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放 豁達 天真摘 要:李白的性格分別由儒家、道家思想所支配,形成了他悲壯的豪放和樂觀的豁達兩中性格品質。他的性格在他的詩歌中有具體的表現,但事實上道家思想支配的豁達性格是為了發洩李白在政治上的不如意。這些可以歸結為李白的叛逆性,這是上層社會的李白。真正為道家思想所支配的,是李白天真質樸的平民性格。 李白性格的豪邁樂觀與豁達不羈的性格給人們留下的深刻的印象。他的詩歌中無不深深地飽含著他個人的情感,因此留下了傳誦千古的名篇佳作。但李白的詩歌感情極其豐富,不僅僅只表現出他的豪邁豁達,他也有悲涼、清逸。李白的詩作是他個人性格的反映,相應的,他的性格也具有多樣複雜的特點。 李白在青少年時代即“通詩書,觀百家”,他接受前人思想的影響是頗為龐雜的。從他的作品和一生行事來看,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對他都發生過影響,但以道家的影響為深。當他想要用世以建功立業的時候,儒家“達則兼濟天下”的思想就佔上風;當他在政治上遭受打擊,抑鬱不得志的時候,想要放情山水、尋仙訪道的時候,他就說:“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或是說:“堯舜之事不足驚,自餘囂囂直可輕”,連孔子和被儒家奉為聖人的堯舜都加以嘲笑和輕視了。在這個時候,道家憤世嫉俗、返於自然的思想,就在他的身上佔著主導的地位,並以它來和維護封建統治階級利益的儒家思想對抗。道家思想對李白的創作產生了很大影響。莊子的某些透過巨大的想象和幻想來探索宇宙的奧秘和人與自然關係的著作,對於李白的浪漫主義思想有啟發作用。 作為一個文人的李白,儒家思想形成了他出世做官,建功立業的態度。也正因為自己飽含著對出世的滿腔熱情,青年時期初出茅廬的他,並無懼怕,有著對自己的才學極度自信,甚至有些自負的性格特徵,是他豪放的一面。作為一個寄情山水的遊者,道家思想給了他清新飄逸,遠離塵囂的思想。這樣形成了他自由樂觀、放蕩不羈的性格特徵,是他豁達的一面。當然,更重要的是,這裡還賦予了李白獨特的天真的性格特點。他的性格以這兩個基點,又衍生出很多複雜的特徵。他的詩歌中往往表現出他複雜的性格特徵。 李白的詩歌的特徵多變,可以有“豪”“奇”“悲”“逸”多種表現,而這些往往還是互相交融。 李白的詩歌最大的特徵就是“豪”。他的豪放可以表現在兩個方面,一者是他對自己的自信十足,以至於有一些狂妄,因此他有恃才傲物的資本,表現出自己的清高。李白經詩人吳筠的推薦,即被唐玄宗召赴長安。這時的他滿心喜悅,高歌“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南陵別兒童入京》)。然而,他抱著“不屈己、不幹人”的態度去“平交諸侯”,在封建社會的黑暗官場,這種光明磊落的作風自然是行不通的。當他明白自己只是個“御用文人”的時候,他又“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夢遊天姥吟留別》)的傲然離去。另一個方面,在他的詩歌中表現出的大氣磅礴,意境廣闊,無人能及。“噫籲口戲,危乎高哉!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蜀道難》)這樣的詩句讓賀知章看了大為稱讚,深深地被李白的大氣所折服。他的詩歌意境闊達,有“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將進酒》)這樣的氣勢,有“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行路難》)的氣迫,還有“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夢遊天姥吟留別》)的高大宏偉。 李白的詩歌的創新,以一言蔽之就是一個“奇”字。前人評李白,無論抑揚,均好用一個“奇”字。如錢起“才大語終奇”;元稹“以奇文取稱”;白居易“才矣奇矣”,不可勝數;再如賀知章所謂“謫仙”,杜甫所謂“佯狂”,以至諸如令力士脫靴和騎鯨飛昇之說,雖不言奇,而奇自在其中。這點著重談談李白的詩與月。過去的文人,賞月,宿月,問月……等等,但都不及李白的“花樣”更多。