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卿之何為
-
2 # W浪跡天涯
比如說漢武帝,漢武帝可以說是雙性戀,和他的發小韓嫣從小青梅竹馬,經常同床共寢,和衛青、霍去病的關係也很曖昧。
-
3 # 夜漸微涼兮
有的。
我們可以想象,現在這個社會,作為一個平常人都會有這樣那樣的怪癖。而古時候的皇帝,萬人之上,想要什麼有什麼,平常之奇珍美女,對他來說已經是太過平常,有一些非人的需求,也是可能的。
就漢哀帝來說。
漢哀帝還在做太子的時候,董賢任太子舍人。董賢這個人呢,長得十分俊美,而且又有女人的溫柔和媚態,用現在都話說,就是個娘娘腔。雖然我們覺得噁心,但是漢哀帝喜歡吶。不斷的給他加官進爵,沒事的時候外出遊玩,漢哀帝車上都不是美女妃子,從來只有董賢一人,在宮裡,二人也是形影不離,食則同桌,寢則同眠。直到有一天,二人都按捺不住,一番巫山雲雨之後沉沉睡去,漢哀帝醒來之時,董賢還在沉睡,並且壓住了哀帝的衣袖。哀帝不忍將其叫醒,便斷袖而起,於是便有了‘斷袖之交’的說法。
而,戰國時的魏王於龍陽君,這個龍陽君也是俊美異常,傳說就連女人見了他的美貌都無地自容。
一天,魏王與龍陽君同船而釣。龍陽君釣了一會後,突然大哭起來。魏王聞之悲痛,問他為什麼就哭了呢?龍陽君說到,一開始釣了魚,覺得高興,但是後面越釣越大,就把一開始的小魚全部丟掉了,而後便想到,這四海之內美女頗多。害怕魏王往後寵愛其他美女而拋棄自己,所以就哭了出來。魏王聽後,心痛不已。下令全國禁止討論美人,違令者滿門抄斬,以示對龍陽君的寵愛。就便是後世說的‘龍陽之好’
這兩個故事只是歷史長河中的兩個典型,而古代那些皇帝做的荒唐事數不勝數。
-
4 # 北田共T
中國古代真的有同性戀皇帝嗎?
有,很多出名的皇帝都是,但是還不叫同性戀,叫養男寵。
一,漢高祖劉邦
漢朝有很多皇帝都是喜歡男色,可能與漢高祖劉邦的基因有關,漢高祖劉邦和與籍孺同起同臥,很是親密。
二,漢惠帝劉盈
史記中記載,漢惠帝劉盈的男寵名字叫閎籍孺,漢靈帝劉盈的時候,因為大臣知道漢惠帝劉盈喜歡男色,所以很多大臣爭相打扮,塗抹胭脂。
三,漢文帝
開創了著名文景之治的漢文帝對鄧通非常喜歡,鄧通不與外人交往,行為謹慎。自己沒有什麼本事,只依靠奉獻漢文帝,漢文帝臉上長膿時,鄧通欣然接受,因此漢文帝對鄧通非常喜歡,賞賜給他一個銅礦,後來漢景帝即位以後沒收,因為貧困而死。而漢景帝是漢朝不多的不喜歡男色的。
四,漢武帝
漢武帝是一個同性戀,很多人都沒有想到,他的同性戀是和他一起長大的一個人,名字叫韓嫣,韓燕得寵以後,比較囂張跋涉,後來被太后賜死。還有一個著名的叫李延年。李延年是一個音樂家,經常侍寢漢武帝。後來被漢武帝殺害。
五,漢哀帝
作為男寵,可能活得最悠閒的應該是漢哀帝時期的董賢了。董賢22歲就被封為大司馬將軍,皇帝和他形影不離,睡覺都在一起, 有一次在睡覺的時候,因為一隻袖子在董賢的身子底下,不忍心打醒他就把袖子割了,著名的“斷袖癖”從此而來。後來王莽篡政以後,把他殺害。
六,前秦君主苻堅
前秦君主苻堅非常一種喜歡一個叫慕容衝的男人,並把他安置在啊房宮的舊址之上,但是苻堅在淝水之戰失敗以後,慕容衝離他而去,自立皇帝,後來攻入長安,燒殺搶劫。
七,北齊文宣帝高洋
北齊文宣帝高洋不僅喜好女色,而且還喜好男色。可以說是中國古代最荒淫的皇帝之一,因為看見彭城王容貌俊麗,就把它充入後宮,當作妃子。
八,明武宗
明武宗有一個男寵叫楊芝,武宗賜名為羊脂玉,容貌長得清秀。
九,明神宗
明神宗養了十個小太監,內廷稱為十俊,但是這十人,因為貪汙,被明神宗杖殺。
