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益生菌來了
-
2 # 生命召集令
日常生活中引起口臭、胃不舒服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胃腸疾病,如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長期便秘等。下面以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為例簡單做下介紹。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主要臨床症狀是反覆性的胃脘部疼痛、脹滿、反酸、噯氣並伴有消化不良,口中異味等症狀。該病為傳染性疾病,一般經過口-口途徑傳播,幽門螺旋桿菌主要定植在胃型上皮表面,發病具有群居性,尤其是以家庭為單位。日常生活中預防感染的辦法主要有: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注意口腔衛生,不和別人共用水杯、牙缸等物品。幽門螺旋桿菌的治療,應到醫院進行正規檢查後,在醫生的指導下規律用藥。
對於口臭、胃不舒服的患者,最重要的要先明確診斷,到醫院進行正規檢查,並規律的治療,根除病因。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護胃腸。首先,飲食上避免辛辣刺激、油炸類食物的攝入,飲食宜清淡,進食要規律,不宜過飽過飢,尤其晚餐不宜過飽,晚餐進食過多易加重胃腸負擔。食物長時間停留也易產生口臭口中異味,增加口臭伴胃不舒服的機率。平時宜多吃水果蔬菜,保持大便的通暢,避免吸菸、飲酒。其次,要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如游泳、瑜伽、散步、太極拳等運動,以微微汗出為宜,不宜在飯後立即運動,可在飯後1-2小時後進行體育鍛煉。再次,保持心情的舒暢,胃腸部的疾病與個人心理狀態息息相關,所以保持好的精神狀態,無論是對於預防和治療胃腸部的疾病,都有很大的益處。
本期答主:王傑,醫學碩士
-
3 # 成都博仕胃腸專科醫院
幽門螺桿菌通常寄居在人體胃的幽門部,是引起胃部疾病的罪魁禍首,幽門螺桿菌不僅在胃粘膜上寄生作祟,還會在口腔內寄生,特別是牙菌斑裡含量最多,引起頑固性口臭。幽門螺桿菌重要毒性物質尿素酶可以分解口腔內的尿素等物質產生難聞的、嚴重的氨臭味,幽門螺桿菌的存在也與口臭有著密切的關係。
【特別介紹】呼氣檢查幽門螺旋桿菌意義
在體檢中,有兩個有意思的現象:一是要求檢查幽門螺旋桿菌者越來越多;二是幽門螺旋桿菌檢查結果陽性者要求治療的越來越多。這兩個現象說明,人們越來越關注幽門螺旋桿菌,這主要是出於對胃癌的擔憂。
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存活在胃黏膜裡面的特殊細菌,主要生存在胃黏膜組織,胃小凹是幽門螺旋桿菌生活的溫床。
醫學研究發現,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胃癌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幽門螺旋桿菌還和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胃粘膜相關淋巴瘤等疾病的發生有關係。
在臨床上,呼氣試驗簡單易行,準確性好,已經成為臨床檢查幽門螺旋桿菌最常用的方法。呼氣檢查的意義在於提示人們:陽性患者罹患胃病的可能性高於常人;陽性的程度越高,患病的可能性越大。幽門螺旋桿菌陽性的人,如果有合併明顯的胃部症狀,或者有胃癌胃病家族史,則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接受胃鏡的進一步檢查。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胃病的發生率高於常人。但是,50% 左右的人並沒有症狀,有些人胃鏡檢查也僅表現是淺表性胃炎甚至正常。這些人並不需要清除幽門螺旋桿菌。只有感染者同時合併下列病變者,才需要考慮清除幽門螺旋桿菌,如慢性萎縮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黏膜腸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有胃癌家族史、早期胃癌手術後或區域性粘膜剝離術後等。
