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廣西機爺
-
2 # 楊小凡
什麼是體店:
兩個小夥同時去追一個女神。第一個小夥,花了1500元錢買了個三星手機,然後騎著電動車,帶女神去吃500元的火鍋。最後女神告訴他,他是好人,可以做朋友。另一個小夥,花了700元租了一輛寶馬,然後去花了400元買了99多玫瑰,他告訴女神,他喜歡手牽手去吃路邊的麻辣燙用了100元,然後花800元去開了個五星級酒店。最後,第二個小夥成功的追到了女生。
我們稱第一個小夥為實體經濟!
相對於很多新興行業,實體店更多是傳統行業,投資大,競爭大,回報低。那麼在2018年,還有必要投資實體店嗎?首先,對於是否投資實體店,還是看是不是有合適的專案,有沒有合適的位置。現在,大家都知道實體店的租金已經非常昂貴了,其實也怪不了房東,因為房東買門市的價格也很貴。要是不是特別好的專案,最後開實體店的結果就是辛苦一年,給房東打工。所以,首先看專案和位置。
其次,不要盲目投資實體店。很多人覺得實體店某些行業利潤很高,就聽別人說了幾句,就投資幾十萬去做,做了發現更笨不是那樣的。隔行如隔山,除非你確實對這個行業很熟悉,自己值得下手。
這裡給大家簡單說幾個行業的毛利:
便利店、超市,這個行業大家都覺得毛利低。其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低,實際定價小吃、飲料、調味品、日化合計30%的樣子,然後加上煙會把毛利拖下來,最終的毛利率在18%的樣子。
服裝、餐飲:這兩個行業大家覺得是暴利了吧?實際上服裝的毛利率大概是50%,餐飲的毛利率60%的樣子。
接著,現在由於房租高額,電商衝擊等原因,實體行業不好做,這是事實。其實大家都知道,現在在某寶、某東上面買東西,已經不便宜了,已經不比實體店便宜了。現在我身邊的一些朋友已經開始不在網上買東西了,他們覺得網上的東西不一定比實體店便宜。但是,由於幾年的時候,養成了網購的生活習慣,從網購轉到實體店消費的比較是少數。這個認識一定要有!
最後,一個投資實體店的專案能不能做好,還是很多因素決定的,個人能力、專案、位置等等,不同的人,在同一個地方做同一個行業,不同的人最後效果都不會一樣。也不是在悟空上面看幾個文章,聽別人吹幾句,就把幾十萬的投資決定了的。2018年,入行有風險,實體需謹慎!
-
3 # 實體門店銷售運營
該不該投資實體店?投資實體店又該做什麼行業?我怎麼樣做的更好?這是現在很多做實體店或是之前做過實體店或是準備做實體店的朋友都很迷茫的問題。
電商的衝擊、人員和房租成本的上升、產品同質化的無序競爭,這些都是影響實體店鋪生存的一些因素。實話實講,實體行業從一而終都存在二八定律,只是這些年表現的更加明顯而已!
不是實體生意不好做了,是現在的經濟形勢對實體店的要求更高了,以前或許我們只是等顧客上門就好了,但是現在我們明顯要做的更多。從實體店鋪的選址、到裝修、到貨品的選址、再到店鋪的日常管理、導購員的銷售技巧、服務意識等都需要一個徹底的升級!
以服飾行業為例,現在做的好的店鋪是什麼樣子的?要麼是快時尚的大品牌集合店,要麼是原創的設計師或者小眾品牌,要麼就是個性特別獨特只抓一部分目標客戶的小店。很明顯,大眾化的品牌和店鋪在逐漸失去市場。這要求我們在開店之處,必須選對行業和產品。以手機為例,傳音手機我之前都沒有聽過,但它卻是非洲賣的最好的一個品牌,它最強大的一個功能,在於拍照功能,抓住了目標客戶的痛點,它就成功了!!!
實體行業目前相對好做的:1,健康養生;2,教育培訓3,實體集合店4,特色餐飲;
現在的店鋪必須學會吸引並經營自己的粉絲團體,沒有流量的店鋪也很難生存,不論你是透過產品也好、服務也好、網路平臺也好,都必須留住粉絲。現在的營銷思路,重點在於和粉絲的互動,增加顧客的體驗感;
學會擁抱網路,把實體店鋪與網路相結合,而不是拒絕網路,學會利用各種的APP推廣平臺去推廣自己的店鋪和產品。
做生不如做熟,我們做了那麼多年實體,如果最擅長的都做不好,其他的能輕易做好嗎?只不過現實要求我們換個活法,換個做法:
1:比如售後,顧客在網路上購買,第一時間會得到相應的,要不然給你個差評,或是請小二介入;但是實體店呢,我們需不需反思,賣出去的東西,如果不是質量問題,我們誰情願給他退還呢?其實實體店顧客更直觀的感受,我們可以做的更好的;
2:實體購物是家人、朋友、情侶逛街增進情感的場所,這一點網路永遠給不了。
該不該做,看心情嘍,看你自己的實際資金情況和你準備從事行業的現實情況;該做什麼?做生不如做熟,我樓下一個很小的手機配件的社群店,一個月都可以做6萬多的業績,他怎麼做,他只是讓周邊幾個小區的人都記住他,怎麼記住他,每個月一天走進社群免費貼膜,僅此而已。成本有多少?並不多!!
加油!!!
