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黃帝歷。黃帝歷據說是黃帝打敗蚩尤,統一天下以後,命人制定的。因此黃帝歷的元年,就是黃帝繼位的那一年,也就是西曆的公元前2698年。
黃帝歷與顓頊歷、夏曆、殷歷、周曆、魯歷,合稱為“古六歷”。不過在“古六歷”之前,中國還有兩種紀年的歷法,分別稱為太陽曆和太陰曆。
太陽曆相傳為伏羲氏所創,也稱為甲歷、上元歷。
太陽曆是根據太陽的執行規律,採用“十杆測影法”,把一年平均分為十個月,每個月固定有36天。這種紀年的歷法,一直被彝族沿襲並傳承下來,因此也被稱為“彝族十月太陽曆”。
不過,按照太陽曆紀年,會有一個誤差,就是每年少5天。起初也許還沒多大影響,但時間長了,則完全不能反映氣候、季節的變化,不利於農業生產活動的安排。
由於太陽曆的缺陷,後來女媧便根據月亮的執行規律,制定了更為準確的太陰曆。
實際上這就是“女媧補天”傳說的由來。
太陰曆,又稱為陰曆、月亮歷。它是根據月相的變化,把月亮圓缺一次,也就是月亮繞地球一週的時間,計算為一個月。
在太陰曆中,可以準確反映潮汐變化,但卻沒有“年”的概念,因此也就沒有一年四季。
干支歷,也叫星辰歷、甲子歷。其實是在太陽曆和太陰曆的基礎上,再以北斗七星作為參照物,把斗柄自東向西旋轉一週,計算為一年。同時,再把十天干、十二地加以兩兩搭配,形成60個不同的組合,用來對年、月、日、時進行標記。
在干支歷中,60年為一個輪迴,稱為一甲子。再把一年分成12等分,也就是12個月,這就是“十二月建”。
實際上,“古六歷”就是“干支歷”的雛形,或者完善過程中的歷法。而且“古六歷”中,一年之始的演算法也不同。
據《後漢書·律曆志》中記載,具體就是:
夏曆建寅、殷歷建醜、顓頊建亥,而周曆、黃帝歷、魯歷建子。
也就是說,夏朝是以農曆正月(孟春月)初一為一年的開始,商朝時以農曆臘月(季冬月)初一為一年的開始,秦朝(顓頊歷)是以農曆十月初一為一年的開始。
而周朝的歷法,和黃帝歷、魯歷一樣,都是以農曆十一月(仲冬月)初一為一年的開始。
漢朝初年,一直沿用的是秦歷,也就是顓頊歷。因為顓頊歷有一定誤差,因此漢武帝年間,又頒佈了太初曆。
在太初曆中,為了更好的指導農事活動,不但把農曆正月作為一年之始,還採用“圭表測影”的方法,把一年分為24等分,也就是24節氣。同時還計算出如何設定閏月,即十九年置七閏。
此後,曆法雖然幾經修改,但基本採用的都是“圭表測影法”。
時憲曆,也叫《西洋新法曆書》。明朝末年,徐光啟、李天經等人在借鑑西洋法數的前提下,編撰了這部曆法。只可惜還沒有來得及頒行,明朝就滅亡了,後來由清政府正式頒行。
在時憲曆中,廢除了此前的“圭表測影法”,而是採用黃道座標系統。
具體就是以春分點為始,把太陽沿黃道執行一週,計算為一年。另外對24節氣的劃分,也不再採用“平氣”,也就是按每個節氣15天平均分配;而是採用“定氣”,也就是根據太陽執行的快慢,分為最短14天、最長16天。
我們現在通常說的夏曆,或者農曆,其實就是時憲曆。
一直到清朝末年,辛亥革命之後,為了“行夏曆,所以順農時;從西曆,所以便統計”,才決定採取公元紀年法和農曆紀年法,一起使用的方式。新中國成立後,更是在此基礎上,把公曆(西曆)1月1日命名為元旦,把正月初一命名為農曆新年。
由此可見,農曆雖然只是一部小小的歷法,但其中凝聚著的思想和智慧,還有歷史的沉澱,就如同半部華夏史一樣,足以讓我們這些後人引以為豪。
