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2324317048

    漢文帝劉恆是漢朝第五位皇帝,劉邦的兒子,他是如何登上皇位的呢?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劉恆有一位慈母,這位母親原是某位國君的妃子,後來劉邦與這位國君開戰,並打敗了這位國君,並收下了這位妃子,成為了劉邦的妃子,劉邦就寵幸她一次,就有了後來的小劉恆。劉邦死後,漢惠帝劉盈繼位,劉盈的生母-呂后專權,大量任用呂氏族人為官,官場黑暗,宮廷內鬥,劉恆被封為代王,代國比較貧困,一般王子都不愛去,劉恆和她母親去了,也是遠離宮廷的明爭暗鬥。

    二.劉恆在代國勤政為民,在母親和舅舅的教育和輔佐下,關心民間百姓疾苦,努力發展經濟,代國在他的治理下,經過二十多年的管理,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幸福,糧食產量大幅提高,從原來最窮的封國成為排名前列的封國。

    三.呂氏外戚專權,朝政腐敗,在呂后死以後,大臣周勃及宰相陳平誅滅了諸呂勢力,漢惠帝劉盈執政不幾年就死了,其他的王子為了爭取皇位,相互爭鬥,皇位出現了真空,周勃,陳平遍觀諸皇子,一致選定了不被所有人看好的劉恆,劉恆母親孃家沒有什麼人,只有一個弟弟,劉恆當皇帝后,不會有外戚專權。再有劉恆在代國治理有方,深得代國百姓愛戴。就這樣不被人看好的劉恆,被周勃,陳平等人迎立為皇帝,即漢文帝,後來有了著名的"文景之治"。

  • 2 # 淡看天上月

    倖免於諸呂之禍

    劉邦死後,呂后掌權。大肆殺害劉姓封王和扶持自己的親戚來封王封侯建立外戚勢力,所以進一步就釀成了諸呂之禍。呂后死後,劉姓宗室齊王劉襄第一個出來聲討諸呂,然後結合各方力量諸呂被滅。而劉恆則是倖免諸呂之禍,沒有遭到呂后的迫害。

    輩分使然

    諸呂之禍過後,諸大臣廢了呂后立的幼帝。然後在三個人中選,分別是齊王劉襄,代王劉恆,淮南王劉長中來挑選,齊王劉襄是劉邦之孫,劉恆和劉長則是劉邦的兒子,劉恆又長於劉長,所以在輩分上劉恆最合適。

    性格助攻

    而且齊王和淮南王的母系都是那種可能發展成為下一個呂后的,而劉恆為人寬厚講仁義,另外兩位為人也不咋樣。所以諸大臣商議之後,就迎劉恆為帝。

    所以說劉恆能當上皇帝,第一是沒有被呂后殺害,再就是有了當皇帝的這個運氣,然後則是身份和性格上的助攻。所以劉恆就是當上了皇帝。而漢文帝也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自己是一個好皇帝!

  • 3 # 慕容祁連山

    想說明漢文帝劉恆如何登上皇位的,就得先說明當時西漢的內部問題。

    公元前108年發生了一件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呂后在主持完祭祀活動後在回宮的路上被一隻怪物襲擊了,等呂后反應過來,怪物早跑了,其實我很納悶,是什麼東西能靠近地位如此之高的呂后,或許真的如呂后請來的占卜師所說“趙王如意為祟”吧,我一直都是相信正史,看歷史以正史為基礎,既然正史這麼說,我們就這麼認為吧,反正這次襲擊以後,呂后病了,四個月後病重了,七月三十,在未央宮沒了。

    呂后沒有了,那呂家是不是也就沒有了呢?其實並沒有,呂后在位期間幹了兩件事情深深的不得民心,第一件,誅殺劉姓諸王,代表人物劉邦六子趙王劉友,原因是趙王后呂某某說劉友認為呂姓憑什麼分王?結果是被呂后召到京城在趙國官邸活活餓死。第二件,大封呂姓為王,代表人物呂后哥哥呂澤的兒子呂臺受封呂王,原因嘛,應該是因為姓呂吧,結果呢?封地在一個好地方濟南,畢竟呂后封自家人嘛。

    於是呂后在死前做了周密安排,充分表現出她也不是吃素的。1呂產和呂祿分別掌管京城南北兩軍,同時,不必為自己送葬2呂產為相國,統領百官3呂祿女兒嫁給她擁立的皇帝劉弘當皇后。

    這一切看似安排挺好,也確實挺好,但所謂民心所向,呂氏也知道這個道理,所以呂產想把朝中反對呂家的大臣殺掉,可是,又害怕那些老臣所以遲遲沒有動手,那好吧,你不動手就我們動手了。齊國劉襄率先發難,率兵前往首都,呂氏派灌嬰前去抵擋,灌嬰是誰?和劉邦打天下的老臣呀,所以他的確率兵走了,然後呢,就沒有然後了,灌嬰與劉襄達成共識,誰也不打誰,一直僵著。京城內周勃他們正琢磨怎麼把南北兩軍軍權拿到。他們先威脅呂祿最好的朋友酈寄,在他的作用下,呂祿有了交兵權回封國的愚蠢想法,最後經過軟磨硬泡,居然呂祿真的將軍權給了太尉周勃準備回封地了,隨後他們又讓劉章,這位呂后在位時就跳很高的王爺去對付呂產,結果呂產沒有準備好,被劉章的1000多人殺死,其實很可能呂產啥都不知道呢,也是悲劇,順便提一下,劉章是劉襄的親弟弟,隨後大臣將諸呂全部誅殺,呂后的皇帝劉弘得廢。於是,重頭戲來了,誰應該是皇帝。

