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剛正人生
-
2 # 不知果味
當抗議著圍著餐桌時,其中一個紅衣女子走向保守黨議員 、英國外交部亞太事務國務大臣馬克.菲爾德。菲爾德注意到該女子向他走來,於是站起來將她推到柱子上,然後粗暴的掐著她的脖子將她趕出會場。隨後保安將這名女士趕出大樓。
此事發生後,菲爾德表示將無條件向該女士道歉。但是該事件受到工黨和自由民主黨的關注,然後利用該事件向政府施壓,目前菲爾德已被停職。透過該事件發生的過程,具有突發性。菲爾德的突然舉動,具有偶然性。一切發生的都很突然,這些抗議者的目的是擾亂會場。英外交大臣菲爾德的舉動不是有預謀的,純粹就是下意識的行為。所以該事件不是針對英外交大臣菲爾德,而是正好被他撞上了。只能怪他太沖動了。
-
3 # 150y9
20日晚間,一名環保組織的女性抗議者闖入了在倫敦金融城市長官邸的晚宴上,被英國外交部亞太事務國務大臣、保守黨議員馬克·菲爾德推搡該女子,最後掐住這名抗議者頸部,強行將其推出安全現場。
事後,雖然菲爾德已經向抗議者道歉,他說他對這一事件深表遺憾,並向這名女子表示歉意。但英國首相看過影片後,決定將菲爾德停職。
菲爾德表示,他已經要求內閣辦公室調查他是否存在違反部長守則的行為,並將全力配合調查。
不存在陰謀。英國是透明度極高的民主與法制社會。英女王雖是名義元首,但鑑於人民對她的愛戴,國家政治真出現問題無解時,她仍然可以穩定政局。此外,政黨,司法,新聞媒體,選民與議會對政府形成嚴肅制約問責程式,幾乎所有問題都公開,透明,在這種情況下,說有什麼陰謀存在,缺乏依據和說服力,瞎推測的成份大,這種人雲亦云,亂分析判斷,湊熱鬧,瞎起鬨的事只有中國的部分網民和那些所謂的什麼政治評論員,什麼領域的創作者才能幹出來。一個伊朗向題說的天花亂墜,一箇中美貿易戰更是分的邊都著不上,淺薄的可憐,卻還誇誇其談,每天還亂編,捕風捉影。其實,英國從提出脫歐那天起,就飽受爭議。國內脫歐與反對脫歐的兩股力量一直在吵,脫歐派認為留在歐盟貶抵了大英帝國的身價,限制了英國在政治,經濟,軍事及外交方面的自主權,同時還要救助那些經濟落後的新成員,他們認為,只有脫歐,英國才能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這一派的代表人物就是梅姨和前外交大臣約翰遜。而主張留歐的一派則認為,英國無論從哪方面的實力,都大不如從前,在國際上不可能單獨成為一極。因此,必須留在歐盟,只有藉助歐盟這個整體,英國的各方面影響力才能不衰。於是,留歐派一直要求重新舉行公投,希望以此推翻脫歐方案,確保英國留在歐盟。
關於如何脫歐,反對黨與梅姨的執政黨一直分岐嚴重,就是在任執政黨內部也爭吵不休。梅姨認為應透過與歐盟談判,按正常程式實現脫歐,雙方友好分手。而反對黨認為梅姨的方案英國讓步太大,損失太多,於是,次次反對,雙方反夏在議會拉鋸。而以約翰遜為首的脫歐強硬派更是在執政黨內部鬧事,孤立梅姨,結果,在多次討論,討價還價無果的背景下,梅姨心力憔悴,闇然辭職。為了爭奪首相位置,多名候造人輪翻較量,而屬脫歐強硬派約翰遜人氣高,他揚言,如果他當選首相,將宜布現脫歐方案作廢,英國直接無協議脫歐,即不付分手費,也不辦理諸多的手續。此舉在英國及歐盟投下震憾彈,引來歐盟及國內一大片反對聲,除了留歐派的反對聲外,其黨內也出現一片批評,更使歐盟對其發出強硬警告。也就是說,如約翰遜當選首相,並如他所宣揚的那樣脫歐,無疑會給英國的政治聲譽,外交,經濟造成近於毀滅性的打擊。於是,各方為了避免出現這一結局,便開始從約翰遜本身下手,對他的所有言行進行重新審視,包括司法調查,以阻止其擔任首相。約翰遜的理念及行事風格,與美國現任總統特朗普很相似,說話口無遮攔,不注重基本禮儀,情緒化嚴重,反覆無常加喜怒無常,尤其是對俄羅斯的態度更是惡劣。這樣的人一旦當了英國首相,結果可想而知。所以,不用搞什麼陰謀,仼何一個對英國負責任的政黨,議會,選民,都不願他成功走上首相位置,因而,他被調查及停止,可以理解。
但也不能說約翰遜就此與首相寶座無緣。一方面脫歐勢力仍很強大,在議會與據多數,他們為難梅姨不是反對脫歐,而是反對脫歐方案。另一方面,約翰遜受到美國公開力挺,這點不能忽視。總之,英國脫歐還有好戲看,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