十,乾隆
和珅在乾隆年間那麼有錢,傳說是因為乾隆把年輕的和珅看作是自己一個去世的繽妃,看見有緣,倍加寵幸。
-
5 # 青年史學家
按照題目會涉及到兩個應有之義,一個是古代應該包括中國古代和外國的古代,二是這裡所謂的同性戀皇帝應該包括男性皇帝和女性皇帝,這樣才能最全面的對題目進行回答。
在中國古代,皇帝除了武則天之外都是男性。而中國古代皇帝的同性戀機率實際上還是蠻高的,有些朝代甚至一連多位皇帝都是同性戀,比如西漢。從漢高祖劉邦開始,一直到漢哀帝,幾乎每一位皇帝都是有同性戀伴侶的。高祖劉邦是同性戀、文帝和景帝都是同性戀,連漢武帝都是同性戀,他與衛青和霍去病的關係至今仍然很難說清楚。其他還有比較著名的就是斷袖之癖的漢哀帝,他幾乎和男寵董賢每天都待在一起,甚至一度想要在自己的陵墓旁邊給董賢也修一個,死後也要長相廝守在一起。據史書記載,漢哀帝甚至想過要把江山讓給董賢。
而根據現代醫學觀點,同性戀分為兩種,一種是天生的,其染色體與異性戀的染色體不一樣,而另一種則是後天受影響而養成的,所以漢朝皇帝的遺傳比較嚴重,開國皇帝劉邦是同性戀,自然後面的皇帝也就都是同性戀了。
除了漢朝之外,其他王朝也或多或少有過一些同性戀皇帝,明朝的武宗皇帝就是一個典型的同性戀皇帝,不過他的同性戀傾向是後天在荒淫中養成的。中國最後一位皇帝溥儀實際上也是一位同性戀皇帝,據後來太監孫耀庭的回憶,溥儀在年輕的時候就喜歡“走旱路”(實際上就是同性戀)。
實際上,在古代西方也出現過同性戀皇帝,比如金雀花王朝的愛德華二世就曾經是一個同性戀,愛德華二世無心處理國政,所以到了後來就把權力下放給了他的男寵,不過愛德華二世的舉動引起了整個英國貴族的不滿,所以最後愛德華二世被趕下臺,愛德華二世的結局也是非常悲慘,據說在死前曾經被其王后用一根燒紅的鐵條插入肛門,慘叫聲震天。
所以,同性戀不是當今社會才有的現象,在古代中外就是一個比較常見的現象。在兩性平權的今天,如何思考對待同性戀則是一個需要全社會理性思考的問題。
-
6 # 帝國的臉譜
好男人還是好女人,這是性的取向,與道德與品質實在關係不大。皇帝在那個時候是九五至尊,後宮三千,佳麗成群,那是見怪不怪的事情,然而,後宮既可以是女人,為何就不能是男人?再說,人上一百,形形色色,那麼多皇帝,怎麼會沒有好男色的,同性戀皇帝自然是有的。
古人的雅緻,是令今天的人們非常慚愧的事情。其他不說,單單是這個同性戀,今天說來多麼通俗單調,但古人取了一個極雅的名字,謂之“龍陽之興”。當時,好男色的魏安釐王喜歡龍陽君,一天,二人同船釣魚,龍陽君釣了十多條魚,卻當著安釐王的面哭了起來。安釐王不解,問他為什麼。龍陽君說:“我開始釣了魚,很高興,後來釣了大魚,就想把小魚丟掉。如今,我為大王侍寢,封龍陽君爵位,極端尊貴。但天下美男多的是,他們知道大王寵我,必然相率奔來,到時候,我不就成了小魚,有被丟掉的危險嗎?我因此難過。”安釐王聽了這一番述說,非常感動,立即下令:“誰敢向再我推薦美男,處以滅族!” 於是,“龍陽之興”從此成了男同性戀代名詞。
帝王中,好男色最著名的,應該算漢哀帝劉欣,班固把他與董賢的戀愛事蹟寫進了《漢書》,還創造了一個 “斷袖之癖”的典故。
劉欣是西漢第十三位皇帝,當時,在宮中負責傳漏報的董時,因貌美而受到劉欣寵幸,於是成了男寵,不斷加官進爵,位極人臣。他二人不但晚上在一起,就連睡午覺都在一起,一次午覺睡完,劉欣醒了,打算起床,卻看見董賢還睡得很熟,頭枕在了他的衣袖上,為了不打擾愛人的好夢,劉欣抽出床邊的佩劍,將自己的衣袖割斷後,才起得床來。班固在書中感嘆:“其恩愛至此!”因而,“斷袖之癖”男同性戀的又一個代名詞。