    劉襄嘛,人家第一個起兵反呂的,不,不行,為什麼呢?大臣的建議是,他的舅舅太壞,外戚再專政怎麼辦,這個理由看似天衣無縫其實卻有問題,劉襄舅舅有多壞史書沒有寫,其實我覺得,很可能就是因為劉襄率先起兵,所以大臣不想要如此強勢的皇帝,而他弟弟劉章解決了南軍功勞也大,在一起了那大臣就怕不好過了,於是經過討論,劉恆進入大臣眼睛裡。

    劉恆有幾大優勢

    1.劉恆是劉邦四子,也是劉邦僅存的兩個兒子最大的那個

    2.劉恆的母親與世無爭,無爭到什麼程度呢?劉恆的母親叫薄姬,大家別以為姬是名字,那時候,女人都叫姬,也就是說,劉恆的母親叫什麼,史書沒有記載,所以外戚專權根本不存在。

    3.劉恆為人低調很對大臣胃口。從呂后專權到劉襄起兵,他在封國紋絲不動,好像他劉家的天下和他無關一樣,呂后封他到哪裡他去哪裡,從來不嫌棄封地不好,劉襄起兵他也全當沒有看見 ,就是如此豁達的一個人,所以最後大臣決議,擁立劉恆為天子,劉恆準備進京。

    或許有時候最大的掙就是與世無爭吧,就像大智如愚,劉襄掙了半天,最後空歡喜了一場,有時候這個或許也是天意。

  • 4 # 歷史簡單說

    漢文帝劉恆登上皇位是一個個巧合連在一起的,只要其中有一環有問題,那漢文帝是沒機會登上皇位的,那具體是怎麼樣的呢?

    漢文帝的生母是薄姬,薄姬是魏王豹的夫人,而當時有一個相士叫許負,給薄姬相面,然後說:她生的兒子能成為天子。而魏王豹一聽,薄姬的兒子當然是自己的呀,能成為天子,那因為我也是天子呀。

    魏王豹於是認為自己有天子之氣,所以就離開了劉邦,投向了項羽,劉邦派韓信打敗了魏王豹,魏王豹最後在滎陽被漢將周苛所殺,而薄姬就被送到漢宮的織布工房裡。

    有一次,劉邦逛到織布工房,看到薄姬很有姿色,就將薄姬納進了後宮,但是薄姬一直沒有得到劉邦的寵幸。薄姬與管夫人,趙子兒從小就是好朋友,三人一起約定,如果有誰富貴了,就不要忘掉其他人。

    而管夫人,趙子兒得到了劉邦的寵幸,就說起了這個約定,劉邦聽了之後,有點憐惜薄姬,就寵幸了薄姬,就這麼一次,薄姬就懷上了,生下了劉恆,而劉邦就再也沒有見過薄姬了。

    劉邦死後,劉邦的兒子們先後被呂后殺害,只剩下劉長與劉恆,劉長是因為是呂后養大的,而劉恆是因為薄姬一直不受劉邦寵幸,所以呂后對薄姬與劉恆沒有什麼恨意,也不放在眼裡。

    呂后死後,劉邦的長孫齊王劉襄起兵,周勃,陳平,灌嬰,夏侯嬰聯合了劉襄的弟弟朱虛侯劉章,東牟侯劉興居剷除了呂產,呂祿等人。劉襄起兵的時候,奪取了琅琊王劉澤的部隊。

    劉澤假意說前往長安說明大家立劉襄為帝,但是一到長安,就說劉襄的舅舅駟鈞不是好人,如果立劉襄為帝,那麼呂后的事情還會再次上演,而周勃陳平等人也不願意立過於強勢的皇帝,最後迎漢文帝為帝。

    所以,漢文帝能夠繼承皇位,實在是運氣,因為他在平定諸呂之亂的時候,一點功勞都沒有,而出力最多的齊王劉襄卻不能繼承皇位。

    真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呀!不過,漢文帝能夠繼位,也是大漢的幸運,才有文景之治,才有漢武帝的成就。

  • 5 # 史學達人

    漢文帝能當上皇帝,和他的幸運以及實力是分不開的。

    先說下為什麼漢文帝是幸運的?

    劉邦總共有八個兒子,漢文帝排行老四。其中漢文帝由於母親薄姬不受劉邦的喜愛,所以,他也跟隨母親被劉邦嫌棄了,若是劉邦在世,皇帝壓根就沒他劉恆的事。

    雖然劉邦不怎麼待見劉恆,但是,呂后是劉恆的福星。

    就是因為呂后的瞎折騰,為劉恆以後的皇帝夢提前鋪了一條黃金大道。

    我們看看呂后是如何瞎折騰的?

    劉邦死後,呂后殺了劉邦最疼愛的兒子劉如意,劉如意在劉邦看來是皇位繼承人的最佳人選,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他最後落敗了。

    失敗了只有死路一條,呂后把劉如意的母親,劉邦最愛的女人戚夫人製成了人彘。

    血肉模糊的戚夫人被呂后扔到了廁所,為了顯耀自己的成果,她把兒子漢惠帝叫來。漢惠帝看到慘不忍睹的戚夫人,竟然給嚇了大病一場。

    從此,漢惠帝在也不理朝政了。整天沉迷於酒色當中的他二十多歲就死掉了。

    呂后有為劉恆當皇帝立了一個大功。

    漢惠帝死後,呂后感到了極其的孤獨,因為他只有那一個兒子,兒子死了,這也就意味著江山最後肯定不是他的血脈了。

    她感到恐懼,為了讓自己呂氏宗族富貴,她開始封呂氏為王。

    呂后封呂氏為王很有意思,他是殺一個劉邦的皇子,封一個呂氏王。

    就這樣劉邦的兒子劉恢,劉友又被呂后給幹掉了,再加上了劉邦的大兒子劉肥也是被呂后氣死的。

    這時候劉邦的八個兒子中存活的只有三個了,三個人中又病死一個,僅剩下的人就是老四劉恆和劉長了。

    劉長因從小母親死的早是呂后養大的,呂后肯定不會殺他。漢文帝劉恆就危險了,當呂后召劉恆去趙國當王的時候(劉恢和劉友都是死在趙王的職位上,當時流傳的一句話就是,劉邦的皇子誰當趙王,誰就死)劉恆開始裝孫子,說代國離匈奴很近,我走了匈奴來攻打代國怎麼辦?我願意為嫡母戍邊。

