鏡子,物來則應,物去不留。

    此時再往下修有兩個危險。1.頓悟見明覺心,容易走出世路線,內聖無法外王,走入玄虛而蕩。2.頓悟,內力不夠,在外在知識、本能習氣慾望裡無法明辨真我假我,習氣私慾,走入"情識而肆"狂禪的境地。頓悟後需要漸修,漸修路徑(明明德,止於至善,止-定-靜-安-慮-有所得),這邊是曾子的七證心法。當然漸修也需要名師點化頓悟,兩者相輔相成才不會入魔道。

    以上便是天泉證道錢德洪與王汝忠的核心論道,一個是禪宗頓悟直入本心修煉法門,一個是《大學》曾子七證心法修煉法門。而王陽明給的答案是:利根器的人我教他頓悟法門,普通人我教他漸修法門,兩者需相諮為用,不可偏執一方。(可惜後來其弟子為領悟王陽明此一節之要,多為走偏)

    從道的層面來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不立文字,以心印心,明心見性便是道。

    記下王陽明的四句教: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慧能法師有一偈來證道: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生問你喜歡我什麼怎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