中國農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黃帝歷。黃帝歷據說是黃帝打敗蚩尤,統一天下以後,命人制定的。因此黃帝歷的元年,就是黃帝繼位的那一年,也就是西曆的公元前2698年。
黃帝歷與顓頊歷、夏曆、殷歷、周曆、魯歷,合稱為“古六歷”。不過在“古六歷”之前,中國還有兩種紀年的歷法,分別稱為太陽曆和太陰曆。
太陽曆
太陽曆相傳為伏羲氏所創,也稱為甲歷、上元歷。
太陽曆是根據太陽的執行規律,採用“十杆測影法”,把一年平均分為十個月,每個月固定有36天。這種紀年的歷法,一直被彝族沿襲並傳承下來,因此也被稱為“彝族十月太陽曆”。
不過,按照太陽曆紀年,會有一個誤差,就是每年少5天。起初也許還沒多大影響,但時間長了,則完全不能反映氣候、季節的變化,不利於農業生產活動的安排。
太陰曆
由於太陽曆的缺陷,後來女媧便根據月亮的執行規律,制定了更為準確的太陰曆。
實際上這就是“女媧補天”傳說的由來。
太陰曆,又稱為陰曆、月亮歷。它是根據月相的變化,把月亮圓缺一次,也就是月亮繞地球一週的時間,計算為一個月。
在太陰曆中,可以準確反映潮汐變化,但卻沒有“年”的概念,因此也就沒有一年四季。
干支歷
干支歷,也叫星辰歷、甲子歷。其實是在太陽曆和太陰曆的基礎上,再以北斗七星作為參照物,把斗柄自東向西旋轉一週,計算為一年。同時,再把十天干、十二地加以兩兩搭配,形成60個不同的組合,用來對年、月、日、時進行標記。
在干支歷中,60年為一個輪迴,稱為一甲子。再把一年分成12等分,也就是12個月,這就是“十二月建”。
實際上,“古六歷”就是“干支歷”的雛形,或者完善過程中的歷法。而且“古六歷”中,一年之始的演算法也不同。
據《後漢書·律曆志》中記載,具體就是:
夏曆建寅、殷歷建醜、顓頊建亥,而周曆、黃帝歷、魯歷建子。
也就是說,夏朝是以農曆正月(孟春月)初一為一年的開始,商朝時以農曆臘月(季冬月)初一為一年的開始,秦朝(顓頊歷)是以農曆十月初一為一年的開始。
而周朝的歷法,和黃帝歷、魯歷一樣,都是以農曆十一月(仲冬月)初一為一年的開始。
太初曆
漢朝初年,一直沿用的是秦歷,也就是顓頊歷。因為顓頊歷有一定誤差,因此漢武帝年間,又頒佈了太初曆。
在太初曆中,為了更好的指導農事活動,不但把農曆正月作為一年之始,還採用“圭表測影”的方法,把一年分為24等分,也就是24節氣。同時還計算出如何設定閏月,即十九年置七閏。
此後,曆法雖然幾經修改,但基本採用的都是“圭表測影法”。
時憲曆
時憲曆,也叫《西洋新法曆書》。明朝末年,徐光啟、李天經等人在借鑑西洋法數的前提下,編撰了這部曆法。只可惜還沒有來得及頒行,明朝就滅亡了,後來由清政府正式頒行。
在時憲曆中,廢除了此前的“圭表測影法”,而是採用黃道座標系統。
具體就是以春分點為始,把太陽沿黃道執行一週,計算為一年。另外對24節氣的劃分,也不再採用“平氣”,也就是按每個節氣15天平均分配;而是採用“定氣”,也就是根據太陽執行的快慢,分為最短14天、最長16天。
我們現在通常說的夏曆,或者農曆,其實就是時憲曆。
一直到清朝末年,辛亥革命之後,為了“行夏曆,所以順農時;從西曆,所以便統計”,才決定採取公元紀年法和農曆紀年法,一起使用的方式。新中國成立後,更是在此基礎上,把公曆(西曆)1月1日命名為元旦,把正月初一命名為農曆新年。
由此可見,農曆雖然只是一部小小的歷法,但其中凝聚著的思想和智慧,還有歷史的沉澱,就如同半部華夏史一樣,足以讓我們這些後人引以為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