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快樂的IT男
-
2 # 荒原000
第一臺電腦就是大名鼎鼎的賽揚300A,超頻到450,還有一個是AMD X2 220開四核變身X4 920,這是10年的U,目前還在用
-
3 # 劍三老雲
當年amd5000+的記憶體控制器有問題,所以閹割了當雙核5000+賣。我當時買了一套,用預設200外頻配ddr800的記憶體很容易開不了機,所以我就降外頻拉倍頻,外頻降一點,多拉點倍頻,相比800記憶體還能小超一點。
-
4 # 玩電腦的丁師傅
久遠的就不說了,前面有人說過了,說說近幾年的
h110魔改三代記憶體,上八代cpu,九代cpu。而且支援amd專用記憶體。
h61晶片組b75晶片組魔改x79,上志強2011針的cpu。
-
5 # 劉工477
當年把圖拉丁賽揚CPU在主機板上改下外頻,由100MHZ改為133MHZ ,CPU主頻就由1G直接變成1.33G了,這個很簡單但也很經典吧?
-
6 # 哐當一下
最出名的是AMD的開核,那個時候我記得我正好在電腦城做技術,這款cpu是我們賣的最多的,雙核變四核,效能穩定。AMD的很多CPU都能開核。主要是通過主機板的BIOS,然後開啟ACC選項就可以開核,雙核變四核,四核變六核。比較出名的就是Athlon x2 5000,不僅能開核還能開啟三級快取,直接用五百價格享受八百效能,當年為了開核,上這款CPU配的電腦就太多了,真的太魔性了,我一直懷疑是AMD故意這麼做的。
-
7 # 胸口碎大石專家
我自己玩過得有耕升geforce3 ti500,翔升公版5700ultra,E2140硬改400,E5200硬改333,AMD大量開4、6核。再往後就不那麼熱衷了,廠家限制越來越多,提升越來越小,成本也不低,年齡大了也不愛玩遊戲,有小孩了也沒閒時間。總之,DIY從某種程度來講是落寞了。現在動不動就是RBG光汙染,超頻也只是在廠家的重重限制下,不像以前、內外頻、分頻,匯流排鎖死只管整。
記得當年P3 133超到200的時候才是感覺最爽的時候,還有C6 133超到233的不知道有誰嘗試過,在主機板各種跳線,換HY記憶體,想想那個時候有空就跑電子市場,去一家家的去試記憶體,看那個可以超上去。最佳戰績,用一個CPU燒了三塊主機板,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