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728192534657

    開題報告又叫課題申請書,是研究者為申請確立科研課題而向有關部門呈報的請示性檔案。經審定後,就是課題計劃書。這是我們在選定課題後進行探究所要做的第一件事。也就如造房子先要畫圖紙,然後按圖紙來施工。假如圖紙沒畫好,那麼蓋出來的房子肯定是東倒西歪的。有這麼一種說法,開題報告寫好了,課題也就成功了一半。因此,要想使探究課題達到預期的目標,一定要認認真真寫好開題報告。

    下面就以《社群內吳淞鐵路上海車站遺址的考察報告和開發創意》(以下簡稱《社》的課題開題報告為例。講一下怎樣寫好開題報告。

    在《社》的開題報告中,包括著這樣六個專案。

    ①課題題目??→準備探究什麼?

    ②背景意義??→為什麼要探究?

    ④實施過程??→怎樣去探究?

    ⑤預期成果??→可能會取得怎樣的成果?

    ⑥表現形式??→怎樣表現成果?

    六個專案提出了六個問題,把這六個問題想清楚了,寫清楚了,開題報告也就完成了。下面就按這六個專案順序,作些分析說明。

    一、課題題目

    作為探究活動的開端,首先你要考慮準備研究什麼?要選定你的探究課題。別看題目就那麼簡單的一句話,一、二十個字。但份量很重。可以說字字重千斤。可以這樣說,題目選準了,開題報告也就成功了一半。因為題目一旦選定,那麼研究的目標、內容、物件、範圍。預期的成果乃至課題的價值也就在某種程度上被決定了。從這個意義上講,題目是課題的龍頭,對整個課題的成功與否起著重要的關鍵作用。

    好的題目應該具備這樣兩個基本要求:①指向明確;②以小見大。

    什麼叫“指向明確”。以《社》的題目為例,題目比較長,有二十五個字。但中心詞只有四個字“考察開發”,指出了該課題的兩個研究目標,即“考證性研究”和“開發性研究”。前面一連串的修飾定語指出課題的研究物件和範圍。儘管有二十多個字,但每個字都有特定的界定。多一個少一個缺一個都不行。好的題目應該做到:文字要簡煉,指向要明確,廢話不能有,要素不能少。

    怎麼叫“以小見大”呢?選定題目時,常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題目是“大”些好,還是“小”些好?應該說“大”有“大”的難處,“小”有“小”的侷限。大題目,社會影響大,價值高。但比較複雜,主觀條件和客觀條件要求比較高,不容易操縱。小題目涉及範圍小,價值自然受侷限。但任務單純,目標集中,容易出成果。作為我們初中學生,又是第一次參加課題探究,還是選一些口子開得小,但研究有些深度,“以小見大”比較合適。《社》的研究物件是“原吳淞鐵路上海車站遺址”,即現在的鐵馬商場。這個口子開得很小,僅僅是一個單位。但研究的內容還是有相當的深度和廣度,它不僅要考證鐵馬商場的由來。還要研究怎樣從各個方面去進行開發,這裡就有足夠的探究空間,有很多文章可做。因為這個題目雖然切入口很小,僅僅是“鐵馬商場”這個因素,但研究目標寬泛,是個小題大做,有一定價值、定義的課題。

    二、背景、意義

    這一部分就是要說明你為什麼要探究?你這個課題是怎麼想出來的?它有什麼意義。價值?要求圍繞課題的題目,進行解釋和說明。

    透過這些方面的說明,不僅回答了課題產生的由來,還從時代的需求,社群的發展和學生的發展的高度出發,提升了課題的地位和意義,使該課題的研究價值大大提高。

    三、實施條件

    為了保證課題研究的正常發展,需要有一定的條件支援。條件可以內部和外部兩個方面來說明。內部指我們同學的自身基礎。包括學生對課題的興趣,所掌握的知識基礎和能力水平。外部指客觀條件。如可以提供哪些參考資料?有關的實驗器具,教學裝置是否具備?各個方面是否重視,是否支援等等。

    在《社》中從四個方面交代了課題的實施條件:①由於考察物件在社群內,離學校只有300米距離,便於考察調查,這是外部條件。②由於學生對本地區的歷史變遷有一種特別的親切感和認同感,更有一種探究的興趣和熱情,這是由外部條件引發的內部條件。③考察物件與歷史課上學過的內容有關,學生有一定的基礎知識。這是內部條件,④相關的資料比較豐富,網路、影視、書報、雜誌都可以找到有關的材料。這是外部條件。由於具備了這些條件,使這個課題具有了可行性和操作性。

    四、實施過程

    怎樣去探究呢?《社》的課題將實施過程分成兩個部分;①是任務分工,②是探究步驟。任務分工首先要考慮在課題完成過程中要做哪些事?哪些事是集體完成的?哪些事是個人承擔的?然後將每一件事具體落實到人,這樣的分工越細越好。在《社》中,實地調查和結題報告是由全體完成的。而上網查資料,表格列印,繪製標示牌,磁卡,郵票等則分別由組員個人承擔。在分工時要考慮各人的特長愛好以及家庭條件等可能性因素。如承擔上網查資料的同學必須有電腦,而且是上網的。

    探究步驟一般要寫明整個課題要分幾個階段完成。每一個階段要用多少時間,完成什麼任務。一般來說,探究步驟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準備階段,要完成課題開題報告,確定任務分工;第二階段為實施階段,這是三個階段中的重點階段,佔的時間最長。要完成走訪、調查、實驗、製作、資料查詢等一系列的工作;第三個階段是總結階段,要將成果彙總,寫出結題論文。需要指出的是,操作步驟是有序的,但又不是死板的。有時同時並行;有時跳躍交叉。如在實施階段中回過頭來修改計劃,在總結階段中同時進行資料查詢,這都是正常的。

    五、預期成果

    圍繞課題研究目標,估計可能會取得什麼樣的成果,要交代清楚。由於這部分內容往往就是結題論文的提綱。儘可能寫得詳細些。

    預期成果可以是各種考察、實驗、調查報告,也可以是各種倡議書,建議書,模型製作,繪畫設計等。《社》例中的預期成果有考察報告。內容包括:①對“鐵馬商場”的由來考證②“吳湘鐵路是中國第一條鐵路”的考證。③對現行歷史教材中有關提法提出質疑;同時又有向有關部門遞交的史蹟綜合開發建議書。內容有七個方面,都作了具體的說明。

    六、表達形式

    探究成果可以用多種多樣的形式和載體表達出來。可以是“文字材料”,如:考察報告,實驗觀察日記,建議書,透過各種途徑收集到資料、資料,各種活動的記錄材料等。也可以是“實物材料”,如拍攝的照片,製作的模型,繪製的地圖,設計的郵票,磁卡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夢見滿天星河都在斗轉星移,變化莫測,最後月亮被什麼東西從兩頭吃掉了,最後七星連珠,天猛地一下轉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