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發揮9
-
2 # 亦喻之
如果不是希特勒的狂妄和錯誤的戰略野心,如果不是斯大林的鐵血堅忍和俄羅斯民族的犧牲,僅僅四年,其實是大大縮短了戰爭程序。
一個野蠻的侵略者國家,膽敢發動侵略戰爭,其必然是處心積慮,有所依仗的。首先是對人民進行思想洗腦,煽動民族主義仇恨,這一點非常重要,是敢於侵略的精神支柱;其次是強大的軍事力量及其保障系統。以當時德軍最先進的戰機、坦克和輕重武器,足以所向無敵。喪失抵抗意志的歐洲其他國家很快淪陷就是證明。如果希特勒在主宰歐洲之後加強殖民統治,擴大軍隊規模,西對英國圍而不攻,東與俄羅斯媾和,兵出中東,橫掃亞洲至印度,然後再滅英國,從東、南夾擊俄羅斯,則俄羅斯必敗,世界大戰,正未可知也。但如果繼續進攻中國,則必敗。因為中國有毛主席在了。
-
3 # 鐵血戰史1927
一戰時期的德國是真正的世界強國。
第二次工業革命始於德國跟美國。德美率先由“蒸汽時代”進入“電氣時代”,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形成了以鋼鐵、化學、汽車為主的重工業體系,德國的經濟總量、工業產值全部超越英國、法國,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正所謂經濟、工業、政治決定軍事。有了強大的經濟工業基礎再加上政治的推動,德國很快成為世界第一軍事強國。一戰時的德軍要比二戰德軍作戰素質還要強,二戰德軍是由原一戰德軍十萬精銳組成的。
一戰時期德國的盟友有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等在歐洲這片盟友還算比二戰時的德國要強。最有意思的是作為有史以來的“豬隊友”義大利加入了協約國;而奧匈帝國替德國擋住了一部分沙俄帝國的進攻。
先來看看一戰時奧匈帝國的實力,奧匈帝國擁有5000萬人口,英國才4000來萬人口,國土面積是英國的三倍,工業總產值位居世界第六,重工業在歐洲能排進前三,軍事工業僅次於德國,鋼鐵產量是義大利的四倍。一戰開始後奧匈帝國擁有三百多萬軍隊,前期更是跟沙俄打的難解難分,並且把義大利治的死死的。奧匈帝國唯一的缺點是個多民族國家,民族之間內亂,所以導致國力內耗,軍隊戰力不足,戰敗後更是導致帝國分裂。雖然奧匈帝國後期也是個累贅,但是總比義大利強太多。
一戰時期雙方戰役大多數是戰壕戰,是一種長時間的消耗戰,不像二戰可以機械化閃擊戰。前面拉上鐵絲網、布上地雷,後面深壕機槍陣地,一戰時期缺乏攻城利器,所以戰壕陣地戰更能拖延時間。
另外一戰時期的能源主要是煤炭,德國不缺煤炭;石油剛剛起步,德國只靠奧匈帝國的石油就夠用了。所以一戰時期德國要比二戰時期德國更能拼消耗,更持久了!
綜上所述,一戰時期德國經濟、軍事工業更加強大,軍隊素質又高,資源消耗充足,再配上強大的盟友。所以能堅持四年,並且投降的時候還將協約國擋在國土之外,如果不是國內革命,相信戰爭還會打很久。
我是抽菸的苦咖啡,感謝關注與支援!
