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曲 散曲,元人稱為“樂府”或“今樂府”。散曲之名最早見之於文獻,是明初朱有敦的《誠齋樂府》,不過該書所說的散曲專指小令,尚不包括套數。明代中葉以後,散曲的範圍逐漸擴大,把套數也包括了進來。至20世紀初,吳梅、任訥等曲學家的一系列論著問世以後,散曲作為包容小令和套數的完整的文體概念,最終被確定了下來。散曲的產生與詞產生的情形十分相似,它產生於民間的俗謠俚曲。
是一種同音樂結合的長短句歌詞,經過長期醞釀,到宋金時期又吸收了一些民間流行的曲詞,尤其是少數民族的樂曲的侵入並與中原正樂融合,導致傳統的詞和詞曲不能在適應新的音樂形式,於是逐步形成了一種新的詩歌形式。可以說散曲的興起和詞的衰退幾乎是同時的。金元時在北方起源,故散曲又稱北曲。它包括小令、套數和介於兩者之間的帶過曲等幾種主要形式。散曲從結構上可分為:小令,中調,長調。
散曲之所以稱為“散”,是與元雜劇的整套劇曲相對而言的。如果作家純以曲體抒情,與科白情節無關的話,就是“散”。他是一種可以獨立存在的文體。其特性有三點:一是他在語言方面,即需要注意一定格律,又吸收了口語自由靈活的特點,因此往往會呈現口語化以及曲體某一部分音節散漫化的狀態。二是在藝術表現方面,他比近體詩和詞更多的採用“賦”的方式,加以鋪陳敘述。
三是散曲的押韻比較靈活,可以平仄通壓,句中還可以襯字。北曲襯字可多可少,南曲有“襯不過三”的說法。襯字,明顯的具有口語化,俚語化,並使曲意明朗活潑,窮形盡相的作用。
清代劉熙載在《藝概·曲概》中,把散曲分為三品,一曰深情,一曰豪曠,一曰婉麗。
散曲或稱為"清曲"、"今樂府"。它有三種基本型別:小令與套數,以及介於兩者之間的帶過曲。
所謂小令又叫“葉兒”,其名稱源自唐代的酒令。單片只曲,調短字少是其基本特徵。但還有一種聯章體又稱“重頭小令”,則是由數支小令聯合而成,此等小令應該是同題同調,內容相聯,首尾句法相同,每首小令可以單獨成韻,最多可以達百支。《錄鬼簿》記載喬吉有詠西湖的【梧葉兒】百首,是重頭小令之最長者。
至於"套數",又稱“套曲”、“散套”或“大令”,是從唐宋大麴,宋金諸宮調發展而來。其定製一般有三個特徵:一是全套必須押韻相同;二是有【尾聲】;三是同宮調的兩個以上的只曲連綴而成。套曲以其較長的篇幅表達相對複雜之內容,或抒情,或敘事,或抒情敘事兼而有之。
小令和套數是散曲的兩種主要形式,一為短小精悍,一為富麗雍容,但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帶過曲。帶過曲是由同一宮調的不同曲牌組成,如【雁兒落帶得勝令】【罵玉郎帶感皇恩採茶歌】等,曲牌最多不超過三首。帶過曲屬於小型曲組,與套數比,容量小的多,且沒有【尾聲】。他只是小令與套數之間的特殊形式。
散曲與戲曲雖然不同,但卻有密切關係。明代評論家王世貞認為元曲是由早先的"詞"變化而來的。自從金朝與元朝入主中國以來,所使用的胡樂嘈雜,悽緊緩急變化迅速,以往的詞難以合拍,於是就創作了"新聲"。可見,散曲是隨著北人入主中原而來,並流行於市井巷陌,以後被文人吸收,成為一種專業創作。
散曲之題材多樣,從大量的作品中可以體悟到深遠的道家與道教的思想意義。首先,在田園山水題材作品中,"道法自然"的精神可謂充盈於其間。散曲作家透過自然景物的描寫來寄託自己幽遠情趣,讓自我與自然融為一體。其次,在詠物題材中,作者運用諸多意象,以點綴仙境,抒發慕道情懷。複次,在詠史題材中,作者透過縱向的追溯,歌詠隱修道人寧靜的生活,反映了煙波釣叟的審美情感。在藝術表達手法上,與道門情趣有關的散曲以烘托空寥、淡泊之意境見長,其風格自然質樸,耐人尋味。
