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綠階窗前草不除

    再塑親子關係才是正題。

    要多與孩子說廢話,廢話不廢。

    初一叛逆,無非說明親子關係太一般或很糟糕了,還有就是溝通方式不對。至於撒謊說髒話,那不過是親子關係不好的具體表現而已。

    據我所知,一個很有心在外多年打工的父親,堅持每天打10分鐘電話與孩子聊天談心。那麼,捫心自問,作為家長,你感覺如何?

    良好親子關係是關鍵。

    其實我們做父母的,真正與孩子親密在一起的時間不過整整10年,也就是從出生到10歲。孩子再大一些,基本屬於學校和社會了,與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很少很少了。也就是說,10歲以前就是父母與孩子建立親密的親子感情的最佳階段。錯過了,叛逆期會提前或很難收拾。很簡單,試想,如果親子關係非常好,父母不但是父母的角色,還是孩子最親密的夥伴之一,知心的朋友,啥話都願意與父母溝通交流,哪裡叛逆呢?即便有,也完全可以平穩過渡,根本不會存在很大問題。

    我認為父母給予孩子的愛太少太少了,所以叛逆。愛,意味著父母要更多地全身心,踏踏實實地投入地陪伴孩子,秉承自由平等寬容的姿態,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與情感交流,父母要一個孩子不是簡單的傳宗接代,而真正是愛孩子。你心中的愛很多很多,那麼孩子就是上帝給予你的禮物而不是負擔。假如父母本身並不懂得真正的愛,不是所求極少而滿足極易,今天的叛逆撒謊髒話豈不太正常?

    至少我個人從孩子1歲半開始,每天晚上陪伴閱讀兒童繪本,至今10多年了。只要我在家,我這當爸爸的就儘量陪伴孩子在家遊戲或外出玩耍,父女感情好得不得了,小女4歲了整天小鳥蟲一樣喊著要爸爸。做不到陪伴,付出你的時間與精力,我真不曉得為何要孩子?

    家長多從自身找原因。

    很多孩子根本不與父母說話,很多家長居高臨下唯我獨尊,總是一副教訓人的口氣,從來沒有真正尊重孩子,從來沒有自喲有平等寬容地俯下身子,與孩子一起交流解決問題,如此溝通,肯定無效。

    解決的辦法就在你手上。第一,自我反省。父母不改變,請問孩子何以改變?這是根本。孩子不是問題,家長才是。父母認識不到這一點,其他免談。第二,誠懇地向孩子道歉,首先認識到父母自己的錯誤謙虛謹慎有錯必改,善於在孩子面前示弱,你看看會有怎樣驚喜的改變?第三,孩子是你的,其實也不是你的。因為他是他自己,父母與孩子是有界限的,也就是說親密有間,真正拿出一定時間陪伴孩子,相互學習溝通,父母仍然有自己的事業追求,以身作則,不撒謊不說髒話,少說教多行動榜樣,同時給予孩子更多的信任靜待花開,要相信孩子有自我修復的能力,家長淡定從容,不必過於擔心。辦法總比困難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風光580的剎車偏軟,怎麼改裝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