“人遊月邊去,舟在空中行”(《送魏萬還王屋》),這是他的“泛月”;“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謝朓樓餞別》)這是他要“攬月”;更奇的是他會“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下獨酌》)的“醉月”;最奇的是他更可以“昔日繡衣何足榮,今宵貰酒與君傾。暫就東山賒月色,酣歌一夜送淵明”(《送韓侍御之廣德》)這樣“賒月”買酒,這比用“五花馬,千金裘”還要出人意料。李白的新奇思想,與他的浪漫主義思想是不可分開的,這點是他受到道家思想的深刻影響,從而表現出他的質樸,天真的性格。 李白詩歌的“悲”的表現,還是由於自己的政治思想報負不能實現而來的。如他會有“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行路難》)的疑問,也會有“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將進酒》)的感慨。即使在《蜀道難》和《夢遊天姥吟留別》中,也不是隻寫山水風景,而也傾入了作者政治理想難以實現的苦悶情緒。但他的這種“悲”旋即會轉為樂觀的態度。因此他的“悲”總和他的“豪”聯絡在一起。對行路難的疑問,他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回答;對“悲白髮”的無奈,他有“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回答,並表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樂觀態度。這樣,他的詩豪放中透著悲,有一種悲壯的氣勢,更使他的詩歌具有魅力;在“悲”過後,他又可以讓自己戰勝困境,轉向樂觀,這個讓人又看到了他人格的魅力。這是他道家思想戰勝儒家思想的結果。 四處雲遊的李白,表現更多的是一個“逸”字。在他的詩篇中,他寫自己的閒情逸趣,寫自己對故鄉、朋友的懷念,寫自己對大自然美麗景色的熱愛,寫平凡人的日常生活等等。這些更多的是表達了李白對生活的熱愛之情,對美好生活的憧憬。這樣展示的是一個天真可愛的李白。“寒月搖清波,流光入窗戶。對此空長吟,思君意何深”(《望月有懷》)“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子吳夜歌》其三)“舊苑荒臺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官里人”(《蘇臺懷古》)以上所述思鄉、思友、男女相思和懷古,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有的感情。李白這類作品抒發的感情既是人們生活中常有的,而抒發的方式也是平易近人、人人都能接受的,實足以代表李白性格的天真純樸的一面。“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望盧山瀑布》)這是李白忘情山水的代表作品。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月下獨酌》其一)更表現出他尋找生活逸趣的軌跡。一般說來,李白飲酒詩突出一個“豪”字,詠月詩突出一個“逸”字,一旦二者結合,便表現出一種既豪放又飄逸的性格——可用“清狂”二字概括;除《月下獨酌》四首,名篇如《襄陽歌》、《謝朓樓餞別》等均屬此類。這種清狂性格一方面說明詩人的驕傲和對汙濁現實的輕蔑,同時又流露出深深的孤獨感。李白還有些寫他步月而歸的詩,心情平和,於閒適中同樣流露出極深的孤獨感。 總結李白詩歌的特點,我們能看到李白性格的兩大主線:一是豪氣,二是豁達。豪氣中夾帶的是他對現實的不滿和悲哀,一但到這個時候,他的豁達就表現出來了。豁達是夾帶的是他更多對生活的熱愛與熱情和他的樂觀向上的精神。但是,從他在“逸”時所表現出的孤獨之情,也同樣流露出了一絲的悲傷。這是李白作為一個文人,終不能避免的。 李白主要是個活動在上層社會的政治抒情詩人,其主要作品是以懷才不遇為基本主題的政治抒情詩。這些作品,在抗議統治者壓制和埋沒人才的同時,還透過對宮廷腐敗、政治黑暗以及窮兵黷武的開邊政策等等的揭露和攻擊。