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紅雨與黑

    這是儒家的一個重要概念,慎獨講究個人道德水平的修養,看重個人品行的操守,是個人風範的最高境界。

    一. “慎”就是小心謹慎、隨時戒備;“獨”就是獨處,獨自行事。意思是說,嚴格控制自己的慾望,不靠別人監督,自覺控制自己的慾望。二. “慎獨”:是一種修為境界。三. 怎麼達到“慎獨”這種境界:樹立遠大理想和抱負,不斷地提高自己的修養。四. 包含態度與方法。謹慎治學態度,推動”知行反“認識模式,以窮理盡性地形成完整的系統知識,慎全獨一。

  • 2 # 日新錄

    “慎獨”一詞,並未見於早期儒家六經,即《詩經》、《書經》、《禮經》、《易經》、《樂經》、《春秋》,一直到魏晉南北朝,在典籍中亦未見“慎獨”二字之連言。“慎獨”二字最早出現在宋代,宋人陳深自稱“慎獨叟”,有《慎獨叟遺稿》一書。“慎獨”二字中加“其”字成“慎其獨”三字,則在諸多經典中出現,意義也不盡相同。

    (1)《禮記.禮器》說:“禮之以少為貴者, 以其內心者也…… 故君子慎其獨。”這裡“獨”指內心,說明禮的精神在內心的純善。

    (2)《中庸》說:“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必慎其獨也。”這裡“獨”是道,不可離,須是時時持守。

    (3)《大學》說:“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這裡“獨”是指自,需要“毋自欺”和“誠於中,形於外”才能“誠其意”。(4)《二程集》中說:“灑掃應對便是形而上者,理無大小故也。故君子只在慎獨。”是說“慎獨”在“灑掃應對”處。又說:“純亦不已,此乃天德也。有天德便可語王道,其要只在慎獨。”這裡的“獨”即“天”、“理”。

    (5)《傳習錄》中說:“正之問:戒懼是己所不知時工夫,慎獨是己所獨知時工夫。此說如何? 先生曰:只是一個工夫。無事時固是獨知,有事時亦是獨知。人若不知於此獨知之地用力,只在人所共知處用功,便是作偽,便是見君子而後厭然。此獨知處,便是誠的萌芽。”這裡“獨”是“良知”,它莫見莫顯,無時無處,無終無始。沒有“己所知”與“己所不知”的間斷,不是“慎獨”之外別有工夫。可見,先秦對“慎獨”的解釋不同於宋明,其說法可能是經籍原義,也可能是原文意涵的衍伸,到底誰是經籍原意,已分辨不出,好在對於修身言禮,都是可行的,所以沒有必要後儒否定前儒,或以前儒否定後儒,非要分出一個是非上下。

  • 3 # 三叔小記

    “慎獨”,未曾單獨出現過,出現時是“慎其獨”,在《大學》裡說:“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慊,故君子必慎其獨也。”而《中庸》又說:“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後來,東漢劉玄提到慎獨:“慎獨者,慎其閒居之所為。”所以並非最早出現在陳植的號“慎獨叟”中。

    但是我們對此不必作出過多深究,下面談一談我自己對此的理解。

    所謂“慎獨”,一個是“慎”:小心謹慎,時刻約束、戒備……一個是“獨”:強調一種空間,獨處的空間、缺乏外界輿論與壓力的空間、在良知存在的空間……

    那麼也就是說,堅守自己的道德本性,面對外部環境時,保持道德自覺。

    簡單點說就是安其分,安守本分!

    在印光法師的《印光法師文鈔》中說:

    淫念一生,諸念皆起:邪緣未湊,生幻妄心;勾引無計,生機械心;少有阻礙,生嗔恨心;欲情顛倒,生貪著心;羨人之有,生妒毒心;奪人之愛,生殺害心;種種惡業,從此而起,故曰:‘萬惡淫為首。’今欲斷除此病,當自起念始截斷病根。

    透過這句話,我們能夠知曉:邪念是“自起念”,也就是“心動念起”,這導致“諸念皆起”,也就是各種念頭隨之而起。

    那什麼時候最容易“心動念起”?

