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334863183485

    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蘇軾也寫過哲理詩。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生活閱歷極為豐富的蘇軾,可以說是極其善於從人生遭遇中總結經驗,以及從客觀事物中找到規律。所以在蘇軾的詩中,再尋常的生活內容或自然景物往往也都蘊含著人生大智慧。如蘇軾的七言絕句《琴詩》,便是一首著名的哲理詩。

    這首詩的主要內容,簡單來說,就是講述了琴與聲的關係。如果熟知蘇軾詩歌的話,就會知道他講道理,向來選取的意象就簡單明瞭,但總能涉及到發人深思的哲理。《琴詩》便是這樣的一首哲理詩,其意象主要就是琴。所以概括來說,蘇軾這首詩就是一首讀後發人深思,受用一生,流傳千古的名作。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這首詩: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

    首先,詩的前兩句“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它的字面意思是說,如果說琴本來就可以自己發聲,那麼為什麼把它放在盒子裡就沒有了聲音。從這兩句詩來看,蘇軾是透過一句假設和一句反問,引起了人們對於琴是如何發聲的思考。這種一假設一反問,且富有意蘊的寫法,主要是蘇軾參考了佛偈的形式。

    然後,詩的後兩句“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則是另一組假設和反問,即如果要說聲音是由人的手指頭髮出的,那麼為什麼人不能湊過耳朵靠近指頭就直接能聽到琴聲呢?詩到這裡便結束了,可見蘇軾是在告訴人們要想彈奏出悅耳動聽的琴聲,僅有琴或人的指頭是不行的,二者缺一不可。

    科學來講,琴能演奏出優美的音樂,先是需要一把琴,然後再靠人的指頭彈動鋼絲,產生振動發出。琴和人的手指都是發出琴音的物質基礎,只有兩者的相輔相成,才能奏出優美的音樂。這也就啟迪著人們: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相互配合,相互協作的結果,缺一不可。

    另外,如果將這首詩延伸開的話,它還富有禪機。禪宗視有為無,視生為滅,追求無聲無形不生不滅。琴聲的存在也就是虛無,所以它無所謂真實與否。即禪宗所說的“諧無聲之樂,以自得為和”、“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也就是說要透過內心的感受而自得、反悟禪道。

    當然,對於我們而言,這首詩值得我們學習和發人深思的地方,主要是蘇軾探究事物真諦的濃厚興趣,及詩中所闡述的人生大智慧:相互配合,相互協作。舉個例子,封建王朝的長治久安,是由文官和武將以及君王,各司其職,卻又緊密相關的成果。

    綜觀蘇軾的這首哲理詩,雖然它的篇幅短小,但是言淺意深,蘊含著人生大智慧,發人深思,流傳千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書看完之後會讓人很後悔沒有早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