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叮咚娘
-
2 # 愛嘮叨的馬小媽
磨蹭拖延,貌似一大頑症,從孩子二三歲開始,橫掃各個年齡段。從起床到出門,總共就幾件事,卻需要不停地提醒,不停地下指令:
早晨起床
叫第1遍不起,叫第2遍哼哼唧唧回你一聲,叫第3遍才不情願地起來,眯著眼磨磨蹭蹭穿衣服。
日常吃飯
拖拖拉拉,叫半天才過來,剛坐下沒5分鐘,就嚷著要喝水,一會又想上廁所,再不就是飯含在嘴巴里不咽。一頓飯磨磨蹭蹭半個小時,飯都冷了還沒吃完。
上床睡覺
晚上10點半還在玩,叫睡覺像沒聽到。好不容易躺到床上,不是要喝水,就是上廁所,再不就是這裡癢,那裡疼……
面對孩子的磨蹭,父母們催促、發脾氣也總是於事無補,不僅無法解決問題,還會給孩子的心理發展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那麼,究竟要怎麼做,才能「根治」孩子磨蹭拖延的習慣呢?
1、加強手眼協調能力
有的孩子就屬於手眼不協調,經常會寫字出線、出格、還會出錯。由於不協調所以寫作業就會很費勁、很慢、磨蹭拖延。
這樣總會挨老師和家長的批評,慢慢的就會很討厭甚至恐懼寫作業。所以遇到這種情況,老師和家長要相互配合,採取正確的方法指導孩子,而不要一味埋怨批評,導致孩子產生厭學情緒,做事更加磨蹭拖拉。
遇到的這樣的孩子平時要加強感統訓練,提升感覺統合能力,加強手眼協調能力,平時生活中夾豆子就是一個最好的訓練方式。
2、培養時間觀念
2-5歲,家長要給孩子“磨蹭”的自由。而在孩子上小學前,5-6歲,讓孩子形成正確的時間觀念,學會時間管理。
例如,“早上”可是以“太陽出來的時候”、“奶奶送你去幼兒園的時候”,也可以用其他孩子所熟悉的具體事件來表達。同理,“中午”、“晚上”都可以用這樣的方法來表示。
所以,對孩子,媽媽不一定要他知道幾點鐘時應該做什麼事,而是可以告訴他“早上起來要喝牛奶”、“吃過午飯要睡午覺”、“週末時爸爸媽媽都休息”等等,來作為時間的概念傳達給他。這樣寶寶就很容易聽懂了,而且能比較直觀地檢驗這個時刻地到來。
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家長可以把具體的鐘點結合起來。例如,“早上七點起床”、“下午三點可以做遊戲”,讓具體的事件概念慢慢滲入到孩子的腦海中。
3、停止催促,堅持表揚
孩子做事情磨蹭的時候,很多家長喜歡喊,不斷的催促,結果感覺是越催促,孩子的動作越慢,家長就更生氣,孩子做某件事情的速度快,就表揚。
如剛開始可以給孩子出幾道簡單的題,給1分或2分鐘,孩子會很快做好,家長要作大吃一驚狀呼道:“還不到一分鐘呢!”總之,很誇張的樣子。
隨時觀察孩子在生活中的表現,對做得快的事情立即表揚。“現在穿衣服快多了!”“現在收拾書包快多了。”……這樣的話。但千萬不要說成“現在穿衣服快多了!如果寫作業也這樣快就好了”。只表揚,不提孩子做得不足的地方。透過表揚,會激發孩子內在快的動力。
養育孩子,就像牽著蝸牛去散步。與其牽著它費力往前走,不如換個心態,讓蝸牛牽著我們來散步。
你終會發現,這世間萬物,孩子才是那道最亮麗的風景線。
-
3 # 動歷盒育兒袁老師
孩子的拖延症怎麼改善?拖延症這個是“千年老妖”“老生長談”的問題,家長焦慮、孩子受累,家庭當中的親子衝突很大一部分來自孩子的“拖延症”。首先我們不要視“拖延症”為洪水猛獸,家長的心態要稍微放鬆一些,孩子的“拖延症”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可怕!