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
建議每日規律刷牙漱口;聚餐時使用公筷或者分餐;碗筷勤清洗和高溫消毒;食物清洗徹底,烹調要經過高溫;便後餐前洗手;不要口對口餵食幼兒。
經常吃過酸甜、辛辣食物的人,幽門螺桿菌感染機率較高。這是因為酸甜食物可促使幽門螺桿菌大量繁殖,辛辣食物可形成刺激而損傷胃黏膜,使幽門螺桿菌乘虛而入,引起黏膜損傷而致炎症及潰瘍。有長期飲酒習慣的人,幽門螺桿菌感染率也比較高。這是因為飲酒一方面會對胃黏膜形成刺激而引起損傷,另一方面它還會影響黏膜血液供應,降低區域性抵抗力,加重感染。
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必須從飲食入手。飯前便後洗手,進食生冷食品要講衛生;集體用餐時最好使用公筷或分餐;家有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應暫時採取分餐、用公筷措施,直至完全治癒;平時可多吃點大蒜、蜂膠等,有一定預防效果。如總感覺胃部不適,可到醫院做幽門螺桿菌感染檢查,以防發展成嚴重的胃病。
幽門螺旋桿菌檢測前注意事項有哪些
1.患者要在清晨空腹或禁食三小時後進行檢測;
2.一個月內使用過抗生素、鉍劑質子泵抑制劑等Hp敏感藥物可能影響診斷結果,因此檢測前一個月應停用此類藥物;
3.上消化道急性出血可使Hp受抑制,所以應在消化道出血停止一週後進行檢測;
4.部分胃切除手術可能造成同位素從胃中快速排空,影響檢測結果。
-
4 # 許飛揚說茶葉
一個人口臭也許有口腔疾病所帶來,當然除了口腔問題,還可能是由我們的胃疾病引起。根據你提出的問題,有口臭,而且還胃不舒服,那是口臭可能就是由於有胃的一些疾病所引起的了,想讓口臭遠離,那麼我們先把胃養好,養健康了口臭自然就消失了。
胃不舒服可能是我們平時飲食的習慣不好,或者是勞累過度等不良的生活方式造成的,如果長期這樣就會對脾胃產生功能減弱,消化功能就會受到影響,當食物不能有正常的消化的時候,胃裡的大量食物糟粕不能排出體外,漸漸積累,一些有害的毒素就會進入我們的血液從而引發各種疾病。還有在胃裡不能消化的積食也容易散發熱氣,也就形成了臭氣,當這些臭氣來到口腔部位就是口臭了。
還有一種原因就是由胃火引起的胃熱,如果你平時嗜酒、嗜食辛辣、食油膩食物就會助火生熱,胃熱,主要是因為氣滯、血瘀、痰,溼、食積等鬱結化熱、化火導致的
那麼有了以上症狀我們應該怎麼治療呢?平時應該注意什麼呢?其實大家可以多喝這幾種茶來降降火。
1、金銀花茶
金銀花性寒味甘,清熱而不傷胃,適合胃火旺的人飲用。取用一茶匙的金銀花茶,用滾燙開 水沖泡,加蓋嫻約10分鐘即可,可以根據個人口味來加入冰糖或者蜂蜜調飲。金銀花還能搭配薄 荷、竹葉、甘草或者桔梗來沖泡,滋味都很不錯。
2、竹葉茶
竹葉茶可不是竹葉青茶,這兩者是不同的。它是以竹葉為主要原料來製成的一種茶。竹葉茶 滋味清香醇和,有清熱利尿、清涼解暑的作用。做法也很簡單,取鮮竹葉50-100克,然後用水煎 茶飲用即可。
3、白茶
白茶的降火功效很好,這是眾所周知的,不過不同品種的白茶,功效還是有所不同的。白毫銀針性平微涼,氨基酸含量最為豐富,是身體虛弱、疲憊乏力,熬夜上班一族的首選泊牡丹清熱 降火、涼血消腫,適合牙齦出血、肺胃熱盛以及上焦虛熱體質的朋友飲用;壽眉由於生長時間較 長,它的粗梗還有大葉片,含有的降血壓與降血6旨的物質是最多的,這對於有軟化血管需求、有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瘦病的朋友來說,是日常保健的佳品!
胃火旺盟的朋友,需要降降火的話,除了飲食要注意清淡,不妨可以多喝一喝這幾款茶飲, 效果都是十分不錯,幫助你去火除口臭!
-
5 # 小克大夫
口臭,胃部不舒服是生活中很常見的問題,相信很多人都被口臭和胃部的不舒服所被困擾,那麼在日常的生活中,口臭和胃部的不舒服到底是由於哪些因素所引起和導致的呢?