李白還有其它一些作品,並未涉及政治,而是歌詠遊仙、隱逸、遊山玩水等等,於閒情逸致中時而流露出“奈何天地間,而作隱淪客”(《送岑徵君歸鳴皋山》)的深沉痛苦,有時突然唱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夢遊天姥吟》)的高調,有時又發出“我本不棄世,世人自棄我”(《送蔡山人的的低吟,便都說明他的高蹈忘機是一種假象,其實是他政治失意時排遣苦悶的一種方式。此外,李白詩中還有另一個常見的主題:人生若夢。這在以《將進酒》為代表的飲酒詩中表現得最鮮明。李白歌詠的人生若夢,從主導方面說,並非出於對人生意義的虛無主義見解,相反它是由於積極入世的人生理想無法實現而發出的激憤之辭,同懷才不遇的抒情一樣充滿失望的痛苦和反抗的激情,表達出對現存社會秩序的懷疑和否定,具有深刻的社會內容。這兩個基本主題貫穿著李白的大部分作品,從中我們看見的李白是高傲的李白、由於感到沒有出路而憂憤不已的李白、放浪不羈並對許多公認的神聖觀念表示輕蔑的李白、“世人皆欲殺”的“狂人”的李白——這就是上層社會中的李白,其言語行動均表現出鮮明的叛逆性格。 但我們往往忽視了另一個世界的李白。這個世界裡的李白不談政治,也很少發牢騷,而主要是讚美大自然的壯麗景色,歌詠友情,抒發思鄉、相思、惜別、懷古這樣一些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共有的感情;其中出現的人物形象,如遊俠、商人、歌妓、農民、農婦、船伕、工匠、採蓮女等等,絕大多數屬於下層社會。詩人筆下的這個世界充滿光明和人生的情趣,從中看見的李白主要給人以天真純樸和性情溫和的印象——這就是在日常生活和同下層社會接觸中的李白,表現出人人都會對他感到親切的平民性格。 綜上所述,李白的性格中,雖然道家思想對他的影響更為深刻,但他沒能完全擺脫儒家思想的束縛。他的放蕩不羈,樂觀豁達,一定程度上是為了給自己排洩心中的憤懣與不滿,是強制性的把道家的思想壓抑在儒家思想之上,因此,他的詩歌中往往透露出對於政治方面的悲嘆。但不是說儒家思想是李白思想的主導,他是在用道家思想與儒家的思想進行激烈的交鋒,但沒有完全戰勝儒家思想。只有他是“平民”的時候,才真正忘卻了政治功名,才是真正為道家思想所支配的時候
豪放 豁達 天真摘 要:李白的性格分別由儒家、道家思想所支配,形成了他悲壯的豪放和樂觀的豁達兩中性格品質。他的性格在他的詩歌中有具體的表現,但事實上道家思想支配的豁達性格是為了發洩李白在政治上的不如意。這些可以歸結為李白的叛逆性,這是上層社會的李白。真正為道家思想所支配的,是李白天真質樸的平民性格。 李白性格的豪邁樂觀與豁達不羈的性格給人們留下的深刻的印象。他的詩歌中無不深深地飽含著他個人的情感,因此留下了傳誦千古的名篇佳作。但李白的詩歌感情極其豐富,不僅僅只表現出他的豪邁豁達,他也有悲涼、清逸。李白的詩作是他個人性格的反映,相應的,他的性格也具有多樣複雜的特點。 李白在青少年時代即“通詩書,觀百家”,他接受前人思想的影響是頗為龐雜的。從他的作品和一生行事來看,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對他都發生過影響,但以道家的影響為深。當他想要用世以建功立業的時候,儒家“達則兼濟天下”的思想就佔上風;當他在政治上遭受打擊,抑鬱不得志的時候,想要放情山水、尋仙訪道的時候,他就說:“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或是說:“堯舜之事不足驚,自餘囂囂直可輕”,連孔子和被儒家奉為聖人的堯舜都加以嘲笑和輕視了。在這個時候,道家憤世嫉俗、返於自然的思想,就在他的身上佔著主導的地位,並以它來和維護封建統治階級利益的儒家思想對抗。道家思想對李白的創作產生了很大影響。莊子的某些透過巨大的想象和幻想來探索宇宙的奧秘和人與自然關係的著作,對於李白的浪漫主義思想有啟發作用。 作為一個文人的李白,儒家思想形成了他出世做官,建功立業的態度。也正因為自己飽含著對出世的滿腔熱情,青年時期初出茅廬的他,並無懼怕,有著對自己的才學極度自信,甚至有些自負的性格特徵,是他豪放的一面。作為一個寄情山水的遊者,道家思想給了他清新飄逸,遠離塵囂的思想。這樣形成了他自由樂觀、放蕩不羈的性格特徵,是他豁達的一面。當然,更重要的是,這裡還賦予了李白獨特的天真的性格特點。他的性格以這兩個基點,又衍生出很多複雜的特徵。他的詩歌中往往表現出他複雜的性格特徵。 