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伏蟄能存

    君主專制3千多年,為什麼是君主來專制?為什麼沒有輪流或者選舉執政?

    這跟吳三桂投滿的答案一樣的。

  • 2 # 吾評武願

    這個事不能光看軍隊編制員額,如果編制員額多就能贏得戰爭,那麼1840年清軍編他3000萬八旗兵,豈不是要坐船統一了歐洲?

    我先說吳三桂投降之後的地位,是平西王,是藩王。他投降之前在明朝,吳三桂才是個遼東總兵,爵位是臨時加封的平西伯。公侯伯子南,爵位排名大家都知道,崇禎都要亡國了,給勤王的大將都捨不得封個三等公,這樣的皇帝不被滅還等什麼。這是我從爵位上分析,吳三桂為什麼選擇投靠了滿清。

    遼東總兵,常年與努爾哈赤的部落打交道,吳三桂深知努爾哈赤與朱元璋其實沒有本質區別。如果硬要找區別,那就是民族,一個是漢族,一個是滿族。在當前多民族大家庭的背景之下再去分析明清的恩怨,其實更應該本著民族大融合的理念,為哪個王朝效力,都是個效力。

    吳三桂選擇投靠滿清,當然也不會甘心當奴才,他還想借亂世當皇上呢。後來他起兵反清的時候,打出復明大旗之後,也沒有誰指責他是三姓農奴,他的反叛部隊,也控制了貴州全省、湖南的衡州。

    1674年,吳三桂在衡州稱帝,這一年被他稱為“周王”元年,儘管1678年八月,吳三桂把皇位傳給了皇孫吳世璠就駕崩了,六十七歲的他也只做了五個多月的皇帝。但是,吳三桂當上皇帝了,他如果死心在明朝效力,清兵也無法入關,那麼他可能至死也就是個侯爵的頭銜,我認為如果崇禎打勝了皇太極,是不可能給吳三桂封一等公的,沒準還會殺了他。

    有了當皇帝的可能,如果是換了我,我也要迎接清軍入關,因為當時都是封建社會,都是反動的落後的制度,誰當皇帝不是個當呢。

  • 3 # 關河南望

    軍隊數量不是決定戰爭勝負的唯一標準。

    在明清戰爭的後期,鎮守山海關的吳三桂軍的數量還真不如滿清軍的數量,他大概有四萬多人,而傾盡力量入關的滿清軍隊則有十多萬。

    吳三桂投靠滿清目的是為自己選擇一條後路

    吳三桂當時鎮守山海關,當北京被攻破的訊息傳來,他的後路已經斷了,面臨著如果轉身勤王為皇帝報仇,清軍就會趁勢攻擊山海關,如果他繼續守著,大順軍又會從後邊攻擊他,他是兩面受敵,而他此時的兵力不如滿清,也不如大順,所以他必須選擇一條路子,剛開始他選擇了大順,但後來因為眾所周知的歷史原因,他又倒向了滿清,接著為君父復仇的理由,他引了清軍入關,做了清軍的走狗。

    其實明朝對吳三桂還是不錯的,但在那個時候,能選的無非就是三條路,為國家盡忠,或是倒向農民軍,或是倒向外族,吳三桂所做的是選擇一條後路,這是他自私自利的表現,不僅是他到了我們後來抗日戰爭中,照樣有不少人為自己選擇了後路。

    吳三桂當時可不是順天應人而是投機分子

    吳三桂的選擇在現在看來可能算是投降了自己人,但在當時來說,那屬於是叛國叛族,不僅是農民軍,明朝勢力和全天下的百姓都唾棄他,而且滿清的入關從來都不是應天順人,百姓歡呼雀躍,而是屠殺和鮮血,吳三桂用自己同胞鮮血染紅了自己的頂子,換了個平西王的位置,但他沒想到的是,滿清剛剛奪得天下,就走狗烹了。

    他為了取信於滿清,帶著滿清四處燒殺搶掠,殺死了南明的永曆皇帝,卻換來了滿清想讓他死的後果,不忿的吳三桂再度造反,這其實就是他的再一次投機,只是他沒想過,自己已經屬於有前科的人了,天下本來就不信他,還搞了什麼大周出來,最終投機失敗。

    吳三桂的漢奸之路,是他為了一己之私,置國家與民族大義為不顧,給整個中華造成了非常嚴重的破壞和損失,而可笑的是,他叛國叛族,但後來新主子也不信任他,導致他再度反叛,也算是歷史的一大名人。

