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信筆寫

    鄧拓先生(即馬南邨)所寫的《不求甚解》(見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級上冊語文)總體而言是一篇好的議論文,這篇議論文主要圍繞“正確處理讀書時暫時的不求甚解會更有利於會意”這一觀點進行論證的。但文中第六自然段舉出諸葛亮與徐庶、石廣元、孟公威等人的不同讀書方法的例子(在這一方面,古人的確有許多成功的經驗。諸葛亮就是這樣讀書的。據王粲的《英雄記鈔》說,諸葛亮與徐庶、石廣元、孟公威等人一道遊學讀書,“三人務於精熟,而亮獨觀其大略”。看來諸葛亮比徐庶等人確實要高明得多,因為觀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識更廣泛,瞭解問題更全面。)卻不能論證“正確處理讀書時暫時的不求甚解會更有利於會意”這一觀點。

    由於各種原因(如知識面不廣、內容太深奧、不瞭解當時的歷史背景、情緒低落、思維能力一般等),讀書時對某些內容暫時不能理解,先將其放下,明確方向再努力,會更有利於將不懂的問題弄懂,暫時的“不求甚解”是為了今後更全面、準確、深入的理解。

    徐庶、石廣元、孟公威等人的讀書方法是精讀,即細緻而深入地讀書,而諸葛亮讀書的主要方法是【粗讀(抓住核心內容讀)】但深入思考,與“不求甚解”是兩回事,是力求在有生之年讀更多的書(博覽群書)、掌握更豐富的知識、吸收更多有識之士的智慧的基礎上博採眾長(兼收幷蓄)、獨立思考、自主創新(結合實際提出自己獨立的見解和方法),足智多謀地處理問題,事實上他也做到了。況且,按照諸葛亮的天賦和才華,一般而言,粗讀也不會“不求甚解”。因此,這一事例與論述“不求甚解”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即這一事例不能論證“正確處理讀書時暫時的不求甚解會更有利於會意”這一觀點,事例(論據)不能論證提出的觀點。

    讀書“務於精熟”不等於不能前後貫通,瞭解大意;而“觀其大略”也不等於不能前後貫通,瞭解大意。此外,諸葛亮與徐庶、石廣元、孟公威等人在天賦、才華、興趣、努力的方向(讀書的目的)等不同,不能判定他們讀書方法孰優孰劣,應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恰當的閱讀方式。

    當然,這一事實也說明,抓住核心內容讀書,可以節省時間,在有限的生命中獲得更多知識,再加上結合實際獨立思考,綜合分析,實事求是,就能獲得更多的智慧和辦法,足智多謀地處理問題。在現在新知識迅猛發展的時代,這種讀書方法不失為較好選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出了事要從自己身上找問題,別一拉不出屎就怪地球沒吸引力,什麼劇情臺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