先來為大家科普一下口臭的原因:
口臭的原因主要和7點因素有關:①口腔內的疾患,如常見的牙周炎,齲齒等;②當我們的胃部存在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時候也會出現口臭的臨床表現,因為幽門螺桿菌除了可以在胃記憶體活之外,也可以在口腔記憶體活;③除了本身就具有口腔疾患和幽門螺桿菌的感染之外,像一些進食了刺激性食物如韭菜,洋蔥,大蒜後也會有口臭的表現;④其次就是像一些便秘的患者由於糞便在腸道內過長時間的停留,造成了腸道對於毒素的吸收,從而導致口臭的發生。
而胃部不舒服的原因主要是和以下幾點因素有關:①幽門螺桿菌的感染,幽門螺桿菌感染是導致胃部疾病發生的首要和主要因素,可以導致慢性胃炎和胃潰瘍等疾病的發生。②而像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長期的久治不愈時也會出現腹部的脹痛,噁心,噯氣等胃部不適。③進食過多的食物,暴飲暴食,刺激飲食也是會導致胃部的消化功能紊亂,從而導致胃部不適的情況出現。
而當同時伴有口臭和胃部不適時,首先應該排除是否是有口腔疾病所導致,其次應該檢測有無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存在,如果確實是存在有幽門螺桿菌的感染,還需要進一步進行胃鏡的檢查來明確胃部有無疾患的存在,如果有慢性胃炎,胃潰瘍等疾病存在時,就需要進行幽門螺桿菌的根除治療。
常用的幽門螺桿菌根除方案主要是以四聯藥物方案為主,常以一種胃黏膜保護劑+一種質子泵抑制劑+2種抗生素為主。
以奧美拉唑+瑞巴派特+阿莫西林+克拉黴素為例,可以將根除百分之90以上的幽門螺桿菌感染。
-
6 # 胡藥師談健康
個人診療經驗分享一下:如果您現在知識停留在,口臭,胃不舒服的層面那症狀還是比較輕微的,口臭和胃不舒服同時出現,說明了什麼問題?
——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引起的胃病!
被感染後主要症狀就是會有口臭加上消化不良為主的一些表現,比如飯後漲肚,噯氣,打嗝,胃痛,反酸水等。
如果不及時治療,病情會進一步發展,變成慢性淺表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萎縮性胃炎等,都有可能。
為什麼會出現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引起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合理的飲食習慣,就是那些會損傷我們脾胃的飲食習慣,比如吃寒涼的,辛辣的食物,不易消化的食物,暴飲暴食的習慣,倒不是說他們會直接引起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而是說這些習慣會損傷我們的腸胃,降低我們胃腸的防禦功能,引起幽門螺旋桿菌大量繁殖,肆虐。
其次就是,不衛生的飲食習慣——經常在外就餐,或者是在家裡就餐時,餐具的清潔不到位的,這些人群更容易被感染,所以我們國家的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率能夠高達50%左右。
還有幽門螺旋桿菌的易感人群是抵抗力比較低的人群。其實幾乎所有人的胃幽門處,都有少量的幽門螺旋桿菌生存,但是為什麼有的人就得了胃病,有的人卻沒有事兒呢?這就跟我們的抵抗力有關係,我們本身胃黏膜較強,抵抗力好,能夠抑制出幽門螺旋桿菌的情況下,是無法大量繁殖,造成疾病發生的。
那麼如何有效的治療呢?治療有原則:要對因治療,對症治療;調整不良的生活及飲食習慣調理心情就可以!
實用案例:胃三聯(或者燒心嚴重的話選胃四聯)+中藥調脾胃+生活及飲食調理。例
如:阿莫西林+克拉黴素+奧美拉唑+香砂養胃。慢性淺表性胃炎大多半個月為一療程!
胃病三分治七分養此話要當真!病從口入的,如果還是繼續肆無忌憚的吃喝,那麼仙丹也治不好這胃病!就是說我們不僅,依賴於藥物的治療,還要在生活當中進行自我調理——
1.戒菸戒酒,清淡飲食、油膩的食物少吃,【養胃三友】要記住:白粥、小米、麵條是非常好消化的食物,如果烹飪時加上適當的山藥、紅棗等就更好了!
2.忌刺激性(辣的、生冷的、麻的)、辛辣生冷的食物!疾病期間吃飯8分飽就可以了!能做到嗎?
