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俊邦
-
2 # 虞舜好唱
多樣化的人群組成的社會,必然會有多樣化的社會現象。
結婚彩禮有的女方家分文不要,並且還要陪送好多的。有的女方家索要結婚彩禮。有的女方家庭不要,男方硬要給予。
這幾種結婚彩禮現象,主要體現了女方的家庭所在社會的層次,體現女方家庭的社會能力,最主要是女方家庭的文化修養程度。這現象是利弊結合的,結婚彩禮也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一種能量,這種能量能帶動男性競爭力。社會的男女人口比例失調現象,導致女性懶惰化,結婚彩禮高的必然原因。
那麼透過以上社會現象,就總結出頂層所說的,為什麼現在結婚彩禮這麼高的現象。
第一是:男人們爭先恐後的要得到女生{因為女生少}第二是:我要把我的女兒變成等額金錢才能給你。{愛情買賣}
如果你有幸遇到女方家庭是:社會層次高的,社會能力強的,文化修養高的。你不用拿結婚彩禮就可以。
以上回答就是我個人觀點,見諒啊。
我說說我們當地最初的彩禮最高的那幾次婚姻吧。2004年那時候結婚大家都差不多,基本根據當地平均收入來衡量彩禮的。但是奇葩的是隔壁一個鄉鎮冒出了12.8萬的天價彩禮,從那個時候開始,似乎有人帶了頭之後,高彩禮就慢慢經常會聽到一些,時至今日已經是普遍超過當地評論年收入的不曉得多少倍了。
我有去了解過最初的那些高價彩禮的姑娘們,她們有幾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在外面工作談的男朋友都在4個以上,而且從事的職業都是一些公關,小姐,三陪之類的。我那會還年輕總想著等我結婚了那種女人就算倒貼我也不要,當然那是年輕話那會小夥子有這個資本說這個話,現在當然沒有。後面想想事情好像不是表面上看起來的那麼簡單。
有次我陪朋友去相親,朋友說彩禮能不能低點,那女孩子的母親說,高點也不要緊,反正以後嫁到你家了,還是會把錢帶回去的,孃家是不會要你的錢的。可事情也並不是這樣,錢確實帶回來了,但一直在女孩子手裡揣著,家裡需要用錢的地方,都捨不得拿出來,還要我朋友伸手要父母拿,因為這個差點鬧離婚。從那時候我就得出一個結,帶給女孩子安全感的不是家庭,是金錢。
那種女孩子在外面風流過後,農村的習俗還算相對保守一些,她們怕未來嫁了老公成了家,以後遇到家庭矛盾,自己的老公會拿自己的過去開刷自己,甚至嫌棄,離婚。只有自己掌握了經濟大權,才什麼都不怕,就算離婚了,財產也在我手上有主動權。所以很多父母為了子女嫁到婆家不吃虧,變相的把婆家的錢轉到自己女兒手上。只要不是當地自古以來的風俗,女方要求的越高,特別是金錢上面,我都可以認為她是越爛的那種,當然也有個例。
所以今年中央一號檔案關於整治農村婚禮這一塊就明確提出了,彩禮必須如數的還回男方。個人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