  • 4 # 歷史評說

    吳三桂在投降清朝前,已經是窮途末路了,他作為大明朝的將領,此時可謂是腹背受敵。擺在他面前的有兩條路。

    歸順李自成

    當時,明朝實際上已經滅了,李自成帶著農民起義軍勢如破竹,攻佔大明首都北京,崇禎帝都自殺身亡了。

    李自成攻佔北京後,自然也知道吳三桂的作用,所以派吳三桂的好友前去勸說他歸順李自成。可是就在吳三桂猶豫不定的時候,李自成的部下霸佔了吳三桂的妻子陳圓圓,吳三桂的其他家人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壓榨。吳三桂聽說這個訊息後,擔心投降李自成下場會很慘,就開始聯絡多爾袞。

    歸順多爾袞

    多爾袞曾多次寫信給吳三桂,吳三桂都不為所動,但是這一次,吳三桂倒向了多爾袞。吳三桂想借多爾袞之手,消滅李自成。最終李自成在清軍和吳三桂的夾擊之下大敗,取得了山海關大捷。

    吳三桂在降清之初,仍與明朝殘餘勢力保持著一定的聯絡。對南京福王政權,甚至表示:“不忍一矢相加遺”。

    晚年的吳三桂偏安雲南,後自立為帝,反叛清朝,可惜不久後戰敗,落得個滅門的下場。

  • 5 # 庭州行者

    這個題目,提問者怕是沒有看書?

    當時吳三桂的軍隊,主要由松錦之戰中明朝關寧軍的殘兵敗將組成(關寧軍主力在松錦之戰中已經被清軍消滅),人數大約為五萬左右。其實最開始,松錦之戰之後,吳三桂只剩下三萬人,後來不斷吸收逃回來計程車兵,才慢慢增長到五萬。

    清軍這邊,滿洲八旗大約七八萬,再加上努爾哈赤時代開始就投降過去的明軍,以及蒙古八旗,加起來差不多二十萬人(總共)。所以,吳三桂的軍隊數量只有清軍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左右,何來吳三桂的軍隊數量是清軍的兩倍這一說法?

    當然,軍隊數量太少也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個原因罷了。吳三桂從根本上來講,是一個亂世軍閥,只在乎自己的利益。就當時的情況來看,李自成的那些烏合之眾不見得能掀起什麼大的風浪;而清軍的戰鬥力,則是他實實在在見識過的,誰能取勝,他自己清清楚楚。為了自己的利益,去投靠最有可能的贏家,在這種軍閥眼中,沒什麼問題。

    最後,吳三桂也知道,僅僅憑藉山海關是擋不住清軍的。隨著松錦之戰明軍的徹底失敗,關寧防線徹底崩潰,山海關就要直面清軍的衝擊,顯然這是擋不住的。擋不住,對於吳三桂而言,就只能滅亡。至於李自成,一沒實力,二是立足不穩。最重要的是,藉助一位朋友的話:吳三桂是權貴,而李自成打的就是權貴。道不同,如何為謀?

  • 6 # 論史

    清軍只有吳三桂軍隊的一半?提問者是從哪邊得出這一神奇結論的?這個提問的前一句嚴重誇大了吳三桂的實力,如果吳三桂的關寧軍真的比搬家山海關作戰的清軍多兩倍,恐怕吳三桂也不用在清、順雙方之間搖擺不定了,整個江山都有姓吳的可能(開個玩笑)。事實就是,清、順、吳三方,吳三桂的關寧軍實力是最弱的,他的選擇餘地是少的。

    首先,我們來看看在山海關之戰爆發前清朝調動的兵力,清朝在山海關之戰前調動的軍隊成分很明確,由於有“往定中原”的明確目標,清軍幾乎傾巢而出,調動了滿八旗和蒙古八旗的三分之二、漢軍旗的全部以及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沈志祥的部隊。

    《清世祖實錄》順治元年四月丙寅條:統領滿洲、蒙古兵三分之二,及漢軍、恭順等三王、續順公兵,聲炮啟行。

    這批被動員起來的軍隊,大約佔到了清軍武裝力量的三分之二,畢竟清朝在東北老家也要派點人守護。而據魏源的《聖武記》考證清軍的能調動的極限兵數就是20萬人。

    《聖武記·武事餘記》:順治元年,定都燕京,各八旗兵從龍入關,留內大臣何洛會防守盛京。其時英王徵陝西之軍,都統準塔徵山東之兵,豫王徵江淮之兵,每路各五六萬,合之京師宿衛之兵,已不下二十萬人。

    注意這20萬人不僅包括八旗編制內的能戰兵員和孔有德等人的兵力,也包括隨徵的子弟和奴僕,那些子弟和奴僕其實也是八旗軍戰力的一部分,隨自己的家主上陣拼命,實際上起到了後勤兵和後備兵的作用,如國舅阿布泰在崇德元年進攻北韓時,就帶其手下廝卒2人隨其作戰,搶掠戰利品。再如貝勒碩託徵北韓時,廝卒6人死於皮島。

