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吳瓊Cissy
-
2 # 愛長跑的長頸鹿
隨著對孩子的教育越來越重視,父母都希望找到孩子的天賦,然後因材施教,事半功倍!
目前找出孩子天賦的方法有兩種:
1生活中多觀察。觀察孩子平日裡喜歡玩什麼。比如有的孩子喜歡到處跑,身影總是出現在操場,運動天賦顯而易見。有的孩子就喜歡一個人在沙坑裡玩沙子,堆成各種房子,也許他就喜歡建築。此外,孩子在面臨選擇時,也能看出他的天賦。比如帶孩子參加不同的音樂班,觀察他在哪種表演面前停留時間最久,表情最開心。跟孩子的老師朋友多聊聊天,也能挖掘到不少資訊!
2藉助科技手段。去醫院做一個兒童天賦基因檢測,孩子哪方面天賦更好一目瞭然。
天賦固然重要,後天的環境影響、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也會對孩子造成影響。希望家長不要盲目的追求天賦,而忽略孩子的興趣。
-
3 # 林三一
當我們發現孩子有某項天賦時,內心裡最擔心的是被埋沒。所以最好的做法是鼓勵孩子堅持終身學習,以此來磨礪和發展他們的天賦。
培養有天賦的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應該是重中之重,這樣他們會自主地去擴充套件自己形成和追求願景的能力、反思和探尋事物真相的能力、以及感受理解系統的能力,而不用父母一直在屁股後面跟著,逼著,催著。
-
4 # 唐古利烏鴉
我的觀點:天賦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一個領域長時間的刻意練習,不斷挑戰自己磨練自己的機會更重要。
愛迪生說成功=1%天賦+99%汗水。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人總是調侃地補上,如果沒有1%的天賦,哪怕99%的汗水也是沒用的。事實是這樣的嗎?
回到心理學領域上來說,這屬於典型的環境和遺傳之爭。不用多說大家應該也清楚了,爭論環境和遺傳,對孩子的影響哪個大是毫無意義的。
《天才假象,從刻意練習心理策略到認知陷阱》這本書的作者——馬修薩伊德提出了不同的觀點。可以這樣說,他認為天賦和汗水都不重要,要想成功,最重要的是長時間的刻意練習,也就是目的性練習。基本要達到一萬多個小時的目的性練習才能達到精通。
在他的書中有一個特別鮮明的例子,那就是心理學家,拉斯洛波爾加與他的三個女兒的故事。因為他的三個女兒都是國際象棋世界冠軍,都獲得了國際象棋男子特級大師的稱號。外界把她們三姐妹成為神童,但只有波爾加知道女兒成功的真相。
波爾加認為孩子都擁有非凡的潛力,發掘潛力才是父母和社會應該做的。
他與自己的妻子約定要做個實驗,自己親自創造一個具有世界一流能力的孩子。
首先他花了很長時間選定專業領域來培養自己的孩子。最後他選擇了國際象棋,因為國際象棋是根據勝負進行評分,非常的客觀公正,而不像藝術家和小說家,水平是容易受到爭論的。
波爾加只是愛好下象棋,他的妻子甚至連業餘愛好者都算不上。但是他本人讀了大量有關國際象棋教學的書,在家裡教自己的大女兒下棋。當時孩子還沒滿4歲,每天把大量時間投入到國際象棋上。他寓教於樂,讓國際象棋充滿了戲劇一樣的吸引力,讓孩子迷上了下棋。
在他的實驗中,有兩個特別重要的關鍵點。第一個是孩子開始訓練的時間一定要特別早。三個女兒開始訓練的時間都特別早,不到五歲。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覺得很熟悉,現在社會上好多特長班裡的孩子都特別小。
第二個重點是波爾加讓女兒們下國際象棋的動機完成了內化。就是下象棋不是為了使父母開心,也不是為了以後能得到好工作或者能得到錢,而是她們發自內心的覺得自己花了大功夫,在國際象棋中得到了非常大的樂趣,而不是令人厭煩的事。
重點又來了,如何才能完成動機的內化呢?