    呂后一想也對,難得劉恆一片孝心,就這劉恆才躲過呂后的那一刀。

    到了呂后死掉,眼瞅著老劉家的江山快被呂家代替了。這時候遠在齊國的劉肥的兒子劉襄就不願意了,他開始召集齊地計程車兵攻打在長安城裡的呂氏家族。

    身在長安城裡的功臣派的周勃和陳平也覺得這個江山應該是劉氏的,呂氏家族不能篡權。於是,這就有了內外兩股兵力要趕走呂氏宗族。

    再加上呂氏在選將領應對變亂的時候選錯了人,他們選了灌嬰去鎮壓劉襄。灌嬰拿到兵權就和劉襄約定好,大家一起殺到長安,把呂家人趕出去,還呂氏江山。

    最終,呂氏被滅族。而整個過程劉恆都是一個旁觀者。他什麼都沒有參與。

    按道理說,誅殺呂氏功勞最大的流著劉氏血脈人選應該是劉襄。

    可是,劉襄在陳平和周勃這些功臣的眼中看來不是最佳人選,因為劉襄太猛了,若是他當了皇帝不容易控制,他們必須要找一個軟柿子來捏。

    找來找去,就找到了愛裝孫子的劉恆。劉恆剛開始還不相信天大的餡餅砸到了自己頭上,經過反覆論證後,他才相信這是事實。

    劉恆就是這樣幸運的進了京當了皇帝的,但是,令所有大臣看走眼的是,劉恆根本不是軟柿子。

    這小子在當了皇帝的第一天夜裡基本上就沒睡覺,他把兵權都安排到自己信任的人手中,才敢去睡的。

    所有大臣一看這樣的劉恆,大呼上當。這就是劉恆的實力。

  • 6 # 七月流火140400643

    漢文帝劉恆是漢高祖劉邦的兒子,說不清楚他是漢代的第幾個皇帝。因為在他當上皇帝之前,漢朝那段歷史挺得雜的。漢高祖劉邦去世之後,他的兒子漢惠帝劉盈繼位為帝,他是劉恆的異母哥哥,劉邦的嫡子。劉盈雖然是皇帝,可是朝廷中掌握大權的是她的母親呂太后。劉盈幹了七年去世,呂太后立他的兒子為帝,每幾年之後,小皇帝因不聽話被廢並殺掉,呂太后又立了一個所謂惠帝的兒子,劉弘為帝(劉弘初封襄城候名劉山,又封常山王改名劉義,後立為帝改名劉弘。據說這些人都不是惠帝的兒了,是呂太后弄的李代桃僵的把戲。)呂太后在惠帝死後又折騰了八年才去世。這段時間歷史上稱為“呂后稱制”。也就是在這段時間裡,呂后除掉了許多劉姓王,封了許多呂姓王。

    在呂太后去世之後,劉氏皇族在忠於劉氏的大臣陳平、周勃、灌嬰等人的幫助下發動政變,誅殺呂氏一族,把政權奪了回來。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漢文帝劉恆被推舉為皇帝,登上皇位,大漢王朝開始了“文景之治”的發展時期。

    這段歷史,《史記》上講的很清楚。現在提起皇位的更迭。就想到了權力的爭鬥,個人的權謀。我今天之所以對這段許多人都很清楚的歷史都來繞舌一番,是因為我在讀《史記》的時候,發現了一個與現在宮鬥戲完全不一樣的邏輯。中國有句古話,“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在古人的眼裡,古來成就大事者,許多情況下,是人事與天命並重的。現在宮鬥戲,講的是人謀,而在真正的歷史中,我們或許會看到一點天命的因素。

    這個問題最簡單的答案是這樣。呂太后去世之後,當大臣們誅殺諸呂的時候,劉恆在代地為王,根本就沒有參與。呂氏被滅之後,他能當上皇帝,絕不是自己謀劃而來,大概相當於天上掉下個陷餅來,剛好砸在了他的頭上。而這個天大的陷餅之所以能砸到他,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有一個好媽媽。這個好媽媽就薄太后,薄太后的好並不在於她是一個多麼精於算計,手腕狠辣的政治家,而恰恰因為他是一個澹泊名利,與世無爭,清靜無為的人。這也是漢初文景時期實行“黃老之治”的思想根源。

    《史記》中對於大臣們為什麼選劉恆當皇帝是這樣說的:諸大臣相與陰謀曰:“少帝及梁、淮陽、常山王皆非真孝惠子也。呂后以計詐名他人子,殺其母,養後宮,令孝惠子之,立以為後,及諸王,以強呂氏。今皆以夷滅諸呂,而置所立,既長用事,吾屬無類矣。不如視諸王最賢者立之。”或言:“齊悼惠王高帝長子,今其嫡子為齊王,推本言之,高帝嫡長孫,可立也。”大臣皆曰:“呂氏以外家惡而幾危宗廟,亂功臣。今齊王母家駟,駟鈞,惡人也,即立齊王,則復為呂氏。”欲立淮南王,以為少,母家又惡。乃曰:“代王方今高帝見子,最長,仁孝寬厚。太后家薄氏謹良。且立長故順,以仁孝聞於天下,便。”乃相與共陰使人召代王。

    這段話是摘自《呂太后本紀》,他基本上回答了題主所問。諸呂被殺之後,漢朝的皇帝其實還在。但他是呂氏立的,假如他當皇帝,長大以後是很有可能為呂家報仇的。所以,惠帝劉盈這一支,可能有呂家血統的人被完全否定了。這支有常山王劉朝,淮陽王劉武等以及少帝劉弘全被清理殺掉,絕了後患,大漢王朝的皇族從此之後,絕了呂家的血統。

