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源也稱三江源,位於中國的西部青藏高原的腹地、青海省南部,為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源頭匯水區。地理位置為北緯31°39"~36°12"東經89°45"~102°23",行政區域涉及包括青海省玉樹、果洛、海南、黃南四個藏族自治州的16個縣和格爾木市的唐古拉鄉,總面積為30.25萬K㎡,約佔青海省總面積的43%,佔16縣1鄉總面積的97%。現有人口55.6萬人,其中藏族人口占90%以上,其他還有漢,回,撒拉,蒙古等民族關於黃河的源頭歷史上曾有過多種說法。早在公元7世紀上半葉,就有人提出卡日曲是黃河的正源,但沒有被公認。公元1280年元朝的都實和1704年清朝的拉錫,為探求河源曾到達星宿海。因此,星宿海為河源的說法已經流傳多年。新中國成立後,1952年8月黃河水利委員會組織河源考察隊,又把約古宗列曲作為黃河正源。20多年來,雖然以錯就錯,但也有不少人提出疑問。直到1978年夏天,再次組織河源考察隊,伸入河源地區實地查勘,查清在河源地區西部,有3條河流匯入星宿海,它們是扎曲、約古宗列曲和卡日曲。扎曲流程最短,水量又小,只能算作約古宗列曲的一條支流。約古宗列曲和卡日曲相比,卡日曲較約古宗列曲長近30公里,流域面積多700平方公里,水量也大2倍多。因此,確定卡日曲為黃河正源的依據較為充分。卡日曲發源於巴顏喀拉山北麓的各姿各雅山,各姿各雅山海拔4 800米,山腳下幾個泉眼溢位的清水,就是“咆哮萬里觸龍門”的黃河最初水流。
中國長江的源頭。發源於唐古喇山脈主峰各拉丹東雪山西南側的冰川中。長375公里(233哩),與當曲、楚瑪爾河等共同組成長江江源水系。沱沱河是長江的正源。早在《尚書》中,人們就在討論長江之源,明朝的著名旅行家徐霞客認為金沙江是長江之源,並著《江源考》一書論述。到了清朝,人們以認識到通天河,但依然無法確定長江正源。中國曾在1956年和1977年,兩次考察長江源頭地區,在1977年的考察中,終於確定發源於各拉丹冬的沱沱河是萬里長江的正源。 沱沱河從各拉丹冬的姜根迪如冰川發源時,是一些冰川、冰斗的融水匯成的小溪流,這時的水面寬只有3米,深只有20多釐米,然後向北流過9千米長的的距離,在巴冬山下彙集了尕恰迪如崗雪山的冰川融水,經過一條長約15千米的谷地,繼續向北,分成了兩條寬4米和6米的小河,小河兩邊的谷地中還有許多密如蛛網的水流,這裡是沱沱河的上源。在這片谷地的出口,河谷突然下切,形成了一條長約5千米的陡峭峽谷,高達20多米。 河水在流出了巴冬山後,先經過一片廣闊的河漫灘,再經過一條峽谷,流到葫蘆湖附近,急轉東去。在經過了130多千米的流程後,河道變得開闊起來,在流到青藏公路的沱沱河沿時,它已是深3米,寬20-60米的大河了。 著名的萬里長江第一橋就飛架在沱沱河沿的河灘上,它是長324米;寬11米的鋼筋混凝土大橋。 沱沱河從這裡繼續向東,到囊極巴隴時與當曲、布曲、朵爾曲匯合,它經過375千米,在這裡形成寬30多米的大河,從這裡起它的名字叫通天河。
江河源也稱三江源,位於中國的西部青藏高原的腹地、青海省南部,為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源頭匯水區。地理位置為北緯31°39"~36°12"東經89°45"~102°23",行政區域涉及包括青海省玉樹、果洛、海南、黃南四個藏族自治州的16個縣和格爾木市的唐古拉鄉,總面積為30.25萬K㎡,約佔青海省總面積的43%,佔16縣1鄉總面積的97%。現有人口55.6萬人,其中藏族人口占90%以上,其他還有漢,回,撒拉,蒙古等民族關於黃河的源頭歷史上曾有過多種說法。早在公元7世紀上半葉,就有人提出卡日曲是黃河的正源,但沒有被公認。公元1280年元朝的都實和1704年清朝的拉錫,為探求河源曾到達星宿海。因此,星宿海為河源的說法已經流傳多年。新中國成立後,1952年8月黃河水利委員會組織河源考察隊,又把約古宗列曲作為黃河正源。20多年來,雖然以錯就錯,但也有不少人提出疑問。直到1978年夏天,再次組織河源考察隊,伸入河源地區實地查勘,查清在河源地區西部,有3條河流匯入星宿海,它們是扎曲、約古宗列曲和卡日曲。扎曲流程最短,水量又小,只能算作約古宗列曲的一條支流。約古宗列曲和卡日曲相比,卡日曲較約古宗列曲長近30公里,流域面積多700平方公里,水量也大2倍多。因此,確定卡日曲為黃河正源的依據較為充分。卡日曲發源於巴顏喀拉山北麓的各姿各雅山,各姿各雅山海拔4 800米,山腳下幾個泉眼溢位的清水,就是“咆哮萬里觸龍門”的黃河最初水流。
中國長江的源頭。發源於唐古喇山脈主峰各拉丹東雪山西南側的冰川中。長375公里(233哩),與當曲、楚瑪爾河等共同組成長江江源水系。沱沱河是長江的正源。早在《尚書》中,人們就在討論長江之源,明朝的著名旅行家徐霞客認為金沙江是長江之源,並著《江源考》一書論述。到了清朝,人們以認識到通天河,但依然無法確定長江正源。中國曾在1956年和1977年,兩次考察長江源頭地區,在1977年的考察中,終於確定發源於各拉丹冬的沱沱河是萬里長江的正源。 沱沱河從各拉丹冬的姜根迪如冰川發源時,是一些冰川、冰斗的融水匯成的小溪流,這時的水面寬只有3米,深只有20多釐米,然後向北流過9千米長的的距離,在巴冬山下彙集了尕恰迪如崗雪山的冰川融水,經過一條長約15千米的谷地,繼續向北,分成了兩條寬4米和6米的小河,小河兩邊的谷地中還有許多密如蛛網的水流,這裡是沱沱河的上源。在這片谷地的出口,河谷突然下切,形成了一條長約5千米的陡峭峽谷,高達20多米。 河水在流出了巴冬山後,先經過一片廣闊的河漫灘,再經過一條峽谷,流到葫蘆湖附近,急轉東去。在經過了130多千米的流程後,河道變得開闊起來,在流到青藏公路的沱沱河沿時,它已是深3米,寬20-60米的大河了。 著名的萬里長江第一橋就飛架在沱沱河沿的河灘上,它是長324米;寬11米的鋼筋混凝土大橋。 沱沱河從這裡繼續向東,到囊極巴隴時與當曲、布曲、朵爾曲匯合,它經過375千米,在這裡形成寬30多米的大河,從這裡起它的名字叫通天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