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聽爺的話

    司馬遷所撰的《史記》對秦漢的疆域記載最為詳細,有著詳細的地理資訊。

    1.秦漢時期

    秦最終完成了統一任務,秦統一後,又北征匈奴,南平百越,其時秦的疆域“東至海暨北韓,西至臨洮、羌中,南至北向戶,北據河為塞,並陰山至遼東”。秦朝疆域的四至在東邊到達了北韓半島,西邊到達了現在的甘肅省,北向戶為古人的極南概念,由於位於北迴歸線以南,所以窗戶往北開,疆域北界沿著陰山一直到遼東。秦始皇吸取周滅亡的教訓,廢除了分封制,代之以全面實行郡縣制。當時分“天下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監”,這三十六個郡具體是什麼,《史記》中沒有完整明確提出了,但《史記》在字裡行間已經隱含了一些資訊。《秦始皇本紀》提到“當是之時,秦地已並巴、蜀、漢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東,有河東、太原、上黨郡;東至滎陽,滅二週,置三川郡”,“五年,將軍驁攻魏,定酸棗、燕、虛、長平、雍丘、山陽城,皆拔之,取二十城。初置東郡”,“十七年,內史騰攻韓,得韓王安,盡納其地,以其地為郡,命曰頴川”,“降越君,置會稽郡”。南郡、上郡、河東、太原、上黨、三川、東郡、潁川、會稽這九個郡的名稱已經呼之欲出。以《史記》為主體,再結合其他史料,便可進一步探究秦的三十六郡以及它們的後續變化。

    《秦本紀》中提到了漢中、南陽等郡名。《匈奴列傳》中提到“秦有北地、隴西、上郡”,隴西、北地和上郡並列,所以隴西和北地應也是郡,在《河渠書》提到“蜀守冰鑿裡碓”,竟然蜀有守,所以蜀也可能是一個郡,這都是字裡行間所透露的資訊。以《史記》為主體,再結合其他史料,可進一步探究秦的三十六郡以及它們的後續變化。

    西漢初期時匈奴“入居河南地”。由於秦末農民戰爭,政局動盪,無暇顧及邊防,北部邊境上秦朝所徙的戍卒紛紛逃離,匈奴又佔據現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和陝西北部的黃河以南地區。南部趙佗“擊並桂林、象郡,自立為南越武王”,憑藉南嶺天險,據原秦朝時設的桂林、象、南海三郡自立為王,漢武帝即為初仍然處於半獨立狀態。漢武帝即位後,不斷開疆拓土,透過整合《史記》中的相關資訊,便可推測出西漢時疆域的範圍。

    與秦不同,西漢部分恢復了分封制,劉邦初定天下封了七個異形王,“韓信習楚風俗,徙為楚王,都下邳”,“彭越為梁王,都定陶”,“故韓王信為韓王,都陽翟”,“吳芮為長沙王,都臨湘”,“淮南王布、燕王臧荼、趙王敖皆如故”。之後,劉邦剪除了一系列的異形王,分封劉姓子弟,這些諸侯國地區的行政沿革也屢有變遷。以韓信受封的楚國為例,“漢六年春,會諸侯於陳,廢楚王信,囚之,分其地為二國”,“立劉賈為荊王,王淮東五十二城,高祖弟交為楚王,王淮西三十六城”。將原來的楚國一分為二,從原來的楚國中析置荊國。到漢景帝時又,“分楚,復置魯國”,從楚國又析置魯國,漢宣地節二年“國除,為彭城郡”,成為漢朝政府直接管理的一個郡。荊國方面,“荊王劉賈為布所殺”,“乃立濞於沛為吳王”,劉賈由於被英布所殺,所以改立劉濞為吳王,荊國變成了吳國。吳楚之亂後,又“以汝南王非為江都王,王吳故地”,吳國被廢,另建江都國,武帝時,江都國國除為廣陵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黃酒做藥引,怎麼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