    惠帝劉盈一支被否定之後,首先被提出來的是劉邦的大兒子齊王劉肥一支,劉肥此時已經去世,他的兒子劉襄繼承王位。而在誅滅諸呂的過程中,這一支是起了很大作用的。劉襄的弟弟是朱虛候劉章是事件的策劃與參與者之一。但是,他們不敢立齊王,因為齊王的母親太厲害。如果他兒子當了皇帝,又是一個呂后。況且齊王是劉邦的孫子。

    當時劉邦的兒子在世的,只有代王劉恆和淮南王劉長。劉恆母親和善,又是哥哥。劉長的母親雖然死了,但是孃家人還在,也不是善茬,所以,大家一致透過,推舉劉恆當皇帝。

    劉恆的母親薄太后,原來是魏王宮中的宮人,這個魏王叫魏豹,也是秦末亂起之後復立的六國之後。在楚漢相爭之際,這些諸候們看到誰的勢力大佔上風就投靠誰。當時,魏豹已經投靠劉邦了。在劉邦與項羽斗的很激烈,需要魏豹相助的時候,一個偶然事件,改變了歷史。

    當時有個著名的相數家叫許負,他為魏豹宮中的薄姬看相時說,這人可以生天子。魏豹因此會錯了意:我的女人能生天子,不是說明我能當皇帝嗎?於是,他就產生了坐壁上觀的想法,想讓楚漢相爭兩敗俱傷後,他可以當皇帝。誰知人算不如天算,劉邦把項羽給收拾了之後,立馬就把他給收拾了。這樣,薄太后就成了劉邦的戰利品。

    薄太后這個人,生性澹泊,從來不與人爭執什麼。在魏王宮裡的時候,她有兩個好姐妹,曾經一起發誓,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到了漢宮之後,另外兩位都愛到了劉邦的寵幸。只有她默默無聞。有一天,她與兩個好姐妹一起聊天說起自己做夢有龍上身。剛好劉邦過來,聽到了她們的談話。三姐妹就把當初有福同享的話告訴了劉邦 。劉邦說,那我就邦你把夢圓了。當天就寵幸了薄姬。誰知春風一度之後,居然就懷孕了。生下個兒子,就是劉恆。劉恆長大之後,被封為代王。

    劉邦去世之後,呂后對當初搶自己男人的都進行了瘋狂的報復。最慘的是趙王如意的母親被生生做成了“人彘”。而趙王如意也被呂后毒死。

    薄太后因為生性澹泊,在呂后的印象中大概從沒有發現過她勾引自己丈夫的行為。所以在報復的名單中,沒有薄姬。在丈夫劉邦去世之後,本著已嫁從夫,夫死從子的原則,薄太后便跟著兒子劉恆去代國做王太后了。

    在劉邦去世到文帝上臺之前的十五年時間裡,是呂太后當政。她要光大呂家,就要壓制劉家。劉邦的八個兒子,有好幾個都是被他整死的。趙王如意直接毒死。老大齊王劉肥也差點被毒死,為了自保,把自己齊國的一座城獻給呂后的女兒魯元公主才獲得呂后的諒解。但還是死在惠帝之前。梁王劉恢和淮陽王劉友都是因為呂后賜一個呂家的閨女給他們當媳婦,然後被自己的媳女給治死了。劉友是被自己的媳婦告狀,被呂后幽禁,活活餓死的。劉恢是受不了媳婦的虐待,自己上吊死的。可見,王爺的日子也未必就是幸福的。還有一個燕王劉建,比呂后早一年去世,死的時候,留下一個兒子,呂太后直接派人殺掉。燕國被除掉了。

    到諸呂被誅滅的時候。劉邦的兒子還活著的。就只有漢文帝劉恆,以及淮南王劉長了。因為劉恆的母親善良,所以,他贏了。心狠手辣,精於算計的呂太后,被族滅了,而從來不爭的薄太后贏得了天下!這是不是和宮鬥戲的路數不太一樣?

  • 7 # 蘇墨白夕

    劉恆能當上皇帝,也要拜呂后所賜。劉邦有八子,但呂后只生了漢惠帝劉盈。劉盈死後,呂后為了掌權,對庶出的其餘諸子大加迫害,有4人為其所害,只有老大劉肥善終。到呂后逝世時,劉邦的兒子當中只剩下淮南王劉長和代王劉恆。待諸呂叛亂被平定後,大臣們在一番權衡之後,終於把名不經傳的劉恆扶上皇位。劉恆同他的父親劉邦一樣,在皇位來歷不明時,總要找一個傳說來說明皇帝本來就應該他做。於是劉邦臨幸劉恆母親薄夫人時,薄夫人就夢見了巨龍盤身,然後劉恆就出生了。但不管劉恆是怎麼當上皇上的,他畢竟是“文景之治”的建設者之一,也是西漢王朝的明君之一。之所以在劉恆和兒子劉啟統治時期出現國泰民安的“文景之治”,首先要歸功於劉邦和劉盈的苦心經營,但起決定性因素的,還是在於劉恆“賢智溫良”的性格。正是他這種性格,才使得大漢王朝無為而治的統治思想得以貫徹和延續,更進一步把老百姓從戰亂中解放出來,為社會創造了大量的財富。他和他的兒子劉啟不遺餘力的積累,為後來漢武帝建立偉大的功勳奠好了根基。

  • 8 # 劉276125732

    漢文帝能當上皇帝是西漢中央政權各派政治勢相妥協的結果,他是高祖兒子中各方政治勢力都能接受的人物,一是漢文帝本人性格無明顯暴虐傾向,反而給人們一種敦厚的形象,這就是擁立其繼位的文武勳貴感覺到漢文帝定能善待他們和百姓。這是高祖皇帝留下的勳貴最大的願望。漢文帝侍母至孝這便是善的表現。其二漢文帝母族貧寒,薄太后素來賢良,沒有後宮干政和外戚專權的政治實力和條件。讓呂后專權受到迫害的劉姓宗室和開國勳貴徹底放心,這兩大要因素是促成漢文帝繼位的根本原因

