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shawn25
-
2 # 懷疑探索者
愛因斯坦已經被神秘主義化了,似乎成為了無所不能的科學家的代名詞。
有一部知名的周星馳主演的恐怖電影,不,是喜劇電影裡面,一個外貌很像很像愛因斯坦的科學家教授,就將被炸彈炸成“人渣”的周星星少爺重新組裝起來,還賦予了他百變金剛的超能力。由此可見,連導演都把這類“恐怖發明家”想象為愛因斯坦的形象。好像只要愛因斯坦一登場,就沒有解決不了的難題。愛因斯坦已經比神還要神了。
(愛因斯坦的造型。)
當然,也有一些陰謀論愛好者喜歡吹噓特斯拉,說特斯拉比愛因斯坦還牛。不過,這些特斯拉吹已經沒有市場了,還信特斯拉的人已經屬於極少數人。特斯拉連理論都沒有一個被科學界證實,又如何超越愛因斯坦呢?再說,特斯拉充其量就是一個發明家,是一個工程師一類的人物,和愛因斯坦這樣的理論物理學家有境界上的鴻溝差距。沒有理論,就沒有應用。而很多發明創造並不需要很高深的理論知識。所以,即使你是一個很傑出的發明家,也未必證明你一定是優秀的科學家。
那麼,十個愛因斯坦如果聯合起來,他們會發明什麼呢?也許他們會發明一個新的物理學派吧?
-
3 # 小浣熊606
若10個聰明人湊一起,他們一定不會去發明任何東西,他們會深入探尋宇宙的成因,預測未來人類文明將導致未來有可能發生的災難。
-
4 # 焦飾慧宅
老愛不是發明家,但他的研究理論造就了不少發明家,十個老愛類似的人物長時間待在一起,恐怕不會有啥新的科學研究出現,只怕是帶給學術界各種混戰。。。甚至會降低他們各自的智商。。。搞不好還會有兩三個直接自殺。。。。十個同樣的老愛在一起也不會帶來高效,只能是影響正常工作!!!
-
5 # 橘子蛋包飯
第一:科學是受時代限制的,你要是讓愛因斯坦生活在秦朝,他能活過30歲就不錯了。
第二:科學不是從零到一,不是變魔術突然一下就炸出新東西了,科學是一個逐漸進步突破的過程。舉個例子,電腦就是一步步進化而來,英特爾的CPU是從4004到現在的酷睿9代就是一代代進步。而所為的跨越不過是跨過了老舊的技術,而不可能一步發展出一於現有的技術毫不相關的技術。
第三:科學是理論先行,特別是在物理學領域。基本上是科學家發現一個理論,後人用了N年去證明是對的,然後在過了N年你用上了。舉例愛因斯坦說引力波存在,過了好幾十年我們才證明是對的,然而還一點用不上。
總結一下,科學是要一步步來的,受到當前環境所影響的。科學從理論提出,到證明,到運用需要的時間可能長達百年以上。比如蟲洞,暗物質,現在我們也沒證明,要能利用上真不知道何年何月。一個超級大牛級科學家能指引人類的未來,但想靠一推大佬就馬上搞出什麼黑科技是不可能的,畢竟就算想到了,證明了你也做不到。不信?你想想就是現在全世界頂尖晶片專家一起組隊到了秦朝,秦朝也做不出CPU對把。
-
6 # 科學船塢
無疑,愛因斯坦是迄今為止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不僅在相對論還在其他領域都有卓越的成就,單單憑藉狹義相對論加上他的其他成就就可以與一眾量子力學的科學家比如薛定諤、海森堡等人媲美了,何況還有另外一個重量級的成就:廣相,所以,即便愛因斯坦登上物理殿堂的頂端也是不為過的,在物理學界很多物理學家認為愛因斯坦的成就高於牛頓。
但十個愛因斯坦級別的人物聚集在一起會發明出什麼恐怖的東西呢?
這個是無法預料的,需要看這十個人物是不是研究同一個領域的,如果不是同一個領域的,那聚集在一起沒有多大的火花,試想一個搞化學的與一個搞高能物理的顯然不是一個方向上的學問。
但如果十個人物都是一個領域內的或者領域很相似,那這就很恐怖了,並不是說能發明出什麼恐怖的東西,基礎物理學家的職責不是發明,他們是發現,發現事物背後的真理,發明留給發明家與工程師去做。
十個愛因斯坦級別的人物很可能帶來一個個物理發展轉折點,他們有可能使一個領域產生質的飛躍,超越時代幾百年,當然這只是假設,現實中也遇不到這樣的情況,愛因斯坦式的人物,幾百年的科學史也就只出現了幾個而已。
-
7 # 科技股觀察
我們都知道“三個臭皮匠 勝過諸葛亮”,但“三個諸葛亮能勝過臭皮匠”嗎?或者說,“十個愛因斯坦能勝過一個愛因斯坦嗎?