有個很簡單,但是很多人又沒注意到的點:誇獎孩子的時候,不能直接稱讚他聰明,而是要表揚他的努力。
波爾加的三個女兒都在十幾歲就贏得了世界冠軍。而在她們贏得冠軍前,在國際象棋領域的累計練習時長早已超過了一萬小時,比國際象棋史上任何女性的練習時間都要多。
回到開頭我的觀點,更重要的是在一個領域長時間的刻意練習,不斷挑戰自己磨練自己的機會。想要獲得這樣的機會,好的學區房是不是得考慮先備起來?家長自身的積累也要備起來了呢?古話說老鼠的兒子會打洞,打洞的技巧本身也是家長給孩子的資源積累啊。
在孩子最感興趣的事物上,讓她早早的獲得各種相關資訊和知識,那就是對她天賦的最大開發。但有多少父母是孩子明明對打遊戲感興趣,卻被拉去繪畫特長班呢?或者你把繪畫搞的特別有意思,吸引了孩子注意力也行啊,但現實往往是感興趣的家長不支援,不感興趣的家長隨大流砸錢培養。
-
5 # 永威禾園教育
作為最愛孩子的爸媽,我們能給予孩子最好的教育是:給ta自由成長的空間和自主選擇的機會,挖掘孩子身上的潛質,使孩子的天賦更好的發揮,讓孩子散發屬於自己的光芒。讓孩子散發屬於自己的光芒孩子成長期間,爸媽們也有焦慮的時候,可能也有挖掘孩子天賦的想法,但是不知道該怎麼做。例如:究竟該如何挖掘孩子身上的天賦?孩子如何才能全面發展?如果不給孩子報特長班,輸在了起跑線上怎麼辦……針對這一系列問題,禾園的建議是:1、每個孩子的表現都不一樣,需要家長們在點點滴滴中觀察,平時的生活中多一些溝通,顧及孩子自己對事物的看法。孩子對一個事物十分執著,家長不理解孩子的舉動,感覺不可思議,這就需要家長從孩子的視角去看待問題。2、有的孩子可能比較內向,對於這個型別的孩子,家長需要考慮孩子為什麼內向,哪些原因造成的?如何才能改變?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才會改變孩子的現狀。3、培養孩子的自主選擇能力,挖掘孩子身上最大的天賦,這是一個需要摸索的過程。如果孩子不喜歡,不要強迫孩子,家長需要及時的調整。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性,總有屬於孩子的特長,哪怕這個特長有些非主流。4、冷靜考慮孩子學習某個特長,到底是爸媽的安排,還是孩子真心的喜好?理清了這個問題,相信家長們會有一個清晰的脈絡。讓孩子散發屬於自己的光芒希望所有的孩子,都有一個快樂、幸福的童年時光,而不是長大之後,提起自己的童年,說不完的辛酸淚和槽點。
-
6 # 心連心好月嫂
每個孩子都是與眾不同的獨特個體,他們都有著獨特的個性和天賦。透過下面這個小測試,可以讓家長更好地瞭解孩子的天賦,趕快給孩子測測吧!