  • 9 # 三農天下185

    劉恆能當上皇帝,也要拜呂后所賜。劉邦有八子,但呂后只生了漢惠帝劉盈。劉盈死後,呂后為了掌權,對庶出的其餘諸子大加迫害,有4人為其所害,只有老大劉肥善終。到呂后逝世時,劉邦的兒子當中只剩下淮南王劉長和代王劉恆。待諸呂叛亂被平定後,大臣們在一番權衡之後,終於把名不經傳的劉恆扶上皇位。劉恆同他的父親劉邦一樣,在皇位來歷不明時,總要找一個傳說來說明皇帝本來就應該他做。於是劉邦臨幸劉恆母親薄夫人時,薄夫人就夢見了巨龍盤身,然後劉恆就出生了。但不管劉恆是怎麼當上皇上的,他畢竟是“文景之治”的建設者之一,也是西漢王朝的明君之一。之所以在劉恆和兒子劉啟統治時期出現國泰民安的“文景之治”,首先要歸功於劉邦和劉盈的苦心經營,但起決定性因素的,還是在於劉恆“賢智溫良”的性格。正是他這種性格,才使得大漢王朝無為而治的統治思想得以貫徹和延續,更進一步把老百姓從戰亂中解放出來,為社會創造了大量的財富。他和他的兒子劉啟不遺餘力的積累,為後來漢武帝建立偉大的功勳奠好了根基

  • 10 # 文淵閣小雜役

    漢高祖劉邦生有八子,長子劉盈為呂后所生,其後順理成章的成了西漢的第二位皇帝。而漢文帝劉恆排行中間位置,為薄姬所生。劉恆能坐上皇帝寶座,運氣成分很大,甚至可以說他的出生本身就是一個偶然。其母薄姬本是魏王之妾,劉邦把魏王打敗後盡收後宮,但一開始並未注意到薄姬這人。後來很偶然的一次,劉邦醉酒後寵幸了薄姬,此後薄姬便生下了劉恆,但劉邦事後每當回事,幾乎忘了自己有這麼一個兒子,後來等劉恆稍長以後,便把他們發配到偏遠的燕地,建立代國。劉恆與其他兄弟相比,出生卑微,且其母薄姬更是不受劉邦待見,帝位傳承之事本與他無關,劉恆也從未想過自己能登上皇帝寶座。但後面又發生了預想不到的事,先是漢惠帝劉盈英年早逝,後呂后把持朝政數年也撒手人寰,卻並未確定繼承人。呂后去世以後,周勃等老臣夥同劉氏宗族盡誅呂氏,天下再次平定之後,國不可一日無主,周勃等人左思右想,始終想不出一個合適的人來,最後他們把目光匯聚在了劉恆身上,原因有三點:一是劉恆為高祖劉邦之後,名正言順;二是劉恆從表面上看起來很是軟弱,他們以為將來會比較好控制;三是劉恆為人很好,治理代國也頗有好名聲。所以如此種種,最終劉恆在周勃等老臣和劉氏宗族的擁護下登上皇帝寶座

  • 11 # 歷史研習社

    公元前180年,漢高祖劉邦的第四子,23歲的代王劉恆登基稱帝,史稱漢文帝。然而漢文帝的登基,卻並不是一帆風順的。誅滅諸呂后,有資格登上皇位的劉姓子孫有很多。代王劉恆是如何脫穎而出,登上皇位的呢?圖/電視劇《美人心計》陳鍵鋒飾漢文帝

    漢文帝的上位,應該歸功於自漢高祖劉邦時就處尊居顯的功臣集團。劉邦稱帝后,最初追隨他的臣子分別得到官職。在高祖、惠帝、呂后、文帝統治時期,漢初軍功受益階層成為漢帝國政治的主導和支柱。

    呂后過世後,太尉周勃、右丞相陳平、將軍灌嬰,聯合齊王劉襄、朱虛侯劉章誅滅了呂氏全族。當時在位的後少帝劉弘是惠帝之子,但他並不是惠帝皇后張嫣所生。呂后扶植劉弘登上皇位,並給他娶了呂氏女為皇后。雖然諸呂已亡,但小皇帝長大後或許會對功臣們構成威脅。因此他們為自身利益計,藉口後少帝劉弘及其兄弟梁王、淮陽王、常山王皆非惠帝所生,從而“以臣立君”。文帝的入主,是列侯大臣們根據自身的利益權衡之後的選擇,當時高帝諸子都處於被動的被選擇地位。圖/電視劇《美人心計》周勃議立新君 劉邦的子孫眾多,齊王劉襄是當時的備選人之一。劉襄是高祖長孫,代王劉恆是高祖之子,劉恆輩分高於劉襄。加上誅殺諸呂時,齊王的能幹表露無疑,強勢皇孫對功臣派威脅非常大。齊王的母家又十分強橫,功臣集團有了呂氏的前車之鑑,因而否決了齊王。代王劉恆的條件則完全符合功臣集團和劉氏政權的利益。呂后掌權時,曾有意讓代王劉恆接任趙王,劉恆拒絕了呂后,表示“願守代邊”。呂后死後,齊王劉襄率先起兵。代王既未隨齊王起兵,也沒有隨後附和,只是安安靜靜的守著代國,看起來全無政治野心。 不僅如此,代王以仁孝聞於天下,他的母親太后薄氏瑾良,完全符合功臣們的要求。最終大臣們決定,讓朝中毫無實力的弱勢皇子——代王劉恆來填補皇位的空缺。公元前180年,代王劉恆登上皇位。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這位皇子一登上皇帝寶座,就變得強勢起來。文帝入宮當夜,就拜宋昌為衛將軍,鎮撫南北軍,任命張武為郎中令,讓自己的心腹順利接管了京師的武裝力量和宮城的守衛。 漢文帝在位期間,推崇黃老之術,採取“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西漢國力逐步提升。漢文帝與兒子漢景帝統治時期,國家富庶,人民生活安定,盛世空前。後世史家稱之為“文景之治”。參考文獻:1.李開元:《漢帝國的建立與劉邦集團——軍功受益階層研究》,北京:三聯書店,2000年。2.薛小林:《漢文帝時期的權力結構與政治鬥爭——以臣立君為中心的考察》,《南都學壇》2014年第3期。

  • 12 # 木林普法

    漢文帝劉恆的勝出繼位, 看似意外, 其實是必然!

