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錦瑟1014

    雖然我是女生,可我玩的比男生野。那時候,我讓我爸給我做的,用腳踏車鏈條做的,放幾個火柴頭,會有啪啪聲,會有“硝煙”的味道,那時候我跟小夥伴們比的誰的槍好,我一個女生,用雙槍征服了我得夥伴們,還有一把是打塑膠子彈的五四式玩具手槍,我的腰上繫著我爸的武裝帶,帶著綠色軍帽,左右各一把槍,其中有把“五四”玩具槍還繫著紅色綢子!哈哈哈哈哈哈,現在想想,我當年“小辣椒”的外號真的不是浪得虛名啊!打遍了屯子裡的同齡小朋友,小時候的我,真是要多調皮又多調皮。14歲就拎著氣槍打鳥,上樹,爬牆,鞭炮炸人家牆,組織一幫和我差不多的半大孩子一起偷地瓜烤玉米,滿山捉攆兔子,我就覺得我小時候把所有那時候能玩的都玩了!曾經的一位鄰居爺爺跟我爸說的:你家的閨女作起來頂三個小子!!小時候真是個禍害啊,扒三爺爺家樹皮,往奶奶的炕上澆水把炕澆塌了,奶奶炕頭放小鞭兒,炕太熱,鞭炮炸了,給我奶奶嚇得半死,凡此種種不勝列舉,我小時候的每一天,不是在惹禍就是在惹禍的路上,沒被我媽打死是因為我命大吧?

  • 2 # 使用者幸福人家

    記得,是用廢舊了的腳踏車鏈條做的,裝上火藥可以發出聲音,有煙味,有小時候看戰鬥片打仗的感覺,好像自己又置身於戰場上,發出噠噠噠的聲音,很自豪的。好像自己就是軍人一樣。真的,好回念!

  • 3 # 如今是老方

    我來告訴你,這個我們叫“洋火槍”,我們這裡把火柴稱作“洋火”,顧名思義,就是火柴槍。

    用一根粗點的鐵絲折成槍形,再用鐵絲做個扳機,夾入鐵絲槍裡,然後將八九隻腳踏車鏈條穿入鐵絲槍上,最前端的鏈條鑲嵌一隻腳踏車輻條帽。輻條帽內正好可以插入一根火柴棍。鏈條上端的孔裡插入鐵絲做成的撞針,繃上皮筋,拉壓到鐵絲槍尾部的立柱上,就可以擊發。

    高階一點的洋火槍,還可以用輻條帽把鏈條和子彈殼相連在一起,子彈殼裡裝入發令紙片,紙堵蠟封,輻條孔裡裝小半片發令紙,擊發時,轟天的響,不過,這樣的玩法比較危險, 容易傷人。

    在我的童少年時代,物質比較匱乏,這種洋火槍,就是孩子們必備的玩具,特別是過年的時候,父母給買來發令紙,就可以盡情的放槍了。發令紙打光了,就去摸家裡的火柴,摸到一盒不剩,直到父母生火做飯找不到火柴,不是一頓臭罵,就是一頓手板和屁股的親密接觸。

  • 4 # 秋水三農

    在我小的時候,食物雖然已經能夠吃飽肚子,但物質依然非常匱乏,除了食鹽和醬醋等生活必需品之外,在商店買什麼商品都需要票證,限量供給。沒有高檔的玩具,沒有可口的零食,甚至很少能夠看到電影……在現在的年輕人看來,這樣的日子簡直無法忍受,然而對於我們這些過來人而言,那時的童年才是真正的童年,沒有大人強加到孩子身上的各種所謂的夢想,也沒有來自各個方面的杞人憂天式的壓力,生活簡單而快樂。

    然而玩耍是孩子們的天性。對於玩具,孩子們有著天然的酷愛,當時是有條件要搞,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搞。我們就地取材,自行開發了好多“土玩藝兒”,比如我們把粗一點的木棍截成一段,下面削成尖的,頂端敲進去一顆腳踏車軸承鋼珠,就是陀螺;把一小截兒細點的棍子,兩頭削尖,用一塊木板敲而後打,叫“”翹兒“;把舊木桶的鐵箍拆下來,然後拿那種用粗鐵絲捏成的勾子推著走,叫”推鐵環“;把Y型的樹叉鋸下來,綁上廢車胎做成的皮條,就是”彈弓“……至於到了春天糊風箏、扎鳥籠之類,就比較高大上了,那是非由大人做不可。上初中的時候,題主所說的這種鏈子槍傳入了我們學校。一開始是一個綽號叫”面瓜“的同學先拿出來炫耀的。面瓜個子小,不愛說話,因為性格內向懦弱,經常受欺負。但他腦子卻很好使,心靈手巧,那槍便是他模仿城裡親戚自己做出來的,這讓他的形象一下子得到了徹底扭轉,為了得到這種先進武器,有些“大哥大”級的同學也

    不得不紆尊降貴,求他傳授技術,或者是請他加工製作。不久,這種工藝簡單,外形拉風的“洋槍”便風靡校園。我也曾經得到過面瓜的“親炙”,現在還大概記得,一把標準的鏈條槍,要用十截鏈條,然後把它們組合在一起,鏈條上面那道孔洞,就是槍膛,下面的則以一條粗鐵絲穿入,作為固定的支架。在我印象中,簡單得再沒有那樣簡單,但我卻一次也沒有親手做成過,最後還是面瓜送了我一把。