答案是不能。
如今,江湖上仍流傳著英特爾三傑的傳說,羅伯特·諾伊斯、戈登·摩爾、安德魯·格魯夫,他們三位一體共同締造了英特爾奇蹟,然而他們三人都並非天生完美無缺。諾伊斯擁有遠見與野心,但在執行層面卻缺乏一以貫之的持久動力和關鍵時刻的決斷力;摩爾專注於技術,對電子產業的未來圖景瞭然於心,卻不擅長“俗務”;而“偏執狂”格魯夫則是腳踏實地的人,他能令前兩者的思想變成行動、技術變成商品、戰略變成現實。自從這黃金三角淡出英特爾後,英特爾乃至整個矽谷的榮光都在逐漸暗淡。
與英特爾三傑的故事相反,在英特爾之前,聚集了一批天之驕子的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卻因為肖克利的偏執狂傲而令人才散盡。這些“叛逆”在離開肖克利後,共同開創了快捷半導體公司,再次雲集了一批行業內的頂尖人才,然而天才組成的團隊最終也由於各種原因而風流雲散。
為什麼一批傑出的人才彙集到一起卻成不了事,各有弱點的英特爾三傑卻可以能人所不能?箇中秘密,其實全都藏在管理團隊的搭配組合之中。
英國著名“團隊角色理論之父”貝爾賓博士在《管理團隊:成敗啟示錄》揭曉了箇中答案。原來,不論是肖克利半導體實驗,還是快捷半導體公司,他們都患上了“阿波羅綜合徵”,中了高智商的“詛咒”。導致他們失敗的表面原因是一群高智商的人在一起,彼此鋒芒相刺,最終產生了正正為負的效果;但繼續探究下去就會發現,導致他們分崩離析的內在原因是這些天才們缺乏團隊意識,彼此之間缺乏有效合作。他們每個人單獨看都光芒四射,但卻因為缺乏互補性而無法組成有效的團隊。但英特爾三傑卻因為優勢互補、有效分工而形成了一個黃金三角,形成了最佳管理團隊組合。
其實,只要找準了阿波羅團隊的問題成因,對症下藥,就總會有破局之方。阿波羅團隊的人由於智力較高,特別喜歡出點子,且具有批判性思維,他們往往會將思維的重點放在分析與對立分析上,但這樣的結果導致了利用資源、收集和交換資訊、知識的整理、工作計劃的執行及協調等同樣重要的工作被天才們忽略了。同質化的高智商團隊,如能按照貝爾賓的理論引入一些優秀的協調者、執行者、完成者,去完成那些被天才所忽略的工作,將高智商者的智力能量引向對團隊發展有益的方向,讓天馬行空的創意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上,哪怕這些後加入成員的智商平平,對團隊都會帶來很大助益。
根據貝爾賓的理論,一支結構合理的團隊應該擁有9個團隊角色,分別是鞭策者、執行者、完成者、外交家、協調者、凝聚者、智多星、審議員和專家,他們各司其職,協同聯動,一個團隊才能高效運轉。需要指出的是,一個團隊需要9個角色,但一個人卻可以身兼數職。就像英特爾的聖父諾伊斯那樣,他既是凝聚者、協調者,也是外交家;而聖靈摩爾則是智多星和專家;而偉大的聖子格魯夫則充當了鞭策者、執行者、完成者、審議員等多種角色,他們堪稱最“經濟型”的管理團隊。
企業管理團隊,猶如一個神奇的魔方,隊員之間搭配合理,其爆發出的整體戰鬥力要遠大於單人簡單疊加所能產生的效果。實踐證明,智力綜合水平略低的團隊,只要其中有一個智多星,就完全有可能戰勝由聰明人組成的超級團隊。這並非說明智力是創業和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魔咒”,而是從側面說明了團隊組合的力量永遠大於個人的力量。有效合作是一個團隊在競爭中取勝的關鍵,一個人的聰明才智,若不能融入集體,甚至因智力而爭鋒,與他人發生不可調和的碰撞,此時智力不僅不是團隊的助力,反而成了負面因素。
-
8 # 宇宙探索
沒有誰否認愛因斯坦的偉大,他的確很偉大,可以稱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甚至沒有“之一”!
但再偉大的科學家我們都沒有必要過分崇拜,更不能神化,神化任何科學家都是對其他科學家的不尊,也是不公平的。
有一點是肯定的,任何人都無法脫離時代的侷限性,任何發明發現都必須建立在一個時代的基礎上,建立在無數偉大科學家不斷探索研究的成果基礎上,沒有任何可能完全憑空想象出一套大自然的執行規律!
任何偉大的科學家發現物理法則,都不可能是一個人完成的,在他完成之前,肯定有其他科學家也已經比較接近這套物理學法則了,而愛因斯坦牛頓等科學家的偉大之處就是先於其他人捅破改變人類歷史的那層“窗戶紙”,尤其是愛因斯坦,他異於常人的思維方式讓他走在同時代的前列。
很多人只知道愛因斯坦提出了偉大的相對論,但並不知道他提出相對論的整個過程,更不知道洛倫茲,龐加萊等人當時都已經非常接近相對論了,只差一點就先於愛因斯坦發現相對論,“以太”的概念困擾了他們。相對論公式中的洛倫茲變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公式!
在19世紀末20年代初,除了愛因斯坦之外,還有很多偉大的物理學家,看看第五屆索爾維會議上的物理學界大佬就明白了。當時出席索爾維會議的有幾十人,他們的力量不會比十個愛因斯坦差。
時代的侷限性是任何人都無法突破的,任何偉大的發現發明都必須建立在現有科學的基礎上,一切都肯定是水到渠成的結果,科學發展到一定程度,一定會出現某種質變,而不是靠某個人才取得突變的。科學發展到一定程度,一定會有人去捅破讓科學質變的“窗戶紙”!
所以,十個愛因斯坦聚在一起,並不能發明什麼恐怖的東西,科學這種東西不能按這種方式計算,十個愛因斯坦就相當於一個愛因斯坦貢獻的十倍?這是不可能的!
回覆列表
什麼都發明不出來。
因為愛因斯坦並不是發明家,也不是工程師。你弄10個不懂發明的人一起也仍然發明不出來啥東西。
當然,愛因斯坦好像確實發明(改進)過一種冰箱,但優勢不是很明顯,很快被氟利昂冰箱淘汰了。不過這個冰箱是他個他的工程師哥們弄的,愛因斯坦對工程一竅不通,主要的製造工作還是靠哪位工程師。
所以十個愛因斯坦,就算能發明點啥,但是沒人懂工程,一樣啥都造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