史籍中有明文記載的帝王男同性戀至少還有以下幾對:
《韓非子》:衛靈公和彌子瑕;《史記》:漢文帝和鄧通;《史記》:漢武帝和韓嫣;《晉書》:苻堅和慕容衝;《資治通鑑》:李承乾和稱心;《柳南隨筆》:張獻忠和李二哇等等。
除史書外,文學作品中也有很多這樣的記載,《紅樓夢》中,呆霸王薛蟠之所以要到賈府私塾讀書,就是因為他有“龍陽之興”,賈府私塾中,有許多青年子弟在此就學,薛蟠假裝來讀書,實際上是為結交美少年,而且,學內有幾個小學生,果然被薛蟠哄上了手。
秦鍾和香憐也有此好,金榮嫉妒吃醋,就跟蹤他們,後來直嚷嚷:“貼的好燒餅!”
-
7 # 蘭臺
我覺得同性戀和好男色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同性戀是一種天然的性取向,從生理到心理就是對同性產生愛戀感覺,進而產生情慾。
好男色則純粹是一種性癖好,甚至是一種性的獵奇。
我這裡舉一個例子,在梅蘭芳大師橫空出世以前,京劇裡扮演旦角(女性角色)的男演員絕大多數(注意,我沒說全部)真正掙錢並不靠唱戲。
靠什麼呢?
就是靠臺下不卸妝(甚至有半裸上身)陪達官貴人、公子哥飲酒作樂甚至進行性行為,行話叫“坐膝蓋頭兒”。
但是不管是陪酒的旦角還是捧角的豪客,他們這裡面99.9%並不是同性戀,這些豪客只是“好男色”而已。
理清楚同性戀和好男色之間的不同,我們再來看中國曆代帝王中究竟有多少皇帝是“好男色”,多少皇帝是同性戀。
從目前史料記載看,古代帝王裡好男色的皇帝挺多的,比如司馬遷在《史記》裡專門闢出一個章節叫《佞幸列傳》,裡面叫的都是皇帝的男寵。
司馬遷在《佞幸列傳》裡開章明義的點題,告訴了大家,這章節裡所有被點名的人,除了皇帝,那都是皇帝的“男寵”:“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固無虛言。非獨女以色媚,而士宦亦有之。”而司馬遷也很不客氣,很坦率的表示從漢高祖劉邦開始,一直到漢武帝,這些皇帝一直都有男寵;當然,司馬遷《佞幸列傳》最大爭議是他把衛青、霍去病都列入漢武帝男寵行列。
而歷史上那麼多有男寵帝王裡,我個人覺得真正有同性戀可能的皇帝可能只有漢哀帝,因為史料記載只有漢哀帝願意把自己的皇位讓給自己的男寵。
歷史上其他帝王儘管也寵愛男寵,但是幾乎沒有把這種寵愛帶到他們的統治裡去,只有漢哀帝對董賢,那可能是真愛。
最後再闢一個謠,末代皇帝溥儀絕對不是同性戀,他確實小的時候和太監們玩過不可描述的遊戲(用他回憶錄裡的話說,就是往小太監嘴裡撒尿),但是他絕對不是同性戀,只是過早的某些行為造成了他嚴重的sexual impotence,但是sexual impotence是一種病,並不代表他是同性戀。溥儀對譚貴人應該才是真愛。
-
8 # 國史記聞
說皇帝搞同性戀似乎不太妥當,就像是他們有三宮六院是因為愛情一樣。
在古代,男同基本上就是指“好男風”,就是喜歡男的,它還有幾個別稱“龍陽之好”、“斷袖之癖”以及“分桃”,它們其實就是三個故事。
龍陽之好看過《尋秦記》的朋友都知道里邊的“龍陽君”,《戰國策·魏策》中就記載了龍陽君和魏安釐王的感情,可以說,他們是真感情——有一次魏王和龍陽君一起釣魚,龍陽君釣了十幾條之後突然哭了。直男魏王不解,龍陽君說:“釣第一條魚的時候我非常高興,但是後來越釣越多,越釣越大,漸漸地就把最開始喜歡的那條小魚扔掉了,我擔心大王見了其他美人,也會把我拋棄,嚶嚶嚶。”魏王便在全國下令:“有敢言美人者誅!”