-
4 # 使用者102738161428
一戰時期的德國,工業體系完整,經濟發達,軍事實力強大,軍國主義膨脹。首先在塞爾維亞挑起事端,聯合奧匈帝國、義大利等國,繼爾對英法俄等協約國開戰。1814年戰爭初期,同盟國整體軍力明顯強於英法聯軍。但是,隨著美國對德宣戰,不斷有很多國家加入協約國,義大利又退出同盟國。戰爭局勢雖有扭轉,強大的德國等同盟國不甘示弱。此時俄國發生革命又退出協約國,戰爭局勢僵持不下。此時美國的強勢介入,終於迫使德國投降,同盟國戰敗,1818年一戰終於結束。
-
5 # 硯田劍影
謝邀請。十九世紀中葉,德國位幹歐洲的中部,是一個散落的聯邦小國組成的國家,此時的德國不滿英法等國的長期分裂德國的局面而蠢蠢欲動,最先由法國發動了戰爭,德國為了統一國家,與法國死拼,由最初的被動挨打演變成法國節節敗退,德國乘勝攻陷法國,取得空前的勝利。法國戰敗後,被迫接受德國的苛刻條約,割地賠款,德國藉此機會統一了全境,最終德國笑到了最後。
有了戰爭賠款,統一後的德國迅速掀起了工業現代化建設高潮,並相應加大了軍隊的建設投入,擴充軍備。德國的工業體系日見完備,經濟增長成直線上升,國力的增強,很快便超過了當時的歐洲各個強國並且趕超霸主法國,超越英國,成了歐洲第一強國。
二十世紀初,德國日益不滿英法主導的歐洲及世界格局,英法海外的殖民地眾多,戰略資源豐盈,令德國涶涎三尺。希望重新瓜分世界,爭的一畝半分地。當德國於1914年8月率先打響了爭奪殖民地戰爭的第一槍,由此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參戰國多達33個國家,據統計,一戰期間交戰國的兵力達到了7400萬餘人,1000餘萬人死亡,2000餘萬人受傷,500餘人失蹤。
一戰的頭兩年,交戰雙方展開了壕溝坑道式拉鋸戰,德國與英法協約國攻守相當,各有勝敗,德國的後勤保障及時到位,大量的補充兵員,英法此時無招架之力,關鍵時刻,英國的密秘武器坦克出現在戰場上,坦克越過溝壕,英法步兵緊隨其後,向德軍陣地瘋狂撲去,德軍的炮火打遠處英法陣地卓有成效,面對近戰的英國大鐵傢伙束手無策,死傷慘重潰退而去。
英國的坦克實際上是鏈式拖拉機周身焊接鋼板而成,在頂部安裝小口徑火炮和重機槍給予德軍重大殺傷,而坦克則能抵擋德軍的槍彈,並能掩護步兵進攻。坦克是由英國隨軍記者E,D斯文頓發明的,坦克的出現立即扭轉了英法的禿勢,後期德國研發了能平射的88式火炮在戰場上初顯威力,給予英國的鐵傢伙打成碎片,德國在隨後的時間裡也相應改變了戰術打法,勝利的天平將傾斜德國。
此時的美國以中立國自居隔岸觀火,大賣軍火給交戰的雙方,著實發了一筆戰爭財,到了1917年,眼看英法無回天之力,以德國擊沉了美國的商船為由,宣佈同德國交戰,美國的參戰,加速了德國的滅亡只是時間問題,美國強大的軍力國力支援了一戰時英法協約國,德國只有招架之力,國內怨聲載道,民不聊生,多年的戰爭耗幹了國力。
戰爭的態勢對德國十分不利,於其被美英法打殘瓜分,還不如全保德國的經濟命脈及工業體系。不得己德國含淚於1918年11月11日籤暑了《貢比涅停戰協議》,一戰宣告結束,後來德國迫於美英法的重壓,於1919年1月18日在巴黎的凡爾賽宮,參加了約束德國軍力的和平會議,史上稱巴黎和會。
歷史上總有驚人的巧合,二戰也是德國發動的,美國遠在萬里之外,坐山觀虎鬥,大賣軍火,橫發戰爭財,以日本偷襲珍珠港為由,宣佈同德意日宣戰,也是由於美國的參加,聯合盟軍一道打敗了德國,又用原子彈轟炸了日本,迫使日本投降,促成二戰結束。
-
6 # 發揮9
一站的時候都是塹壕戰,基本上都是拉鋸戰,武器裝備大部分還是步槍、大炮、少量機槍,打四年還算正常,後期出現第一代坦克,這個時候就加速了這種戰爭模式的結束!