想想我們大人有幾個不拖延的,你有沒有這個經驗?寫報告拖到最後一天才寫,定好的任務最後環節才完成!這樣的事情有沒有?肯定是有的。何況是孩子呢?要孩子完全不拖延是不可能的,所以家長的心態要先放平,對孩子不要提太高的要求。
其次要了解孩子的拖延的心理原因,孩子為什麼要拖延?肯定有原因的呀!孩子絕對不可能無緣無故拖延。我畫了一張金字塔圖,便於大家去理解需求、動機、行為三者之間的關係,幫助我們瞭解孩子磨蹭拖拉的原因。
最底層是需求,需求是動機的根源,有了需求才會有動機,動機是造成行為的原因,而行為則讓需求得以滿足(成功)。孩子產生拖延的時候,拖延行為是最外層的表現。我們要抽絲剝繭地去找到拖延背後最裡層的原因,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去解決問題。
最後根據原因想方法來改善孩子的拖延行為,鼓勵孩子自己戰勝拖延問題。雖然拖延的症狀差不多,但是每個孩子的拖延的原因都是不一樣的,所以找到原因很重要,我在這裡舉幾個例子。
一、孩子對任務有畏難情緒。
當孩子拖拉的時候,孩子可能對這項任務有畏難情緒,想達成但沒有能力做到。尤其是對於意志品質還沒有發育完整的孩子來說,他們特別沒有掌控感,於是就選擇延後、逃避(不作決定)。
那麼跟孩子一起分解任務,訓練孩子能力,提升能力,激勵孩子都是不錯的方法。
二、設定目標不合理,做事沒有規劃性。
看看孩子拖延是不是因為對這個任務的目標設定過高了,完成任務有沒有規劃性,有沒有分清主次。
那麼幫助孩子設立簡單可達成的目標,並進行規劃,就是不錯的方法。
三、完美主義惹的禍。
這是孩子天生的個性使然,為什麼有“完美主義”傾向的孩子更容易拖延呢?因為他怕失誤,他對結果有更高的要求,無形中更增加了任務的難度,所以進入就很慢。
那對待這類情況該怎麼辦?個性的問題不是短時間說改就能改的,只能慢慢去引導他,允許自己犯錯,人生的成長就是一個在不斷犯錯與改正的過程,享受過程,淡化事情的結果。
-
4 # 冬月不再冷
大寶一度拖拖拉拉,孩子做事情也很累,大人催來催去心裡也是疲憊不堪的,結果是孩子覺得事情多的做不完,每天很累。家長覺得就那麼點事情,利利索索做完了就好了,反而十分鐘的事情,催二三十分鐘才開始動一下,累!
後來實在催累了,沒有精力了,就放任自流啦!
結果這傢伙撒歡一樣玩,事到臨頭又覺得時間不夠在那難過,哭鬧!
放任自流也不可以行。
最後我們商量了下,我把孩子要做的事情歸納起來,做了個計劃表,做一件,就自己去在相應的地方打對勾,晚上臨睡前我們一起總結今天的完成情況。
早起也不催了,叫醒了就好了,遲到了老師會罰他做作業,我很支援老師這樣的辦法,他自己開始操心了。
晚飯後有活動我會告訴他,吃完飯我們要去哪裡玩,他有幾件事情要做,沒做的話就不能一起出門,如果覺得委屈,媽媽在家陪著一起,也不出去了,爸爸帶著妹妹出去玩就好了。
當然做事情的量給孩子定的比較適中,開始甚至就是偏少點,保證孩子能在預定時間內完成,這樣做完了很有成就感的!