    在“獨”的時候。

    因此,我們“慎獨”!在“自起念”時,斬斷這種念頭。

    怎麼做?

    安其分,安守本分,不過分!

  • 4 # 無惑854

    震驚!也許這是對"慎獨"更深刻的解釋。 大眾理解的慎獨多是獨處時謹思慎行自已的行為。是指的個人的自律修養,這是狹隘的個人思想。 而我想說的是慎獨真正的意思"慎"是要尊重重視,嚴肅對待自己對相應事物的認知和理解,判斷和決定。這是慎。而"獨"是指獨自,獨一,獨立,獨行的個體思想,言行,行為及事物。 歸結就是尊重重視,認真嚴肅對待一切所面對的獨自,獨一,獨立,獨行的,個體的思想言行及事情事物。 因為斗轉星移芸芸眾生,我們經歷了太普遍,太平常,太多的千篇一律,反覆不斷,盲目趨同,人芸亦芸,造成獨立,獨自,獨一,人格個性的缺失,掩蓋和被打壓。多少真理被賤踏,人性被泯滅,良善被欺壓。人人被大眾的趨勢所吞沒,迷失自已的獨立獨一性,身不由已而隨波遂流最終淪落為大時代的犧牲品。天地造物任何人類生命降臨都是驚天地泣鬼神的一筆。天生我材必有用,天大地大必有我容身之地。但事實是普遍眾生感受的是渺小,無力,無奈。生命不及天地間的一粒塵埃。 所以我要說請尊重珍惜每個生命獨一無二的稀有,重視鼓勵獨立的思想人格,發揮引導人人獨自的創造價值,這樣大眾才會滿足,世界才能大同,人類才有希望。或許這才是當今時代關於"慎獨"的真正深刻的意義。無惑年澗

  • 5 # 自由的F姐

    其實,要做到慎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是天生就能做到的,需要不斷的練習,也許是一生的修行。

    能夠做到慎獨,可以讓自己心靜下來。儘管很難,也要爭取,因為是有意義的。

    能夠做到慎獨的人,更知道自己內心真正想要的是什麼,而不被外界的人事物所打擾。吃得香,睡得飽,正所謂不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

  • 6 # 創客IP老梁

    曾國藩在誡子書裡談到,“自修之道,莫在於養心,養心之難,又在於慎獨。”細細品味,不禁悟道,一切他人監督下的自覺亦不過是在人群中的包裝罷了,而只有慎獨才是一個人內心深處那最珍貴而又閃閃發光的修養。

    金末元初,天下大亂,人民棄家舍業,四散流離,無數家宅淪為野地。而當眾逃亡者隨手摘下綴在枝頭的梨子時,卻有個叫許衡的青年保有著“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自律,絕不肯出賣自己的修養,即使口乾舌燥,仍義不摘梨,終是憑藉這抹素養,功成名就,揚名千載。

    而反觀遭人深惡痛嫉的貪官汙吏,他們是沒有受過教育,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嗎?恐怕不是,在公共場合,他們儀表堂堂,風度翩翩,頗有一番願清正廉潔,造福一方的無私大義,可謂是溫文爾雅,文質彬彬。但反觀不為人知的幕後,卻又會看到另一副陰險,狡詐,毫無良知底線的嘴臉。這又是為什麼呢?不外乎是缺失了慎獨的品質,在色錢滔天的花花世界失去了人應有的自制和自律。終是在色慾和金錢的漩渦裡愈陷愈深,終於無法自拔,自甘墮落,在斷絕自己前途的同時引得萬人唾棄。

    自覺,是一束清風微涼,在你焦躁激動時拂過心頭,喚醒理性的自律。修養,是一泓甘甜的山泉,時時滋潤著在世俗烈日的暴射下,幾近乾涸的心田,激發人性的光芒。約束自己,心念他人,保持慎獨,便是一生不可或缺的養心之道,修養之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夢遊的人能叫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