-
7 # 亦喻之
如果不是希特勒的狂妄和錯誤的戰略野心,如果不是斯大林的鐵血堅忍和俄羅斯民族的犧牲,僅僅四年,其實是大大縮短了戰爭程序。
一個野蠻的侵略者國家,膽敢發動侵略戰爭,其必然是處心積慮,有所依仗的。首先是對人民進行思想洗腦,煽動民族主義仇恨,這一點非常重要,是敢於侵略的精神支柱;其次是強大的軍事力量及其保障系統。以當時德軍最先進的戰機、坦克和輕重武器,足以所向無敵。喪失抵抗意志的歐洲其他國家很快淪陷就是證明。如果希特勒在主宰歐洲之後加強殖民統治,擴大軍隊規模,西對英國圍而不攻,東與俄羅斯媾和,兵出中東,橫掃亞洲至印度,然後再滅英國,從東、南夾擊俄羅斯,則俄羅斯必敗,世界大戰,正未可知也。但如果繼續進攻中國,則必敗。因為中國有毛主席在了。
-
8 # 鐵血戰史1927
一戰時期的德國是真正的世界強國。
第二次工業革命始於德國跟美國。德美率先由“蒸汽時代”進入“電氣時代”,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形成了以鋼鐵、化學、汽車為主的重工業體系,德國的經濟總量、工業產值全部超越英國、法國,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正所謂經濟、工業、政治決定軍事。有了強大的經濟工業基礎再加上政治的推動,德國很快成為世界第一軍事強國。一戰時的德軍要比二戰德軍作戰素質還要強,二戰德軍是由原一戰德軍十萬精銳組成的。
一戰時期德國的盟友有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等在歐洲這片盟友還算比二戰時的德國要強。最有意思的是作為有史以來的“豬隊友”義大利加入了協約國;而奧匈帝國替德國擋住了一部分沙俄帝國的進攻。
先來看看一戰時奧匈帝國的實力,奧匈帝國擁有5000萬人口,英國才4000來萬人口,國土面積是英國的三倍,工業總產值位居世界第六,重工業在歐洲能排進前三,軍事工業僅次於德國,鋼鐵產量是義大利的四倍。一戰開始後奧匈帝國擁有三百多萬軍隊,前期更是跟沙俄打的難解難分,並且把義大利治的死死的。奧匈帝國唯一的缺點是個多民族國家,民族之間內亂,所以導致國力內耗,軍隊戰力不足,戰敗後更是導致帝國分裂。雖然奧匈帝國後期也是個累贅,但是總比義大利強太多。
一戰時期雙方戰役大多數是戰壕戰,是一種長時間的消耗戰,不像二戰可以機械化閃擊戰。前面拉上鐵絲網、布上地雷,後面深壕機槍陣地,一戰時期缺乏攻城利器,所以戰壕陣地戰更能拖延時間。
另外一戰時期的能源主要是煤炭,德國不缺煤炭;石油剛剛起步,德國只靠奧匈帝國的石油就夠用了。所以一戰時期德國要比二戰時期德國更能拼消耗,更持久了!
綜上所述,一戰時期德國經濟、軍事工業更加強大,軍隊素質又高,資源消耗充足,再配上強大的盟友。所以能堅持四年,並且投降的時候還將協約國擋在國土之外,如果不是國內革命,相信戰爭還會打很久。
我是抽菸的苦咖啡,感謝關注與支援!