一點一點喚醒孩子的內動力,也慢慢讓孩子體會到孩子做完所有的事情的成就感。
循序漸進,一起努力,改善的很好了。
-
5 # 原來如此何必憂傷
其實孩子的天性使然,對娛樂活動或是他感興趣的事物,都會做的比較快,而不是他想做的則總會因這個那個耽誤,生活中刷牙、穿衣服拖拖拉拉,出門前磨磨蹭蹭,我想家長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快點”,而孩子說的最多的就是“再玩一會”,因此性格急躁的人,往往會較為上火,當然還會有更嚴重的表現。
因此,我們要逐步改善孩子的不良習慣。
首先,讓孩子對時間有認識,10分鐘,20分鐘,半個小時。比如說每天上床的時間是8點30分,對應時鐘的點數讓他了解,有時間的概念,做事娛樂之前可約定好具體時間,我出去玩半小時,看動畫片20分鐘等等。需要長時間的培養,逐步形成對時間的掌控。
其次,做事分清輕重緩急,培養專注力。
還有5分鐘就要上學了,要不遲到了,還有10分鐘車就要開了啊等等,做事要抓住重點的先辦,同時還要培養專注力,事先和孩子一起約定好做這每件事需要的時間,用計時的方法督促孩子完成。當然還是適當休息,勞逸結合。
最後,形成計劃,不一定要標準化,但我們要有條理。
每天的這個時間我們要做什麼啊,週末我們應該做什麼,父母要堅持和孩子一起制定,同時要做好監督和支援工作,幫助孩子有效執行。完成什麼工作和事項了,可以給與適當小獎勵,小貼畫等等,也可以積累,讓孩子自主選擇,滿足他的願望,這樣才有行動的動力。
總之,過程很辛苦,堅持最重要,也希望家長朋友們拿出你的耐心和毅力,和孩子共同來完成這項艱鉅而又收益無窮的事情。
-
6 # 牙尖育兒幫
我們總結出來造成這種因素一共有三種:
1:孩子自身原因
2:家庭環境造成
3:家長的教導方式出現錯誤♂️
01
孩子自身原因
俗話說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有人肯定會疑惑:難道每個人出生就會決定性格?
what???
甜甜來告訴你,of course!
“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這些話當然也沒錯!
據可靠資料顯示,性格也是帶有遺傳基因滴!
甚至還能隔代遺傳!!
首先要想想自己是不是拖延的父母
當然吶,除了先天遺傳原因
其實後天因素是更加重要滴!
對於孩子拖延症,很多就家長急真的是一個頭兩個大 ,又不知道怎麼辦,恨不得拿個棍子一敲孩子就改掉了這個壞習慣(甜甜開玩笑的!我們都是21世紀的新好!!)
其實針對拖延症,塑造孩子自身性格是很大關鍵!
特別是七歲之前是性格塑造的關鍵期,甜甜還記得有次甜甜去看兒科醫生說到孩子喜歡用左手吃飯,兒科醫生的建議是可以干預但是不要過分干涉,如果在孩子七歲的時候還沒有改過來,就放棄吧,這個習慣已經成為定性了!!期間,孩子的爸媽要認真指導,千萬不能一日釣魚三日曬網,不然以後孩子拖延起來你唉聲嘆氣的累都是當初放蕩不羈愛自由惹下的悔。
因為性格定型之後會很難改掉已經養成的壞習慣,所以千萬不要有這種想法“孩子都不愛學習,等長大了就好了”這種想法,甜甜姐,告訴你,這些思想很危險呀?良好習慣是從小養成!孩子心智尚未成熟,表達方式也很侷限,父母要認真傾聽看看孩子想要表達的,是他們很討厭這個事情本身所以不願意做,還是對這事產生恐懼,不想觸碰。
但不管孩子自身什麼原因,各位爸爸媽媽千萬要沉住氣,不要覺得打一頓罵一頓就能解決掉問題,那隻會讓問題變得更為嚴重,甚至有媽媽在大聲訓斥了孩子過後,孩子就再也不願意開口講話了。
02
家庭環境
“為什麼讓做作業要給我捱到晚上?!”
“為什麼還不去洗臉刷牙?!”
“做什麼都拖拖拉拉?!”
“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每個週末或者每個假期,家裡空氣都會充斥著
父母的憤怒,形容硝煙的戰場都不為過。
1:其實造成孩子拖延的習慣有部分原因是家長本身行為造成的!
孩子小時候會無意識的模樣家長的某些行為,有些家長會產生“這個還不急等會兒做”“這先放在一邊吧,到時候做”的做法,其實在家長做出這些行為時家裡的寶貝也是看著的哦!並且為之模仿。所以父母們要首先讓自己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給孩子們做一個榜樣!