-
7 # 蟲蟲之家潛能幼教
開始之前您可以準備一張紙和一支筆,不要著急往後看,所有的問題都只需回答“是”或“否”,最後來看答“是”的問題集中在測試題的哪一段即可。
第一部分1~13
1.路過花園洋房圍牆柵欄時,孩子會注意到柵欄上有哪些圖案是重複出現的,並會告訴你重複部分是什麼樣的。
2.經常問,“這事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很早就認識時鐘,有時間概念。
3.喜歡做玩具收納遊戲,有時按顏色分類,有時按材質分類,有時按形狀分類。
4.喜歡下五子棋、圍棋和跳棋,棋藝很快超過同齡孩子。
5.如果每一層樓梯的階梯數是一樣的,孩子從5樓走到3樓時會說:“我們已經走了一半,再有一半就到1樓了。”
6.回答如“三輪車、小汽車、公交車、大卡車”有什麼不同的問題時毫不吃力,懂得只能按同一種特徵來歸類各種汽車和物品。
7.能觀察到鏡子裡的時鐘是反的,能透過鐘錶的鏡中像來判定準確的時間。
8.做剪紙拉花時能夠準確預測摺疊的剪紙開啟後,其完整的圖案是什麼。
9.做“猜帽子”遊戲時屢屢得勝。比如三個小夥伴,一個戴紅帽兩個戴白帽,每個人都看不見自己的帽子,如果看到其他兩人戴的都是白帽子,自己戴什麼帽子?孩子從不會被這種問題難倒。
10.幼兒園開始教簡單的數學後,經常因為進度太慢而不耐煩。
11.能夠準確地將魔方的一面完全還原成同一色。
12.喜歡用七巧板搭出帆船、飛機、鴨子、跳舞女孩、拿斗笠的大俠等圖案,而且能創造出七巧板說明書上沒有的圖案。
13.玩拼圖的能力超過同齡人,如6歲可以玩70塊以上的拼圖5歲可以玩55塊以上的拼圖。
答案:如果您的孩子是的情況符合1—13題中6個以上,那麼他是在數理邏輯方面特別有興趣和才能的孩子,可以儘早訓練孩子的數理邏輯推理能力。公文數學、珠心算、幼兒奧數、軍模組裝等興趣班,可能很適合您的孩子。
第二部分14~2714.剛學會塗鴉就能抓住爸媽、老師的臉部特徵,並在塗鴉中加以誇張。
15.運用色彩大膽、感人,不會如尋常小孩一樣為畫面上的所有場景勾上黑框,再在黑框中塗色。會注意到邊框色與主體色的過渡。
16.喜歡在一切找得到的空白處,如書的天頭地角、牆面、帽子乃至T恤衫上塗鴉,比如受了委屈,會畫“娃娃哭了”;高興時會給太陽、葵花、雲朵和小房子都加上笑臉。
17.喜歡收集糖紙和糖果盒,只是因為上面的卡通人物畫得“可愛”,會在你不注意的時候蒙上薄綿紙臨摹。
18.走在街上經常指點某人的服飾搭配:“顏色刺眼,難看死了!”
19.會留意到某幢建築物的顏色與周圍環境不合拍。
20.非常“以貌取人”,聲稱不喜歡某阿姨是因為“她的耳環實在太俗氣!”
21.拒絕穿親友贈送的新衣,認為大部分童裝的顏色搭配都超難看。
22.受到兒童襪禮盒後,通常只接受其中一兩雙襪子的顏色和圖案。
23.經常拿媽媽的彩妝品做實驗,給自己的娃娃“塗脂抹粉”。
24.在天氣急驟變化時會臨窗觀察外面的景物,注意到光線明暗變化和景物在積水中的倒影變化。
25.經常指著圖畫書上的某幅畫說:“畫的真難看!我也能比這畫的好。”
26.對家中換了新窗簾或新床單表現十分興奮,能高興小半天。
27.去洋快餐時挑剔餐廳的裝飾,比如牆面的配飾、牆上的圖畫及抽象裝飾等,如果不合自己的意,寧可換一家。
