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見識和行為一樣,為達到目的不惜犧牲,還是達到圓滿效果即可
1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350756590068

    簡而言之:是學以習之實踐辨證、行前解知切莫盲動的歸納。

    嘮叨點說:是學習要與實踐相結合,才能真正做到從認知到識別的昇華,而將所學銘記於心,並將知識轉化為能量用功於事;實踐要與理論相結合,才能做到有條不紊循序漸進而事半功倍。也就是說,只著重於書本知識空談理論,而不願踏實於實際事務,則無論文憑多高,也僅僅是一株壯觀的盆景而已,其實難有筷子之才;如若只沉醉於大刀闊斧勇往直前,而對事務缺失著前展性的宏觀認知和正確識別,就不可避免會有勇猛項羽的烏江之難。

  • 2 # 東風別業

    講幾點,第一,如果你拆分論語歸類處理,那麼你就會發現論語中談的最多的就是知與行了。而禮記,有說它是周朝官制的記載,完全是一個誤會。它其實是一個夾敘夾議的東西。敘說就是禮記,而議論則是禮議。而記錄的禮,都是案例,都是社會實踐,都是行,在社會實踐中,知識分子有相互的思想交流與辯證,都是知。禮儀本身就是一種知行合一的東西。禮記中明確指出不建立在認知的基礎上,無禮。大學,中庸,大同,則是對大量禮的實踐案例分析總結歸納而得到的東西。屬於知。原始社會,知行合一是自然的事情。漢字知一個字就是知行合一的含義。後來隨詩書經典的增多,知行分離,有專門讀書的讀書人的知識分子了。他們脫離社會實踐。

    第二,為什麼說知行合一是科學之母?因為這種理念出來,知識分子便會有意識地實現認知與實踐的迴圈往復。發明實驗這個科學方法。很顯然王陽明就知道的,比如他就親自做了格竹致知的實驗並順利得到物質可以無限被分割的科學結論。第三,什麼是禮?知道嗎?透過禮記的解讀你就明白了。以前人們只知道禮尚往來,其實更加重要的是從宜的原則。相互相宜,才可能有禮。但這一點被後人有意無意忽視了。這就是孔子作大學的根本原因。萬物相宜,唯有依靠理。所以他要大學,要格物致知,知什麼?明確指出是知理。禮記,是從社會生活實踐大量案例抽象提煉人倫。自然科學則是在大量生產實踐中抽象提煉自然之理。實踐不足怎麼辦?方法是修正實踐為試驗,實驗。極大豐富必然之實踐經驗。孔子已經原則性知道實驗方法,那就是格物致知。但這些都被忽視了。非常遺憾。在戰國時期韓非子說的,那時儒墨兩家都是顯學,一個生活一個生產,一個人倫求索一個物理探索。很好的,可是不知怎麼的了,墨家突然消失了,這是歷史。

  • 3 # Luzhanxiao

    知行合一對於普通人是非常難知難行的,更不要說再合一了。高人聖人也只相應比一般人知的多而深,行則有效,合一為天是了!

  • 4 # 八卦問道

    既要有遠大理想,又要有近期目標。一步一步地完成眼前任務,一步一步地向理想邁進。要把長遠利益和眼前利益有機地結合起來。既要堅守原則,又要機動靈活。既要自強不息,又要厚德載物。