2: 其次是家庭環境會讓孩子養成不同性格!
和睦的家庭氛圍會讓孩子形成活潑開朗的性格,父母之間的相互愛護相互尊重,都會使孩子做事勇敢,敢於嘗試。
父母經常吵得天翻地覆,家庭氛圍可怕,讓人壓抑。孩子在家不敢說話,做事小心翼翼,發生事情不敢告知憋在心裡。那樣孩子做事膽怯,懦弱,不善於表達,懶散。
所以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會對孩子有個潛移默化的影響。在家庭中,父母應該怎樣做呢?遇事要冷靜下來,不要針鋒相對大吵大鬧,要心平氣和解決。最重要的是,父母要學會換位思考,還要成為孩子的朋友,學會傾聽,有愛的成長。培養孩子開朗,樂觀,做事認真的性格,這樣會讓促發孩子有個良好的習慣。
03
父母的教導方式出現錯誤♂️
“我這樣教育方式是對的!”
“我這樣是為你好!”
甜甜相信每個父母都是這麼想的吧?
甜甜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是這樣想的
但其實你站在了領導的位置
而不是父母的位置
今天就要給各位小仙女媽媽GET幾個點
請收好~
1:從小培育孩子獨立自主性格!
不要讓寶貝長大還是個巨嬰!什麼都不會做,父母從小包辦的孩子的一切。孩子動手能力差,不愛思考,善於產生依賴性。這些都會使孩子養成不好的習慣,所以父母從小要敢於放手,讓孩子們學會獨立思考,遇事不怕冷靜解決。
2:學會分配時間,自我約束!
可以合理規劃每個時間段該做什麼,讓孩子從小養成遵守時間的觀念,做事不拖拉。但不要養成過於死板的性格,善於發現孩子的愛好,遵從孩子內心的想法。一天之內合理分配時間。
3:父母要嚴厲和和藹同時兼備!
還是之前說的喲!不要常常辱罵,抱怨和體罰,讓孩子產生乖戾,壓抑的性格。但不要過於和藹可親,孩子做錯事要及時批評,教導正確行為。在孩子做得好的時候,要善於鼓勵,或者有個小小獎勵激發孩子的興趣。
4:有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家長不要認為學習是孩子的事情與自己無關!自己就翹個二郎腿在旁邊玩手機!!!!父母要學會和孩子一起學習,讓孩子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產生對學習的興趣!同時良好的學習氛圍會造成孩子樂觀,開朗的性格,有個良好習慣。拖延症這些也會隨之不見啦!
回覆列表
一、現在有些孩子做事拖拖拉拉,家長在旁邊著急的不得了,孩子卻像沒事人一樣磨磨唧唧,這就需要家長靜心分析一下孩子拖拖拉拉磨蹭的原因。
第一自身慢性格。無論外界發生怎樣的變化,有些孩子都不會輕易改變自己的思維軌跡,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這些孩子一般性格比較沉穩,遇到事情不慌不忙慢條斯理。
第二時間觀念弱。有些孩子做事磨蹭,是因為他們時間觀念不強,感覺遇事如果不是非得做得快才有更好的結果,慢慢來也沒差錯。
第三對事情感興趣不大。當然也存在這樣的因素,因為對事情興趣不大,或是不喜歡某件事情,所以會拖延時間,如果家長仍然堅持讓他們去做時,孩子就會敷衍了事拖延磨蹭。
第四父母影響。也有的家長因為自身原因做事慢吞吞,這當然會悄無聲息地影響到孩子,進而讓孩子也養成沒有時間觀念的習慣。
二、改掉孩子的拖延症的方法
首先是鼓勵。遇到事情,首先要多鼓勵孩子,提出表揚,比上一次有進步,這樣孩子才會有動力!
再者做時間表。根據孩子注意力的時長,把握孩子的精神“節奏”,給孩子做一些合適的做事時間表。
其三排除分心因素。學習時儘量給孩子創造較為安靜的、不受干擾的學習環境,不要不時地去問寒問暖,在做家務也要儘量不要發出很響的聲音。要給孩子營造好的學習環境,讓孩子專心學習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