答案:如果您的孩子符合14—27題所描述的情況特別多,那麼他是在美術方面特別有興趣和才能的孩子,既可以送他去學兒童畫,也可以參與如民間剪紙、紙塑、捏陶、捏泥人方面的興趣班,儘量鼓勵孩子以不同的材料大膽組合,來反映他眼中豐富多彩的世界。
第三部分28~3728.喜歡滑梯,早以為麥當勞、肯德基的小滑梯太不過癮,喜歡又高又飄的曲線式滑梯,玩耍時會在轉彎時身體傾側保持平衡。
29.幼兒園新教的韻律操,他(或她)是第一個記清全部動作併成為領操的。
30.走馬路牙子對他來說是至高無上的樂趣。
31.4歲就會用兒童球拍跟父母過招,發球、接球眼到手到,沒有“漏球”問題。
32.學會騎有輔助輪的小腳踏車只要一下午。
33.是花式踢毽高手,並會花式跳繩。
34.四五歲時就能腳踏旱冰滑輪出門“風馳電掣”。
35.一上鞦韆架,哪怕沒有人扶持也不會害怕尖叫,哪怕沒有人推動,也知道自己如何獲得“越飛越高”的加速度。
36.喜歡玩球,天天在家中的兒童籃筐上玩投籃。
37.孩子身體的柔韌性特別好,尤其樂意在客人面前表演“一字劈叉”和“下腰”絕技。
答案:如果您的孩子符合28—37題所描述的內容特別多,那麼他是在體育運動方面有比較好的天賦,這樣的孩子可以送他去上韻律操班、體操班、輪滑班或球類運動的幼兒興趣班。體育運動可以極大程度地開發孩子的智慧和全身協調性,並養成孩子力爭上游和堅毅不拔的意志品質,如果孩子確有這方面的才能,不妨培養他。
第四部分38~4338.身體比例接近於黃金比例,肩平、腰細、腿長,頭與全身的比例接近於“8頭身”的理想狀態。
39.對舞曲的情感起伏特別敏感,聆聽時有時喜笑顏開,有時悲傷下淚。
40.特別喜歡對著鏡子研究自己的哪一種站姿和走姿最美。
41.骨骼柔軟,能非常隨意地“摺疊”自己的身體。
42.喜歡跟隨動畫片及廣告的音樂翩翩起舞,電視上的廣告歌一學就會,而且唱得像模像樣。
43.進食規律,能透過節制零食的方式來控制身材的“橫向發展”。
答案:如果您的孩子符合38—43題所描述的絕大多數內容,那麼她將是一個舞蹈方面的好苗子,可以送她去上芭蕾課、民族舞啟蒙課,也可以上國際舞興趣班。至於孩子是學習芭蕾更有靈氣,還是跳民族舞、現代舞、國際舞更有潛能,可以學習一段時間後讓老師來判斷。
第五部分44~5744.喜歡敲碗敲碟,能用筷子敲打出一定的節奏,並告訴你碗的厚薄不同,敲出來的音色不一樣,而空碗和裝滿水的碗敲出來音調也會不同。
46.喜歡逛樂器行,尤其是裡面有人試奏時。
47.路過音樂噴泉時,能留意到音高和音響與水柱的高低強弱的配合,說出其中的規律並大聲招呼你去看。
48.聽酒店大堂裡的鋼琴演奏時,站上一小時不覺得累。
49.發現廣場上有人隨著音樂跳操或起舞時,很自然地加入進去,成為“編外小尾巴”。
50.從小以某個鋼琴天才為偶像,在電視上看到偶像演奏就會招呼全家人當聽眾,還說,“我也要和他一樣。”
51.能創造性地將許多歌曲串在一起進行“接龍式演唱”,而且組合得天衣無縫。
52.遇到馬路上的盲人樂師拉二胡或吹口琴乞討時,會認真聆聽,並根據演奏水平給予“贊助”。
53.來到自助餐廳時會很興奮地對你說:“6個月前他們演奏過這首歌,但現在他們肯定換人了!”
