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啟量投
-
2 # 提不起幹勁
在刑事案件推理中有一著名的“羅卡定律”,片面來說其二者意思相近,就是“凡兩個物體接觸,必會產生轉移現象”這個“轉移”可以是多方面性質的,在投資者根據掌握的資訊和對市場的瞭解,來預期市場走勢並據此行動,而其行動事實也使能量“轉移”,反過來影響、改變了市場原來可能出現的走勢,二者不斷地相互影響。
反身性理論認為參入者的思維與參入的情景之間相互聯絡與影響,彼此無法獨立,認知與參入處於永遠的變化過程之中。參入者的偏向以及認知的不完備性造成了均衡點遙不可及,趨勢也只是不斷的朝著目標移動,參入者的思維直接影響參入的情景,往往造成諸多的不確定性。
-
3 # 談金論經
反身性理論最早是由William Thomas在上個世紀20年代提出的,隨後由社會學家Robert Merton在40年代晚期完善。但是真正將反身性理論推向發展高潮的是索羅斯。他在1978年出版的《金融鍊金術》一書中反覆強調,市場並不是像教科書中講的那麼的理性有效,市場本身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和反身性,這會帶來市場泡沫盒崩潰。反身性理論描述的是是投資者與金融市場間的互動關係。 傳統的經濟理論的理性人假設會最終使得市場合理出清、達到均衡。但是反身性理論則認為投資者的思維與投資的情景之間相互聯絡與影響,彼此無法獨立,認知與參與處於永遠的變化過程之中。參與者的偏向以及認知的不完備性造成了均衡點遙不可及,趨勢也只是不斷的朝著目標移動,參入者的思維直接影響參入的情景,往往造成諸多的不確定性。換句話說就是投資者根據自己活得的資訊會知識形成對市場的預期,並付諸行動,行動改變了原有的市場發展方向,得到一種新的市場形態,形成新的資訊,再形成新的預期,並繼續影響市場走向。就像是市場與投資者間建立一個反饋機制。有點像哲學中的聯絡和發展的觀點。
-
4 # 民眾投顧
一、什麼是反身性理論?
反身性理論最初見到是在索羅斯的《金融鍊金術》一書中,作為一個經濟學專業學生來說,這本書確實有點晦澀,主要是其中很多運用了哲學的說法來解釋經濟學、金融市場的一些投資者行為,而哲學是最讓我頭疼的。
我先摘取這本書中對“反身性”的解釋,大家可以體會一下。
反身性的概念其實很簡單:在任何包含有思維參與者的情景中,參與者的思想和現實情況之間存在著一種互相影響的關係。一方面思考者試圖去了解真實的情況,另一方面他們試圖獲得一個他們想象中的結果。這兩種過程起到的作用相反:在求知的過程中,現實是已知量,然而在參與的過程中,參與者的思想成了已知量。在提出哪些是已知的而哪些是未知的時候,這兩種作用會相互干涉。我將這種兩個作用間互相干涉稱之為"反身性"。我們從“以物換物”的原始市場來理解一下索羅斯的“反身性”理論。
假如說在市場中,我們認為一頭牛可以換一頭羊,這是我們在市場中對“交換”的預期意識,若碰到認為一頭羊可以換一頭牛的人,那麼就可以完成交易。因此在市場上交易的,實際上是我們的預期。
每一個人都是市場的參與者,而每一個人都會根據市場反應最初自己的預期,而這些預期的總和就會構成一個市場的交易,也就是說我們受市場的影響,但反過來我們也會影響市場。
這就是反身性理論。
我們常常聽到索羅斯的一句名言“市場永遠是錯的”,但這句話真實的含義或許是,“我們對市場的理解永遠是錯的”。
“反身性理論”告訴我們,市場作為整體,永遠包含比個體多的資訊,多到足以保證其自身作出最正確的分配。我們的個體意識,作為整體意識中的一份子,是永遠無法認識到整體的意識。
這就像我們的眼睛雖然長在腦袋上,卻無法看到自己的後腦勺,因為一旦我們想看後腦勺而轉頭,後腦勺也同時跟著移動使我們看不到。
過去,我們總以為是因為自己懂得不夠多,才導致無法作出正確的判斷,而索羅斯的“反身性”理論告訴我們,我們永遠無法知道的足夠多,來作出絕對正確的判斷——因為當我們開始理解市場時,市場就已經不是我們所理解的樣子了。
二、反身性在現實中的案例2014-2015年的A股牛市就是這樣一個正反饋過程。
股市長期低迷之後,市場的平衡被外界的買盤驅動所打破,配合以央行寬鬆,流動性充裕,股市開始加槓桿。股市的上漲吸引了更多資金買入,尤其是槓桿融資買入。槓桿融資買入反過來進一步推高了股價,讓使用槓桿的人獲得超額收益,進一步強化了正反饋機制。融資餘額與股市指數在這個正反饋的迴圈中互為因果,反覆強化。再舉個負反饋的例子。
一家銀行原本執行良好,不知是誰突然說,銀行要倒閉了。一傳十,十傳百,相信的人馬上跑去排隊取錢,而其他人看到很多人跑去排隊取錢,也認為這是真的而去排隊取錢。當銀行門口的隊伍越來越長時,人們對於“銀行倒閉”越深信不疑,於是就有更多人爭相去銀行擠兌,生怕自己的錢取不出來。
最後,銀行真的倒閉了。
市場一直在根據我們的預期不斷變動,而我們的預期又在市場的變動中不斷變化。當趨勢形成,三人成虎,那麼市場也將越來越偏離平衡點,向極端的泡沫化發展。
-
5 # 牛股王彭師傅
什麼是反身性?