分桃還真有喜新厭舊的帝王,比如衛靈公曾經特別寵愛彌子瑕,當年彌子瑕偷偷開著衛靈公馬車探望生病的母親,這本來是要斷足的罪,但是衛靈公卻誇他孝順而給他免罪。有一次彌子瑕嚐到一個桃子特別甜,便趕緊讓給衛靈公吃,衛靈公覺得這是真愛。但是彌子瑕年紀大了之後,失寵了,衛靈公說:當年這傢伙假傳命令偷我馬車,還把吃剩的桃子塞到我嘴裡,娘希匹!
斷袖之癖《漢書.佞幸傳第六十三》中記載了漢哀帝和董賢的故事,但董賢可能是愛權勢而不是愛皇帝。當年他們哥倆共枕眠,哀帝醒來之後發現董賢枕著他的衣袖睡得正香呢,為了避免打攪他的好夢,漢哀帝用刀割斷了自己的衣袖。
據說漢朝皇帝最好男風,後世也一浪更比一浪強。
-
9 # 翻滾吧腦洞君
其實乾隆和和珅極有可能是這種關係。據《清宮秘史》記載:當乾隆還是太子的時候,喜歡上了一個女人,奈何這個女人是雍正的妃子,兩人不敢光明正大的來,就在暗地裡私通。後來這件事傳到皇后的耳朵裡,皇后認為肯定是這個女人勾引乾隆,於是就將這個女人賜死。
乾隆知道後悲痛萬分,跑到女人的寢宮嚎啕大哭,抱著女人的屍體不撒手,後來竟咬破自己的手指,在女人額頭點了一下並祈求道:“願你芳魂有靈,記住我倆的情意,咱們二十年後相見!”
後來和珅入宮,乾隆無意之中碰到他,覺得他和二十年前故去的女人一模一樣,俊美無雙,而且和珅的額頭上還有一顆硃砂痣。乾隆便認為和珅是女人的投胎轉世,於是便讓和珅作了自己的貼身侍衛,晝夜不離己身。據文獻記載乾隆對和珅的寵愛程度,真的能做到吃則同食,寢則同床的地步。
還有一則解密乾隆和和珅關係的證據,見於外華人喬治·斯當東寫的《英使謁見紀實》一文中,當時他是來天朝訪問的英國使團中的一員。文章中隱秘的提到和珅“長相俊美、男人見了也會動心……是皇帝唯一寵信的人”。文中雖然沒有直接指出兩人的關係,但暗含的意思明眼人都懂:和珅是乾隆的男寵。
-
10 # 小劉劉vlog
同性戀在中國的存在非常悠久,漢哀帝劉欣就是其中的一個。
董賢英俊瀟灑,又是御史董恭之子,因而被選為太子舍人。哀帝在與他的交往中產生了愛戀,封他為董門郎,並封其父親為霸陵令,遷光祿大夫。不久,董賢又被封為駙馬都尉侍中,《漢書·董賢傳》載,這時董賢“出則參乘,入御左右,旬月間賞賜鉅萬,貴震朝廷。”兩人形影不離,同床共枕。有一次哀帝醒來,衣袖被董賢壓住,他怕拉動袖子驚醒“愛人”,於是用刀子將其割斷,可見其愛戀之深。哀帝還為董賢建造了一棟與皇宮類似的宮殿,並將御用品中最好的送給董賢,自己則用次品。他為了與戀人生生世世在一起,還為董賢在自己的陵墓旁邊修了一座冢塋。尤其匪夷所思的是,他還曾開玩笑地對董賢說:“吾欲法堯禪舜,何如?”嚇得大臣們目瞪口呆。這種要“愛情”不要江山的戀情在歷史上實為罕見。如此沉湎於“愛情”,國事當然糟得很,哀帝死後不到10年,王莽就篡位建立了新朝。
漢文帝和鄧通是另一個突出的例子。漢文帝是歷史上記載的一個英明皇帝,他開創的“文景之治”是整個漢朝的盛世。文帝厲行勤儉,連一件穿破了的衣服也捨不得丟掉,但對男寵鄧通的寵愛卻無以復加,在鄧通身上所花的錢難以計數。他們不但出入相隨,夜間更是同榻共眠。鄧通由於有文帝的支援,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富甲天下,但是最後卻凍餓而死。
