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左文右武320
-
2 # 彈弓專家
這個主要是政府部門和現在年輕人手機化太嚴重了。現在政府都不注重節日了。過節日最主要還得政府產與才能做得更好,以前的人沒什麼娛樂,過春節就想著玩呢!現在的人有錢沒錢想著玩手機,不知道說得對還是不對……
-
3 # 永遠吉祥319
現在過年,真有點過年沒有意思的感覺。過年一家人聚一聚,走親探友,拉拉家常,親情很濃厚,小時候盼過年買件新衣服、鞋子、糖果,買幾張年畫,再買上三斤兩斤的豬肉就算過年了,雖然收入低、物資匱乏,但過年還是很有意思和記憶的,也值得回味。過年沒有意思主要是缺少方式,加上收入少,影響心情啊!
-
4 # 股蟲
最近這些年好像很多人這麼抱怨,我覺得不是年味淡了,而是以下兩個原因:
第一:去年過年,我二哥跟我閒聊就抱怨過現在過年沒有我們小時候有意思了。我指著他正在放煙花的5歲兒子回他,你去問問他覺得過年有沒有意思,他就不說話了。
正在現在網際網路上的主流人群應該是80、90後為主,這批主流人群現在大多已經是成家立業的年紀了。到了這個年紀,不說過年,隨便啥時候都會覺得壓力越來越大,當然是不如以前快樂了。孩子們多數都還會覺得過年挺有意思,因為可以玩到平時玩不到東西,吃到平時吃不到的東西,這就夠了!而我們的所求已經遠遠沒有這麼簡單了。
我以前最喜歡的就是撿沒有炸的鞭炮,把裡面的炸藥倒出來玩,甚至試圖造過炸彈,為此沒少捱揍。
第二、科技發展,社會的節奏也在加快 。以前過年,農村不用說冬季基本沒有農活早早就閒下來,到臘月基本要做的事基本就是準備過年了。機關單位的工人也基本上按時放假,很少會有耽誤過年的事。
而現在不說某些特殊行業根本離不開人,各行各業本身的競爭壓力都非常大,都恨不得同行天天休息,自己24小時待命才好!去年過年,大年初一我老婆為了趕一個方案,硬是熬到晚上2點才睡覺。我覺得,她肯定覺得去年的過年沒有啥年味。
辛棄疾有句詞我特別喜歡: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說這個吧真不是我裝逼,只是現在我覺得很多時候環境在變,心境在變,看待同一個問題的結果可能會大不一樣。
前幾年我單身的時候也有過年味越來越淡的想法,直到近兩年,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孩子,越發能理解父母曾經的想法感受。平時雖然跟父母離得不遠,但是老兩口比較倔,可能是覺得不想給我添負擔吧,堅持分開住,勉強不得。只有趁著過年、節假帶著妻女一起回家好好陪陪他們了,而且我很享受跟父母在一起的時間,所以反倒年味越來越淡這個想法,這兩年在我心裡倒是越來越淡了..
-
5 # 徐長卿1979
三四十年前,老百姓的生活條件非常艱苦,買新衣服,吃好吃的,都是過年才能的奢侈一次的事情,那時候人們會感受到過年才是最快樂的時候。現在大家的生活都提高了,平時想吃什麼,上美團外賣下單。想買什麼,上淘寶下單。時間長了,你說說,躺在床上有吃有穿,都已經習慣了,還會有幸福和快樂的感受嗎?
-
6 # 雲嵐57738986
拿農村來說,攀比心嚴重,過年喝酒、賭博、攀關係、送禮等,賺了錢的趾高氣昂,沒賺錢的壓力山大,真正的心與心交流很少。
-
7 # 使用者9380707933444
現在什麼都變啦,人心,道德,正義,不知到那去啦,變得太神秘太文明啦,什麼都變味啦,過年就沒有什麼年味啦!覺得不奇怪。
-
8 # 仍在前行
在家鄉,傳統意義上的過年從臘月二十四小年開始,到正月十五,都屬於年的範圍,過年意味著辛苦一年之後亨受豐收的喜慶,也是一家人一起走親訪友的最佳時節。
小時候,父母親通常會在臘月初就開始準備吃,喝,玩,看的年貨,糖果,瓜子花生,桔子,酒,年畫,尤其對聯和鞭炮少不了,當然還會給我們買新衣服。豬,雞基本是每家每戶的標配,都是自家養的,一年不殺年豬,感覺都不好意思叫過年,我們還要和領居一起合夥做豆腐,打餈粑,這餈粑製作很麻煩,但卻重要,因為給親戚拜年必不可少。而我們就盼著除夕和正月初一,因為這兩天可以放鞭炮,拿壓歲錢,然後正月就可以走親戚,看龍船!所以於我來說,童年的年味真的濃。八九十年代,沒有經濟來源,父母親最遠到過縣城,我們農村物質缺乏,而過年成為我們最奢侈的時光,父老鄉親都會傾其所有過好年。
而今,改革開放四十載,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人們為了提高生活品質,都在走南闖北,努力奮鬥。他們物質充盈,碩果累累,在加上國家在基礎設施的投入,交通便利,網路發達,各種新型娛樂方式層出不窮,人們每天都在適應新的生活方式,那有時間回到從前的純真童年,曾經的那種單一的傳統過年方式己經和你我漸行漸遠。
好在過年(春節)這一習俗已經深深溶入中華兒女的基因中,不管這個世畀怎麼變化,她始終是我們親情相聚,友情相逢,幸福共享的偉大節日,我們依舊會在每年的春節回家和親人,愛人,明友相聚相會。既便今年不回,明年也一定會回,因為我們心中有這個情結,你懂的!
祝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回覆列表
我個人認為以前落後不出去打工,在村裡左鄰右舍互相幫助,冬季不忙村裡開始組織村民男學踩高蹺女學打花貴和扭秧歌年中娛樂,現在科技發達電視電腦都了,年青人外出打工過年回家一次,本村人有時候見面都不認識,交流少不如在看看電視玩玩電惱,整治大氣汙染火鞭又不讓放所以看絲沒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