這個概念很晦澀,我們來一層一層的認識它。我們先來看一個命題:一個羅馬人說,所有羅馬人都撒謊。請問這個羅馬人的話是真命題還是假命題?如果相信他,那麼就面臨一個邏輯悖論:承認了至少有一個羅馬人說真話,從而又否定了他。這就是著名的“說謊者悖論”。大哲學家羅素面對這個悖論的時候說,我們應該把命題分為涉及自身的陳述和不涉及自身的陳述,如此就可以解決說謊者悖論。這裡就引出一個重要的因素:涉及自身。
索羅斯由此出發來匯出反身性概念,索羅斯認為,凡是涉及命題者自身、在內容上“或真”的命題,都是反身性命題。
進一步說,研究物件受到研究者自身的影響就叫反身性。如此一來,股票市場天然就是反身性了,因為股票參與者的觀點必然影響到股價,進而讓股價不再獨立。為了說明這個問題,索羅斯又引出兩個函式:
y=f(x) 認知函式
x=F(y) 參與函式
人的行為是y,人的認識是x,行為是認識的函式,表述為認知函式。
其含義是:有什麼樣的知識就有什麼樣的行為。而人的行為對人的認識有反作用,認識是行為的函式,表述為參與函式,其含義是:有某一類行為就會有某一類知識。“兩個函式同時發揮作用,互相干擾。函式以自變數為前提產生確定的結果,但在這種情境下,一個函式的自變數是另外一個函式的因變數。
確定的結果不再出現,我們看到的是一種相互作用,其中情景和參與者的觀點兩者均為因變數,以致一個初始變化會突然同時引起情景和參與者觀點的進一步變化,我稱之為反身性。”上述函式又會產生遞迴性,它們不會產生均衡,而只有一個永無止境的變化過程。用函式表達其變化為:
y=f(F(y))
x=F(f(x))
這就是說,x和y都是它自身變化的函式——認識是認識變化的的函式,行為是行為變化的函式。它實際上也是一種“自迴歸系統”。索羅斯用這這個函式是想說明,金融市場根本區別於自然科學研究的過程,在那裡,一組事件跟隨另一組事件,不受思維和認知的干擾。而金融市場是思維參與其中,因果關係不再是一組事件直接導向下一組事件,相反,它以一種類似鞋襻的模式將事實聯結與認知,認知復聯結於事實。
如此,反身性理論構建完畢,用通俗的話來解釋,就是參與者的認知和被認知物件互相影響,基本面影響觀點,觀點反過來也影響基本面,它們永不均衡,互動變化,以致無窮。
再舉個更直白的例子,如果投資者相信美元升值,那麼他們的購買行為講會讓美元上漲,這反過來又會使利率降低,刺激經濟增長,從而推動美元再次升值。這也就回到前面的那個說謊者的悖論,凡是涉及自我的命題,自我都難逃脫干係。在這個過程中,任何簡單的只研究股價本身而不顧參與者偏見的科學主義都是錯的。
說得更極端些,那些即使是認識錯誤的命題,只要有足夠強大的影響力,它依然能在股市獲利,這就是為什麼股價有時候看起來泡沫很大但買的人很多,有時候看起來又低得可憐但無人問津。因為金融市場是個“鍊金術”,投資者的決策意意識和決策行為具有像“鍊金師”那麼改變“事實結構”的“意志力”。在科學家看來,改變“物質結構”的“意念”是偽科學的,但在金融世界裡,“改變市場結構”的“主流偏見”卻是真是的,卻是可以賺大錢的。所以,金融市場拒絕了科學主義,卻接納了金融鍊金術。
整理一下剛才的邏輯,索羅斯認為,很多認知貌似真理,其實是錯的、不確定的,它們所謂的正確只是暫時的、等待證偽的。無論它們是透過歸納法還是科學主義得到的認識,都不足以壟斷真理和科學,在自然科學領域如此,在社會科學領域更是如此。更荒謬的是,很多人把自然科學的方法和結論強加在社會現象的研究中,這如同把魔術方法應用到自然科學領域的鍊金術一樣,只能使鍊金術身敗名裂。
社會科學是特殊的領域,研究者可以對研究物件施加自己的影響,在社會、政治、經濟事物中,理論即使沒有確鑿的證據也可以是有效的,因為社會科學充滿反身性,只要主流偏見足夠強大,謬論也會在某些情況下變成“真理”,所以金融鍊金術可以大行其道。
金融市場是反身性市場,它的決策不可能成為一個科學研究的命題,相反,它更像一個“非科學”的“鍊金術”,因為金融市場中的決策評價取決於參與者們歪曲了的見解。正是因為參與者的決策並非基於客觀的條件,而是對條件的解釋,所以金融市場的根子是不確定的、是可錯的。