54.情緒會受到音樂的影響,有時聽到悲傷的樂曲會沉浸其中老半天。
55.記住旋律對他來說很容易,有些電視節目的開始曲和結尾曲,聽過幾遍就能大致地哼唱出來。
56.對某些樂器天生有好感,而對另一些全無興趣。
57.聽寓言性質的音樂劇時,自己能夠繪聲繪色地編出故事情節,比如,很容易分辨出什麼樣的音樂代表“大象”, 什麼樣的音樂代表“松鼠”,什麼樣的音樂又代表恐怖陰森的“蛇”。
答案:如果您的孩子符合44—57題所描述的內容居多,那麼他是學習音樂的好苗子,可以根據孩子的身體條件和家中的經濟狀況,送他去學鋼琴、古箏、揚琴、電子琴、小提琴等樂器,或者加入童聲合唱團來強化孩子的音樂素養。
第六部分58~6658.父母講睡前故事時,換用了一個詞他都會指出來,並猜出新詞是什麼意思。
59.特別喜歡“故事接龍”,比如,能將“王子和公主從此過上幸福生活”發展下去,形成一個嶄新的結尾並能自圓其說。
60.非常喜歡電視上和網路上的壓韻廣告詞,並能自行“創作”廣告詞。
61.能將自己的感悟自編成壓韻短句,聽下去很像一首意味深長的短詩。
62.能將所見到的美麗圖畫或照片,如明信片上的水墨人物或風景用自己的語言繪聲繪色地講述。
63.獨自待著似乎並不讓孩子感覺不安,相反,他好像能建設性地利用他的孤獨,例如用手邊的玩偶編造一個想像中的童話故事。
64.能清晰描述自己的夢境,並讓爸媽感知自己做夢時的情緒。
65.是小夥伴中的“故事大王”,哪怕講的是一個“老故事”,也能透過創設情境、豐富細節等努力,讓小夥伴鴉雀無聲地聽下去。
66.性格敏感內向,常因老師或父母批評他時,某個詞用重了而傷心老半天。
答案:如果您的孩子符合58—66題的內容,那麼他具備突出的語言天賦,父母可以儘早培養他的認字閱讀習慣,利用一切時機與之交流,教會他新的詞彙和複雜句式,並讓他靈活運用。“故事大王講習班”、“小天才作文班”、“奧語班”等興趣班,很可能進一步激發孩子學習母語的興趣。而這類孩子有一大半在學習外語方面也有優勢。
第七部分67~7367.能夠毫無困難地學習各種方言,發音器官非常有可塑性,按照奶奶的話說,就是“舌頭特別活,打個蝴蝶結都能行。”
68.剛會幾個英語單詞就能去跟外國友人“饒舌”,回來還說老外的英語有口音,不地道。
69.家中從孩子學話起就創設了“雙語情境”,使得孩子在中英文間轉換非常自如。
70.說順口溜,不管是中文的還是英文的,誰也說不過他。
71.能夠口齒清晰地唱英文歌,一面唱一面配上身體動作,一點兒也不手忙腳亂。
72.去洋快餐店裡比賽說餐點的英語順口溜,贏了一個圓筒冰激凌。
73.坐公交車時默默拼寫別人T恤上的英文單詞,還問媽媽是什麼意思。
答案:如果您的孩子符合67—73題的內容,那麼還用說,儘快讓孩子加入“幼兒情境英語訓練”的行列吧,別錯過孩子的發音器官彈性最佳、模仿能力最強的時期。當然,不一定在這一階段就讓孩子大量讀寫,大量“聽說”就可以,這一階段的英語學習對訓練發音器官的彈性是有幫助的,而且可以培養孩子終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所以找一個懂得幼兒心理的“情境英語班”很重要。
第八部分74~8174.孩子走過門牌店招時經常對你說:某個招牌的某個字寫得真漂亮,某個招牌卻寫得像“瞌睡蟲”一樣。
