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木生火
-
2 # 歲月如梭水如歌
我個人理解為,知:知道。通曉,理解,明白。通達與豁達,並存的概念。既有道德層面的制約,又有現實實踐的要求。
-
3 # 美石奇緣82042234
"物有本未,事有終始,所知先後,則近道矣。”知:包括書本上所學的,透過實踐檢驗,從認知到見解,從思維到思想,融匯貫通而形成智,形成客觀而充滿哲理的智慧,即行知合一地去生活,去工作。就這個意義上說,所謂知是包羅永珍的知,而非字面意義上的知。謝謝邀請!
-
4 # 水底之物
大家都說得有些道理,我在這再補充個看法,這個知行合一,根據他本人提出的致良知一說,還有種推測“知”就是“良知”。“行為要符合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供大家參考。
-
5 # 古城漁樵
其實這個`知行合一"應該稱`智行合一"。不過`智"字前面再加一個理字,行字前面加善字,也就是說如用`理智善行"合一就比較完美了!既然有`知行合一"的典故,可能古人用`知行合一"也可能就包括有我說的意思了。
總之知識多了知道就多,知道多了就會成為智慧!所以說‘知"字比較深奧;行字也不簡單;二者合一非常了得!看來我也是難說清楚,它在文學上被泛應用,說明‘知行合一"語簡意大,妙不可言含義深刻!
謝大家釜正!
-
6 # 棲哈丶
謝邀!回答此問題之前,先和大家分享王守仁的幾句經典妙語。1.第一等事應是讀書做聖賢。此話題解是,立什麼樣的志,成什麼樣的人;2.我以落第動心為恥。題解意為,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時;3他一疑,事就成了。這句話是他在平定朱宸濠叛亂時用計時說的,意思是說,人如果沒有堅定的信念,就容易被人利用;4.當他路過一座寺廟,看見一個已靜靜枯坐三年的和尚,他說了這樣一句:這和尚終日口巴巴說甚麼,終日眼睜睜看甚麼?後得知其家中尚有老母,故有所牽所念。此話強調,要順應自己的本性,保持自己的良知。
分享幾句話,就能幫助我們理解什麼是"知行合一"。人的認知裡面包含知識,但"知行合一"中的知,絕不僅僅就是知識,他指的是人的良知。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對事物有正確的認識,良好的預期和願望。知和行必須是一個高度的統一體,也就是思想理論和社會實踐要緊密結合在一起,不能偏重於其中一個方面。
中國近現代"知行合一"理論的集大成者,是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最偉大最科學的理論創造者和實踐者,就是締造新中國的領袖毛澤東,是他成功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把中國革命一步步引向勝利。他的認識論,實踐論直到今天仍然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
7 # 安水閒人
此,知,是悟而得之,非是外法,所謂知行合一,是乎心念耳聽神觀三如一也。舉一反三,問一知十之妙解。罪由解釋,嗔於暗生。
-
8 # 讀書寫心
這麼解釋不夠全面。但我認為,解釋成什麼、解釋得好不好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仍然是“行”。用小平同志的話講:“不幹,半點馬克思主義也沒有”。
比如,這個人把“知”解釋為知識,那麼只要他在學到知識以後去實踐了,哪怕他的理解和解釋有偏差,他也在”知行合一“的道路上邁出了踏踏實實的一步。
而有的人,或許對“知”的理解很深入、很到位,從知識、認知、良知、道德、意識等角度都分析得非常完美,可是他沒有去實踐,解釋的再好有什麼意義呢?又怎麼能算是真正懂得了“知行合一”呢?好了,回到題目,談談我對“知”的理解,不到之處請指正。
一、王明陽之前的先賢對“知”的闡述,可以理解為“弄懂道理”,手段主要是“學”。傅說對商王武丁說:“非知之艱,行之惟艱”。弄懂道理難嗎?付諸實踐才難。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又說“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其中學和思組合起來就時“知”,學懂道理重要,而行動更為重要。
荀子說:“知明而行無過,知之不若行之”。懂道理不如去實踐道理。
朱熹說"論先後,知為先;論輕重,行為重"。先學懂道理,然後在行動。
這些觀點中,知和行都是分開討論的,特別是朱熹的理學被推崇後,“知”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可問題恰恰就出在這個“知為先”上,雖非朱熹本意,還是有很多人把“知未到”作為不實踐的藉口,用現在的話講就是“嘴上的巨人,行動的矮子”。王明陽的心學,正是針對這種弊端提出的。
他認為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本就是一體的。“知”不必先去學,只要憑著良心、排除私慾去實踐,就能悟到“知”。比如:不用先去學怎麼對百姓好,只要誠心去做對他們有益的事,自然就能悟到了。
可是這同樣有弊端,就是很多王明陽的學生只重實踐,而疏於學習,又沒有他那樣的天賦異稟去“悟”、去總結和昇華,心學自然很難得到發展壯大。
後來日本為什麼能把王明陽的心學玩出花來?其實是日本人“虛心向強者學習”這個特質,補上了心學不主動學習的短板。
再回頭看看明朝年間:
西方人正在研究科學,大航海方興未艾;
華人尊崇程朱理學的,把“格物致知”掛在嘴上,卻對當官的學問趨之若鶩;
尊崇明陽心學的,主張從“心”這個根本去體悟外部世界,卻忽視對自然科學的深究。
最終的結果就是,研究輪船大炮的,甩開了研究當官、研究做人的。
三、後來人站在先賢的肩膀上對“知”理解,未必更深刻,至少更廣泛。有的理解為一個名詞,比如知識、見識、認知、良知、道理、道德……
有的理解為一個動作,比如獲取知識、感悟道理、理解理論、明辨是非……
但還是開頭時那句話,“知”解釋成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否照著自己的解釋去“行”了。
以上淺見,偏頗之處請指點,如果贊同請關注。
-
9 # 使用者7760576234323劉
“知行合一”中的知當以何論?淺談幾點,貽笑大方。
首先,王陽明是儒家學說的集大成者,“知行合一”論與儒家思想一脈相承。修己以安天下、內聖外王,積極入世即是儒家的思維邏輯。說簡單點,就是王健林的語錄:“給自己定個小目標,一年先掙它一個億。”,至於能否實現,那不重要。“知”是一種積極的且是幹大事的心態。
其次,中國歷史上,幾乎所有的思想家,都是社會活動家。比如:孔子、孟子、朱熹、王陽明、革命導師毛澤東,他們的言論或主張的終極動力,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氣節;是對國家、社會、民族的忠誠與擔當。“知”就是這種氣節、忠誠與擔當。
最後,特別強調“知行合一”論的精義和真諦――良知。這就是集儒家之大成的“聖人之道”!其實,它就在每個人的心裡,大道雖遠卻須臾不離其身,然非經百死千難而不能悟道!時下,昧著良心去幹事的人,舉不勝舉!不忘初心,難能可貴!況達其道而研之不輟?一日三省吾身即是“知”!
以上種種,若脫離偉大的實踐,只能是空談!各位尊敬的朋友,本人十分尊重“知識”,但“知行合一”中的知是“知識”呢?還是其它一些東西……
回覆列表
也可以這麼說,這只是“知行合一”的俗諦。“知”的本意是良知,是吾人本體的狀態和功能,是我們固有的,是不需要外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