起初,鄧通只是一介船伕,每當他外出行船時,常將黃旗插在船頭,所以就被人稱為黃頭郎。因為他善於划船,就被選到宮裡當了御船的水手。有一晚,漢文帝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正在登天,但是用盡了九牛二虎之力,雖然已經十分接近南天門,但總是登不上去。就在這時候,有個頭戴黃帽的人在背後推他,終於使他登上了天界。他回過頭來看推他的人,發現那人的衣帶在背後打了個結。文帝正想叫住他,怎知卻被雞鳴聲吵醒了。
第二天,文帝來到建在宮西蒼池中的漸臺,見到有個御船水手頭戴黃帽,衣帶在背後打了個結,正是他夢中遇見的人。召來一問,那人名叫鄧通。文帝想,他既然能把自己推上天,必定是個奇才,而且鄧與登諧音,鄧通即登通,有登天必通之意,認定了夢中助他登天的人便是鄧通,因此特意提拔鄧通,非常寵愛他。鄧通也老實謹慎,不隨便和外人交往。文帝多次賞賜他的錢財,總數上億之多,還授予他上大夫的官職。其實,鄧通除了會划船以外,其他什麼都不會。但是,他自己處事謹慎,雖然不能推薦賢士,但卻很擅長諂媚文帝,因而得文帝的寵信,官封至上大夫。
有一次,文帝命一個在當時非常有名、善於算命的人許負去給鄧通相面,許負相面後對文帝說:“鄧通這個人將來要貧餓而死。”漢文帝聽了很生氣地說:“能讓鄧通富裕或貧窮的只有我,可我又怎麼會叫他受窮呢?”於是,文帝下令把蜀郡嚴道的一座銅山賜給鄧通,允許他自己鑄造銅錢。從此鄧通發了大財,他鑄造的銅錢布滿天下,人人都知道有“鄧氏錢”。
鄧通對於皇帝對自己的喜愛也非常感激,總想著要報答文帝。後來有一次,文帝背上生了一個瘡,膿血流個不停。鄧通覺得孝順皇帝的機會到了,便天天進宮去,親自守候在皇帝身邊,侍疾問藥,殷勤備至。為了減輕文帝的痛苦,鄧通不顧腥臭難聞,甚至用嘴將膿血吸出。文帝因此心中非常感動。有一天鄧通給他吸完了膿血,他問鄧通:“天下誰最愛我?”鄧通恭順地回答:“應該說沒有誰比太子更愛陛下的了。”文帝聽了以後沒有回答。
正巧有一次太子劉啟來看望文帝的病情,文帝想試探太子的孝心,就要他也吸吮膿血。太子見瘡口膿血模糊,腥臭難聞,禁不住一陣噁心,但又不敢違抗,只得硬著頭皮吮吸,可是臉色很難看。文帝看到這種情況,不由得感嘆道:“鄧通比太子更愛我啊!”太子這才知道了鄧通經常為文帝吮吸膿血的事,心中感到很慚愧,也因此而記恨鄧通。
文帝死後,劉啟即位,史稱漢景帝。景帝免去鄧通的官職,讓他回家閒居。不久,有人告發鄧通偷盜境外的鑄錢。景帝派人調查,結果發現確有此事,便把鄧通家的錢財全部沒收,鄧通頓時變成了窮光蛋,還欠下好幾億錢的債。還是景帝的姐姐長公主記住文帝不讓他餓死的遺言,賜給他些錢財。但是,官吏馬上把這些錢財用來抵債,連一吊錢都不讓他留下。長公主知道後,就又讓手下人借給他一些衣食,但是也被看守的官吏沒收了。就這樣,曾經富甲天下的鄧通,最終在飢寒交迫中死去。
中國同性戀最早的史料記載則來自商朝。《商書·伊訓》中談到"三風十衍",書中提到這不好的"三風","卿士有一於身,家必喪,邦君有一於身,國必亡"。三風之一的"亂風"的"一衍就是"比玩童",也就是今天所說的同性戀。
到了春秋戰國時代,同性戀交往更趨活躍,受衛靈公寵幸的彌子瑕和魏王寵兒龍陽君分別讓同性戀有了"餘桃"和"龍陽"的稱呼。當時最有影響,最有成就的同性戀者首推楚國偉大詩人屈原,在他的《離騷》《思美人》等諸多作品中,都流露出詩人對楚懷王的戀情。