75.外出參觀現代名流的碑刻時,會用手指去感受別人運筆的力量大小和速度快慢的變化,透過親手摸一摸,去感受字型的美。
76.做事有恆心,到什麼點做什麼事非常有規律。
77.媽媽為其做電腦簡歷時經常挑剔電腦中的字型不夠好看。
78.很早就注意到用鉛筆的筆鋒能寫出“有款有型”的字來。
79.見到擺攤寫春聯的人就半天不肯走。
80.在專心做一件事情時不易分心,比如就連動畫片已經開始了,也不能促使他草草完成手頭的事情去看動畫片。
81.對印有毛筆書法的T恤衫和環保袋流露出濃厚的興趣,甚至自創“美術空心字”來臨摹環保袋上的毛筆字。
答案:如果您的孩子符合74—81題所描述的絕大多數內容,那麼讓他報個書法班吧,書法練習培養出的恆心與靜氣,那種一拿起毛筆就心靜如水、站得住、坐得牢、戒除浮躁的功底,將為孩子的“幼小銜接”打下良好的基礎,能使他從心態上很快適應小學生活。
願每個孩子都能各抒所長,獲得更加自信的發展。
-
8 # Kkkkkkkkg21
電視劇裡有一個常見的情節:
在寶寶一週歲的時候,床上放著一堆東西,大人們圍著看寶寶抓周。如果寶寶抓到了錢幣,說明他以後有當商人的潛質;抓到了毛筆,會說他將來可以中舉;抓到了算盤,說明將來要把握財務大權……
從古至今,父母對孩子前途和潛力都懷有美好的願景,誰都不希望埋沒孩子的才華和潛力。
多少媽媽從小給孩子報了無數興趣班:英語、繪畫、舞蹈、鋼琴、圍棋……為的就是讓孩子多嘗試、多接觸,儘早挖掘潛能,儘早培養,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可是,花費了這麼多人力、精力和財力,真的能找到寶寶的潛能和興趣嗎?我們是在保護孩子的天賦還是傷害呢?
有時,父母的陪伴是一種打擾
有個週末,我媳婦出差,我帶兒子去上畫畫課。
老師先拿出一副《春遊》的畫作,然後開始一邊畫一邊講解“樹幹”“樹葉”“天空”“白雲”怎麼構圖、勾邊、上色,色彩怎麼搭配……
示範完畢,輪到小朋友們自己動手畫了。在場 5 位小朋友都是 3 歲左右,除了我兒子,其他的孩子都是由媽媽陪同。
我看著兒子笨拙地畫“樹幹”,畫紙上已經亂七八糟髒兮兮,坐在他旁邊,一股想要幫他的衝動在我體內翻騰。
這時,其他媽媽的聲音也從四面八方傳來:“你看,樹幹要斜過來一點,這樣才好看”“天空是藍色的啊寶寶,不能畫紅色的,要少蘸點顏料,像媽媽這樣一點點來……”
媽媽們已紛紛上陣,小朋友被指揮著,有的呆呆看著媽媽操作,有的已經跑到別的孩子那玩鬧,急得媽媽直喊:“你過來自己做啊,是你上課還是我上課?”
我不禁啞然失笑。原來,父母的心思都一樣——
我們愛得很著急,急孩子沒用“正確方法”做事,急孩子慢吞吞完不成目標,急得忍不住要在他們旁邊指點,恨不得替他們成長。
我們以為我們的付出和陪伴是在發掘孩子的潛力,培養孩子的才華,殊不知,可能只是過度干預和打擾,無形中消磨了孩子的興趣和創造力。
我們要給孩子獨處、自我成長、和發揮創造力的機會。讓孩子透過自身經歷產生真實感受,並在一次次重複中逐漸完成對事物的認知——這正是人腦學習的方式。
是孩子普通,還是你普通?
我有位同事最近總跟我抱怨,她一個那麼要強的人,卻總是教育不好兒子,覺得兒子天資平平,外面的興趣班一個都學不成,而且頑皮不懂事,離別人家的“牛娃”差遠了。
而在我們看來,同事的兒子待人接物有禮貌,是個Sunny開朗的小朋友,怎麼就成了“天資平平的普娃”了?