    西漢初年的諸呂作亂事件被平息後,政變大臣們為了避免日後受到追究報復,經過政治協商,作出了廢掉現任皇帝劉弘,擁立代王劉恆繼任為新皇帝的決定。

    此時,身為代王的劉恆,雖然貴為開國老皇帝之子,但因為一直都沒有受到過重視,一直都在被邊緣化著;雖然也是一個諸侯藩王,但他除了寬厚仁和、孝順恭儉外,自己以及母舅家都沒有什麼實力;雖然也是劉氏宗親子弟,但在誅呂政變中卻沒有發揮任何的作用。然而,就是這樣一位與政變事件無關的人,最終卻被推上了權力的中心,好像意外,卻又在情理之中的成為了國家的最高領導人。

    說到意外,劉恆的繼位確實是個意外,無功受祿,坐享勝利果實。按常規來看,政變的結果,往往是參與者中功勞最大的人最終分享了勝利的成果,局外人幾乎是沒有什麼機會。在這次政變中:

    長安城外,齊王劉襄最先起兵,聲勢最大,實力最強,但在政變成功後,只是暫時恢復了齊國原有的地盤,不僅沒有能夠進入權力中心,沒有受任何封賞,齊國反而又被割裂出了兩個郡分別給了他的兩個弟弟。

    長安城外,以大將灌嬰為首的國家軍隊,將地方平叛勢力阻止在了長安城外,雖然有約定,待諸呂發生叛亂控制長安城內時,兩軍同時攻向長安,但兩軍卻沒有合兵一處,形成共同的指揮,反而是在靜觀局勢變化中互相牽制著。

    長安城內,沒有壓倒性實力的劉章,因為太快的誅殺了讓周勃擔心的呂產,使得以陳平、周勃為首的功臣勳舊派們很快就掌控了整個京城局勢,沒有發生大的動亂事件,這讓最先就有理應外合想法的劉氏兄弟們失去了帶兵入京,借勤王之機掌控朝局的機會。

    長安城內,政變之前,功臣勳舊派也只是將趙王和梁王之位許給了參與政變的劉章兄弟,當時都不能保證政變會成功,肯定也沒有要廢掉當時天子的想法。

    長安城內,平叛的主力是被功臣勳舊派以支援劉氏統治為理由控制的北軍,此時的現任小皇帝,也被控制在老幹部們的手中,他們徹底的掌握了國家的話語權,進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退可以廢天子擁立新君。

    當政變成功後,所有人都從慶賀中回過神來時,他們發現,舊皇帝是呂氏提攜扶植起來的。既然要擁護劉氏政權,那皇帝就得由劉氏的後世宗親子弟們來擔任,繼承人的首要條件是必須是劉邦的直系後人,即是劉邦的兒子或孫子們,而誰是劉邦的嫡系子孫們,大家都比較清楚。

    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無!一勞永逸的方法,就是斬草除根,將所有與呂氏有關聯的人物清除出管理隊伍。

    於是,呂后這一支所有後人包括漢惠帝劉盈的所有兒子,即現任的少帝劉弘、梁王、淮南王、常山王等都被排除在了繼位之外,與呂氏有姻親關聯的人物如劉章等被排除掉了,曾經在前任呂氏王朝被信任的劉氏宗親們如琅琊王劉澤、劉長等人被排除了,劉邦的小兒子劉長因為是呂后撫養大的,再加上驕橫霸道、難以控制也被排除了。在繼位的人選中,算來算去,只剩下了兩個人合適,一個是高祖劉邦的兒子劉恆,一個是高祖劉邦已經去世了的私生子劉肥的兒子劉襄。

    劉襄作為現任的齊王,雖然在這次誅呂平叛事件中有首義之功,但他並沒有得到朝廷內功臣勳舊派的信任和支援,在開始就被大臣們利用了。一是,灌嬰借劉襄起兵,才有了率軍出征的兵權,並將劉襄阻止在了長安城外,直接把他排除在了中心權力之外,既沒有讓他帶兵入京護王參政掌握國家實權,也沒有讓他參與後續的廢立皇帝討論,更沒有給他以拉邦結派以籠絡收買人心的機會。二是,誰都不願意給自己找一個厲害的領導來管理自己,作為外部聲援最強勁援手的劉襄,因為表現的過於優秀而受到了政變者們的擔心,他們也擔心以後制衡不住劉襄,擔心不了皇帝以後的劉襄對他們動手。三是,如果從民主和所謂的民意角度來講,在廢立皇帝的三方談判中,劉襄只有自己的弟弟劉章提議他當皇帝,在權力中心沒有獲得實力派的擁護支援,而且還受到了以劉澤為首的劉氏宗親中其他人的反對,結果以二比一敗選。四是,大家讓劉襄落選的藉口也很奇葩,不說劉襄有什麼問題,而只糾著他的母舅駟鈞來說事,居然還冠冕堂皇的說出了這個讓人哭笑不得的說法:防止出現第二個呂氏家族。事實是,在漢文帝朝,劉襄一直都在齊王任上,沒有被調入到朝廷中重用,也很快的就死了。