李白的詩歌的特徵多變,可以有“豪”“奇”“悲”“逸”多種表現,而這些往往還是互相交融。 李白的詩歌最大的特徵就是“豪”。他的豪放可以表現在兩個方面,一者是他對自己的自信十足,以至於有一些狂妄,因此他有恃才傲物的資本,表現出自己的清高。李白經詩人吳筠的推薦,即被唐玄宗召赴長安。這時的他滿心喜悅,高歌“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南陵別兒童入京》)。然而,他抱著“不屈己、不幹人”的態度去“平交諸侯”,在封建社會的黑暗官場,這種光明磊落的作風自然是行不通的。當他明白自己只是個“御用文人”的時候,他又“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夢遊天姥吟留別》)的傲然離去。另一個方面,在他的詩歌中表現出的大氣磅礴,意境廣闊,無人能及。“噫籲口戲,危乎高哉!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蜀道難》)這樣的詩句讓賀知章看了大為稱讚,深深地被李白的大氣所折服。他的詩歌意境闊達,有“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將進酒》)這樣的氣勢,有“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行路難》)的氣迫,還有“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夢遊天姥吟留別》)的高大宏偉。 李白的詩歌的創新,以一言蔽之就是一個“奇”字。前人評李白,無論抑揚,均好用一個“奇”字。如錢起“才大語終奇”;元稹“以奇文取稱”;白居易“才矣奇矣”,不可勝數;再如賀知章所謂“謫仙”,杜甫所謂“佯狂”,以至諸如令力士脫靴和騎鯨飛昇之說,雖不言奇,而奇自在其中。這點著重談談李白的詩與月。過去的文人,賞月,宿月,問月……等等,但都不及李白的“花樣”更多。“人遊月邊去,舟在空中行”(《送魏萬還王屋》),這是他的“泛月”;“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謝朓樓餞別》)這是他要“攬月”;更奇的是他會“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下獨酌》)的“醉月”;最奇的是他更可以“昔日繡衣何足榮,今宵貰酒與君傾。暫就東山賒月色,酣歌一夜送淵明”(《送韓侍御之廣德》)這樣“賒月”買酒,這比用“五花馬,千金裘”還要出人意料。李白的新奇思想,與他的浪漫主義思想是不可分開的,這點是他受到道家思想的深刻影響,從而表現出他的質樸,天真的性格。 李白詩歌的“悲”的表現,還是由於自己的政治思想報負不能實現而來的。如他會有“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行路難》)的疑問,也會有“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將進酒》)的感慨。即使在《蜀道難》和《夢遊天姥吟留別》中,也不是隻寫山水風景,而也傾入了作者政治理想難以實現的苦悶情緒。但他的這種“悲”旋即會轉為樂觀的態度。因此他的“悲”總和他的“豪”聯絡在一起。對行路難的疑問,他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回答;對“悲白髮”的無奈,他有“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回答,並表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樂觀態度。這樣,他的詩豪放中透著悲,有一種悲壯的氣勢,更使他的詩歌具有魅力;在“悲”過後,他又可以讓自己戰勝困境,轉向樂觀,這個讓人又看到了他人格的魅力。這是他道家思想戰勝儒家思想的結果。 四處雲遊的李白,表現更多的是一個“逸”字。在他的詩篇中,他寫自己的閒情逸趣,寫自己對故鄉、朋友的懷念,寫自己對大自然美麗景色的熱愛,寫平凡人的日常生活等等。這些更多的是表達了李白對生活的熱愛之情,對美好生活的憧憬。這樣展示的是一個天真可愛的李白。“寒月搖清波,流光入窗戶。