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饞嘴肥貓鏟史官

    盧象升是明朝的英雄,文武雙全,他死得確實非常可惜,現在仍然有很多皇明貶低他。但我這個“滿遺”要為盧象升說幾句話。

    盧象升是宜興人,相貌堂堂,高大白淨,天生神力,文武雙全,“白皙而臞,膊獨骨,負殊力”。

    盧象升可是正規科舉出身,是天啟二年的進士。崇禎二年,皇太極帶兵遠繞蒙古,兵臨北京城下,盧象升曾經率軍前去勤王護駕,到達時,後金軍已經退走了。

    盧象升“雖文士,善射,嫻將略,能治軍”,他組織了一支“天雄軍”,這支軍隊按照鄉土籍貫和親屬關係進行編制,往往一個帳篷中都是一家子。“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如果在戰鬥中有人傷亡,往往會激起整個小隊的憤怒和血性,更加兇狠地與敵人拼命,所以,這支“天雄軍”的戰鬥意志十分強悍,能打硬仗。

    盧象升不但善於領兵,自己也親自上陣,他武藝高超,十分勇敢,身先士卒,帶頭衝鋒陷陣,受傷不下火線。敵人對他十分畏懼,稱他為“盧閻王”。盧象升最初的作戰物件主要是針對農民起義軍。他的軍隊戰鬥力強,他的指揮水平也很高,立下了不少功勞。不但軍事水平很高,盧象升的行政能力也很強,對地方的治理井井有條。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啊!

    明朝政府腐敗殘暴,參加反抗的農民越來越多,起義軍日益壯大,明朝境內遍地狼煙。盧象升四處徵殺,所向披靡。他在戰鬥中能夠與士兵同甘共苦,深受士卒愛戴。透過長期作戰,盧象升對起義軍理解加深,並提出了相應的對策,皆一語中的,認識深刻,但卻並沒有受到朝廷的重視。盧象升用兵得當,智勇雙全,農民軍在他的打擊下,實力受到很大削弱。蒙古人入侵邊境,盧象升受調防衛,他識破了蒙古人的詭計,在他的策劃下,防守嚴密,蒙古人聽到他的威名,不敢入侵。清軍屢次入關劫掠,盧象升受召入京,參與討論對清軍的作戰和防衛。

    當時受崇禎信重的大臣楊嗣昌和太監高起潛主張與清軍議和,而盧象升是主戰派。那麼,盧象升主戰,明朝將面臨兩線作戰,他的這個戰略是錯誤的嗎?

    當然不是,戰爭中的雙方如果議和,那你必須要拿出議和的實力來啊,否則,人家清軍屢戰屢勝,橫掃明軍如土雞瓦狗,人家想來就來,想殺就殺,想拿就拿,想走就走,人家憑什麼要與你個毫無抵抗力的窩囊廢明朝議和?

    盧象升這是想以戰促和,把清軍打疼了,清朝才肯坐到談判桌前,在議和談判中,清朝也不會漫天要價。

    但崇禎這個巴圖魯也想議和,所以,他就讓楊嗣昌和高起潛牽制住盧象升。“戒勿浪戰”,崇禎對楊嗣昌的這個秘密指示,是盧象升悲劇的根源,也導致了楊嗣昌和高起潛下手對盧象升進行陷害。

    頂著個督師的虛名,實際上盧象升所能尚握的軍隊不過兩萬。這種嚴峻的情況,連父老鄉親們都看出來苗頭不對,“奸臣在內,孤忠見嫉”,紛紛勸他另謀良策,但這種情況下,盧象升已經無法回頭了,回頭就是袁崇煥的下場。他含淚告別鄉親們,走向屬於勇士的宿命。果然,在楊嗣昌和高起潛的策劃下,援兵近在咫尺,卻遲遲不至,身陷重圍,盧象升英勇戰死。一代名將壯烈殉國。高起潛倉皇撤軍,卻慌不擇路,一頭扎進清軍的伏擊圈,被打得潰不成軍,他獨自逃走了,部下大被殲滅。

    盧象升戰死,楊嗣昌卻想給他安上汙名,說他潛逃,但去驗看屍體計程車兵卻證明,盧象升確實是犧牲了,楊嗣昌嚴刑拷打,但士兵俞振龍寧死不屈。“天道神明,無枉忠臣!”

    但是,即使這樣,盧象升的屍體曝於荒野八十天後才被收殮。凡是敢為盧象升說話的人,統統遭到報復打擊,滿朝官員,無人再敢言語。盧象升的妻子請求朝廷給發放撫卹金,但被拒絕。第二年,兄弟再次請求,仍被朝廷拒絕。直到楊嗣昌死後。

    這就是某些人戀戀不捨,滿口頌揚的“剛明”。

    沒有崇禎的默許,他楊嗣昌和高起潛敢這樣陷害英勇作戰的勇士嗎?敢這樣對待殉國的壯士嗎?

    後來,南明時期,盧象升的弟弟盧象觀也為國盡忠,赴水殉國,盧象晉出家為僧,從弟盧象同和部將陳安戰死。盧家陸續百餘人為國捐軀。真是滿門忠烈!

    清朝入主中原,追諡盧象升為“忠肅”。清修《明史》,稱之為“不世之才”,對其忠勇壯烈給予了高度評價:清朝文學家方苞先生評價盧象升:

    “明之亡,始於孫高陽之退休,成於盧忠烈之死敗。”

    清朝的乾隆皇帝對明朝的忠臣勇將等都給予了讚揚,如袁崇煥、孫承宗、盧象升、周遇吉、蔡懋德、孫傳庭等。

    乾隆這樣評價盧象升:

    當然,如果按照“皇明理論”,凡是清朝讚揚的,就肯定是壞蛋,叛賊,通敵的漢奸,賣國之徒。

    所以,在明朝受到不公正對待,而被清朝讚揚了二百多年的勇士,到了如今,又受到質疑。

    一群什麼東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的女人才算幸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