    既然劉襄被排除了,那就剩下了這一個劉恆了。

    不過,劉恆的成功也不是必然的,既有天意的傾向,更是各方政治勢力妥協的結果。

    一是,從劉恆的屬官宋昌的分析出的這五條理由就能看出一些端倪,① 秦朝行苛政,諸侯並起,最終劉氏稱帝,這是人人都知道的,因此皇位還是劉氏的;②劉邦分封子弟為王,各位王的封地都互成地利之勢,天下疆土格局暫時難以變動;③大漢王朝廢除苛政,法令嚴明,廣佈恩德,百姓安居樂業,不願遭受戰亂;④呂雉狠毒,但周勃持節進入北軍大營後,將士人人表示支援劉氏,這是天意使然,而非人為;⑤就算大臣們想起事,百姓們也不聽他們使喚,再說長安有劉章和劉興居等宗親,外有吳王、楚王、淮南王、琅琊王、齊王和代王等守禦邊疆,天下還在劉氏手裡。

    二是,劉恆他是功臣勳舊派們反覆衡量的結果。如果不是劉恆個人的實力太弱,再加上他原本表現出來的軟弱寬厚,他估計也進入不了大臣們的視線,繼任不了皇帝。

    三是,劉恆的繼位,同時也說明當時的功臣勳舊派們雖然掌握了話語權,但他們還沒有能力改變由劉氏來統治天下的現狀,對於以劉澤為首的劉氏宗親提議下的劉恆,他們暫時也只能妥協。

    四是,劉恆的繼位,看似名正言順,其實它解決了很多呂氏留下的問題,既解決了當前繼承人的問題,也解決了未來的權力繼位問題,更消除了未來掌權者因為血緣關係進行政治清算的可能。

    五是,當然了,劉恆的繼位也有天意,不僅僅是他母親薄姬的那個會生天子的相面傳說,還有他們用火燒烏龜殼來求神占卜的卦象大橫,預示著他能當上皇帝。在他舅父薄昭與周勃的核實對接下,他知道了大臣們迎立他為皇帝的原因,他們之間達成了政治妥協。

    於是,我們看到,在漢文帝繼位後,劉盈的所有兒子們都被誅殺殆盡;以陳平、周勃、灌嬰為首的功臣勳舊派們,分別是左右丞相和太尉的身份,掌握了朝廷軍政實權,周勃還與文帝結成了姻親關係;與功臣勳舊派親和的劉氏宗親們受到的獎賞;在誅殺諸呂中出力最多的劉襄、劉章、劉興居兄弟們,不僅沒有被兌現政治承諾,甚至於還受到了壓迫排擠;再後來,到了文帝三年時,劉襄、劉章去世,劉興居起兵造反,兵敗自殺身亡。再後來,陳平去世,周勃也被誣造反下獄,在薄太后的說情才被釋放。

  • 13 # 冰凌花869

    漢文帝劉恆是劉邦的第三個兒子,封代王,他的母親薄姬也是個極其聰明之人,薄姬不爭寵不嫉妒,兒子也教的很好,劉恆從小就做事小心謹慎,不惹是生非,八歲時,大臣們推舉他成為代王。也是因為地位不顯赫,躲過了呂后的迫害,呂后專政十幾年中,代王劉恆一直韜光養晦,呂后去世後,劉恆最有資格繼任皇位,並且本人低調寬厚,也因此獲得大臣認可,老臣陳平和周勃推舉了寬厚仁慈的代王劉恆即位,開啟了長達幾十年的文景之治。

  • 14 # 東東歷史

    這個沒那麼玄乎,就倆原因,一個是沒人可選了,一個是為人老實。

    首先是為人老實

    漢文帝劉恆的母親是薄太后,原來是魏王豹的妾,魏王失敗之後,跟了劉邦。劉邦只和她過了一夜,這一夜就留下了漢文帝。薄氏為人低調老實,呂后也覺得對自己沒風險,在劉邦死後,讓這位老實巴交的妃子隨他兒子漢文帝到封地。母子倆都忠厚老實,不僅在呂后專政的時代能夠得以存活,而且為日後登基創造了機會。

    其次,劉邦沒兒子了

    陳平周勃誅殺諸呂之後,要找個人當皇帝啊。漢惠帝倒是有兩個兒子,還先後都當過皇帝,但是都不是漢惠帝親生的。既然皇帝沒後人了,那就找劉邦的後代,此時劉邦八個兒子,就剩下倆了,一個是漢文帝劉恆,一個是淮南王劉長。劉長這人脾氣大,大臣們不敢用。就用了老實巴交的漢文帝母子。

    過程就是這樣。

  • 15 # 如是史社

    漢文帝劉恆做皇帝,是呂后他們爭權奪利操作的一個BUG。

    說起漢文帝,不得不提他的母親薄姬。薄姬年幼時父親就死了,長大後嫁給了魏豹做了姬妾。魏豹投降了劉邦,後又反悔,劉邦於是派人把魏豹勢力除了。薄姬在內的這些後宮嬪妃們,自然就充入了劉邦的後宮。

    薄姬本來一點都不在劉邦眼裡的,但有一天劉邦有兩個美人與薄姬有舊,說起三人之間的約定,劉邦對薄姬心生憐憫,於是寵幸了薄姬。薄姬這位女子第一次不凡就體現出來了,她在被劉邦寵幸之前說:“昨夜我夢見有蒼龍盤踞在我肚子上。”劉邦說:“這是顯貴的吉兆,我為你促成這件好事。”薄姬肚子很爭氣,這一次同房,就有了身孕。