3.平時適當運動、飯後不要馬上躺下,散散步!保持心情的愉快!疾病自然消。
需要注意的是用藥一定要謹慎,需要執業藥師指導,比如抗生素服用不宜超過15天,交替果膠鉍服用也應在一週左右就停,中藥什麼時間段服用,西藥什麼時間段服用!都是需要注意的問題。
不知道大家在,腸胃疾病的時候,有沒有用過胃三聯、胃四聯呢?效果怎麼樣?
-
7 # 360健康大講堂
當下我們迎來了豐收的季節,但是秋季也被稱之為“多事之秋”,因為秋季雨水少,氣候乾燥,大人孩子都容易生病。而此時陽氣漸漸生髮,也是調養身體的最佳時期,如果不注重調節,就會形成脾虛肝鬱。脾虛肝鬱是中醫的專業術語,這會讓身體出現多種不適的病灶反應,其中還會造成口臭的隱患,相信大家對口臭都有一定得了解,它會給生活帶來諸多不便和困擾,如果想要遠離口臭。首先需要搞清楚脾虛肝鬱是怎麼形成的呢?
1.中醫辨證脾虛肝鬱
①肝鬱
秋季多肝火,然而肝主疏洩,秋季多肝火,容易造成肝火上炎,而且秋季各種微生物也開始蠢蠢欲動,各類病菌以及有害細菌也在瘋狂的滋生,如果肝臟不堪重負,就會出現肝鬱的問題。肝鬱人群往往會頭疼頭暈,口臭,睡眠質量差,而且急躁易怒,心煩意亂。生活中比較愛發脾氣,愛吃辛辣,時常感覺壓力大,睡眠質量不好。
②脾虛
脾虛形成的原因主要是腸胃功能紊亂,表現有大便乾燥,口乾舌燥,這跟平時飲食不規律,不愛吃青菜有很大的關係,所以這兩種症狀都是口臭的導火索,老中醫建議用這兩招便可養脾補肝,教您輕鬆擺脫口臭的煩惱。
2. 中醫教你兩招調養方法
①捏揉太沖穴排肝毒,通鬱結
首先中醫認為肝膽相表裡,太沖穴是肝經的原穴,在腳背第1個和第2個腳趾頭的縫隙當中,大概約兩指寬的地方,按下去會有明顯脹脹的感覺。建議在按摩之前先用溫熱的水泡腳,打通經絡,然後用力揉三分鐘。需要大家掌握好力度,以感覺到酸脹為宜。每天按摩三次,便可調理口臭,大便稀軟,腹瀉,小便黃等脾虛肝鬱的症狀。
②中醫小方子調脾胃,化積食
《三消論》中記載到茯苓可以補脾健胃,預防胃潰瘍對調理脾胃有顯著的作用;而人參可以調理失眠,心煩,四肢倦怠,氣血不足等問題;雞內金可以通淋化石分解體內的淤積,達到養脾補肝的作用。以人參茯苓雞內金主要藥材,再配以山藥,砂仁,佛手,雪蓮,赤小豆,薏苡仁,蓮子,薄荷,金銀花混合煎煮,煮到湯汁濃郁時即可,可以有效養脾補肝,擺脫口臭!如果在煎煮過程中大家掌握不好火候的話,也可配成多味清濃縮片食用,可以水服,也可以口嚼,清新口氣,調理內在,內外兼修更有效!