-
4 # 觀察本源
並不是虛擬經濟,網際網路經濟,搞垮啦實體經濟,也並不是說現在的實體經濟不行啦,而是你的實體經濟不行啦,迎合趨勢很重要。人,物,貨,場景達到互通,互流,互連
-
5 # 加盟評論
我認為是就好業是可以繼續投資的,因為在實體行業中還有很多不同的盈利機會,這些盈利機會都是未來實體行業中值得去投資的地方,比如說現在的餐飲行業就非常值得投資,但是餐飲行業需要很多的智慧的頭腦和眼力才能夠發現值得投資。專案,比如說現在餐飲行業,你可以看到有很多外賣訂單量都在3000單以上,並且客單價在30元以上,這樣的外賣行業,對於大家來說就是暴利,因為外賣行業他不需要你太好的裝修,有一定的外賣量,就能夠撐得住整個的,優惠的力度,並且能夠撐得住整個公司運營的體量,那對於這樣的外賣平臺來說,他們的外賣也做得非常好,有點像當年的淘寶店家一樣,這是處於一個紅利期的階段。
如果將外賣和線下的店鋪結合起來,那就會有更多的收益,比如說線下的實體店不僅僅用堂食來解決盈利的問題,並且可以用來增加盈利點,還可以設定一些外帶的比例。這樣整體的店鋪收益率就能夠做到非常高了,並且有很多零售也非常好,不過你自己是賣手機的,你肯定知道一些零售的秘訣,但是你可以把手機從這個利潤率較低的行業中賺取一些做利潤率高的行業,比如說像是手工製品,銀製品,等等這些利潤率都非常高,因為價格不夠公開透明。
當年有賣手機的原因肯定也是因為價格不夠透明,有更多的利潤可以賺,所以才去賣手機,那麼現在價格非常透明,你可以在京東天貓或者淘寶上面購買手機,並且價格也非常低,對於你來說這樣再去賣手機就會非常不好賣了,所以你可以換一個行業繼續。
-
6 # 澳貝森科技乾洗商學院
為什麼不考慮開一家澳貝森黑科技乾洗呢!洗衣是一個行業,和吃、穿、住、行這些行業是一樣的,只要人要穿衣服,就要涉及到洗衣服,因而洗衣行業不存在被淘汰的問題。據統計,中國目前平均每25萬人才有一臺乾洗機,而市場飽和狀態是每5000人一臺乾洗機,因此,中國乾洗行業市場擁有巨大的市場前景。
開一家澳貝森黑科技乾洗加盟店,絕對是不錯的選擇。只要3萬多,就可以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小型門店,打通線上和線下相結合,新型的科技感店面,24小時全程雲管理,機器人保姆管理,物聯網運營,新專案嫁接,一網打盡,隨時隨地管理店面,店鋪全程才用黑科技,全部機械自動化,實現終結創業夢想,科技創造更好生活!在利潤方面,澳貝森黑科技乾洗科技型乾洗店形象和技術優於傳統乾洗店,在傳統門店利潤50%的基礎上,嫁接網上5公里商圈輻射,擴大範圍圈,經過資料統計,利潤要大於傳統乾洗店的200%,再植入嫁接式新專案,利潤增長點翻倍。小成本投資,也能創造出大利潤!
我之前是做手機通訊實體店的,做了5年,前兩年還可以,2016年開始就難做了,銷量做不起來,手機利潤低了,運營成本明顯增大了,最高的兩大塊是房租遞增和人工成本高,店裡盈虧平衡了,2017年就虧損了,實在是撐不下去了就關門了,別人都說實體難做,2018年我該不該投資實體門店?
回覆列表
題主的問題很沉重,因為我曾經無數次問過自己這個問題,而且我和題主一樣經營著手機店,只是我已經3年時間已經關了接近20個店,目前仍在苦撐經營的還有2個手機店,單店年純利潤還可以做到20萬以上。
至於2018該不該投資幹實體店,不能不負責任地回答“該”或“不該”,我要從4個緯度簡單粗暴的談談我的觀點。
一是“專案緯度”。也就是說該不該創業,不管是網際網路、新媒體、實體店還是其他創業,得具體分析你所選擇的專案是否可行、投資回報率怎麼樣?盈利模式怎麼樣?有什麼資源可以整合利用?現在網際網路對實體的衝擊是無孔不入,很多行業顧客是回不去了的!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但是網際網路也有漏網之魚,小餐飲類(如快餐、米粉、麵館、餃子店、燒烤、臭豆腐等)藉助美團、餓了麼等成功引流得以發展的案例比比皆是,而且幾乎幹掉泡麵很大的份額。總結,剛需、痛點、高頻率消費、電商取代不了的實體專案建議幹,具體怎麼幹,當然是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否則也是打水漂。
三是資產投入緯度。現在創業首選輕資產來幹,而實體店往往很重資產,虧死機率很大,甚至血本無歸。大家都知道,實體店的痛點主要是房租高、人工成本大、流量卻少。這幾個問題目前沒有任何解決的餘地,連改善的機會都很小。房東只會榨盡你的錢,指望黃鼠狼同情雞是不現實的;員工都希望依靠你養家餬口發財,而風險只有自己承擔;實體流量只會越來越少,除非你會玩網際網路、新媒體結合起來,否則依靠自然流量你就等著關門。
四是魚塘緯度。儘管實體店哀鴻遍野不被看好,但是也有少數漏網之魚原地逆襲成功,他們建自己的客戶粉絲魚塘,進行有效維護,不斷規範管理,還學會結合網際網路新媒體的營銷創新,魚塘越來越大,有價值的粉絲越來越多,店面的顏值也很有擔當,服務很接地氣,自然而然還可以持續活得滋潤。
總之,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有調查才有發言權,實事求是的結論是:你有核心競爭資源的、你有規模魚塘的、是剛需、能解決痛點、消費高頻率的實體專案,為什麼不可以幹呢?反之,為什麼還傻傻的打水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