    從那時,也就跟面瓜成了很好的朋友。現在想想,腦子過於聰明,也不一定全是好事兒。鏈子槍的成功,讓他嚐到了受人尊重的甜頭,於是他把研究的課題又提升了一個檔次。他開始用一種小指粗細的無縫鋼管,製造真正的火藥槍,他又成功了。但是由於該產品材料稀缺,工藝相對複雜,又有一定的危險性,因此沒有得到推廣。他的那把,算是獨門兵器,經常被他帶在身上。因為火藥難得,有時候裝一次火藥,好久都捨不得開火,往往會返潮失效,這就埋下了事故隱患。那天放學後,我們兩個走到一片茂密的樹林邊,面瓜進去大便,我就在林子外面等候,聽林子上面鳥兒叫得熱鬧。沒多久,只聽砰的一聲悶響,接著就傳來了面瓜的慘叫聲。我急忙衝進去一看,只見面瓜仰面躺在草叢中,雙手捂臉,指縫裡鮮血直流。

    原來他在大便時,看到樹上有幾隻麻雀,就掏出火槍朝麻雀射擊,不料啞火了。在檢查故障的時候,槍卻突然又響了,估計是槍內火藥返潮,造成的引燃延遲。這一槍正打在右臉,一槍膛鋼沙,全部進入皮肉之中。送進醫院進行救治,倒也無什麼大礙。醫生說,如果槍口再偏一點,他的右眼恐怕就完了。從此,他右臉一片青黑,再也褪不去了。多年之後,我們老同學聚會,許多兒時的玩伴,都已經變得陌生,只有面瓜,我一眼就認了出來,就是因為他那獨特的半邊面孔。

  • 5 # 過往雲煙1007

    70後路過,不止記得,小時候還自己動手做過。

    填充火柴後擊打,會發射挺遠的,近距離有一定的威力。

    那時候物質匱乏,生活條件又差,只能自己動手製作一些玩具。

    現在要是製作這些,估計就得進班房了。

  • 6 # 廣雅君觀世界

    謝謝秘書先生邀請。秘書先生提到的這種鏈子玩具槍小時候我是玩過的,而且不僅是在過年時玩,平時有空也玩。我記得那時候我的一位表哥幫我做過一把這種槍,我經常拿著它去和小夥伴們一起玩。當然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當時我父母工資都低,不像一些經濟條件好的可以買到工廠化生產出來的玩具槍。當時物質條件確實不太好,能看到幾場打仗的電影就很不錯了。我們一幫孩子經常模仿電影裡的情節玩打仗遊戲,特別是喜歡一組人當解放軍、一組人當“越南兵”來對陣。我的通常做法是從側翼迂迴到“越南兵”側後,然後悄悄摸到一名“越南兵”身後,猛一下揮出我心愛的火柴槍大喊一聲“諾松空夜”(越南語“繳槍不殺”)就把“越南兵”給“俘虜”了。雖然都知道那不是真的戰鬥,可每次我和小夥伴們都玩得很開心。

  • 7 # 大帥642

    兒時我製做的火柴槍能裝備一個連,現在做的話會更漂亮,但那玩意有殺傷力,火柴梗能擊穿三十二頁紙本,不建議再玩。

  • 8 # 三農問題探討者

    記得在我們童年的記憶裡,因為那時是缺吃少穿的年代。跟本沒有零食和玩具。

    但是,由於我們的童年是生活在無任何壓力之下,所以大家都無猶無慮的在一起,嘻戲打鬧。動手創作,也是我們一幫男孩子的特長。製作下流坯,就是現在的陀螺,用一節柳樹枝,一頭削尖,一頭挖出一道槽子,然後用一根小棍子,繫上一節細繩子,用力抽打,致它旋轉不停。

    就題主的這個問題,那可是我們一幫男孩子的傑作!在廢舊的腳踏車上取下鏈條,把它一節一節衝下來後,用八到十節,用一根粗鐵絲,將鐵絲彎成手槍形,將八到十節鏈子下面的孔固定在上面,再用六到十根橡皮筋作動力,前面一節鏈子是活動的,用於裝一根火柴,扣動扳機,就聽得,叭得一聲炸響。在家拿上一盒火柴,槍不離身,上學途中,放學以後,星期天,玩的是不亦樂呼啊!現在回想起來,還例例在目,晃如隔日。

    回不去的童年,只能慢慢地留作回憶吧!

  • 9 # 關中樵夫

    這肯定記得。鏈子槍是用腳踏車鏈條做成的,用一皮筋,掛一槍拴,然後在前端鏈殼填塞三二個火柴頭上剝下來的火藥,一扳人制造的槍機,槍栓彈出去,砰的一聲便響了。

    腳踏車鏈子有時不好找,最簡單的方法是找一架子車幅條,把那頭的螺絲帽擰得上面有一個小坑,然後自制一個類似槍拴槍針的鐵物件用繩子一拴,後給螺絲帽頂的坑裡剝火柴頭的火藥,最後把槍拴槍針的鐵件塞到螺絲帽頂的坑中,手拉緊繩子,反向使勁在石頭向一摔,使槍針和火藥猛然撞擊。砰肯定響了。小時過年,買炮貴,買火柴便宜。哈,滿滿的回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出軌但顧家的男人還能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