  • 5 # 徒勞無功著

    王先生的這個觀點已經被很多人解釋了很多很多遍。談談我的理解,王先生提倡人人皆可成為聖人,人人皆有聖心,只要把這種聖心與自己的行為相結合,相統一,並不斷地學習和促進,彼此不為因果,彼此又互為因果,既可達聖人的境界!只可惜,自他提出此觀點後,後世再無王守仁了!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太難做到了。現實的人,皆要面對世事、俗事、人事的種種挑戰和為難,誰也難於做到知行合一,明朝的時候,總的來說,人心還有一定的自由,所以這種觀點還有一定的市場和傳播空間,而到了清朝,面對無所不在的禁錮,這個觀點立馬被現實擯棄。而日本就比較有意思了,日本人外在的禮儀和內在的狂野(獸性)在歷史上一直是長期延續和發展的,而王的這個觀點非常受這種心理特徵的人的喜愛和接受,所以,我們看自明治維新以來日本人的種種行為(無論從國家層面還是私人角度)都是比較能理解這一點的,比如:面對強者,你的內心是卑微的,不自信的,那麼你的行為就必須卑躬屈膝,禮冠有加!但面對弱者(被侵略者),你就要表現出強者的氣勢、行為和霸氣,給對方心理上直接造成高高在上的感覺!很多人難於理解日本人的這種現象,其實這也是他們認識的知行合一的一些外在表現!那麼,到了現代,我們該如何理解呢?簡單地說就是“多做益事,少傷他物(包括人);將心比心,和氣共處!”雖然我們不可能做聖人,但我們依然有聖心。這個表現反過來還有一個用途,就是判斷人性,如果一個人“知行不能合一”,要麼就是撒謊者(小人,敬而遠之),要麼就是無奈的人(只要不構成傷害,這種人值得同情),老王透過這些外在的表現可以看透人心,看懂人性,這是他厲害的地方,我們也是可以借來用用的,用得好的話,雖然不一定能飛黃騰達,但至少可以讓你減少傷害和痛苦!

  • 6 # 和_子

    一體,就是知行合一的顯現,如六祖壇經雲:「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即定之時慧在定,即慧之時定在慧,本是一體」。如燈與光,燈是光之體,光是燈之用,

    光與燈本是一體,知與行,亦復如是,

    王陽明先生為什么會提知行合一呢?要知到他最先前提出的」心即是理」、理即是心」。是儒家經過千年,道家文化,佛家思想,及禪的文化,洗禮,磨合,衝擊後的更新版,融入了其兩家精髓,自悟,便提出(心即是理),那年代是儒家大膽心學理論,也是儒學的3。0版,

    此思想,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若從,心的字意去了解這心,那永遠不會理解陽明先生的,(心即是理)的大道理,若知也是表層的,不是全部,此心是達摩祖師,血脈論中的,心,心,心,難可尋的心,是六祖壇經中雲:「不識本心,學佛無益,」。的心,心即是理,就是心即是道,道即是心,也就是心即是佛」。六祖雲:「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前念不生是心,後念不滅是佛,即心即慧,即佛乃定」。可見陽明先生當時對,禪學,佛學,有一定的感悟,與理皆解,才提出他的心即是理的理論,在他生命成長的感悟過程中,最大的難點,就是「知行的合一」。此部份冷暖唯有自知,一位聖者最寶貴的精華,分享給云云眾生的緣者,

  • 7 # 知行史話

    “知”是良知,“行”是行為。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意思是當你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要先摸摸自己的良心,要對得起良心。

  • 8 # 哲學卜卜為贏

    知行合一,不是自我為中心的“智慧”。而是以民眾為中心的政治哲學思想。

    知者,古語即現代漢語的“治”——治理國家也。

    行者,古語的意思是“環繞圍繞”——圍繞於百姓也。

    即:執政者要將治國與維護民眾利益看成一回事。

  • 9 # 明德256064257

    僅,以酈波教授講座對答。

    風俗薄惡如此,敗致笑貧不笑娼。社會底線被突破!?!

    痛心疾首!

    請尊重自我

    尊重生命

    尊重人性!!!?

    知行合一

    世界觀:無善無噁心之體。

    人生觀:有善有惡意之動。

    價值觀:知善知惡是良知。

    方法論:為善去惡是格物。

    個人一句:好自為之。

  • 10 # 高山流水沏清茶

    對於王陽明先生倡導的知行合一,每個人可能會有不一樣的理解。個人覺得,王陽明先生所說的知,應該包含了三層意義。

    首先,是指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良知;第二,需要格物致知,也就是在不斷地學習、實踐中瞭解、掌握對世間萬物和人生百態的真知灼見;“知”的第三層含義是,在具備了前兩個要素的前提下萌生的理想、願望。

    簡單說,知行合一就是我們不斷開啟、啟用內心的良知,在掌握了真知灼見的前提下,將自己的理想和行動合二為一,並堅決踐行於自己的實際生活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駿530和長安CS55該如何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