元曲有嚴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數,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但雖有定格,又並不死板,允許在定格中加襯字,部分曲牌還有增句。
散曲 散曲,元人稱為“樂府”或“今樂府”。散曲之名最早見之於文獻,是明初朱有敦的《誠齋樂府》,不過該書所說的散曲專指小令,尚不包括套數。明代中葉以後,散曲的範圍逐漸擴大,把套數也包括了進來。至20世紀初,吳梅、任訥等曲學家的一系列論著問世以後,散曲作為包容小令和套數的完整的文體概念,最終被確定了下來。散曲的產生與詞產生的情形十分相似,它產生於民間的俗謠俚曲。
是一種同音樂結合的長短句歌詞,經過長期醞釀,到宋金時期又吸收了一些民間流行的曲詞,尤其是少數民族的樂曲的侵入並與中原正樂融合,導致傳統的詞和詞曲不能在適應新的音樂形式,於是逐步形成了一種新的詩歌形式。可以說散曲的興起和詞的衰退幾乎是同時的。金元時在北方起源,故散曲又稱北曲。它包括小令、套數和介於兩者之間的帶過曲等幾種主要形式。散曲從結構上可分為:小令,中調,長調。
散曲之所以稱為“散”,是與元雜劇的整套劇曲相對而言的。如果作家純以曲體抒情,與科白情節無關的話,就是“散”。他是一種可以獨立存在的文體。其特性有三點:一是他在語言方面,即需要注意一定格律,又吸收了口語自由靈活的特點,因此往往會呈現口語化以及曲體某一部分音節散漫化的狀態。二是在藝術表現方面,他比近體詩和詞更多的採用“賦”的方式,加以鋪陳敘述。
三是散曲的押韻比較靈活,可以平仄通壓,句中還可以襯字。北曲襯字可多可少,南曲有“襯不過三”的說法。襯字,明顯的具有口語化,俚語化,並使曲意明朗活潑,窮形盡相的作用。
清代劉熙載在《藝概·曲概》中,把散曲分為三品,一曰深情,一曰豪曠,一曰婉麗。
散曲或稱為"清曲"、"今樂府"。它有三種基本型別:小令與套數,以及介於兩者之間的帶過曲。
所謂小令又叫“葉兒”,其名稱源自唐代的酒令。單片只曲,調短字少是其基本特徵。但還有一種聯章體又稱“重頭小令”,則是由數支小令聯合而成,此等小令應該是同題同調,內容相聯,首尾句法相同,每首小令可以單獨成韻,最多可以達百支。《錄鬼簿》記載喬吉有詠西湖的【梧葉兒】百首,是重頭小令之最長者。
至於"套數",又稱“套曲”、“散套”或“大令”,是從唐宋大麴,宋金諸宮調發展而來。其定製一般有三個特徵:一是全套必須押韻相同;二是有【尾聲】;三是同宮調的兩個以上的只曲連綴而成。套曲以其較長的篇幅表達相對複雜之內容,或抒情,或敘事,或抒情敘事兼而有之。
小令和套數是散曲的兩種主要形式,一為短小精悍,一為富麗雍容,但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帶過曲。帶過曲是由同一宮調的不同曲牌組成,如【雁兒落帶得勝令】【罵玉郎帶感皇恩採茶歌】等,曲牌最多不超過三首。帶過曲屬於小型曲組,與套數比,容量小的多,且沒有【尾聲】。他只是小令與套數之間的特殊形式。
散曲與戲曲雖然不同,但卻有密切關係。明代評論家王世貞認為元曲是由早先的"詞"變化而來的。自從金朝與元朝入主中國以來,所使用的胡樂嘈雜,悽緊緩急變化迅速,以往的詞難以合拍,於是就創作了"新聲"。可見,散曲是隨著北人入主中原而來,並流行於市井巷陌,以後被文人吸收,成為一種專業創作。
散曲之題材多樣,從大量的作品中可以體悟到深遠的道家與道教的思想意義。首先,在田園山水題材作品中,"道法自然"的精神可謂充盈於其間。散曲作家透過自然景物的描寫來寄託自己幽遠情趣,讓自我與自然融為一體。其次,在詠物題材中,作者運用諸多意象,以點綴仙境,抒發慕道情懷。複次,在詠史題材中,作者透過縱向的追溯,歌詠隱修道人寧靜的生活,反映了煙波釣叟的審美情感。在藝術表達手法上,與道門情趣有關的散曲以烘托空寥、淡泊之意境見長,其風格自然質樸,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