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輕風教育
-
2 # 平淡是真oymlq
看了很多回答,我認為有些沒有把握最根本的東西,只抓住次要的東西進行分析,而沒有抓住主要的東西進行分析。
我覺得有兩個極端重要的注意事項大家還沒有說出來:第一、是否“服從調劑”;第二、該大學錄取時有沒有“專業級差”。這才是許多考生容易忽略的。下面談談我的看法。
首先是分數可以一樣,但是你在全省排名必然不一樣。電腦是根據你的位次進行檢索,位次靠前的排前。不考慮其他因素,你690分排在1880名,他的690分排在全省1881名,而該大學只錄取80人,你恰恰在該大學投檔的第80位無論你把這個大學放在第幾志願,那麼你就被錄取了!而排第1881名他就根本進入不了該大學錄取的電腦!
但是,許多考生不注意“服從調劑”而遺憾終生!現在的各省錄取,絕大多數採用平行志願,許多人“衝一衝”,“衝學校”我不反對,但是你千萬要“服從調劑”。比如你衝的大學在你省投放了12個專業,你又只能填報該大學的6個你可以接受的專業,後面6個專業你堅決不能接受,於是你沒有選擇“服從調劑”;你報的6個專業分數都不夠,後面你沒有報的6個專業你的分都超出了,那麼你的檔案被該大學提了,大學發現你不“服從調劑”,你的檔案就成了“死檔”!其他大學根本得不到你的檔案,你這在一批次的錄取徹底失敗!只有到徵集志願了。
最後談一談“專業級差”。某師範大學錄取如果有專業級差為5、3、2,該大學在你省錄取:漢語言文學、英語、思想政治教育三個專業。你考了690分,你按照上述專業順序排123志願,一志願漢語言文學的投檔分如果你不夠,那麼你的690-5=685分;如果二志願英語專業投檔分為686分,你也不夠了;進入三志願685-3=682分,如果思想政治專業投檔分為683分,那麼你就不會被這個大學錄取了。而你的同學只考了683分,卻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一志願,你的同學被錄取了!690<683!這才是最悲哀的!
總之,志願填報陷阱多,我們應該研究清楚,在同分數上扯皮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
3 # 青黴素52
我們討論的時候應該分成兩步,一是向學校投檔,是按總成績排名,向學校投放多少個檔案。這個時候不考慮專業自願。就是按位次投放到一定的數量到學校。第二步是學校錄取,要根據學校自己的錄取章程進行,有的有分數極差,有的沒有。有的是專業自願優先,有的是分數優先。
-
4 # 辛哥物理平行志願投檔
❶平行志願位次的確定。如果是平行志願,相同的分數會有不同的位次。總分相同就看單科,理科考生按照數學、理綜、語文、外語的順序,文科考生按照語文、文綜、數學、外語的順序。如果總分和單科成績均相同,比對隨機碼,隨機碼小的位次在前。隨機碼在高考前由計算機隨機生成。
這是去年我班學生相同成績的不同位次
❷錄取的原則。平行志願按照“分數(位次)優先,遵循志願”的原則投檔,按照位次把所有的考生排隊,誰的位次考前就先錄取誰。
比如:A考生第一志願填寫了山東大學,B考生第三志願填寫了山東大學,B考生的位次高於A考生。錄取時會把所有的考生看位次排序,B考生排在了A考生的前面,所以B考生先開始投檔。如果B考生的第一、二志願均錄滿,而第三志願沒錄滿,則B考生被第三志願山東大學提檔。假設此時山東大學已經滿員,則到了下一個位次A考生時,雖然第一志願填寫的山東大學,可是山大已經滿了,只能再看他的第二、第三志願了。如果錄完B考生山大還沒滿員,那麼A考生就會被提檔。
所以,在平行志願投檔的情況下,與第幾志願填報沒有關係,誰的位次高誰就先被錄取。
順序志願投檔順序志願投檔會按照志願優先的原則,錄取時先錄取第一志願填報的考生,如果第一志願全部錄滿則第二、三志願填報的考生將不會被錄取,無論分數高低。如果第一志願沒有錄滿,才會看第二志願填報的考生,依次類推。
還是上面的例子:A考生第一志願填寫了山東大學,B考生第三志願填寫了山東大學,B考生的位次高於A考生。山東大學在錄取時會優先錄取第一志願填報的A考生,雖然B考生的位次高於A考生,但是由於B考生第三志願填報,會等到山東大學第二志願也錄不滿時,才考慮從第三志願填報的考生中錄取。
所以,在順序志願填報時,會先錄取第一志願填報的同學。
綜上,誰先錄取得看投檔原則,請登入本省的招生考試院,檢視本省的投檔政策,多瞭解一些,填報時就多一分把握。
總結:填報志願其實並不麻煩,只是關係到求學12年的結果,所以無論是家長還是考生都變得小心翼翼,其實,只要仔細閱讀檔案,廣泛蒐集資料,填報志願也沒有那麼難。
回覆列表
高校調檔時是以分數高低來檢索,在分數相同的就看位次,與第幾志願無關。
在每一個批次投檔時,計算機按學生分數進行排位,對填報每一所高校志願的學生進行檢索,按高校招生計劃檢索出能夠投檔該高校的考生。
考生考分有相同,但位次卻是唯一的,對於考分相同的考生,在前期已經給每個相同分數的考生依次根據語文、數學、綜合、英語的單科成績排出了考生的唯一位次。
如兩個考生都是600分,一名同學是6000名,另一名同學肯定不會也是6000名,要麼比6000名少,要麼比6000名多,如5998,那在高校檢索時就先找到位次為5998的考生,哪怕他的是第六志願填報的這所高校,也是先錄他,再錄6000名的。
人敘述有一個過程,而計算機的檢索幾乎是同時的。其實考生不用管那麼多,只要知道平行志願下是以分數和位次說話的就行,與你填是第幾志願填的該高校沒有任何關係。
規則就是規則,我們不要總顧慮自己把某高校志願填在後面了,這個高校會不會認為我不重視它而歧視考生,考生本來能錄取,高校故意不錄你。這種情況絕對不會發生,甚至學校都不會知道考生是第幾志願填的它。知道的只有計算機,但計算機很講意思的,不會告訴學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