-
9 # 使用者102738161428
一戰時期的德國,工業體系完整,經濟發達,軍事實力強大,軍國主義膨脹。首先在塞爾維亞挑起事端,聯合奧匈帝國、義大利等國,繼爾對英法俄等協約國開戰。1814年戰爭初期,同盟國整體軍力明顯強於英法聯軍。但是,隨著美國對德宣戰,不斷有很多國家加入協約國,義大利又退出同盟國。戰爭局勢雖有扭轉,強大的德國等同盟國不甘示弱。此時俄國發生革命又退出協約國,戰爭局勢僵持不下。此時美國的強勢介入,終於迫使德國投降,同盟國戰敗,1818年一戰終於結束。
-
10 # 硯田劍影
謝邀請。十九世紀中葉,德國位幹歐洲的中部,是一個散落的聯邦小國組成的國家,此時的德國不滿英法等國的長期分裂德國的局面而蠢蠢欲動,最先由法國發動了戰爭,德國為了統一國家,與法國死拼,由最初的被動挨打演變成法國節節敗退,德國乘勝攻陷法國,取得空前的勝利。法國戰敗後,被迫接受德國的苛刻條約,割地賠款,德國藉此機會統一了全境,最終德國笑到了最後。
有了戰爭賠款,統一後的德國迅速掀起了工業現代化建設高潮,並相應加大了軍隊的建設投入,擴充軍備。德國的工業體系日見完備,經濟增長成直線上升,國力的增強,很快便超過了當時的歐洲各個強國並且趕超霸主法國,超越英國,成了歐洲第一強國。
二十世紀初,德國日益不滿英法主導的歐洲及世界格局,英法海外的殖民地眾多,戰略資源豐盈,令德國涶涎三尺。希望重新瓜分世界,爭的一畝半分地。當德國於1914年8月率先打響了爭奪殖民地戰爭的第一槍,由此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參戰國多達33個國家,據統計,一戰期間交戰國的兵力達到了7400萬餘人,1000餘萬人死亡,2000餘萬人受傷,500餘人失蹤。
一戰的頭兩年,交戰雙方展開了壕溝坑道式拉鋸戰,德國與英法協約國攻守相當,各有勝敗,德國的後勤保障及時到位,大量的補充兵員,英法此時無招架之力,關鍵時刻,英國的密秘武器坦克出現在戰場上,坦克越過溝壕,英法步兵緊隨其後,向德軍陣地瘋狂撲去,德軍的炮火打遠處英法陣地卓有成效,面對近戰的英國大鐵傢伙束手無策,死傷慘重潰退而去。
英國的坦克實際上是鏈式拖拉機周身焊接鋼板而成,在頂部安裝小口徑火炮和重機槍給予德軍重大殺傷,而坦克則能抵擋德軍的槍彈,並能掩護步兵進攻。坦克是由英國隨軍記者E,D斯文頓發明的,坦克的出現立即扭轉了英法的禿勢,後期德國研發了能平射的88式火炮在戰場上初顯威力,給予英國的鐵傢伙打成碎片,德國在隨後的時間裡也相應改變了戰術打法,勝利的天平將傾斜德國。
此時的美國以中立國自居隔岸觀火,大賣軍火給交戰的雙方,著實發了一筆戰爭財,到了1917年,眼看英法無回天之力,以德國擊沉了美國的商船為由,宣佈同德國交戰,美國的參戰,加速了德國的滅亡只是時間問題,美國強大的軍力國力支援了一戰時英法協約國,德國只有招架之力,國內怨聲載道,民不聊生,多年的戰爭耗幹了國力。
戰爭的態勢對德國十分不利,於其被美英法打殘瓜分,還不如全保德國的經濟命脈及工業體系。不得己德國含淚於1918年11月11日籤暑了《貢比涅停戰協議》,一戰宣告結束,後來德國迫於美英法的重壓,於1919年1月18日在巴黎的凡爾賽宮,參加了約束德國軍力的和平會議,史上稱巴黎和會。
歷史上總有驚人的巧合,二戰也是德國發動的,美國遠在萬里之外,坐山觀虎鬥,大賣軍火,橫發戰爭財,以日本偷襲珍珠港為由,宣佈同德意日宣戰,也是由於美國的參加,聯合盟軍一道打敗了德國,又用原子彈轟炸了日本,迫使日本投降,促成二戰結束。
回覆列表
一站的時候都是塹壕戰,基本上都是拉鋸戰,武器裝備大部分還是步槍、大炮、少量機槍,打四年還算正常,後期出現第一代坦克,這個時候就加速了這種戰爭模式的結束!