沒有人能完全正確認識市場,任何所謂正確的認識都只能是猜測,它還須接受反駁和證偽。投資的過程就是不斷提出猜想並讓市場驗證和反駁的過程,而不是用科學命題去決策的過程。在索羅斯眼裡,金融市場是不確定的,這種不確定是根本性的、是絕對的,任何看法都可能錯,任何錯誤都可能發生,它們本質上也就是風險。索羅斯思想的底色就是可錯性、不確定性、認知的不完備性,也就是風險性。
索羅斯的哲學認知論讓他懷疑一切,包括他自己。索羅斯談到他為什麼和羅傑斯分道揚鑣時說,羅傑斯有個重大缺陷:“他極為藐視華爾街專業人才的精明”----儘管在這一點上索羅斯認為自己和羅傑斯看法相同----但是“羅傑斯卻極為自信,從來不承認自己也可能犯錯”,而“我卻時刻相信自己也會犯錯誤”。這道出了索羅斯內心的哲學根基:證偽主義。市場總是錯的,我也總會犯錯。這就形成了索羅斯對股市的根本判斷:股市風險第一,不確定第一,所以要想在股市生存必須時刻學會逃跑,因為投資本質上是在冒險。
-
6 # 天澤超級會員
反身理論對於股票市場的直接指導意義在於能夠讓你更瞭解市場變化的趨勢,走向上升或下跌趨勢的情況下爭取獲利。意思就是投資者意願跟股票走勢不是確定的關係,它們相互影響,最後使基本面和價格出現不同步的現象。有兩個的成功案例【有興趣可以自己慢慢研究一下】
(一)例如1992年9月索羅斯決定大量放空英鎊。
(二)1997年泰國政府被國際投機家一下子捲走了40億美元。
以上都是依據反身理論來操作獲利的。
-
7 # 川A在廣東
沒一個人講清楚我還是忍不住講講,事後別打我電話,反身性理論就是正反饋,A影響B,B影響C,C又影響A,這樣反覆反饋。在這種正反饋影響中,由於不確定性因素多,故只能預測短期的,不可能預測長期的東西。正反饋有多種方式,價格價格反饋,價格GDG,價格反饋,,,等。索羅斯就是一個行為金融學家
-
8 # 小散成交量
最近也在讀這本書,結合自己對股市的理解,也稍微理解那麼一點了。
反身性講的應該是群體行為,看空及看多雙方的變化,金融市場由於其特殊性,特殊在直接與參與者的利益掛鉤,這種利益的減少或者增加會形成一種勢,看多或看空的勢,這種勢一旦形成短時間內會加強直到在小的級別上產生新的不平衡。
這幾天也在思考週期產生的原因及發展原理,現在得出一個結論,有點像太極圖,也有點像鐵鏈,索羅斯形容為鞋帶的兩端。不管怎麼樣,這裡面的東西算是摸到了,一波趨勢其本質就是龐氏騙局類的現象。
回覆列表
反身性理論是索羅斯的核心投資理論。
簡單來說,它形容的是投資者跟市場之間的互動以及影響。他的核心假設有兩點:
1、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天生就不完整這一點的意思是,一條訊息,沒有人能夠對它進行完整而全面的解讀,人們都是根據自己有限的知識來解讀訊息。
比如,某一個經濟指標的公佈,人們都此的反應是完全不同的,有覺得利多股市的,可能還有人覺得利空。
2、人們自己本身就是市場的參與者這句話的意思是,金融市場與投資者的關係是,投資者根據自己有限的認知,對資訊有限的判斷來到市場交易,這個這個交易行為,反過來又會影響市場。
這個道理也很簡單,比如某一個大的投資者,他某一天看到了某一條訊息,並生成了出場的想法。他的持倉很大,他一平倉,導致了某支股票的下跌,或者某期貨品種的下跌,而這個下跌,又影響了很多人的看法,他們又根據這條資訊再度生成了交易想法,依次迴圈。
反身性理論和混沌理論非常類似,它們都是為了講述影響價格的因素龐雜而不確定。因此來說明,行情走勢的不確定和難以預測性。
這個理論給投資者的提示就是,不要盲目的相信你所看到的基本面,因為你根本無法計算出人們的反應,尊重價格走勢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