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青年創作者HD
-
2 # TYM9478
我也正處於這個問題思考完畢狀態。
小孩6歲之前如果是父母帶,對於孩子性格養成至關重要,當然,這樣的親子關係,也是孩子對你形成依戀的關鍵。這時候你講的話在孩子心中是很有分量的。老人插手管教育,當然是可以的,一個家庭裡,每個人都扮演不同的角色,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同樣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老人插手教育,他們可以是祖孫輩的親子活動,也可以是填補學校三點半放學無人看管小孩的空檔。也可以是家庭關係中調節的因素。所以老人可以插手教育,看父母怎麼安排與調節。
-
3 # 軒媽親子財商
教育孩子,應該是父母的職責,老人就算是想插手,也只能在背後能夠建議,僅靠參考。我覺得這樣做的利會大於弊,原因有三點:
1.孩子的出生加俱了家庭矛盾
很多家庭,在有了孩子之後,開始因為不同的育兒理念,夫妻發生爭吵。
本來就來自不同的原生家庭,各自的育兒理念裡,都夾雜著原生家庭的印記,如何教育孩子,夫妻誰也不讓誰,更別說讓各位寶媽們痛恨的“詐屍式育兒”了,一個不同意見的爸爸已經讓人頭疼,再來幾位老人,誰知道又會有幾種觀點?這種情況下,該聽誰的呢?
老人教育的好還好,教育的不好,家庭矛盾雪上加霜,可能又添新的堵了。
2.大多數老人都寵愛孫輩
象我爸爸,無論孫輩怎麼吵鬧他,都只是笑笑,眼神裡有滿滿的寵愛,要是時光倒回二十多年,換成是兒女小時候,也同樣這麼吵鬧,估計爸爸要罵人了。我覺得老人們對孫輩那種寵愛,大概是天性吧!
所以回到教育問題上,老人插手,可能也捨不得教育孩子。
我家小孩子,常拉爺爺去超市,爺爺都是由著他,買一大堆零食,爺爺回來總要抱怨花了不少錢,但你讓他別跟孩子買,他不會聽你的,下次又樂呵呵的去買單了。
3.老人容易變成孩子的保護傘
如果老人本身比較強勢,父母教育孩子與老人觀念又不一樣,最後可能教育孩子就變成了老人說了算,這對於父母來講,就在孩子面前失去了權威。
幾個大人,用各自不一樣甚至相反的觀點,去教育孩子,會讓孩子變得無所事從,最後可能誰都沒辦法在孩子面前樹立權威。
更會讓孩子學會鑽空子,媽媽教育他,他找爸爸;爸爸說他,他找爺爺奶奶,最後誰也管不住他。
我個人覺得,父母和老人應該在背後溝通,在孩子面前,教育統一戰線,最好由父母出面教育孩子,老人有好的意見,私下和父母交流,因為老人需要讓兒女成長成真正的家長,孩子也能更尊重父母。
-
4 # 王四爺42
感恩誠邀,在我的家庭裡我是要關的,在管的基礎上讓兒女明白家教的重要性。從小多學文明用語,多學道德用語,如國學傳統教育。三字經,弟子歸,孝經之類。各方面的內容從講解讓其明白內含。教育好孩子從小以修其身變修其品,當然家長的身教相當重要。要以身做則,說到做到,家庭合協,必須建立在文明之上。讓孩子感到家長是鏡子,是尺子。讓孩子學會做人之道,至於孩子學習用功上,從過修身養性,以靜轉為動,在學習上他們都非常用功。我的兒女們都是丨8歲前大學畢業。謝邀
-
5 # 隨遇而安222037807
給管就管,不給管就不管。
能管就管,不能管就不管。
需要管就管,不需要管就不管。
鴻溝,雖然不是萬丈深淵,
有時,很難知道深淺。
代溝就象鴻溝,
雖然把握了尺寸;
偶爾情緒一失控,
就會爆發一場“家庭戰爭”。
裝聾作啞,視而不見。
縱使你滿腹經綸,
無奈,時代在發展;
科技在進步。
這裡已不是你當年的權轄地。
識相點,知趣點,自慰點,
見好就收,見臺階就下。
心裡沒有事,身體沒有病。
————最受用!
-
6 # 左析右洞
靈活對待。
原則上不插手。
一輩人不管兩輩人事。
各輩人有各輩人的教育原則和教育理念。免得因為孩子問題落得家庭不和諧。
只有年輕父母和孩鬧得僵了,沒有緩和的機會了,父母沒法下臺,小孩倔強不相讓的情況下,這時需要老人適當的攪和一下,來緩和雙方的關係。
給孩子說說父母的道理,背地裡給年輕父母說說怎樣解決孩子具體問題,要有耐性和耐心。
至於其它方面的,老人可以給建議,不可越俎代庖。更不能倚老賣老,大談自已當年如何如何。
各自的任務各自完成。
孩子的教育問題,自有年輕的父母來擔當,做為老人,只是幫助他們而已,教育小孩問題,不是你的義務和責任。
做為老人,少管家事。
免得以後落埋怨。
只有他們讓老人管了,老人再管,但也同時時問問他們該怎樣教育生活中碰到的問題,不要自已做主。
回覆列表
孩子的教育問題老人到底該不該插手呢?
這個問題其實一直困擾著我們,我想很多人其實都想自己帶小孩,這個帶包含的很多,包括教育和引導,有很多爸爸媽媽估計都會有這種情況,例如:在家裡輔導孩子寫作業,在某個問題上就會有分歧,你說這樣對,他說這樣對,最後導致爭吵而結束,而這個對孩子的影響就非常大了,不知道該怎麼去做,也不知道對與錯。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生活中處處都在教育孩子,無非就是每個人的觀點不同,站的角度不一樣,所以就會發生一些不愉快,我們的父母也就是老人心都一樣,都是為了孩子好,所以我覺得再插手這個事情上,沒有對與錯,也沒有該不該,一些都是為了孩子好,立場不同,多理解為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