其實,天賦指的是某種天生的特性,讓一個人可以在同樣起點的情況下,比一般人更加快速地成長。
它是一種潛力,一種意願傾向,它是相對的。
因為每個人幼兒時期在不同領域的潛力不同,有的孩子更有人際敏感度,有的對數字敏感度更高,有些可能在樂感方面更加擅長。
也就是說,跟自己相比,在A方面是比B方面更有潛力的,那麼花同樣的時間,孩子在A方面是比B方面成長快很多的,準確選擇一個能利用A方面天賦的領域,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很多父母可能更看重一些更直觀的表現——例如學習成績、是否在某一領域獲獎、是否取得成就,而缺乏對孩子日常行為的觀察和引導。
這才是探索天賦的科學方式
即使到了我們這個年紀,似乎早已過了挖掘天賦的時間,但依然會有這樣的遺憾:
看到某綜藝選秀節目,後悔小時候沒有好好學學聲樂,否則現在至少也是能在公司年會一展歌喉的水平;
轉行跳槽了好幾次,才發現,自己根本不適合坐辦公室,白白浪費了出色的人際交往能力和臨機應變潛質;
後悔小時候沒有繼續學美術,只因為當時爸媽說應該學一門技術,畫畫算什麼本事……
我們聽過了那麼多道理,走過了那麼多彎路,才知道,我們的現實生活和理想生活之所以差之甚遠,都是因為最初的定位和選擇。
每個孩子的天賦不同,所以定位也必然不同。忽略自己孩子的天賦,而去模仿他人,是價效比最低的努力方式。
興趣班只是方式方法,在給孩子報班之前,你選對方向了嗎?
當孩子從自己比較擅長和喜愛的事情開始學習,他更容易建立信心,哪怕以後再做自己不那麼擅長的事情時,也不至於有很強的畏難情緒。
不管你給孩子選擇的興趣班有多牛,師資力量有多強大,父母的作用仍然很重要。
一定要記住,興趣班只是手段,真正挖掘孩子潛能、拉開起跑線差距的關鍵,還是父母。
-
9 # 鄰家好伴
英國劍橋大學羅伯特·普洛明教授:透過大量單卵雙生子的遺傳基因研究得出,人們的成功32—62%由基因決定。
天賦基因檢測運用先進的基因晶片和測序等技術,透過對受檢者DNA樣本進行科學嚴謹的檢測,檢測與天賦相關的基因,科學評估孩子的天賦傾向。
每個孩子的潛能都是一個巨大寶藏
每個人的天賦不同
決定人社會軌跡千差萬別
上帝是公平的
賦予每個人獨特的潛質和天賦
天賦基因檢測
用科學的方式瞭解兒童與生俱來的優勢基因
發掘孩子的天賦優勢
為孩子的成長與發展提供因材施教的個性化培養方案
使孩子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
檢測樣本:唾液
回覆列表
1、孩子的天賦到底是什麼?
孫圈圈老師給出我們一個冰山模型的圖,我們看到冰山上面是知識和技能,這些都是能看到的,選擇培訓班時我們要清楚是增長孩子的知識還是能力,比如學科知識,而技能是英語、舞蹈等等。
相對於知識和技能,能力要花更長時間的培養,不是一眼就能看出來孩子有沒有這樣的能力,而是透過孩子的行為觀察得到的,這些能力可以是用學科知識解決生活中問題、藝術設計、英語交流等等。
能力,應用更廣泛,也是孩子能夠融會貫通的基礎。
重點來了,最底層的是孩子的天賦。天賦太抽象了,我們用價值觀、性格特質和動機來理解會更容易。孩子性格比較內向還是外向,孩子喜歡做哪些事情,討厭哪些事情,孩子做哪些事情更容易持久。要注意的是,喜歡並不等於擅長,孩子喜歡畫畫並不代表擅長畫畫,孩子外向並不表示擅長社交。這裡的天賦是孩子潛意識層面所形成的特質,很難去改變。
我們能做的就是發現孩子的天賦,去觀察,去尊重,去引導,最大化的利用孩子的天賦。比如說你知道孩子比較內向,你會了解到孩子的內心世界非常豐富,想表達,卻很少有合適的方法,所以藝術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幫助孩子去宣洩自己的情緒,表達自己的世界。
到底該培養知識、技能、提升能力,還是應該發現孩子的天賦最大化的利用,我想冰山模型已經很好的詮釋這一點了,天賦是在最底層,影響越大,也越難改變。但是天賦可以影響能力、技能和知識。
《地球上的星星》中伊夏學習能力差,一直很自卑,他遇到了老師尼克,尼克發現了他繪畫的天賦,向校長申請利用每週的2-3小時的時間用伊夏喜歡的方式為伊夏補習認字和數學等功課,尼克老師走進了伊夏的小小的孤獨的心靈。伊夏在尼克老師在寄宿學校舉行了一次大型的繪畫比賽中,獲得了冠軍。對生活失去信心的伊夏再度綻放天真可愛的笑容,因為尼克老師點亮了他信心的明燈。
我們可以看到一旦發現孩子的天賦,就會像是順水推舟,孩子在軌道上就會越走越順利。
2、
如何透過發現天賦去提升孩子的能力?