    但是其實劉邦並不喜歡薄姬,這次以後,薄姬也基本見不到劉邦。劉邦對這個排行老四的兒子劉恆,也不是很待見。公元前196年,漢高祖鎮壓了陳豨叛亂後,封劉恆為代王,然後他就一直默默無聞守護著大漢王朝的北部邊疆,和母親薄姬相依為命,長達十六年之久。二十四孝故事裡,就有漢文帝為母親薄姬親嘗湯藥的故事。

    但,禍兮福之所倚。正因為劉邦不寵愛薄姬,薄姬才在劉邦死後,呂后的虐殺劉邦生前寵妾,放過薄姬,讓她隨兒子去封地做太后,保了平安。而劉恆,正因為封地夠偏僻,安安分分的對權力沒有爭鬥的念頭,被呂后忽略了。在呂后死後,太尉周勃、丞相陳平等大臣把諸呂一網打盡,要迎立他入京為帝。

    劉恆聽到要迎立自己登基,並沒有想象中的欣喜若狂。相反,他心裡揣測,這是不是有什麼陰謀。細細分析,劉恆的擔心,很有道理。但再深入想想各方勢力的角逐和立場,就知道,除了劉恆,真沒有第二個更合適的皇帝人選了。

    1、劉邦的兒子中,除了他,還有一位淮南王劉長。劉長生前更受劉邦寵愛,封地比他富庶,各方面看起來,都比他更適合做皇帝。但劉長有個致命的短板,就是他是呂后撫養長大的!眾人剛趁呂后死,平了諸呂叛亂,怎麼可能給自己找麻煩呢。2、漢惠帝劉盈有親兒子。兄終弟及可以,父死子繼更好啊。可別忘了,這幾位劉邦嫡孫,可都是呂后的孫子啊。萬一他們上來,要為祖母報仇怎麼辦?所以餘下的四位子嗣,在劉恆繼位時,就被秘密處決了。3、平定諸呂叛亂有大功的劉邦孫子劉章和其兄長劉襄,也是皇位合適的繼承人。封地在最富庶的齊國,兵強馬壯,但這二人也是倒黴催的,物極必反。眾人怕轄制不了二人日後的權力,堅決不同意。導致最後劉章鬱郁,三年後就氣死了。

    而劉恆,離開朝廷的時候還小。又不受待見,朝中又無自己的親信勢力。他要是做皇帝,還不是要倚重這幫老臣們。所以,在臣權和皇權的角逐中,大家找到了劉恆這個平衡點!天上掉下個皇帝的寶座,劉恆什麼都沒幹,就被請了上去!而漢文帝劉恆,他所治下的大漢,出現了有史以來第一次盛世,文景之治!證明了他確實就是那個真命天子!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在劉恆,劉長身上簡直就此話的註解。所以吧,一個人,不比為艱難苦悶,也不必為順利沾沾自喜,“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這雞湯,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易經講啊,中正得位,吉利無不勝;不中不正,得位得福貴,都是禍殃,兇!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 16 # 加菲喵miao

    問題不夠嚴謹,漢惠帝劉盈死於公元前188年,死後又立他的兩個兒子為皇帝,但據說不是親兒子,是呂后找來的,呂后死後被廢。公元前180年才立劉恆為皇帝。

    漢惠帝在位時就是呂后獨攬大權,後面立的也是傀儡。呂后死後老臣陳平,周勃等聯合齊王劉肥的兩個兒子劉章和劉興居剷除諸呂。在繼承人上產生分歧。齊王一族功勞很大,齊哀王劉襄又是劉邦長子長孫,呼聲很高。但是大臣們說:劉襄的老婆家是惡霸,會出現另一個呂后,給否了。其實真正原因是:大臣怕齊王一族權利太大,會不把他們這些老臣放在眼裡。

    當時劉邦八個兒子中,還有兩人活著,老七劉長是呂后養大的,肯定不行。老四劉恆忠厚老實,剛好和他們心意,就立了劉恆。

    劉恆是劉邦第四個兒子,薄姬所生。薄姬剛入宮時,有一起的兩個好朋友,當時約定:如果將來發達了不要忘記彼此。後來那兩個人得到劉邦的寵幸,有一次她們提到她們的約定,劉邦就把薄姬招來寵幸。估計薄姬相貌平平,也不會討劉邦歡心,以後沒在寵幸。但幸運的是生下了皇子,因為母親不受寵,兒子老實巴交,劉邦不太喜歡他,就封在了比較偏遠貧瘠的代國。因禍得福,也正是不受劉邦喜歡,才沒有遭到呂后的毒手,活了下來!

    事實證明,劉恆當皇帝是最正確。楚漢戰爭造成民不聊生,國家需要休養生息。劉恆注重發展農業,不鋪張浪費,手下想給他修建的亭子,他看完預算,捨不得住。正是有了文景兩代皇帝的休養生息,才使的漢武帝劉徹有了足夠的財力征戰四方。

  • 17 # 捷興翡

    中國老百姓具有自我修復能力,所以有時,只要皇帝不搗亂,生產也能上去。象明朝嘉靖、萬曆二十多年不上朝,但明朝很多大成就就是這個時候被創造出來的。所以所有人從自己利益出發

  • 18 # 浪淘天空

    劉恆能被推上皇位,原因就是沒有根基,容易控制,能讓朝中大臣的利益最大化。

    劉盈登基之後,一直由呂太后掌權,期間大力打擊劉氏家族的人,提拔呂氏族人,險些取代了劉姓的皇帝之位。呂后去世之後,新的皇帝人選,朝廷大臣認為要找一個母親孃家弱勢的人,避免太后專權的事情再次發生,劉恆就符合這個條件。劉恆在漢高祖和呂太后時期,都是一個邊緣化的皇子,在朝中沒有自己的勢力,母親薄太后的家族也弱小,這樣的話,劉恆登基,朝政還是掌握在朝廷大臣的手裡,不會落在外人手裡,周勃、陳平這些大臣就能保住自己的地位,皇帝感謝大臣的擁立之攻,還會重用這些大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朋友多大開始讀繪本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