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杏林裡的一顆杏
-
2 # 黃山等您來
三級醫院一般總收入的45%用於藥品和耗材釆購,約40%用於人員經費支出,至少有12一15%的用於經費科研,教學,裝置購置事業發展和基建專案,如果國家一點不投入,節餘僅寥寥無幾。
-
3 # 我是路人甲67156996
現在醫院藥都是零差價的,也就是多少錢進就賣出多少錢,不賺一分錢,而且醫藥招標都是國家政府自己招的,醫院沒有自行招標的權力。
-
4 # 急診主治趙醫生
首先說說醫院的收入。在商業競爭高度殘酷的今天,各行各業都不那麼好乾,特別是做生意的朋友這兩年應該深有感觸。然而醫療行業,特別是醫院卻正相反,不管是哪級別的醫院,每天都能看到排不完的長隊,掛號繳費的患者絡繹不絕,有的時候患者甚至會為了繳費排隊大打出手,在醫院裡這幾乎成了普遍現象。
暫且不去分析醫院“生意”為什麼會這麼好,只分析一下每天的流水,一般一個門診患者的花費從掛號到檢查、拿藥平均下來基本都在幾百塊錢,一個普通非重症住院患者的日均費用基本在幾百到一兩千之間,住院患者的日均費用跟護理級別有關,護理級別越高說明患者病情越重,花費自然也越多。而花費最高的肯定是最重的住在重症監護室的病人,每天上萬都是平常事。
醫院級別不一樣收費標準也不一樣,級別越高的醫院收費越貴,當然這個不是絕對,有些縣醫院和私立醫院(如莆田系)收費可能比三甲的大醫院還要高!另外醫院收入肯定是和門診量成正比的,每天來看病的人越多,帶來的收入肯定也就越多。
三甲醫院每天的門診量從幾千到上萬不等,二甲醫院從幾百到上千不等,大家按照上面我說的一乘就不難知道一家醫院每年大概的流水數。簡單說,一家服務三十萬人的普通二甲醫院每年流水應該在幾個億,一般不超過十億,一家普通的三甲醫院每年基本都在幾十億到上百億,特別有名的大醫院一年上千億的都不稀奇。
那麼這麼多錢都花到哪裡去了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就是醫院建設投入,包括新建建築、病房裝修改造、儀器裝置採購維護等,醫院裡的大型儀器裝置都是特種裝置,價格都是非常高的,維修保養也是不小的開銷;其次就是職工的工資、獎金以及各種福利,這個福利主要指五險一金,現在養老和醫療保險基數在不斷上調,這一張開銷就要花去很多錢;還有就是科研教學投入,這一項根據醫院等級不同開銷可以大相徑庭,不過總體來說只是小部分;最後就是日常開銷,包括水費、電費,冬天的取暖費等等,這項開銷也不小,一家二級醫院每年光水電取暖可能就要花去幾十萬。
回覆列表
醫院的錢到哪去了?病人血汗錢都給醫院了,為啥醫生還都喊窮?
先說說公立醫院吧,不管縣級,市級,還是省級醫院,都屬於事業單位,是差額撥款,也就是自己賺了錢不說,國家每年還撥款給醫院,但錢都到哪去了?
首先,公立醫院不是隻有醫生護士,還有後勤,財務,供應,醫政,公衛,院感,裝置,資訊等等非臨床科室,這些人的比例大概是和臨床差不多,也就是1000工作人員的醫院,不看病的非醫務人員就有500人,這些人也要發工資啊,一般都是拿平均獎,甚至福利比一些冷門的臨床科室還要高!這就是一個巨大的支出了!
其次,各種裝置比如磁共振,CT,進價動輒上千萬,彩超,化驗分析儀器等小型儀器都是幾十上百萬了!而且還不是一次性投入,一般十年就要更換!使用過程中損壞了還不保修,各種儀器公司人員上門檢查維修一次都要幾萬起步!這又是一個巨大的支出了!
再次,院領導的政績哪裡來,就靠做房子,大樓舊了,拆了重做個二十多層的,病房不夠了,再做一棟二十多層的,這樣醫院的規模在這一拆一建中逐步擴大,院領導的政績工程就出來了,這又是一個巨大的支出!
大部分醫院都是向銀行貸款建大樓,貸款都是按億計算,高額的利息是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多!
而正真一線醫生直接給病人看病的反而還拿的少,過去還有紅包回扣,可是近幾年國家越來越嚴,藥物零差價,藥佔比等措施讓一線醫生已經沒有了灰色收入,現在的醫生反而是越做越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