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楚邾
-
2 # 張明揚不說話
在明代,但凡皇子一生下來,天生就是親王。此種“厚養”皇子的制度是由朱元璋傳下來的,一開始還更誇張,皇子不僅有親王之位,還封藩地方,掌控一地的財權政權軍權,後來經由 “靖難之變”後,朱棣登基後吸取了自己成功的“教訓”,明代皇子雖然依舊封藩在外,但漸漸沒有了實權。不過,這些天潢貴胄們依舊生來就是親王,在經濟上仍然富甲一方,給明朝的財政造成了極大負擔。
清朝入關之後,或許也是部分吸取了明代皇子封賞過濫的教訓,對皇族採取了更為嚴格的封爵制度。在清朝,皇族宗室共有12個等級,而具體到皇子,一般是前四個等級:親王、郡王、貝勒和貝子。
皇子出生後,成年前後才會封爵,並不是一生下來就有爵位。而初始的爵位一般都是貝子貝勒這樣的,比如雍正,一開始也只是貝勒,當了十幾年才被晉升為“雍親王”,十三爺胤祥雖然日後貴為鐵帽子王,但一開始的封爵據說只有貝子(還有一說是沒有封爵)。
在皇子中,只有那些做出政績的,表現良好的,才有可能被“父皇”晉升為郡王或者親王。像弘曆(乾隆)這樣,第一個封爵就是“寶親王”的,在清朝並不常見,再說,人家是弘曆誒,是被康熙爺生前就認證的帝國未來繼承人。
更嚴苛的是,清代皇子的爵位是“雙向”的,皇子如果表現不好,惹了龍顏大怒,爵位也可能會被降級,比如親王有可能被降為郡王甚至貝勒。
有明一代,幾乎所有皇子都為親王,而清代皇子大部分是從低階爵位逐步到高階爵位,其中皇子最低一般為貝子,不過等到封到親王時差不多已經是自己的兄弟為皇帝了,簡單梳理一下自順治皇帝到咸豐帝期間,皇帝在位時封兒子為親王的情況(僅依據百度百科,可能存在錯誤):
順治帝八子,只有皇四子在順治時被追封為親王;
康熙三十五子,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雍正帝)、皇五子胤祺在康熙時封為親王;
雍正六子,只有三子弘曆(乾隆帝)、五子弘晝於雍正年間封為親王
乾隆十七子,皇長子永璜、皇次子(曾立為太子)、皇五子永琪、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五子永琰(嘉慶帝)乾隆時封親王;
嘉慶帝六子,皇次子旻寧、皇四子綿忻嘉慶時封親王;
道光帝九子,只有皇六子奕訢算是道光時期親王,為道光遺詔所封;
此後再未有皇帝在位時封自己的兒子為親王。另有部分皇子在自己的兄弟成為皇帝時也被封為親王,典型的如康熙十三子,於雍正時為鐵帽子王;還有一些皇子終身爵位僅在郡王甚至更低,如乾隆十二子永璂,因為廢后的原因,在世時沒有任何爵位,直至嘉慶即位始追封貝勒。
影視劇《延禧攻略》中的和碩親王弘晝
清代皇子不直接封親王可以從以下幾點理解:
其一,清代皇子多依靠軍功封爵,這在清代前期極為明顯。清初,設立爵位等級有鼓勵皇子立功之意,清中後期,皇子不再像清初那樣掌握實際的軍權,所以,王爵就從獎勵軍功為主轉變為高貴身份的象徵。但是皇子封爵仍然需要一定的功勞和才幹,不然即使在同等情況下,爵位卻有很大的差別。
其二,清代封爵制度重視嫡庶之別。清初,據杜家驥老師統計,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兩人子嗣,嫡子多為八旗旗主,而庶子多依附嫡子,甚至有些庶子無法載入族譜(玉牒)。入關以後,這種現狀逐漸改變,庶子也可以封為親王,但仍有很深的烙印,反應在乾隆年間對宗室諸子的冊封上,將宗室子弟劃分為四部分,即嫡長子、其餘嫡子、側室所生庶子、媵妾所生庶子等,其各自的封爵有很大不同,如親王嫡福晉嫡長子為世子,其餘嫡子考授不入八分輔國公(第八級),側福晉所生庶子考授二等鎮國將軍(鎮國將軍為第九級,其中又分一二三等),妾媵所生庶子考授三等輔國將軍(輔國將軍為第十級,亦分一二三品)。
而明朝與此有很大不同,明代所有皇子封親王,親王除一子(一般是嫡子)承襲王位外,其餘諸子均分郡王,郡王一子承襲王位,其餘諸子一般均為鎮國將軍,此後依次降級。需要注意的是,這套系統是無限迴圈的,也即只要是親王,無論第幾代親王,他的兒子除承襲親王位外,其餘諸子都是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