-
8 # 瑞庚臺醫健康管理
一般人每天至少都會在早晨起床與晚間就寢前刷個兩次牙,有些人更是習慣三餐飯後馬上刷牙,但是結果還是會出現牙齦發炎,牙肉出血的症狀,依衛福部調查資料顯示,18歲以上的華人有99.2%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病,是全亞洲的第一名。
牙周病只要積極治療,是可以痊癒的。不過在治療過程中,有些病人上網搜尋關於牙周病的預防保健資料,想了解除了接受牙科治療外,是否能在日常飲食上做些努力來增進口腔健康,這時候就會看到一種名為「口腔益生菌」的產品。
臨床上,不少病人會問:「醫生,請問吃口腔益生菌,能改善我嚴重的牙周病嗎?並控制後續牙周病複發率嗎?」。 部分文獻發現益生菌似能減少牙周炎!實際效果還要進一步研究 臺大醫院新竹分院牙周病科醫師林意萍表示,由於大部分的益生菌,都是在腸道所培養出來的,在口腔記憶體在的量不多,停留的時間也不長。所以益生菌雖然目前已廣泛地應用於腸胃道相關疾病,但在牙周病的防治上,目前尚未明確。
「有些文獻針對益生菌在口腔應用的探討中,有發現某些益生菌似乎能減少牙周炎的發生,並對牙周病治療有所幫助。」不過林意萍也說,如前所述,由於大部分的益生菌能夠停留在口腔內的時間很短,所以在臨床實際運用上,不同益生菌種的作用效果,以及要以何種形式提供於人體吸收,還需要更多的實驗和研究來論證。
林意萍進一步指出,牙周病的病因主要是因為牙菌斑及牙結石的堆積,刺激區域性的免疫反應失衡,引起與發炎相關的細胞激素激增,活化噬骨細胞造成牙齒周圍的骨頭吸收,且牙齒周圍牙齦溝的深度增加,變成牙周囊袋,形成牙周病。齒槽骨持續地被破壞,牙周囊袋越變越深,惡性迴圈,牙周病就越來越嚴重。
因此,標準的牙周病治療是利用器械或超音波儀器以去除牙結石,有時也可能合併牙周手術、抗生素使用或雷射進行輔助治療,才能恢復口內組織和微生物間的平衡,以達到牙周病的治療與控制。
2招正確預防控制牙周病:清理口腔、定期回診
林意萍提醒,預防及控制牙周病,益生菌是否有實質幫助,仍待更多研究證實。當前,正確的口腔清潔和定期回診控制,才是最理想的方法!
貝式刷牙法(Bass):貝氏刷牙法是目前最普遍且容易執行的刷牙方式,刷毛與牙齒呈45度角,將刷毛貼近牙齦,略加壓使刷毛一部分進入齦溝,一部分進入牙間隙。水平顫動牙刷,在1~2顆牙齒的範圍左右震顫8~10次。(注意震動的範圍不超過一顆牙的寬度,毛端不要離開齦溝)刷完一組,將牙刷移至下一組鄰牙(2~3顆牙的位置)重新放置,注意要有1~2顆牙的位置重迭。刷前牙:將牙刷豎放,使刷毛垂直,接觸齦緣或進入齦溝,做上下提拉顫動。刷咬合面:刷毛指向咬合面,稍用力做前後來回刷。定期回診:許多人都是有症狀之後才去看牙醫,通常為時已晚。建議平時使用含氟牙膏、含氟漱口水,都有助於口腔清潔;另外,約每半年就要定期回診檢查牙齒。
回覆列表
健康益生菌,口氣小清新,有效緩解口臭問題
其實口臭不是病,治起來真麻煩。
口臭一方面是因為消化系統的問題,消化不良造成食物在腸道內堆積,腐敗,從而產生臭味。另外,日常沒有勤清潔牙齒,口腔中有食物殘留,滋生口腔有害菌,也會產生異味。
頑固的口臭是一種全身疾病的訊號,不同的身體疾病散發出來的口臭味道是不一樣的。
一般的口臭可以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口臭,生理性口臭多就是常見的短暫性口臭,主要是因為吃了一些異味的食物,例如洋蔥、韭菜等刺激性食物散發出來的氣味。
80%~90%的口臭是口腔問題引起的,主要還是口腔裡的有害菌腐敗、消化口腔內的食物殘渣產生硫化物。
口腔不乾淨、菌斑、牙石、牙垢都會助長口臭問題。對於一些慢性牙齦炎、牙周炎的人來說,由於牙齦腫脹、出血、口腔衛生差、菌斑、牙石和牙垢在細菌或微生物的作用下,腐化發酵,會產生難聞的氣味。另外,未治療的齲齒、殘根、殘冠、口腔黏膜病、牙齦炎、牙周炎也會引起口臭。
益生菌可以和口腔中的異味菌發生綜合反應,除去口腔異味菌,保持口腔菌群平衡,保持口腔清新。
益生菌能夠抑制致齲菌,減少唾液變形鏈球菌的數量,起到預防齲齒的作用。另外,益生菌中的乳桿菌可以抑制牙周病厭氧菌的生長,起到一定的抑制牙周病的作用。
同時,益生菌對腸胃健康很有好處,能夠有效改善腸胃環境,保護腸胃壁免受傷害,平衡腸道菌群環境,維持腸胃酸鹼平衡,預防和改善便秘、腸胃炎等腸胃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