《發現孩子的優勢》作者詹妮弗.FOCUS說到:你每次剝掉孩子某種偏好或喜愛的一層外殼,就離某種優勢的核心越近了一點,這叫“優勢追隨”。
作者還提到一個有趣的概念叫“優勢頓悟”。也就是說透過分析、追尋、綜合並最終改變對優勢的看法,以這種思考方式得出某個與孩子優勢有關的新觀點或新認識,就叫優勢頓悟。
知道不等於做到,具體怎麼做呢?簡單來說,我們要帶著孩子觀察、思考和行動。
首先鼓勵孩子安靜的坐下來,深吸幾口氣,努力的平靜思緒。因為如果想讓孩子專注於自身優勢,就必須教會他們學會集中精力,靜下心來。這樣他們才能思考自己的優勢,專心去想對正在做的事有何感受。
就簡單的這一小步,也需要每天抽幾分鐘練習。
然後提出具體問題。“做一件事時,什麼時候覺得特別有趣和投入?”
舉個例子:
媽媽:“洗碗時,什麼時候你覺得最有趣?”
孩子:“玩水和泡沫的時候。”
媽媽:“還有哪件事你在做事的時候用到水和泡沫?”
孩子:“洗手的時候。”
媽媽:“你更喜歡做哪件事,洗碗還是洗手?”
孩子:“洗手。”
這種詢問的方式不會立即讓孩子發現自己的優勢,而是讓孩子思考他們做這些小事時的具體感受。先易後難,先問有選項可選的問題,是喜歡做這個還是那個,問完後要接著問兩個“為什麼”一類的問題。
媽媽:“為什麼喜歡洗手?”
孩子:“喜歡玩水的感覺。”
接著我們需要去重複和確認孩子的感覺。
媽媽:“這麼說,你喜歡玩水帶來的感覺。”
孩子:“嗯。”
在我們引導下孩子參與的自省過程次數越多,他們也就越能訓練自己的思維多花時間想想那些探索性的、有創意的想法,而不是越來越強詞奪理,只認一個角度。
這種習慣可以透過多種積極方式去改變孩子的人生,比如在選交什麼樣的朋友他只與那些對自己有積極的人,更理性的控制自己的生活。
所以,為了孩子開始思考自身的優勢,我們需要引導孩子觀察自己對行為活動和人際交往的反應,我們越能引導孩子這樣做,孩子就越善於做這種事;我們越與孩子一起致力於辨認和思考優勢,這種思維方式也越能成為習慣。
這種訓練需要我們付出努力,孩子越小,這種訓練越容易,因為他們幼小的心靈尚未受到太多負面思想的侵蝕。如果我們經常跟孩子這樣交流,慢慢的我們就能從中得出“哪些對他們最重要”的蛛絲馬跡。認真傾聽,然後記錄下來,就能發現他們的優勢所在。
思考優勢,我們先觀察,然後得出某種結論,然而隨著深入瞭解和分析,去行動,從行動中思考,從而提升能力。我們不是要想著做什麼,要思考什麼不去做。因為孩子時間和精力有限,我們要知道不報哪些輔導班,不做哪些題,把孩子最大的力氣用到最合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