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科學時評
-
2 # 偏執的分析狂
一個真正為全人類做出貢獻的人,我們華人的永遠的驕傲---袁隆平教授。可以這麼講,如果四十年前沒有雜交水稻的成功培育,世界上將會有大概10億人仍處於飢餓狀態。英雄已暮年,而我們正壯年,袁教授可謂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為什麼袁教授不能提名諾貝爾生物系獎呢?
因為諾獎應授予在在該領域具有最重要的發現或發明、最重要的化學發現或改進、最重要的發現、理想主義傾向之最傑出的作品、為促進各國友誼、廢除或裁減軍備、舉行和平會議作出最多或最好的工作的這些人。諾獎標準除了要有重大影響,還要具有首創性。
事實上,其實無論是雜交水稻這一概念,還是雜交方法都不是袁隆平提出的。
但是袁教授是第一位能把雜交水稻大面積生產的科學家,並在雜交水稻的基礎上培育出很多不同種類的高產稻。為新中國至今的糧食產量做出巨大貢獻,解決了中國十幾億人口的糧食問題,為全世界的飢餓人群帶來福音。最後,無論如何,向偉大的袁隆平老先生以及他的團隊致敬!
我多次講過,諾獎獎的是能引領學科發展的重大理論原創研究。要獲得諾獎,一項研究就必須足夠前沿和創新,同時也要讓其他科學家不斷追隨,最終能形成具有廣泛影響的學科發展的方向。從這個意義上講,袁隆平先生所做的研究還不夠。他研發了雜交稻,但並不是雜交技術的創始人,甚至也不一定是最先在水稻身上研發雜交技術的人。他最初的研究並不依賴分子生物學而主要是反覆的實踐探索,不是說實踐探索不對,而是說這種方式難以形成具有普遍意義的理論突破。所以袁先生得到的是與諾獎同樣重要的世界糧食獎,這一獎項有時會獎給科學家,有時會獎給農業經濟學家,有時還會獎給農業與食品領域的傑出官員。
其實不僅袁先生的研究就科學水平而言與諾獎有一定的差距,他的工作也同樣與基礎科學更加看重的理論探索有差距。這也是袁先生可以獲選中國工程院院士、而沒有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的原因。這個當年也很有爭議,但應該說這是合理的。
最後也要指出,袁先生早年研發雜交稻時為整個世界和人類立下了汗馬功勞,但其重點追求水稻高產、以及被同行詬病的為了追求高產而不去衡量投入產出比的做法,在近年來國內外糧食過剩的大背景下,是否仍然有足夠重要的意義,這也是一個見仁見智的議題。說到底,糧食是一種商品,不管產量如何,農民賠本是不會種的。所以,再次強調,袁先生值得人們尊重,但沒有必要用諾獎來肯定他的工作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