到了強盛的漢代,帝王將相的同性戀活動屢見史書。據《史記》《漢書》記載,前漢皇帝幾乎個個都有同性情人。漢代著名人物如漢武帝、漢文帝、大將軍衛青和霍去病等,都有過同性戀經歷。漢哀帝不忍推醒在他衣袖上熟睡的男寵董賢,起身時割斷了衣袖,"斷袖之交"從此成了同性相戀的佳話。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古代對同性戀所持的態度至多是中性的,也就是不褒不貶,歷史記載中沒有對同性戀進行頌揚。而同性戀關係多以享樂和獵色為特點,從來不對維繫封建社會的家庭倫理構成任何挑戰或威脅。
龍陽君乃是俊俏小生一名,惹得魏王寵愛無比。有一天,龍陽君坐船陪魏王釣魚,龍陽君一連釣到十幾條魚,而且釣到的魚個頭越來越大。看著這些活蹦亂跳的魚兒,龍陽君突然間抽泣起來。魏王見了很是納悶,便問其中原因。
於是龍陽君回答說:“臣覺得自己也不過是王的一條魚而已。”魏王不解,追問理由。龍陽君解釋給魏王聽:“當大王您釣到一條大魚的時候,滿心歡喜好好收起。可是很快又釣上了一條更大的魚,於是前面那條魚便被棄之不顧了。臣不禁聯想到,如今臣能有幸照料大王起居,在朝延中有了顯赫地位,臣民見了,都要禮讓三分,可是普天之下,貌美俊秀之人多不勝數,外面傳說臣之所以受大王恩寵,是以色行事。臣深憂自身就像方才被扔掉的那些小魚一樣,離被棄之日恐怕為時不遠了,如此臣怎能不傷心落淚呢?”
魏王聽了,不覺笑道:原來是這麼回事,這種流言,愛卿為何不早告知於寡人呢!於是魏王向全國公佈詔令,上面寫道:今後再有私下議論龍陽君者,一經發現,格殺勿論。龍陽君目的達到,當然笑逐顏開。魏王一看寵臣容光煥發,顧盼生輝的樣子,自然更是神魂顛倒。
回覆列表
哈哈,這個自然是有的。
在中國,皇帝自古以來便盛行一股龍陽之風,眾多皇帝都有一些講不清道不明的斷袖之事,下面我就說幾個比較出名的皇帝。
1漢哀帝和董賢
漢哀帝是西漢時期最後一位皇帝,命運悲慘,並有嚴重的心理疾病,更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同性戀皇帝。當漢哀帝還是當太子時,董賢就在宮廷任太子舍人。這個董賢長得十分美,並且有女人的溫柔與媚態,漢哀帝見了之後,十分喜歡。漢哀帝之後不斷給董賢加官進爵,每一次漢哀帝出遊時候,在他馬車之中並不是某一位得寵的妃子,而是董賢,回到宮中之後,也並不和妃子睡在一起,而是和董賢同寢同睡,基本上是形影不離。在極短的一段時間裡,就賞賜給董賢財物不計其數,惹來眾人非議。而在漢哀帝當上皇帝之後,愈演愈烈。為了讓董賢可以一直在宮中陪著自己,竟然讓董賢的妻子也住進皇宮裡來,又將董賢的妹妹封為昭儀,地位極高。
有一次,他們兩人白天都按捺不住,竟然折騰一番後沉沉睡去。董賢枕在漢哀帝的衣袖上,哀帝醒來時董賢還在熟睡,為不驚動他,漢哀帝於是斷袖而起。這便是“斷袖之交”的由來,可見漢哀帝對董賢的疼愛之深。董賢更是在年級輕輕,便握有重權,漢朝在這兩個沒有能力的人的治理下,也日漸衰弱。漢哀帝也因痴迷於龍陽之癖,早早離開人世。
2衛靈公的龍陽之好
