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皖北寶樹
-
2 # 邏輯推敲
月球車在月球表面行駛會遇到陡山、懸崖等障礙,為了防止月球車被摔壞,車上要搭載雷達、攝像頭、感測器、電腦等裝置,一旦監控系統發現有危險路段,經過電腦的計算、指揮,可讓月球車繞過障礙,選擇較安全的路線行駛。
-
3 # 來看世界呀
怎麼辦?開車遇到障礙了怎麼辦,繞過去唄。月球引力小,月球車更容易側翻,就得結合衛星資料合理規劃路線,避免有過度的起伏和障礙物多的路線。
月球引力小,直觀地猜想會認為月球車的行駛速度很快,有人看過當年美國登月的影片,月球車看起來跑的“飛快”,月球塵土都濺的老高。美國登月的月球車是給宇航員代步用的,真實速度只有12公里每小時左右,而中國玉兔二號這樣科研性質的無人探測車,行駛速度更是低的可憐,要配合著探測任務,速度只有200米沒小時,說難聽點連烏龜爬得快都沒有,龜兔賽跑在新時代還是烏龜取勝(月球車叫玉兔二號,好巧)。
玉兔二號是嫦娥四號攜帶的主要科學載荷,目的是在月球上巡視探測,嫦娥四號1月3日10:26分著陸後不久就被月球車釋放了出來,到12點左右,看起來只行駛了2、30米的樣子,打開了太陽能電板、天線和其他科研裝置,並且和鵲橋號中繼衛星建立了連線,靠著攝像頭和衛星得到的資料,已經完成了路線規劃。從嫦娥四號發回的影象可以看到,玉兔二號前方有一個大坑,而首次路線規劃可能就要避開這個坑,車的好處就是可以拐彎,有障礙物繞過去就可以了。
玉兔二號配備的攝像機就是它的眼睛,這東西可是耗了多少億搞出來的東西,比車輛可先進,它甚至可以根據植入的程式,自主地完成一些事,比如目前月球處於月晝溫度極高,玉兔二號上就有相應的感測器,收集資訊,玉兔二號就會根據這些資訊決定是否休眠躲避劇烈的日光。
為了能夠在坑坑窪窪的月面也能如履平地,月球車需要擁有強大的“越野能力”。而車身上的六個看起來普通的車輪,就是月球車行走在月面上的獨特法寶了。
根據嫦娥四號總設計師申振榮介紹:
它是六輪全驅的,在四個腳輪地方,實際上是有個轉向輪。然後靠這個輪擺成一個八字形就可以原地轉向。所以我們叫六輪全驅四輪轉向。
當一輛車可以全輪驅動,也就是前後輪都有動力時,就可以保證車輛在前進和後退時的能力相同。這對月球車在月面上的“倒車”、“避障”至關重要。
據申振榮介紹,月面比較鬆軟,車輛在月面行使就如同人們走在雪地中會發生下陷,所以“玉兔二號”的六個輪都有能力各自驅動,即使在車輛某個車輪發生輪陷的狀況下,也還能靠其他的輪子進行驅動,並安全撤離。
而為了應對月面上鬆軟的土壤,月球車需要保證自己接地面積和摩擦力足夠大的同時,自身重量更輕。因此,科研人員在車輪的材質和形狀上都做了特別的設計。
科研人員透過一系列的地面力學研究,最終設計出來的一套彈性的篩網輪。透過這種一定的輪寬來提供車輛的承壓能力,而有一些細小的月壤則可以透過輪子上的網漏回到月面,可以達到減輕車身重量的目的。
經過這樣精心的設計,“嫦娥四號”月球車在月球背面擁有了20度爬坡,20釐米越障的能力。當然,它的速度並不快,根據設計,月球車每小時最多隻能走200米,相當於一個成年人在60秒裡只走了4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