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kikoa4413

    回首亂山橫,不見居人只見城。 誰似臨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來送客行。 江淹別賦有言:「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分別之情總是複雜而難言。若是平鋪而直述,則易失之太露;至於曲折隱諱,恐有晦澀難解之虞。然而優秀的詩家每每可以從容下筆,借景抒情,在自然貼切的表現中,洋溢才華。李白以浮雲寫遊子欲行未行之意,用落日表故人依戀不捨之情,意象生動,千百年來,秀句美言,猶讓人朗朗上口,反覆玩味。蘇軾與侄書中有言:「凡文字,少小時需令氣象崢嶸,彩色絢麗。漸老漸熟,乃造平淡。其實不是平淡。絢麗之極也。」蘇軾作此詞時,年近四十。他以成熟之筆,平淡之言,將惱人的離愁,並知識分子憂國感時之痛,交融於短短五十餘言中,「情景合一」便是個中妙處。達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境界,文字的感染力,便易使讀者產生同情的理解,從而進入詞家的內心世界,領略他的快樂與憂傷。 這上片寫的是送別述古途中之景。一起首詩人便用即景之筆,景中動靜相互交錯,真情摯意全在其中。舟船啟行,漸去,心中難捨化作頻頻的回首。顧念之間,憂愁橫亙的遠山,起伏的盡是舟中人的心頭亂緒。杭州的居人已不見,只見杭城的身影,也漸漸地遠了。然而往事歷歷,又如在目前。述古在杭州任內愛民如子的措施,和離去時對杭州「居人的眷顧盡在行間」。含蓄不露的表達,宋詞的婉約就在其中。若再以歐陽修踏莎行末兩句「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來賞析此處,六一居士寫的是送行者別情依依,痴立懷遠之態。其實,「行人」早已是眼中所不見,可是思念之心卻可以望穿春山。而本篇「居人」雖言不見,實則一直在心中。虛實相生,更添意味。接著詩人寫的是臨平山上的塔。此句直可謂信手拈來,幻想奇特。有道是「情近乎痴而始真」,山上亭亭而立的無情物,竟引得詩人痴人痴語,在「誰似」中,慨嘆自己未如塔中高而能望遠,再目送述古遠去。況蕙風曾言:「『真』字是詞骨。情真、景真,所作必佳。」拿來檢視詩人這番痴心天真,真是恰到好處。不過,也像前句的似虛若真,「誰一似」其實也反映詩人藉無情之物反襯自己心非木石 ,面對別離又豈能無動於衷? 歸路晚風清,一枕初寒夢不成。 今夜殘燈斜照處,熒熒,秋雨晴時淚不晴。 下片則述歸來懷念之情。友人既已遠逝,回家的路上晚風悽清。悽清是此夜的風,吹得枕頭寒冷,令人難以入夢。俞伯平先生評李後主清平樂「路遙歸夢難成」說:「夢的成否原不在乎路的遠近,卻說路遠以致歸夢難成,語婉而意悲。」此處「一枕初寒夢不成」、「秋雨晴時淚不晴」亦同其理。仔細探究,詩人筆端有淚,悽入心脾,惜別深情顯露在外,「志士獨悄悄」之嘆隱而在內。熒熒殘燈斜照處,惜別心傷的詞家,夢何以不成,淚何以不晴的原因,除了思念,恐還是憂國傷時所致。 作品中的憂愁風雨,是真情實景,更是兩人所處時代環境的寫照。此後五年,密州、徐州、湖州都有他的任所,而「烏臺詩案」更逼得他入獄,罪幾至於死。後來雖僥倖免於一死,遷徙謫居的歲月在黃州延續。「初寒」有他對政治環境的敏銳感受,因而有理想難成之嘆。但是,蘇軾並非消極的悲觀主義者,從這闕詞的聲情來看,他未用嗚咽之音寫心中的悲傷,平聲的「庚、清」韻,透露了此歌哀而不傷,自有一份平靜的力量。這力量何來?來自他性格中樂觀積極的精神,當然也來自「長者、知音」的深情提攜與鼓舞。友誼之光,一如暗夜下的孤燈,其光雖弱,依舊是前程的明引,讓自己憑藉著它,在暗夜中,不斷前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穿衝鋒衣真能保暖防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