對此空長吟,思君意何深”(《望月有懷》)“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子吳夜歌》其三)“舊苑荒臺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官里人”(《蘇臺懷古》)以上所述思鄉、思友、男女相思和懷古,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有的感情。李白這類作品抒發的感情既是人們生活中常有的,而抒發的方式也是平易近人、人人都能接受的,實足以代表李白性格的天真純樸的一面。“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望盧山瀑布》)這是李白忘情山水的代表作品。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月下獨酌》其一)更表現出他尋找生活逸趣的軌跡。一般說來,李白飲酒詩突出一個“豪”字,詠月詩突出一個“逸”字,一旦二者結合,便表現出一種既豪放又飄逸的性格——可用“清狂”二字概括;除《月下獨酌》四首,名篇如《襄陽歌》、《謝朓樓餞別》等均屬此類。這種清狂性格一方面說明詩人的驕傲和對汙濁現實的輕蔑,同時又流露出深深的孤獨感。李白還有些寫他步月而歸的詩,心情平和,於閒適中同樣流露出極深的孤獨感。 總結李白詩歌的特點,我們能看到李白性格的兩大主線:一是豪氣,二是豁達。豪氣中夾帶的是他對現實的不滿和悲哀,一但到這個時候,他的豁達就表現出來了。豁達是夾帶的是他更多對生活的熱愛與熱情和他的樂觀向上的精神。但是,從他在“逸”時所表現出的孤獨之情,也同樣流露出了一絲的悲傷。這是李白作為一個文人,終不能避免的。 李白主要是個活動在上層社會的政治抒情詩人,其主要作品是以懷才不遇為基本主題的政治抒情詩。這些作品,在抗議統治者壓制和埋沒人才的同時,還透過對宮廷腐敗、政治黑暗以及窮兵黷武的開邊政策等等的揭露和攻擊。李白還有其它一些作品,並未涉及政治,而是歌詠遊仙、隱逸、遊山玩水等等,於閒情逸致中時而流露出“奈何天地間,而作隱淪客”(《送岑徵君歸鳴皋山》)的深沉痛苦,有時突然唱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夢遊天姥吟》)的高調,有時又發出“我本不棄世,世人自棄我”(《送蔡山人的的低吟,便都說明他的高蹈忘機是一種假象,其實是他政治失意時排遣苦悶的一種方式。此外,李白詩中還有另一個常見的主題:人生若夢。這在以《將進酒》為代表的飲酒詩中表現得最鮮明。李白歌詠的人生若夢,從主導方面說,並非出於對人生意義的虛無主義見解,相反它是由於積極入世的人生理想無法實現而發出的激憤之辭,同懷才不遇的抒情一樣充滿失望的痛苦和反抗的激情,表達出對現存社會秩序的懷疑和否定,具有深刻的社會內容。這兩個基本主題貫穿著李白的大部分作品,從中我們看見的李白是高傲的李白、由於感到沒有出路而憂憤不已的李白、放浪不羈並對許多公認的神聖觀念表示輕蔑的李白、“世人皆欲殺”的“狂人”的李白——這就是上層社會中的李白,其言語行動均表現出鮮明的叛逆性格。 但我們往往忽視了另一個世界的李白。這個世界裡的李白不談政治,也很少發牢騷,而主要是讚美大自然的壯麗景色,歌詠友情,抒發思鄉、相思、惜別、懷古這樣一些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共有的感情;其中出現的人物形象,如遊俠、商人、歌妓、農民、農婦、船伕、工匠、採蓮女等等,絕大多數屬於下層社會。詩人筆下的這個世界充滿光明和人生的情趣,從中看見的李白主要給人以天真純樸和性情溫和的印象——這就是在日常生活和同下層社會接觸中的李白,表現出人人都會對他感到親切的平民性格。 綜上所述,李白的性格中,雖然道家思想對他的影響更為深刻,但他沒能完全擺脫儒家思想的束縛。他的放蕩不羈,樂觀豁達,一定程度上是為了給自己排洩心中的憤懣與不滿,是強制性的把道家的思想壓抑在儒家思想之上,因此,他的詩歌中往往透露出對於政治方面的悲嘆。但不是說儒家思想是李白思想的主導,他是在用道家思想與儒家的思想進行激烈的交鋒,但沒有完全戰勝儒家思想。只有他是“平民”的時候,才真正忘卻了政治功名,才是真正為道家思想所支配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