衛靈公也是中國歷史上極為出名的一位同性戀皇帝。衛靈公非常寵愛一個名叫彌子瑕的美男子。有一次,彌子瑕和靈公在花園散步,看到一顆成熟的桃子,便摘下吃了一口,覺得異常甜美,便遞給了衛靈公說:“家臣獻碧桃一枚,臣想,眼下天氣乍暖又寒,草木未生,這定是仙桃無疑,特獻與大王分享。”“難得愛卿一片忠心!”衛靈公毫不介意的將桃子吃完,非常高興。在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他逢人便誇:“彌子瑕愛孤甚矣,一桃味美,不忍自食,與孤分而食之。”後人因此將同性戀稱為“分桃之愛”。
之後衛靈公又愛上另一個男寵,大夫公子朝,這個公子朝也是非常美麗,十分得衛靈公喜愛,之後便經常被衛靈公招入後宮。如此美男子經常出入後宮,風流事必定少不了,果不其然這個公子朝和王后勾搭在了一起。最後這個公子朝和王后發動政變,將衛靈公趕出了王宮。
3魏王和龍陽君
戰國時期的魏國國主很是喜愛一位大臣龍陽君,這個龍陽君則是非常美麗,女子見到他都無地自容,其豔名更是在各國之間都有傳播。相傳有一天他陪魏王釣魚,釣得十條大魚,但是卻不覺淚下。魏王就問他為什麼會哭,他說:“我剛釣到魚時很高興,後又釣了一些大的,便想把前面釣的小魚丟掉。如今我有幸能與大王共枕同寢,但四海之內,美人甚多,聞知臣得幸於大王,必定打扮得花枝招展來向陛下獻媚,臣就象前面釣到的小魚一樣,也會被拋棄,臣怎能不哭呢?”
魏王聽了很感動,便下令:四海之內,有敢向我介紹美女的,我就滅其族!可以不難看出龍陽君在魏王心中的地位之高了。
4漢文帝劉恆與鄧通
鄧通,蜀郡南安人,原是未央宮旁遊樂船上一名船工,漢文帝曾經做了一個怪夢,夢見自己怎麼努力也登不上天。正在著急的時候,來了一個貌若美玉的少年,助了他一臂之力,順利地登上了天。經查訪找到鄧通,認為他是夢中少年,為文帝所寵幸,有十餘次賞賜大量金錢,官至上大夫。有善相者說他“當貧餓死。”文帝說:“能使鄧通富的在我,怎能說他會貧?”於是賜他嚴道銅山,准許他自行鑄錢,由是鄧氏錢布天下。文帝曾病癰,他經常為文帝吸吮患處。太子啟入問病,文帝要他吸吮,啟面有難色。後來聽說鄧通這樣做過,十分慚愧,由是心恨鄧通。及太子啟嗣位為景帝,不久,有人告發鄧通出塞外鑄錢,景帝就籍沒他全部家產。鄧通以致身無分文,寄食他家而死。
5漢武帝劉徹與韓嫣
韓嫣是韓王信的曾孫。漢武帝在做膠東王的時候,韓嫣便和他一起學習書法,兩人彼此間十分地友好、相愛。等到劉徹當上了太子,他就更加地親近韓嫣了。韓嫣擅長騎馬、射箭,又善於諂媚。劉徹即位以後,想發兵討伐匈奴,而韓嫣事先學習、熟知了胡人的兵器和陣法。遇到武帝詢問,他總是對答如流,由於這個緣故,他更加得寵,官職高至上大夫,賞賜的錢財和前代的鄧通大體相當。當時,韓嫣經常和皇上同臥同起。
他喜歡彈丸,丸都為金制,每天都會彈失十多顆,所以當時在長安有俗話說:“若飢寒,逐金丸。”意即跟著韓嫣拾金丸就能發財。有一次江都王(武帝的弟弟)入朝,與武帝一起到上林御苑打獵,武帝的車還未行,叫韓嫣率領百餘騎兵乘車先去,江都王以為是武帝來了,立刻在路旁跪下迎接,可是韓嫣卻縱車而過,置之不理。江都王感到受到莫大的侮辱,向母親(皇太后)哭訴,於是皇太后就十分厭恨韓嫣。韓嫣仍不收斂,仍恃寵而驕,隨意出入皇帝的寢宮。最後,被太后抓住把柄,賜他死刑,雖然武帝極力說情,仍不能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