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639739024251

    中國的萬里長城,為何以如此聞名,並強烈地吸引中外廣大遊人呢?主要因其具有如下四大特點:

    歷史悠久 中國遠在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為了相互防禦,便在各自管轄的境內築起了防衛牆,這便是長城的雛形。據《左傳》記載,公元前656年(楚成王十六年),楚國便修築起連綿數百里的長城。當時稱為“方城”,城池堅固,易守難攻,致使前來進犯的齊國首領望而生畏,只好收兵回去。

    秦長城建於公元前三世紀,已有2300多年的悠久歷史。如果追溯到西周末年及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齊國等長城,中國長城至少已有2700多年曆史。即使明代修築的長城,至今也已600多年。如此古老的偉大建築,並能儲存至今,這在世界上是非常稀有、珍貴與難得的。

    長度驚人 據有關部門調查統計表明,中國從春秋戰國到明朝(包括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政權在內),歷代對長城都有不同程度的維修與增建。長城遍佈於黃河、長江流域的16個省、市、自治區,既有東西走向,也有南北走向,總長度達108000華里(計五萬四千公里)。其中超過一萬里的就有秦長城、漢長城和明長城。由於計達萬里以上,所以稱之為萬里長城。

    經過八達嶺的長城為明代修築,這是中國最年輕、最壯麗和儲存最好的一段長城。它東起遼寧省的鴨綠江,西至甘肅省的嘉峪關,橫跨遼寧、河北、天津、北京、內蒙古、山西、陝西、寧夏、甘肅九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全長12700華里(計6350公里)。其中鴨綠江到山海關一段,因工程較為簡單而早已塌毀,但有遺蹟可尋。從山海關至嘉峪關地段,工程質量最佳,大部分保留完好。有的人誤以為明長城起于山海關,主要出於上述原因所致。

    工程浩大 據科學家粗略計算,如果把明長城的土、磚、石方用來修築一條3尺寬,15尺高的城牆,那麼可環繞地球一週;假如用來鋪築一條厚一尺,寬15尺的公路,則可繞環地球三週。

    建築高超 萬里長城所經之地,或高山深谷,或江海湖岸,或沙漠草原等等,地質地形極其複雜險峻,施工作業尤為艱難。要把長城修築起來,是必須懂得和應用數學、力學、幾何學、測量學、地質學、建築學以及組織、運輸等多種科學技術知識的。中國古代勞動人民能將這一巨大而複雜的工程興建起來,並能千載屹立人間,這表明中華民族的無窮智慧及偉大的創造精神,無不令人折服與謳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們為什麼會變成自己最討厭的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