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雷新宏

    郭德綱的相聲是還原了相聲的本真與初心,是為老百姓說的,是接地氣的藝術。不要將傳統文化人為地高階化,貴族化,一定會脫離群眾,丟失藝術市場。

    當然,通俗,絕不是低俗,這一方面,郭德綱和弟子們要時刻牢記,不要肆意撞底線。

  • 2 # 函谷關

    就是個熱鬧,京曲聽幾遍也就那樣了。搞笑已經不如岳雲鵬了。覺得拿別人父親老婆說事不好,惡俗了。更喜歡于謙岳雲鵬

  • 3 # 味冷

    天上人間和德雲社各一張票,你選哪個?

    選德雲社?郭老師說,聖人不是裝出來的,孫子才是裝出來的,你就是個孫子。

    選天上人間?郭老師說,你的意思是德雲社的藝術水平還不如婊子大會?你就是個孫子。

    你大怒,我是孫子你是啥?

    郭老師說,我是您的衣食兒子啊~

    郭德綱在小劇場裡歷練出了獨特的風格,用觀眾的話說,每一句都搞笑。以句子為單位創造笑料,幾句話一個反轉,大大提高了笑點的密集度,非常適合調動觀眾情緒,絕無冷場,適應小劇場的特點。少了故事性的限制,金句可以方便的組合,隨意搭配,在短時期內可以讓觀眾形成場場不同的印象,保持新鮮感。

    但是幾句話以內難以形成促進大腦思考的幽默效果,很多金句只是誇張,荒誕,反差,邏輯失調,經驗偏移等手法的簡單應用,更接近於滑稽。這一點上,似乎又與傳統相聲段子不同,更接近脫口秀無厘頭的效果。

    郭德綱的早期作品(有頭髮的時候),也是故事性的傳統相聲,很乾淨,基本功紮實,但是一樣沒有市場。小劇場為了吸引觀眾,經常加入低階粗俗的笑料,把老前輩們摒棄的倫理哏,髒活臭活撿起來,美名其曰為弘揚傳統,引起了同行紛爭。挺三俗,反主流,攪動門戶輩分之爭,各種劇情。

    如今郭德綱也已經進入體制,三俗的東西不演了,公開說盼著各門各派都好了,坐在評委席侃侃而談講藝德,經典的混不吝小人物形象再不出現。春晚的相聲很主流,沒諷刺沒稜角全是小笑話,乖得像個寶寶,越來越接近自己曾經狂懟的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形象。

    大概人終會活成自己討厭的模樣。

    偶像式相聲

    郭德綱巔峰時期的作品,傳統段子,配上大段的貫口,學唱,很精彩,但是對精力體力的要求也很大。成名以後有了光環和粉絲,就不必場場盡力,很多時候貫口只是開個頭,或者大大簡化。比如大保鏢裡的貫口,經常簡化到“七紮眉攢八紮心”。你說是改進也好,變通也罷,總覺得和傳統差了一點兒。然而對於粉絲來說這都無所謂。

    再發展一步,有些年輕演員的粉絲,誇張到表示一看到他就想笑,他一張嘴就想笑,他隨便唱個歌就想笑。這個就不能用相聲演員的水平高低來解釋了,只能說是成了偶像,吸了一群腦殘粉。

    偶像派相聲對於外人,基本就看不得了。19年春晚,一個“天對地雨對風”也敢翻四次,大概是梁靜茹給的勇氣吧。郭德綱諷刺的主流相聲,大家好——譁——給大家說個相聲——譁——說得不好——譁——,用在自己徒弟上恰如其分。

    大概徒弟終會活成師傅討厭的樣子。

    總結和建議:金句一時爽,故事永流傳。偶像會過氣,作品是本元。也許趁著熱度和現金流,養一批專業的編劇,創作一些系統性而非笑點堆砌的段子,用故事性掩蓋基本功的缺失,才是正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EXCEL函式取整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