    《清太宗實錄》崇德二年六月甲子條:(碩託)以死於皮島之廝卒六人,詭稱甲士,冒領賞賜,……,國舅阿布泰分兵徵皮島時,私遣廝卒二人前行,希冀多獲。

    所以,清軍入關的兵數大致就是20萬人乘以三分之二,差不多13.3萬人,而《明季北略》等史書記載,清軍出動人數是14萬人。而《懷陵流寇始終錄》更是記載“滿兵入關,號二十萬”,所以我推測八旗軍此次出動人數是13~14萬人。

    《明季北略·吳三桂請兵始末》:三桂遣使者相望於道,凡往返八次,而全軍始至,共十四萬騎。

    如果按照題目所言,此時在山海關戰役之前的吳三桂所率領的關寧軍那起碼得有26萬以上啊,就是巔峰時期的關寧軍都沒那麼多人,更何況吳三桂所率領的殘血關寧軍,其質量早已大不如前。

    實際上,吳三桂所率領的關寧軍是關寧軍的殘部,其大部分早已在大淩河之戰和松錦之戰中消耗殆盡。大淩河之戰關寧軍祖家軍主力高達14000人被殲滅、俘獲,其中包括關寧軍骨幹34人,一戰元氣大損。而松錦會戰中錦州被攻克後,祖大壽率領其部下投降,其直屬部下被清軍收編,而原屬關寧軍的戰鬥力較強的數千蒙古夷丁皆被清軍屠戮。

    《清太宗實錄》崇德七年正月三月乙卯條:總兵祖大壽部下之人,悉與留養,其他悉誅之。凡在錦州蒙古人,俱察出處斬。

    所以,明廷原本的勁旅關寧軍早就已經失去了往日的實力,而吳三桂所轄的正是這一支元氣大傷的關寧軍。根據史書顯示,松錦會戰失敗之後,寧遠只有殘兵3萬人,“寧遠見兵三萬”,這估計就是松錦會戰後關寧軍的剩餘力量。後經吳三桂擴軍,達到4萬之數。

    《流寇志·卷十一》:部下寧遠精兵四萬,遼民七八萬,皆能戰,而彝兵數千尤雄悍。

    這4萬人是吳三桂的底牌,在加上山海關總兵高第的駐軍1萬人。加上臨時徵集的鄉勇2萬人,吳三桂滿打滿算只能調動7萬人,而大戰一開始,由鄉勇守山海關,而其能野戰的部隊也最多5萬人,實力根本和清軍沒有對比性。

    就是此時的李自成實力也比吳三桂更勝一籌,大家不要認為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起義軍戰鬥力不強,至少在山海關會戰之前,李自成軍隊的核心力量已經非常強了,由於大批原來明朝西北邊軍的加入,戰鬥力直逼明軍的一流部隊。不要小看西北邊軍,要不是吃不飽,戰鬥力還真不能小覷。明朝萬曆年間人謝肇淛在其作品《五雜俎》中就對其戰鬥力有高度評價,所謂“九邊惟延、綏兵最精,習於戰也。延、綏兵雖十餘人,遇虜數千,亦必立而與戰,寧戰死,不走死也”。

    李自成此次出兵,為了圍剿吳三桂,率部10萬至山海關,以《國榷》記載,李自成於四月十三,所率之兵為6萬人(系其精銳標營),“李自成率兵六萬,聲言十萬東行”,到達山海關之前,李自成加緊調兵,至山海關城下已有10萬餘人的部隊,“李自成益調諸軍共十萬,攻吳三桂”。

    這個數字與《吳三桂紀略》剛好可以相互印證,所謂“賊軍驚魄散,十萬眾一時駭潰”,此書作者金大印原在吳三桂手下任事,山海關大戰順軍投入10萬作戰部隊基本是事實。

    所以,吳三桂的實力是遠遠低於清軍或者順軍的,如果他不能為明朝死節,想要苟活,必然會選擇一方投靠,既然和李自成鬧翻了,為了避免被全部殲滅,向清軍求援必然是理所當然。事實上,史料顯示沒有清軍的幫助,吳三桂就會被李自成給幹翻了。

    《庭聞錄·乞師逐寇》:是日,戰初合,滿兵蓄銳不發,苦戰至日昳,三桂軍幾不支。《石匱書後集·卷六十三》:三桂所部皆蒙古銳丁,但賊多,為所迫壓,戰不甚利。

    綜上所述,清軍只是吳三桂軍的一半這個說法不能成立。如果山海關之戰沒有清軍助兵,只恐怕吳三桂的墳頭草都已經很高了。

    引用文獻:《清太宗實錄》、《清世祖實錄》、《國榷》、《聖武記》、《流寇志》、《五雜俎》、《石匱書》、《明季北略》、《懷陵流寇始終錄》、《庭聞錄》、《吳三桂紀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檢測電源晶片sm7028的好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